佛和上帝一样吗?佛祖、苦萨、罗汉、和神明一样吗?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三宝?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异,主要在于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为信仰的支柱,佛教则是理性的信仰,以理智为信仰的根源。所以在学佛的四门—信、解、行、证—中,解是居于关键地位。能领解佛法的义理,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才能发起真切的行持,才能证入此义理的境界。反推来说,信心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支持,才不会中途退失信心;修行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引导,才不会走入歧途;证果必须靠正确的知见为依据,才不会堕入魔境邪道而下自知。由此可知知见的重要,学佛的行者,千万不可轻忽。

 

高广庄严的法幢,也必须以最基本的正确知见为基础,才能建立稳固。有鉴于正确基本知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编了这本书,针对学佛最基础的问题,用最浅白的词句,将各问题由浅至深各个层面的看法都做重点式的讨论。由于这是针对初机学佛者所设计的问题,所以它的外貌或许并不吸引人,就像柱底的础石一样,外表粗糙而单调。但我们希望这本书也能够像础石一样,发挥它稳固的功能,让所有学佛者,都能具备正确的基本学佛知见和心态,踏著它往上攀越,突破种种障碍,而达佛法的顶峰。我们更希望这本书能广为流传,愿让所有的人都能在这块粗陋的础石上,建立超高广庄严的法幢。

 

第一章  名词简介

 

一、什么是佛?

 

1)‘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目二种极其尊敬的称呼。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及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等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尊称他为‘佛陀’。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成为‘佛陀’。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体)都能成佛,因为众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众生都是‘迷’而不能‘觉’、或者‘觉’得还不彻底。但只要自己愿意,又有正确的方法,每一个众生,最后终必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的觉,而成佛。所以,‘佛陀’是一种广泛称呼的名词,宇宙里其他世界的佛陀,也是无量无边,数不清的。

 

但是,什么是迷?什么是觉?我们的感觉和意识作用,都是局限在相对的世界,这都是迷,都是错觉;唯有超越意识的感知,超越一切相对的现象,到达没有对待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觉。

 

又,怎么样的觉才算圆满呢?必须要具备正觉、平等觉、无上觉三个特性,才是圆满的觉。正觉,是正确的觉悟、真正的觉悟、正直(当下直接)的觉悟,而不是错觉、邪觉;是依智慧直截看得透澈的觉悟,而不是经过意识思考、分辨、判断、感受等作用后而得到的觉知。平等觉,是这个觉无处不到、无时不在、无所不觉,超越虚空,遍满宇宙,没有一事一物不是在这个觉里;而这个觉,又是一切事物真正的生命;如是觉证到一切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分别,甚至是一体,不可分的。无上觉,是这个觉超越一切相对境界,到达绝待、究竟的境界。这样的觉,才是真正圆满的觉。

 

2)一般所称的‘佛陀’,如果没有特别标明是指那尊佛的话,通常都是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因为虽然宇宙的其他世界里的佛很多,在我们这世界上成佛的也不少,但在我们目前所知的历史中,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有展现成佛的外在形相,并且把他自己成佛的经验教给大众,流传下来,因此我们尊他为佛教的教主。其他后来依这经验而修持成佛的人,为了尊重教主的缘故,虽然事实上内在的境界已经成佛了,但在外在的形相上就不表现为佛的形相,而仍旧是一般人的形相。所以一般所称的佛陀,通常都是指释迦牟尼佛。

 

3)真正的佛,是一种充遍于宇宙中的智慧、悲愿与能力,他恒常以非意识所能感知的光明之相存在,没有生灭、增减,也没有动静,却能够随缘如幻地化现出种种境相。我们一般所称的佛,有形相、有名字的佛,都只是他依其大悲力而如幻所化现的形相之一而已。

 

4)事实上,在成佛之后的实际境界里,根本没有什么是佛、什么是众生。佛和众生,都只是我们自己的妄见罢了。众生因为不能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妄见有种种世界、种种境相、种种众生,事实上这些都是虚幻的。诸佛为了让众生觉醒,所以化现如幻的佛身,进入众生的妄识中,如幻地教导众生成佛的方法,令众生如幻而觉。既觉之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众生、所谓的佛,都只是迷时的错觉。

 

二、佛祖、苦萨、罗汉、和神明一样吗?

 

1)佛和祖是两种身份。佛是佛陀,祖是祖师,不应该合为一个名词。

 

2)菩萨是印度话‘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智、觉性、或者是觉道(觉悟之道);‘萨埵’,一般翻译作‘有情’(即众生),但这不是很正确的翻译,因为它不是指一般的有情,而是指具有大能力、大智慧、勇猛无畏的有情,所以有人译为‘勇识’,这个译法是比较贴切的。菩提萨埵,就是指具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和大能力,能够勇猛无畏地追求觉悟之道,又能教导他人求觉悟,这样的人,就是菩萨。事实上,菩萨就是在追求成佛的修行者。

 

‘萨埵’又有总集合体的意思,能摄集一切智慧、能力、功德、事业,有人将此义翻译为‘心’,但这个心是总持精要的意思,不是指思考的意识心,也不是指心脏。菩提萨埵,也就翻成‘大道心众生’,是指能追求如佛般觉悟的正道、能修持积聚如佛的智慧能力功德事业的人。

 

菩萨又分为:凡夫菩萨、贤位菩萨、和圣位菩萨。凡夫菩萨,是还没能解脱生死,但已发起自觉、觉他的心愿,并开始学习像菩萨一样做自利、利他的行为的人。贤位菩萨,是已经解脱世间的生死轮回,已经修习觉悟之道,但还没有真正复现自己与佛无二的本性的菩萨。圣位菩萨,是已经复现本性,但还没有究竟圆满的菩萨。如果圆满了,也就是成佛了。

 

菩萨,依他觉悟的程度,又分为好几个阶位。贤位菩萨,分‘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个阶位,圣位菩萨,则分‘十地、等觉、妙觉、无上正等正觉’等十三个阶位。

 

3)罗汉,全名是‘阿罗汉’,也是印度话。有三个意义:一是不生,已经解脱生死轮回,不用再来受生;二是杀贼,这是一个比喻,因为他不再受烦恼,好比已杀了烦恼贼;三是应供,以他解脱的功德,应受人天之供养。

 

菩萨是不但自求解脱、自求觉悟、自求成佛,也要使一切众生都能解脱、觉悟、成佛。而另一种人,只以自求解脱为目的,他们依佛陀所开示的自求解脱的方法来修,这种人称为‘声闻’,而他们所证到的最终果位,就是阿罗汉。因为他们一开始的发心是求自己解脱生死轮回,并没接受自己本性与佛无二的教导,也没接受回复自性的方法,所以即使证到阿罗汉,即使已经解脱生死轮回,也都还不知道自己的本性。

 

4)神:在民间的习俗里,常把神和天混淆,其实天和神是不同的两类众生。事实上,神和鬼才是同类。

 

一般所谓的‘天神’,其实是具有大力量的善鬼,受天的管辖差谴,来保护世间行善的人和佛法的。

 

另一种神,是民间所祭拜的神。一般称为‘王爷、千岁、将军、太保、娘娘、某某公’等等的,这些都只是福报比较大的鬼而已。民间的习俗,凡有冤死的鬼魂闹事,地方不得宁静,就为他盖庙祭拜,求他不要闹事,这就是民间神祠的由来,其实所祭拜的也都是鬼类的众生。还有一类,是民间以神怪小说的虚造人物为祭拜对象,像孙悟空、哪叱、济公等,结果引来一些鬼类众生,假借所祀者的名号前来受祀。更甚者,还有供奉精怪为神的,像树神、蛇神等就是。

 

不管是那一种神,善鬼也好、福报鬼也好、精怪也好,虽然具有鬼通、妖通,有人所没有的能力,却都和人一样,还是在生死轮回之中的众生。

 

因此,佛教对‘神’的看法,是相信有神的存在,但不崇拜神。我们尊敬并感谢保护世间和保护佛教的神,但不对他有所祈求。我们悲愍贪享祭祀的鬼神和精怪,但避免和他们接触。这也就是儒家的看法:‘敬鬼神而远之’。等我们自己有能力之后,这一切鬼神都是我们所要度化的对象。

 

三、佛和上帝一样吗?

 

1)从信仰上来分辨,信仰上帝的人说上帝是造物主,是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创造者,但信仰佛陀的我们却不认为佛陀是造物主。所以佛和上帝是绝不相类的两种信仰。

 

2)从证境上来说,上帝是天的统领者,虽然福报、智慧、和力量会比我们一般人要高些,但仍然还没脱离生死轮回,仍然要死亡。而佛则是具有完全的智慧觉悟的人,是已经脱离生死轮回的人。

 

在佛教的看法,天人的精神层次是比神还要高的,而天帝或上帝则是天人中最高的,所以我们对天帝要存有恭敬心,但这种恭敬心是好比世间法上对父母师长或国王大臣的恭敬,而不是如对佛菩萨的皈命礼敬,也不用畏惧,因为我们不认为他们能‘创造’我们、主宰我们、拯救我们、或毁灭我们。

 

事实上,据佛经所说,有很多菩萨都会示现为天帝,来保护、教化众生。所以其他宗教所信仰的天帝或上帝,说不定也是某些菩萨示现去教化那类众生的。

 

3)道教的‘玉皇大帝’,是欲界第二天的天帝—释提桓因。基督教和回教的上帝,依华藏祖师的开示,都是欲界第六天的天帝,第六天有两层,下层是基督教的天国,上层是回教的天国。

 

四、什么是佛性?

 

佛性,简单地说,就是‘成佛的本能性’,或‘觉悟的本能性’。这种本能性,是一切的众生都具备的。因为有这种本能,所以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开发,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都能成佛。众生之所以还不能成佛,就是因为这种觉悟的本能性,被长久以来依靠感觉而认知、分辨、判断的错误习惯所掩盖。成佛,也只是把自己这种本能完全地开显出来而已。

 

这‘觉悟的本性’,就是我们真正的本性,我们也称它为‘自性’、或者‘真心’、或者‘本体’等等不同的名字。当它被完全开显出来,也就是圆满觉悟之后,就称之为‘法身’、或者‘圆觉’等等。

 

五、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根据佛陀的人格及其教育为信仰,以其教化和实践为中心,而建立的宗教形态。

 

六、什么是佛法?

 

简单的说,佛法就是过去诸佛成佛的方法,或者说是经验。诸佛把他们成佛的经验讲述出来,让所有的众生都知道。虽然说众生都具有佛性,却也都不知道如何回复自己本有的佛性。佛法,就是使众生回复本有的佛性而成佛的方法。众生依著诸佛成佛的方法去修,自然也就能成佛。

 

但是因为众生的层次都不一样,所以佛陀教导众生成佛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有的是先教人世间的方法,再修解脱生死轮回的‘声闻’法,最后再引导学习成佛的‘菩萨’法;有的先从声闻法下手,先使其解脱生死轮回,再引入成佛的‘菩萨’法;有的直接教导他修习菩萨的法门,一开始就求成佛。而最直接的佛法,是直接告诉我们:佛是什么?并教我们依佛的觉悟来行,直接学佛的觉悟境界,也就是放下众生的意识作用及习惯,直接回归自性。

 

这么多的教法,并不是要我们每一种都学,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习性的一种来学。当然,如果能学较直接的教法,就不需要学其他迂回的方法。

 

七、什么是佛学?

 

1)佛学,原本应称为佛理,是指佛法的义理,也就是诸佛所觉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佛法中所含的义理太广、太深,包括一切世间(安住生死)和出世间(解脱生死)的学问,而它本身也类似一般所谓的‘学问’,所以称它为‘佛学’。

 

可以说:佛教是以信仰为主,佛法是以实修为主,佛学则以理解为主。佛学是依据的理论,佛法是实行的方法,佛教是传播的组织。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因为佛学的范围实在太广,如果要一一去学习,恐怕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不完。所以就跟佛法一样,必须要有选择性地学习,而不是全部地学习。在此建议:若是真正想学佛(而不是想学‘佛学’)、想即身成就的人,只要了解佛学中的重点即可,其他的枝末理论和表相的东西,可以不用去浪费时间和精神。什么是佛学的重点呢?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基础的佛学知识,二是最究竟了义的教理。了解了以后,就好好修持佛法,不要再在佛学上执著、钻研。因为佛学也只是一种知识而已,其实都还只是意识在攀缘思考,是分别心在比较判别,愈钻研法执愈重,离成佛也愈远。

 

2)另有一种佛学,是现代很多‘学者’、‘佛学大师’,把佛法、佛教、或佛经,拿来当一门专门的学问做研究。他们所要追求的,不是对佛学本身的认知,不是体会佛经所教授的义理,不是了解佛教的精神,更不是佛法的实践,而是在它们的表相上研究、分析。这是近代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情况,而这已经和释迦牟尼佛当初传播佛法、创立佛教的宗旨相违了。因为不管是佛法或佛教,都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成佛,而成佛不是靠研究的,是要靠实际去力行的。佛法、佛经不是让人当研究的,而是要了解、吸收、体会它的义理;佛教也不是教人研究学问的宗教,而是教人实修和体验的宗教。

 

这便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连带的教育思想也不同。东方文化(包括佛教和中国文化等)是以心为主,凡事都要沉思理解,以精神的体验为根本,以改善人心为教育目标;西方文化是以物为主,凡事都要拿来研究,以实物为凭证,以改善物质环境为教育目标。因此,习惯于西式教育的人接触到佛教之后,便容易把西式教育那一套方法用在佛法上,变成只研究学问的‘佛学’,而忽略了佛法的本质。

 

真正想学佛的人,切莫学这种佛学。

 

八、什么是三宝?

 

1)三宝是指‘佛、法、僧’三者。

 

佛陀和佛法,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至于僧,是印度话‘僧伽’的简称,翻译为‘和合’,就是大众和合而一起共住的意思。一般的解释,僧是指出家众。

 

2)三宝,有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三种。

 

化相三宝:是最初应化世间而建立佛教的三宝,以释迦牟尼佛为化相佛宝,以释迦牟尼佛最初所说的法—四圣谛法,为化相法宝,以释迦牟尼佛最初所教化的五位出家众为化相僧宝。

 

住持三宝:是住于世间、维持佛教的代表形相,以佛像、佛寺、舍利塔等为住持佛宝,以佛经为住持法宝,以出家僧众为住持僧宝。

 

一体三宝:所谓‘一体’,是指自性本体。这是以众生本具的佛性为一体佛宝,以众生本具的佛智为一体法宝,以众生本具的佛力功德为一体僧宝。实际上,这三者就是自性的三大部分,或者说三大特性。合起来,也就是自性。

 

另外又有‘常住三宝’,是指常住于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法僧。这里所谓的僧,则包括贤圣位以上的声闻和菩萨众。

 

九、为什么称佛法僧为三宝?

 

1)从世间建立宗教的观点来看:佛是教主、法是教义、僧是教团,这三者是组成宗教的三大要素,所以以他们为三宝。

 

2)从教化众生的目的来看:释迦牟尼佛是应化示现成佛的典范,并把佛法宣扬出来,而且组织僧团的人,他是最重要的根源;佛法是教化众生的主题;僧团则是专业的组织,是指导信徒、宣扬佛法的主要力量,是推动教化工作的执行者。要以佛法来教化众生,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的。

 

3)从修持成就的境界来看:佛是自性的本体,由圆满无上觉行而证得;法是自性的觉智,由圆满自觉而证得;僧是自性的功德妙用,由圆满觉他而证得。这三种特性,是成佛的三大特性,缺一即不是圆满的觉者。所以以此为三宝。


 
 ——若本文对您的内心有所触动,恳请随喜转发,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可能很多人会因为您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