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红舞鞋》
个人日记
试析《红舞鞋》
柳风最喜欢的文字表达方式应该是现代诗。
相较她的诗,我对她散文的好感似乎更多些,因为我不懂诗。我手写我心应该是她散文的一大特色吧,总体印象是不事雕琢,情感真挚,没有故作呻吟之态,读来很亲切。
近日,断断续续读完了她的小说《红舞鞋》。读第一部分时,便感晨风扑面,清新,可人,爽口。
小说写作,于她,应该是个尝试。我觉得她的这次尝试是比较成功的,曙光初现,值得庆贺。
《红舞鞋》于柳风,更是一次创作上的突破。我们从中看到的作者的写作灵气,以及作品释放出来的信息量,都是她以前的诗歌和散文所不及的。我认为,《红舞鞋》在柳风的创作上,是标志性的,是阶段性的文字总结。
一、“我”的故事乃创业群体者的故事
短篇小说与社会生活永远有着“宿命”般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人物出现和什么样的故事发生,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短篇小说。
有人把短篇小说细化为人物小说、故事小说、场景小说,情感小说,等等等等,我认为,这些分类不过是形式而已。小说的第一要义是如何造人。可以说,所有的故事、场景、情感都是人造的,离开了人还有意义吗?塑造人物,乃是的小说的首要任务和中心任务。因为只有人才是社会生活的主宰,才是历史以及命运的创造者,只有努力写出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性格特征、人的命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真实地深刻地反映出生动的社会现实。
人类天生具有听故事的兴趣,小说里的故事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用故事来造人是小说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红舞鞋》的作者,懂得用故事去塑造人物。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人:“我”和辉。其中,“我”是最主要的,也是塑造得最好的。
“我”从底层走来,“我”的成长过程让“我”创造无数的故事,“我”的形象在“我”的故事中不断地丰满起来。一个内向的农村小姑娘,被中考无情地淘汰后,靠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以及执着、顽强和无畏的拼搏精神,由落榜青年----乡企工人----打工妹----私营企业主,一路走来,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我”的艰辛是一种历练,更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还不能说有多么的了不起,小说也没有把“我”的思想境界写得特别的高。尽管“我”小有成就,可“我”算不上什么伟大的人物。在公交车上,在茫茫的人海里,“我”就其中的一员,也许你根本就认不出“我”来。而“我”人生的苦辣酸甜的经历,“我”的不满足和永远思变、积极进取之心,快速的作为,以及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个性,无疑是同时代同经历者身上最突出的优点。这个优点,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又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社会是一个综合体,构成这个综合体的主要部件的人,不是少数伟大,而是千千万万个“我”。因此,“我”是真实的,可信的,是有一定生活基础和生活原型的。
可以说,柳风很好地把握了底层生活的脉动,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从社会发展中观照现实,从现实事件中洞察社会,较成功地塑造了“我”。
“我”的个性,突出地表现在积极思变、果敢无畏两方面。作者笔力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落榜了,“我”不甘,父母“扭不过我的执着”,当工人时,不满介绍的对象“与父母的关系僵之又僵”,“忍无可忍的我”,”不经任何人允许,私自离开单位,来了一次大逃亡”;打工过程中的多次变换工作,都源于我对现状的不满:“我对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有了倦意”时,内心便“又开始了不安分的躁动”;离开辉的姐夫自己创业,是这样写的:“某一天,我明确跟辉讲明了,如你一直这样愿意做别人的手下,你去做吧,我是要走了。你如选择我,就出来,我陪你一起出去创业。”不满现实,积极进取,努力去改变现状。想得到做得快,有什么比这还重要呢?“我”虽女儿身,但身上的男儿气概不值得钦佩吗?
“我”的故事塑造了“我”。但从“我”身上,我们分明看到的是那些占得致富先机者的群体形象: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快速融入社会,最勇敢地接受挑战。
二、多轨并行,“小”“大”统一。
文艺评论家说“短篇小说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历史剧变和转型时期的‘宠儿’, 它不可能像长篇小说、散文、纪实文学一样,用‘入世近俗’的方式去迎合社会和读者。它只能坚守自己以‘启蒙’为宗旨的精英品格,关注社会人生,揭示批判现实,点亮理想和信念;并用它优美、精粹的艺术形式,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红舞鞋》写的就是社会转型期的人和事。作者在搭建小说架构时,采用多轨并行法,明暗结合,虚实相映。
一条明线,写“我”的成长过程,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精心构建;另一条暗线,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这种变革带来的社会的重大变化以及变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两条线明暗交错又并行前进,明里写的是“我”的成长,暗里写的是国家的变化。大时代大背景,小人物小事情。两者相较,明写的事“小”,暗写的事“大”。小中见大,大小有机相融,和谐统一,这是《红舞鞋》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小说以时间发展为序,大胆展纸,浓重泼墨,大张旗鼓地铺展开来写“我”:15岁的“我”,一心想跳出农门,“天空是灰暗的”;18岁的“我”,辍学“踏入社会”,跳出农门第一步;20岁的“我”,婚姻“大逃亡”,逃往城市;再以后就是一次次的不甘“寄人篱下”,“开始了不安的躁动”;最后到自我创业有所成就。小说以第一人称,口语化的叙说方式来写人写事,就像一个人在说自己的故事,不愠不火,温润,自如,容易让人接受。
“我”虽平常,可“我”的故事,却能给人以许多启迪,引人深思,这是明写的好处。
还是沿着时间这条路,小说在不断地布暗线:高考制度的恢复,农村的孩子有了跳出农门的希望;“八十年代国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市和农村之间还有莫大的差距”;私营企业的兴起,促成了用人制度的改变;“这边的好多单位还是计划经济,未完全进入市场经济”;“九十年代中后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也是私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我趁上了这列东风快车”。这条暗线彰显的是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线索,暗而明亮,是夜明的珠,“我”正是在这夜明珠的照耀下,才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的。如果国家的政策不改,经济体制不变,“我”纵有三头六臂,也“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再找一个不是自己爱的男人结婚”“把一辈子埋在这黄沙土中”。时代进步了,农村人可以融入城市了,国家发展了,“我”也有成了。“我”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滴浪花,这滴浪花,在太阳下也耀眼。一滴水何其小,太阳光何其大!
还有一条线索-----我的爱情轨迹线。过早的明事,15岁的“我”在中考落榜后就对这个问题有所思索,不认同父母的观点,“女孩家能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初中毕业后,在家干几年活,再找个好一点的人家嫁了,是女人的命。”在上海,虽然“纯真的可爱”但也“萌发了少女的梦幻梦境”。“也羡慕”别人“轰轰烈烈谈恋爱”;在乡企,“我柔情多情,但就是不懂情”,对介绍的婚姻“忍无可忍”就“来了一次大逃亡”。做打工妹,险遭魔手,最后又回到“忍无可忍的”的人那里。一个轮回,一种宿命。人的婚姻,必须遵循冥冥中的命运安排,是无法摆脱的。宿命的安排,虽然有些悲观,可不无道理。许多问题,在解释不清的时候,持有这种观点,便能解脱,或者豁然开朗起来。
这种结构形式,把社会的脉动和底层人物的性格形成取向结合起来了,使作品的思想显得较为深邃有力、也富有一定的艺术韵味。
三、心理刻画显示一定功力。
小说要写活一个人,除了用典型的故事、鲜活的语言、别一样的音容笑貌来突出表现主人公的形象外,成功的心理刻画必不可少。
《红舞鞋》有不少地方用运了心理描写,而且写的比较细腻。
中考落榜的“我”,“漫无目的的走向海边,坐在堤岸上,看着翻卷的浑浊浪花,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无声滑落。难道就这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再找一个不是自己爱的男人结婚?就这样把一辈子埋在这黄沙土中?!越想越后怕,头软软的伏在手臂上,终于抽泣了起来。”真实的写出了少女落魄时的伤心和对未来的恐惧。
在乡企工作时,看到别人在恋爱,“我欣喜的看着她俩,也羡慕的看着她俩轰轰烈烈谈恋爱。梅的男友,也是我喜欢的一个男孩,记得有一次在渡轮上,他跟我说:‘你是个冷血动物’。我怎么就冷血了呢,你是喜欢我,可是你说了吗?梅也喜欢着你,你拒绝了吗?有人看到你们热吻了,听到这个小道消息,我的心抽搐了,感到好疼。我远远的看着你们,也真心的为你们祝福着。虽然你们最终没修成正果,我还是有心疼的感觉。”喜欢着别人同样的喜欢,那种感受写的很真切。
“‘我也没跟你爸说,别让你爸知道,快拿上’妈有些愠怒。我心里开始颤巍巍,热流涌动。终究扭不过妈的执着,接过还带着体温的纸钞,心里瞬时轻快起来。知道父母认可了我的行为,有些事情该出现转机。” 通过母亲坚持给我钱,支持我去创业这件事,感知到父母对“我”因不满婚姻出逃行为的认知,一个小小的行动,胜过万言的表述 ,反映“我”作为女性的敏感特质。
当听到辉的父亲没借到钱的消息后,“我深深的失望,突然明白他的心思了。我与辉还没结婚,此时把钱交到我手上,算啥回事?!我们太年轻了,不成功那此钱由谁来还?也许他不好意思跟我讲明,如他儿子回来,可能会约法三章或有所交代吧。”“那刻,突然间长大了”的“我”,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达成的。
“到底水土不服,我病倒了。严重的中暑,那天中午,突然人事不知,在外面奔波的辉不知道我的情况,还是房东把我送入街道卫生院,经过挂水,我很快苏醒过来。支撑着回到住处,慢慢静休,我知道,身边的那些钱,是用来做生意的,不是用来生病的。”这段叙述和心理活动,让人感到心酸和流泪,更能让人感受创业之初的艰难。“我”的顽强、坚韧的个性显露无遗。
四、关注社会,批判现实。
社会现象光怪陆离。生活不是抒情诗,有光明也有黑暗。小说肩负着艺术地反映现实社会的重任。有分量的小说,大多是对社会和生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晶。歌颂美好,鞭挞丑恶,揭示人生真谛……,表现在短篇小说创作中,便能显示作者的某种敏感和远见。
《红舞鞋》的作者,乐视社会、人生,但正视社会现实,没有一味的去粉饰太平,通过“我”的口说出社会上还是“好人多”的同时,采取了一种审视、反思、批判的立场态度,揭露纷乱的社会万象。
在乡企,不懂潜规则,“我”便成了花瓶式的人物;打工时,“我” 看到了警察遭小偷殴打的事实、见证了汽修厂老板娘伤心的泪、遭遇了流氓科长;创业阶段,路霸横行,骗子乱飞……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仿佛就是身边的人就是身边事。
作者用眼观察社会,用笔揭露社会乱象,可以看出她时刻关注着社会转型期的小人物的命运。也正是这些事实,告诉人们,社会乱象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而遏制种种乱象的最好的武器就是健全法制。作者借“我”的老乡之口,说出了大多数老百姓的诉求“我们不要走黑道,走正规的路径要回自己的权益。”对初写小说的柳风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难能可贵。
五、可圈可点的细节描写。
精彩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更加鲜活。
作家李准说:“写一篇短篇小说,手里有那么几个硬邦邦的细节,心里就踏实了。”
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阿Q画圈,在《故乡》里写杨二嫂,只是那么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人物写活了,何等的精彩!
不久前读过自在朋友的一篇很不错的文字—《凡人之事》,写一个既是母亲的同事又是的邻居的女人的故事,从“母亲引狼入室”写到“她”的死,几乎写了“她”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啰嗦、自私、刻薄、可敬、凄惨的女人形象,“她”的啰嗦、自私、刻薄实在让人受不了,可“她”的母爱和凄惨的悲剧性的命运让谁对“她”也恨不起来。虽然是纪实性文字,完全可以把它当小说来读,《凡人之事》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细节的给力实在是功不可没。
《红舞鞋》不仅注意到细节描写的作用,而且做到了某些细节描写的精彩。略举两例: 一是写“我”在辉的姐姐家打工时,常常是暗里做重活苦活,可人家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也不说。而面上的那些该做的檫桌子什么的小事,却忘记去做,弄得辉的姐姐不满,又碍于“我”的特殊身份不便发作,于是写道:“为此,常引起他姐姐的不快,有时当着我的面,把整个办公室里的桌子擦了又擦,地拖了又拖,而此时的我,经常面红耳赤,有点手足无措。”这个“擦了又擦,地拖了又拖”的细节描写很真实,把姐姐气鼓鼓又不能发作时的形象、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切合人物个性和身份。 二是写“我”被骗的那一节:“等我们赶到那个人家里时,竟然有一大帮人在等候着我们。其中一个人还故意露出裤袋里的一把白晃晃的砍西瓜刀,眼神里尽是挑衅与不屑。我稳住自己狂跳的心脏,故作轻蔑的笑了笑,轻轻的说:‘一把刀有啥稀奇的,有一把枪才论英雄呢’。”这样的细节,读后难以忘怀。 总而言之,《红舞鞋》在柳风的文字创作中,提升了一个明显的高度,可喜。当然,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还需要走一段艰辛的路。就《红舞鞋》而言,硬伤也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就两个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笔力还欠凝练。 柳风是写诗的,她的某些诗,在语言、境界以及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可取之处。王蒙说过:“短篇小说也要追求诗的凝练。短篇小说追求的是诗的境界、诗的语言、诗的表达方法。”(王蒙:《中国文学怎么了》)短篇小说,一般说来,人物不宜过多,集中笔力塑造一二主要人物为好。 《红舞鞋》以“我”为中心,着力进行人物塑造,这方面做的很不错。随时空的不断变化,作品里的人物不断更新,先后出现了一二十个。我们不能说这些人物不是真实可信的,但从创作的层面来看,短小说写多人物,是不利的,分散了笔墨。纵览全篇,我的感觉是:它如时下的某些胖儿,内具灵气,外表丰厚而欠结实。如果忍痛删除一些人和事,把前面的松散叙述压缩掉一部分,再在语言方面进行一番锤炼,小说肯定会精炼许多。 建议作者去读一读铁凝。她是短篇小说高手,其小说取材领域十分宽广。去年她的短篇小说《春风夜》,是近年来的突破之作,也是当前底层文学的一篇超越之作。小说只是写了一对农民工夫妻,一白天一晚上在京郊春风旅馆的会面故事,但却表现了或者说浓缩了中国城乡社会的强烈反差和农民工的尴尬生存;表现了俞小荷、王大学在含辛茹苦的打拼中,对夫妻感情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幸福文明生活的憧憬。但眼下他们连起码的夫妻性生活也解决不了,激情的相聚留下了痛切的遗憾。铁凝紧紧扣住了两位农民工精神情感的“焦点”,又与他们过去和未来的生活紧密相连,创造出一幅斑驳开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和丰满动人的底层人物形象。 其次,多叙述少描写。《红舞鞋》算是比较长的短篇小说了,里面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许多故事很有可读性。遗憾的是,对这些故事的叙述,其方法,几乎是一种模式,显得单一,缺少变化。假如把小说中对某些情节的泛泛叙述,换成细节描写,或设置个悬念,埋下点伏笔什么的,然后再去解开,那么,故事肯定会生色许多,可读性也会增强,小说就会更加精彩。 年轻的柳风,应该算是文字的忠实爱好者。相信她会扎扎实实继续往前走。创作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好在有“我”的精神作支点,无怨无悔,必然功到自成。 相信柳风,在明天的文字餐会上,一定会有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端出来! 我们期待着!
文章评论
冬宁(傻大姐)
[ft=,4,][B]《红舞鞋》试析得透彻,俺来学习。同时,也按耐不住一睹为快的心,前去读完了六篇《红舞鞋》佳作,真的就是哥们你所说的这样!俺叹服,有友如此,不枉上网了。[/B][/ft]
柳随风舞
细细的读了几篇,对老丁老师的分析与建议,深深折服。 有一些人,一直在问:“何时发表【红舞鞋七】?” 我对这些人的关注,表示感谢的同时,也觉得自己有了一层压力。写字累,很累,在写红舞鞋时,特感觉累,这些原因许是与我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有关,写着写着,流于俗与碎,然后不断的修改,大刀阔斧的裁剪,有时整个否定了前面所写的情节。 好在我有幸认识了你---老丁老师,每写完一个章节时,总在第一时间内,发给你看一下,证询你的意见。有时我写倦了,向你抱怨,是你的鼓励让我重扬起风帆。在这里,还要感谢一个人---清风扬,他在我写【二】的时候,很辛苦的给我修改与增减了一部分内容,让别人在阅读的时候,多了一些趣味性。 我想说的话很多,但一时又有点语塞,想来我这个人是有点木的,感激之话语总是羞于出口,那借文字的一角,在这里说声谢谢。
月魄
[ft=,4,楷体_gb2312]评论是对小说再次的挖掘和思考。要站在比写作者更高的一个角度去纵观全局,这需要认真细致的对作品做一翻品读,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力和文艺理论的知识,写评论真是一件苦差事。尤其从写作手法,思想深度全方位的评价就更加的不容易了。看了此篇评论我真的打心眼为之叹服。《红舞鞋》写得很棒!评论更是精准到位。我要加紧向两位友友学习了。今年太懒,什么也没做,看见友友们对文字如此认真负责,是我学习的榜样,也鞭策我努力加油!借丁老师的地盘再次祝贺风舞取得的成就![em]e100[/em][em]e160[/em][/ft]
幽兰生馨
[ft=#009933,5,楷体_gb2312] 看到丁老师对柳儿《红舞鞋》精准到位的评论与剖析,真的是敬佩不已啊!首先对丁老师感到由衷地钦佩,幽兰也想跟丁老师重复柳儿说的话“谢谢你,你辛苦了!”给丁老师上上等龙井茶[em]e160[/em]。其次要祝贺柳儿,在《红舞鞋》的创作上有一定的水准,继续努力,为柳儿加油[em]e185[/em]![/ft]
幽兰生馨
[ft=,5,][ft=#009933,,][ft=,,楷体_gb2312] 一路看下来,幽兰有话要说:一是,为网络中有这样同是爱着文字的好友而欣慰。他们一直默默的陪伴着、鼓励着、支持着自己,让自己在文字的天空中越飞越远。二是,他们不仅仅是鼓励和安慰,还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渊博的知识和宽厚的胸襟,才使得有此文出现。三是,往往这样的朋友读文很细心也很耐心,他们能读懂你要表达的思想,从而根据你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使其文章读起来会更通透,更有韵味。[/ft][/ft][/ft]
幽兰生馨
[ft=#009933,5,楷体_gb2312] 柳儿认识丁老师以至于类似丁老师的老师是幸运的,这句话读起来虽然有点拗口,但是很有道理的。丁老师全面、深刻的点评是对柳儿创作的一种极大的鼓励与促进,相信在你的鼓励和感召之下,柳儿会很出色的完成她的佳作。我们共同期待她的明天会更好![/ft] [ft=#009933,5,楷体_gb2312] 幽兰拜访老师,祝福你冬天快乐![/ft]
亦鸟
[ft=,4,]品读老师的《试析》,也受到启发,谢谢。[/ft] [ft=,4,]佩服你在现实与网络中始终尽园丁的天职培育努力者,向你致敬![em]e183[/em][/ft]
文君琴思
[ft=#0033ff,4,仿宋_gb2312][B]回归生命的过程就是反污染的过程。而文字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帮助人们去清洗心灵灰尘的一个载体,这是文学在“本来面目”上的一个意义。[/B][/ft]
文君琴思
[B][ft=#0033ff,4,仿宋_gb2312]问好老师,冬安![em]e163[/em][/ft][/B]
武乡雅仕
[ft=,2,]柳随风舞的《红舞鞋》我也读了,有感触,没有敢评。老丁的评论很到位,是对小说作者的尊重。看惯了中国文坛小说的轮轮回回,确实有点疲劳了——好的作品太少,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小说更是凤毛麟角。苏童说过,写来写去,小说还是有一个好的故事好!一语道破天机——小说还是应该有故事的,不然,就不是小说了。柳随风舞的小说可能还有很多稚嫩之处,但相信她在以后会写出更好的小说。老丁的朋友之情,表现在他认真地读了,认真的思考了,认真的评论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真的让我感动了![/ft]
真水无香
[ft=,2,]新来的我给您问好,冬安。[/ft]
月柔
谢谢老丁,你又让我认识了一位朋友。有你们真好。祝快乐每天。
清水
[ft=,2,][/ft] [ft=,2,] [/ft] [ft=,4,楷体_gb2312]丁老师,好文章太少了,所以,很久不曾看空间的文字了。今天无意看到了您的这篇评论!惊喜让我驻足,累了一天的的心在这里舒展开来!丁老师,读您的文字才真的是如沐春风,清新雅致,欢快流畅,像宽阔的四月河,波澜不惊,却内涵丰富!期待丁老师有更多更好的文字出炉,以飨读者![/ft]
依依
[ft=,5,] 松柏辛卯,暮春残冬,余尝返影之时阅友文采,晓光之际览友文章。其洋洋洒洒亘古论今,浩浩汤汤正气飞扬,曲曲折折寓意深远,卿卿喁喁儿女情长。或崇山峻岭茂林无垠,或涧之清泉玲珑巧致,或黄沙贫瘠苍凉厚重,或四野穹窿极尽苍茫。 余以为,文乃心声。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亦大地之文章。文章旖旎万态,浩然俱俱,皆自沛然之气也,惟不见斧凿之痕矣。友三人,取舍万殊,静噪不同,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当欣其所遇,心之所往,快然自足。引觞高歌,谓之轻狂;笑言大汗,谓之癫狂。皆因志趣相投,开怀畅饮,醉至酣态。隔屏如至,亦如真人真语。 岁末及至,不登东皋以长啸,不临清池以赋词,亦不乐琴书以自陶。清酒盈樽,感木欣欣以向荣,慨山青青又一春。何如? 新年快乐! [em]e163[/em] [/ft]
忘忧草
读老师文章,乃似饮一杯茗茶,品咂有味且余香致远。。。老师,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