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高龄老人的背后……
个人日记
“你是徐家的长女,你给拿个章程!”娟一边捉棉花,一边酝酿“章程”,这是94岁老母给她的任务。
渐渐的听不到大路上过往车辆的鸣奏声和行人匆匆的脚步声,她知道夜已经很深。
没有月亮的晚上,捉棉花是不受影响的。
娟每天早出晚归服侍瘫痪在床的母亲两个月,别人家的棉花秆拔了,她家棉田还是白茫茫一片…..
又一围裙满了,她艰难地直起腰,一瘸一拐的来到地头,倒下棉花,捶捶酸胀的腰背,揉揉麻木的双腿,自言自语道:该死的骨刺,你又兴风作浪了哈….
.
夜深人静,周密考虑“章程”吧,可是她随即迟疑:草拟“章程”易如反掌,践行“章程”是难于上青天哦!
就从她这个长女说起:那天她向儿子媳妇表明想接外婆来家。儿子一番连珠炮:“你70多岁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能再服侍外婆?!”媳妇接腔道:“荒田禾一茬,荒人一世。磊明年就考大学了,我们多紧张。你要是倒下来,我们可没时间照顾!”
娟哪能不知道自家的情况,只是她放不下娘!
情急之下,她想到被人家抱养的小妹和她住同村。到底血浓于水,小妹说,把娘接来,白天你照顾,晚上我陪寝。小妹的养父母听说此事,上门找娟:“你懂滴,芳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到地头起菜,赶早市,下午出晚市。出门看不到路,回家看不清树。我们俩一个白内障,一个老年痴呆,也不敢烦她,自己过一天算两个半天!你母亲福气好,她还有三儿子呢!”
是的,娟有三个弟弟——
大弟天资聪颖,曾是徐家的骄傲。在无产阶级专政年代,因受地主成分牵累,高中毕业,大学无缘。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将近40岁才“脱光”,凑合着倒插门去了。天意弄人,因生产事故又失去一只手。里里外外全靠妻子一人操持,他怎忍心再弄个老娘去“害”媳妇呢,他只能十天八天的买些营养品过来尽孝!
二弟在徐家撑门顶户,母亲坐了几十年轮椅,他们夫妻二人安排好老人,还能去附近打工。现在母亲吃喝拉撒全在床,二弟辞去工作,在家服侍;妻子打工,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瘫痪老人脾气不减当年犟,要儿子床前随时差遣。儿子苦不堪言:家务事要做,农活要干!于是乎,母子开战,夫妻斗嘴(与和谐社会不合拍啦),娟的早出晚归就是为了调和这家子的矛盾!
小弟也是倒插门,他对岳父母不孝,还指望媳妇对婆婆好?!小弟下班后隔三差五过来侍候一番。
昨天我母亲又看见娟弓腰曲背蹬车北去,喊道:“娟,服侍母亲的“章程”拿好了吗?”
“没有。”
“什么时候拿呀?”
“等我死了!”
“啊?!”母亲张口结舌!
我看到一份资料: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三分之二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失能高龄老人的照护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农村,那些没有经济收入的祖父祖母级别的“子女”要照护他们的老寿星,其经济、精力的负荷真的力不从心呐!
拿什么拯救你,农村失能高龄老人!
文章评论
八月十四
[ft=#cc0000,5,]十四的娘家、婆家都在农村,有机会听到、看到很多关于照护失能高龄老人的案例:[/ft] [ft=,5,][ft=#cc0000,,][ft=,,times]97[/ft]岁的顾老爷子,有两儿一女。每家供养[ft=,,times]4[/ft]个月[ft=,,times].[/ft]女儿家在城市,条件较好。每年农忙,女儿就把老爷子接去,从城里回来的老爷子内外焕然一新,面色滋润,精气神儿倍增。在家的[ft=,,times]8[/ft]个月,两儿子轮养。小儿子夫妇是“扎库匠”,(给死去的人用芦苇、彩纸造房,做家具)农村人崇尚这个,他们生意红火,通常是给老爷子吃好早饭,就把油面、糕点、茶水之类放在床头,解决饥饿就[em]e189[/em]啦![/ft][/ft]
八月十四
[ft=,5,][ft=#990000,,][ft=,,times]89[/ft]岁的耿老太,由两儿子供养。大儿子家从阴历初一到十五,小儿子家从十六到三十。一天三餐由两个儿媳送“监饭”,(村里人就这么叫的)儿媳饭菜一倒,拔腿就跑。据说,若儿子去送饭,老太就“发嗲”,要儿子这里揉揉,那里敲敲。儿媳倒好,体谅丈夫,义不容辞的接下了送饭的“光荣使命”![/ft][/ft]
八月十四
[ft=,5,][ft=#990000,,]村北头的王老汉,整天哼哼唧唧,犹如茅坑边上的粪勺——等屎(死)。两儿子见怪不怪,只等那一天,磕头吃米饭。两个女儿抽空过来服侍,自带油、米、菜。一次小女儿一路举着[ft=,,times]2[/ft]只茄子,说是在这里服侍父亲,今日回家,茄子送给哪家猪吃吧。有村民说,她是故意出自家兄弟的丑![/ft][/ft]
风赏天下
[ft=,2,]哎,久床无孝子.........[/ft]
清闲康乐
[ft=,5,黑体]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怎样,后人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晚辈,理应孝顺老人.[/ft]
晓月若水
[ft=#ff3300,5,]拿什么拯救你,农村失能高龄老人!这的确是个沉重的话题!十四文中的养老现象,在农村的确是屡见不鲜,也不能单一的看作是孝或不孝的问题,就如十四所言,有些家庭的确在经济和精力上是力不从心。现在政府虽然给农村老人发放的有养老金,但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失能老人的生活问题。倘若老人不幸再有个小灾大病的,那就更苦不堪言了。晓月以为,农村养老已不是某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ft]
千年一叹
[ft=,2,]养老终将成为困扰我们的大事![/ft]
淡墨轻毫
[ft=,,楷体_gb2312][ft=,4,][B][ft=#000000,,]人间万象,社会百态,在十四的笔下,淋漓尽致;各类人物的品行栩栩如生!本篇《失能高龄老人的背后……》,正是国家,农家、大家、小家,诸多琐事的缩影!喜事,悲事都感人致深!佳作拜读欣赏了![/ft][/B][/ft][/ft]
/kf阳光心情
[em]e100[/em][ft=,2,]人口日趋老龄化,养老问题也将白热化啊。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说到底,它很大程度上只是个道德约束的问题。那些不孝子孙,有几个受到了应有的追究?[/ft]
嘉乐游子
[ft=,5,][B]“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B][/ft]
惜缘
很多农村老人因为体弱多病没有经济来源,病了无钱看病,卧床无人照顾,儿子越多老人受的累越大,老了以后身体都有病,可是却无法无钱治疗,一个急需解决的养老难题已经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麟智麟硕,妈妈
这样的人就应该就地枪毙……
纤云若水
[ft=,4,楷体_gb2312]嗨,提到这样的话题,心情就沉重,谁都有老的时候,有经济收入,子女孝顺的还好,苦了那些没经济来源,子女无暇无条件照顾的老人,尤其是遇到不孝之子女,那真是凄凄惨惨戚戚;送好的敬老院送不起,廉价的黑心敬老院又不敢送,谁来解决这些问题,令人担忧……羡慕美国的养老体制。。。[/ft]
微微小语
[ft=,2,]谁来伺候妈????????[/ft]
纤云若水
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还是为自己买些养老保险等,一是日后得到一定保障,二是尽量减轻子女们的负担,子女为生活奔波的时候,也可以雇人帮助照顾照顾,互相都体谅吧!不照顾老人天理不容,有的子女确实有实际困难,现实就是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