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浅释
天下杂侃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也可不用横批。最早的对联应该说是五代时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
二、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关于平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
古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而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复存在,被分化成了阴平,如“人”字“出”字;阳平,如“国”字“局”字;上声,如“窄”字“伪”字;去声,如“爱”字“太”字。最常用的入声字大约有二百多。其中“上声”“去声”和“入声”均为仄声。
现代汉语中有“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上声”,“去声”。“阴平”和“阳平”是平声,“上声”和“去声”属仄声。
一般情况下,一副联内不宜古、今四声混用。
三、
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 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 关心
虽是一副好联,但存在在严重的失替现象。格式上比较规范的如:
掬水 月在 手
弄花 香满 衣
还有
青山 有幸 埋 忠骨
白铁 无辜 铸 佞臣
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分: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的新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祝贺结婚所用的对联。如: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如:
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的对联。如龚自珍赠魏源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按艺术特点分: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嵌字联有多种修辞方式,称为“格”。如:
1、鹤顶格,将所嵌二字分置于上下联中的第一字。如
2、燕颔(汗)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二字。如
3、鸢(渊)肩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三字。如
4、蜂腰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四字。如赠魏
5、鹤膝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五字。如题
6、凫(服)颈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六字。如
7、雁足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七字。如赞
8、魁斗格,嵌字置于上联首字和下联末字。如青城山
9、蝉联格,嵌字置于上联末字和下联首字。如赠
10、云泥格,嵌字置于上联第二字和下联第六字。如嵌“
11、卷帘格,嵌字置于上联第五字下联第四字,或上联第六字下联第五字。如“
12、鼎峙格,将三字人名或地名,两字置于下联首尾,一字置于上联中间,成为鼎足之势,或一字置下联中间,两字置上联首尾。如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格”。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同音异字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同字异音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合掌是指上下联相对应之处用字虽不一样,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一样,如:
三伏恶言人觉冷
四九善语心不寒
中的“言”和“语”,“冷”和“寒”分别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又如:
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中的“始”和“初”同样也是表达了一个意思。一般来说,上下联意思要相关,但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全一样的意思。
一是指上下联平仄选用错误,如:
横石三五片
长松一两株
中的“松”与“石”均为平声字,“两”与“五”均为仄声字,应该将“松”改为仄声字,将“两”改为平声字才对。对联句中平仄只有“对”而没有“粘”。
二是指上下联词性不对,即上下联相对应处的词性不统一,如:
诸葛南征
状元发配
中的“状元”是古代一种学历的称谓,而“诸葛”却是姓氏,同时也是专指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而“状元”却没有专指的含义,所以是失对。另外“发”也不能与“南”相对,“发”是动词,而“南” 是方位词,所以,必须“发”改为方位词或“南”改为动词才行。
即音节与音节平仄没有互相交替,使人读起来不能琅琅上口。如:
上例的“三伏恶言”和“四九善语”中的“伏”和“言”不应该都是平声,“言”应该选用仄声字;“九”和“语”不应该都是仄声,“语” 应该选用平声字。也就是说,平仄失调。
是指上联不是以仄声字收,下联不是以平声字收,整副联不是仄起平收。
即古、今韵(古四声、今四声)混用。严格地说,古、今韵不能在一副联内混用,要么全用古韵,要么全用今韵。
即在贴春联时上下联贴反。
文章评论
雨箐丝竹{86}
[ft=,2,][url=http://b16.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48e124f94c37c9f8873a648c759cce9e34f71f8d9760c685dbfa602f2825540534fb16f50df42d4ef9d276192d0b83785f15bb63fe9c8ed3b7d97a9a9a013d409e33bd81a7038be76117a3385ef91cbe2351ebf][img,400,300]http://b16.photo.store.qq.com/psu?/658055573/.BNqgIxePTJ339Qzg0wDUQJzpxvGLp2u.NnlHP0mZ9g!/b/YSUNJQrTkQAAYvn0igkEmAAA&ek=1&kp=1&pt=0&su=126798342&sce=0-12-12&rf=2-9[/img][/url][/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