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招苦,去贪清凉.
转载
这位同学一听,吓得不敢出声,他心想:“我在想什么,广钦老和尚怎么会知道呢?”
老和尚接著说:“辩论是不能解决事情的,要实实在在的修行。”
这位同学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顶礼,请求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说:“你的我慢、自大、贡高,是你所有烦恼的开始。”
这位同学就问老和尚:“要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老和尚慈悲地说:“这个很简单。你要发愿,把自己当做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土,任偌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没关系,因为它是在最底层长处,都没有优点。别人毁谤找,就当作消业障,只要这么想,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就是优越感太过于强烈,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有才干,别人劝谏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我刚出家的时候,由于深度近视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较远一点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视力不佳没有看到,就走过去了,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语上的毁谤。这个时候,我就告诫自己,要像广钦老和尚说,要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念头这么一转,整个心舒畅无比,就不再挂碍了。
知足则幸福常存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幸福要从何建立呢?
那么要如何,心才会安呢?
古人说:“无所为而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这是教导我们行善时,不要想“我有在作善事”喔!我有在帮助人喔!真正的“纯善”,是牺牲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占有。
由牺牲奉献当中你才会懂得,帮助别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只有透过与别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义,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会知足、感恩,心也才会安啊!
心安的人,自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祥。
嘴巴喜欢说是非的人,朋友远离,没人尊重,欲望太高,喜欢涉足不正当场所的人,内心无法清净,怎能安祥?耳朵整天只听是非,不懂得听闻佛法,那么幸福又从何而来?心猿意马的人,专心都谈不上了,那谈得上有什么修行的成就?
所以,一定要“宰制官能,惩治我欲”。
人,就是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祥。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也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著”,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想,我们那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
贪钱、贪色、贪吃……等等,一切都由贪而来。
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令营,曾向一位修禅的法师请益。
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
我们回答:“是。”
这位法师接著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
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贪念,就可以丢掉“我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位信徒告诉我:“师父!我发现自已现在不贪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我就说:“那是因为金钱的数目并不大。如果你能把十万块的现金,放在很多人进出的客厅里,而你坐在这里听我演讲两个多小时,心里完全不挂念那十万块,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要知道,人的习气中,“贪”是最难去除的。所以,各位不妨也把这五个字“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贪念。久而久之,就比较不容易痛苦了。
作者:慧律法师;配图设计为光明觉照网小编原创,素材取自网络,原作者可联系我们.
作者:慧律法师;配图设计为光明觉照网小编原创,素材取自网络,原作者可联系我们.
文章评论
王宏才
太深奥了,[em]e100[/em]现在心都是浮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