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告诉我们必须自己悟,悟者自度,迷者师度
个人日记
佛法必须要有悟性,多就是一,一就是多,刚开始肯定理解不上去。一就是多,我供养一个师父这是一,但是我发的心是多,我供养一切所有的僧人,这就是平等供养,愿一切僧人都能弘扬正法,续佛慧命,承担如来家业,不论供养多少,你就是想供养一切僧人,这样的功德是无量的,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含义很深,做一件事就等于做一千件事做一万件事。
我们不会修就是差在就事论事上,没想到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什么是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呢?就是哪怕下面有一千个居士呢,就看到一个居士,就一个法身。要是著相的就看到这么多居士,一唱歌就害怕或不好意思,脸红了,她就看到多了,一没有了。什么时候一就是多,多就是一明白了,心就拓宽了。通过我一个失眠的,想到很多的失眠的,愿他们都能消除业障,这就是多,接着又回到一个愿力。
必须自己悟,悟者自度,迷者师度。迷的时候师父启发你悟性,自己也得闻思修,最简单的什么是正知正见?什么是因果相续相?什么是离相修善?什么是随缘不变?什么是信愿行?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法?什么戒定慧?什么是觉正净?这些都得明明白白,这样很快就会进步的。
事事含佛理。 事事当中,并不是一本正经就是修行,内在发出慈悲心是修行,不小看人是修行,学佛关键是修这个心。净空老法师讲过“大乘论心不论事,小乘论事不论心,”小乘永远也了脱不了生死,在事相上打转转,执著于边见,只要时时让菩提心起作用,一切就都在戒律当中,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不可能去杀生,一个有菩提心的人不可能去占别人便宜,一个有菩提心的人不可能看不起众生,和事相上的不一样,事相上表面持戒律,心存傲慢,心存是非,背地里传是非,名闻利养,袈裟搭上海青穿上又有什么用呢?
有的说持四十万遍咒就如何如何,那边不孝养老人,嫌老人脏,嫌老人说话不好听,持多少遍咒有用吗?所以净空老法师说“要抓住根本修,”真正听明白了,学佛非常简单,有的担心走不了,只要普贤行,经常转念,以佛心念佛,没有一个走不了的。经典上说远离颠倒梦想,是远离那些分别妄想执著,违背因果的想法全转过来,把握当下,常常让菩提心起作用,用常了就知道了这个法门是大乘佛法的大乘方便法门,末法时期的众生不这样修,修不成,错误的想法不改,光走形式有用吗?
怎样修行呀?时刻让佛陀的教诲不离开你的心;让佛陀的教诲在心中生根开花。佛讲因果相续相,外面没有境界,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都在了业,都是佛菩萨,都在表演给我们看,都在成就我们的定力,都是我们的恩人,所以你天天心是莲花开。当然这一切都需要过程,那不是一听就明白的,你得通过吃苦了业,增长愿力,一点点儿“闻思修”落实、体会,接着在听、在看、在落实、体会、来回这么熏修,一点点儿就契入进去了。
说句实在的眼前这点儿事,咱们认为是个事,这算个啥?为啥过不了关?因为迷惑,迷惑的人心中事就多,没事找事,没气找气,一心思这也是事儿,那也是事,可觉悟了一观察哪有事儿,觉后空空无大千,就说有病是事吗?那是反业,过去造了业,通过有病才了业,正好增长愿力,那叫啥事儿呀?正是勇猛精进的好时候,那叫事儿吗?说离婚是事吗?高兴才对,业尽情空,正好了完情感业,更清净,那叫啥事呀?丈夫不听你话,惹你生气是事吗?正好成就你的定力,你快生感恩心呀!非把他当回事,谁也没办法,所以说迷惑有六道,迷惑中千差万别这些错误的想法全出来了,等你觉悟后一观察,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佛法为什么叫真实不虚呢?落实一分受益一分,真落实才能真受益,生气的时候越来越少就是精进。从一个起点,没闻到佛法,永远在迷惑中,二六时中一念都没在觉悟当中。闻到佛法以后就有一念的觉悟,努力就有二念,再努力十念,一百念,一千念......,觉悟的时候越来越多,不可能听法后,觉悟的想法越来越少
天天看,反复熏修一年,恶人也变成善人了,一点点自己就把脾气改了,潜移默化,心量小的,慢慢心量就拓宽了,现在的人刚明白点佛理,就想把我妈度进来,把我姐度进来,或是妈吃肉了,造业了,变着法不让她吃肉,这都是违背因果,根本就不是修行,不能只想到你的妈妈,要想到有多少吃肉的众生,我们要想到众生都在莲花上愿他们早日消除吃肉的恶习。
逆境就是逆增上缘的成佛资粮,有什么可怕的,正是考验我们修行的功夫,正是考验我们的定力,我们要及时的生出感恩心。
我们方法知道了,理明白了,一扫地的时候把众生的烦恼业障都扫的干干净净,经常这么想阴德起来了,成就的快,阴德就是功德,功德就可以克住业力,功德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通行证。我们出去散步功德来了,愿一切众生都走在菩提路上,共同念佛同生极乐,多么大的功德,只要有个觉悟的想法,有个菩提心的想法,这叫真正修行。这样修没有一个不消灾免难的,这叫行经,叫无字经书,这是坛经里的精髓。
人是万物之灵,既然是万物之灵就应该有价值,我们不能小看起心动念的想法,心到佛知,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的想法,可以传遍尽虚空遍法界,往近了说你身上的怨亲债主都在看着你呢,护法看着你呢,有没有修行他们可以做证明。真正的修行不是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头脑一年比一年清醒,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心量一天比一天大,这是真修行。
决不能为了美而活着,啥是美,健康就是美,有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显出美,自然美,有个好心情才叫美,现在我们被什么障着,我的钱,我的退休金,我的房子,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全都是我,所以人们都感觉到累,两眼一闭,全都不是你的,就这么简单。
由于种种的分别烦恼执著,而生了种种的病,靠药物去解决,女居士的病都是生活病,都是小心眼,嫉妒,攀缘,处处看不惯,生气压抑,这些都是你错误的想法生成的,靠药物能去掉吗,只有把错误的想法改过来,慈眼视众生,身体就会一天天好转,所以你得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得端正生活的态度,得认清人生的价值,你的病自然而然的就好了
很多人都局限在小范围内,特别有病的要认账认命,忏悔,对话,发愿,皈依三宝,共同念佛,这是真正的功夫。不是一有病就去做超拔,还因果债,经典里哪有这样说的,三世因果经说的清清楚楚,今生有病为何因,前世吃肉杀生盗窃的人,今生想病好就不能吃肉杀生了,看到苍蝇“啪”给打死,看到蚊子也打死,那样做你的病永远都好不了,因为你在继续制造杀生的因,就是到医院找高级的医生也没有用,治病治不了命,假如说就是好了,也是推迟一下,你再造业,就等着下课了,就是不下课也让你死不得活不得让你过人间地狱的生活。
人们就是自作自受,自己天天造业,自己天天制造毒药,自己吞咽自己品尝。我们学佛明理就不是那样了,以愿力克业力,一定要在生活中把握住起心动念的想法,这个非常关键。佛法讲来讲去就是心法,真正对佛陀生出感恩心,一看众生的错就要生出忏悔的心,看众生的过错就是自己的过错,我们都是一体。
这些都是无字经书,哪个经典都包括,经经相通,《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相应。以色相见如来,以音声求如来,皆是求邪道,不能见如来相应。”和《华严经》相应,与《楞严经》相应,“失去菩提心做一切事皆是魔事。”“不识本心,学法无意,”这些都是《楞严经》里的。
《楞严经》里的破五种阴魔,魔从哪起啊,魔从心起,迷惑的想法我们及时的转成觉悟的想法这就是楞严经,可是很多人不懂,什么时候你能转经,别让经转你,你就成功了。现在都是在经转人,每天我得念多少部经,我得拜多少拜,我得念多少声佛号。
我们得有责任感,时刻想着这么多苦难的众生,我念念的声声佛号愿苦难的众生早日消除业障,愿他们离苦得乐,愿他们都能皈依三宝共同念佛同生极乐。这样的心一发才是真正的觉悟心开始,这才是真正的和佛菩萨相应了。
有的居士不知道从哪开始修,在家里面对老人上好孝心这堂课,面对丈夫上好恭敬心这堂课,面对买东西上好慈悲心这堂课,面对道场的同修上好和合僧团这堂课,面对做事情上好正知正见这堂课,哪都是上课,哪都是修心的好时候,哪都是借镜练心的好地方,这个事没过关,愿力还不够,还得努力,事事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如果不过关还得从头练。事事是道场,看你怎么想,如果经常转念很快的就过关了,一次不行两次,过关的时间越来越短,不通过这个好好落实就想过关不可能。
声声佛号住在愿力上就是真实慧了,阿弥陀佛是依四十八愿成就的,没有四十八愿也绝不叫阿弥陀佛,所以带着愿力念这声佛号就住真实慧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你也慈眼视众生,不和任何众生不搞对立,你念这声佛号就住真实慧了,住在慈悲心上了,那些不符合经典的,我不去听,也不去想,以正知正见的心念佛,你就住在真实慧上了,真实慧在正见中,在德行中,在愿力中。
佛法是最伟大的,把我们心中的一切痛苦化解的无影无踪,每个人都需要好心情吧,不可能需要烦烦恼恼的,但不闻佛法不明理,烦恼的心情永远也解脱不了;每个人都想健康吧,错误的想法不改正过来,你不可能健康,因为你还充满了嫉妒,你还充满了邪知邪见,怎么能健康;每个人都希望吉祥如意,可是你不恭敬众生,不感恩众生和众生搞对立怎么能吉祥?只有不和众生搞对立的因才能得吉祥如意的果,这是非常关键的。
人活着到底来到世间干啥来了,不是来享受的,不是买个好楼房,买个汽车,攒个几百万,那都不是目的,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和业力打交道来了,前生造的啥业,今生丝毫不爽遭到啥样的报应,你前世积的短寿的因,今生想长寿不可能,你前生积的有病的因,今生想健康不可能,人来到人世间跟业力打交道来了,万事皆业力半点不由人,不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
人的命业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好好努力落实普贤行,到老年没有病,临走的时候带着微笑走,这是真正的幸福,决不能带着痛苦而走,没有真功夫带不了微笑,四大假和分离那么难受,还能笑出来吗?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过上佛菩萨的生活,这是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