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梵住的修习
手机日志
慈心的修習
「嗨!」「你好!」「謝謝!」「對不起!」當你用心講一句打招呼的話,或簡單的表達謝意或歉意,就有慈心在裡頭了。當然有時只給微笑、關心的眼神、拍拍人的肩膀、拉拉人的手,也能表達無限的慈愛。
慈愛心可以擴充到各個領域。當我們面對不喜歡的人事物時,我們的身體、語言、意念會表達冷漠、討厭、憎惡、敵意,這是人的動物性,我們可以有另一種表現式,表現寬容或願意去協助改善不如意的地方,這是慈愛也是醒覺。當我們面對喜歡的人事物時,可能顯露喜歡、欲求、佔有欲,想執取所欲之物,也將苦了我們自己,因為欲是苦的根源,這是一份醒覺,醒覺中有慈愛心,而慈愛心能同時利益自己及別人。
以道德層面來說,表現不任意殺害生命,不取未經同意的東西,不與沒有婚約關係的人有性行為,不講虛妄不實的話或粗鄙、性暗示的話,不吸食煙酒、毒品或有害身體的藥物,這些行為可以阻止很多人間的怨懟及悲劇的發生,也可以說給了眾生快樂。
慈心若不能適時適量地表現出來,表示慈心有短絀、匱乏,應該如《慈經》或《清淨道論》所教示,經常開展它。如常祝願眾生喜樂平安,知足常樂,吉祥安樂;常祝願眾生不互相敵對、輕視、傷害。由發慈願而化成慈行。慈心經常修習可以清除瞋恚,滋潤情誼,慈愛眾生。
悲心的修習
悲心是悲憫、同情、救苦救難之心。悲心通常是由眼睛見到痛苦情境或耳朵聽聞到痛苦的聲音而引起的心情,由心意的擬想也能發動悲心。若自己陷苦難時,不當過於自責、懊惱或自暴自棄,當正觀此刻正在苦惱的身心(特別是感受),而萌生拔苦之心及拔苦之行動,若見他人陷身苦難(包括犯罪)時,亦當有感同身受,及萌生拔苦之心力,不應有冷漠、苛責或捨離不顧,更不應有落井下石的行為。
一切眾生皆在苦與樂中沈浮,有樂事,較多人來分享,有苦事,則較少人來分擔憂苦,這是眾生趨樂避苦的本性。因此,受苦難時,若無援助,除默默承受外,也應對眾生起諒解心,這也是一種悲心;若得到援助,當思念感恩,永誌不忘。缺乏悲心就會多些冷漠、硬心腸、自我中心,少些人間溫情及解脫資糧。為了消除自己逃避救苦難的本性和引發大悲心,當多多觀察、思考、救援我們周遭親友、道侶及眾生的苦難。
面對強烈的苦難,要做到完全的無怨結、無瞋恚,是高難度的修行工夫,但卻能夠逐步完成,並得到甜美的果實。《中阿含193經》,佛陀說:「若為他人拳扠ㄔㄚ(叉刺)石擲,杖打刀斫時,心不變易,口不惡言,向捶打人緣彼起慈湣(悲、喜與捨),心行如貓皮囊,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佛陀又說到數數觀行這樣的教法,將得到究竟智(阿羅漢果)或阿那含。可見修習悲心與修習慈、喜、捨心,同樣能濟度自他苦難,抵達涅槃彼岸。
喜心的修習
喜是隨喜,對於自己或他人諸吉祥事,隨境生起歡喜慶慰。吉祥事,諸如:孝順父母、愛護妻.兒、做事井然、居住適宜、不懶惰、恭敬、謙遜、佈施、行善、感恩、報恩、少欲知足、容忍、包容、博學、多聞、親近善士、恭順受教、聞法、說法、學戒律、學威儀(行.立.坐.臥)、離欲、平靜、親證涅槃。至於人間喜慶,乃至國家得利樂之事,則不必然是吉祥事,也不必然生隨喜之心。《雜阿含308經》,世尊說:「世間之所樂,觀察悉為怨。賢聖見苦者,世間以為樂;世間之所苦,於聖則為樂。」(參考S.35.136.)
人間喜慶、鬧熱,為什麼有時不被隨喜?因為善法不增,反增貪瞋癡。經中說,戲劇演員,娛樂大眾,表演歌舞、喜劇,使人歡樂,但是死後不但不生歡喜天,卻因令人增長貪瞋癡,而墮畜生或地獄。(參考:S.46.2.、《雜阿含907經》、《別譯雜阿含122經》)因此,應生警惕心,應善加體察人間善惡。
修習喜心可以伏住嫉妒、瞋心。《增阿含17-1.1經》〈羅雲經〉(T2.582)佛說:「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若以「隨喜」當禪修對象,或取笑口常開、滿面春風的人(不是貪染的人或異性)當禪修對象,可以體證第三禪。嫉妒是因別人勝過自己、或懷疑別人勝過自己而產生,嫉妒屬於瞋心所,根據論中說,在證初果時可消除嫉妒,但真正淨除瞋心(嫉妒之根源),則在證三果時達成。
捨心的修習
捨(upekkha)是平等、平衡、寂靜、恬淡、無貪.無瞋、漠視苦.樂(類似中性感受)。捨並不含有捨棄的意思,但在捨的修習過程中,有摻入捨棄,如捨棄執取,而趣向平等、平衡。
在捨的實修中,依厭離欲、遠離欲,而達到心境不起波浪,住於中性、平等、寂靜的心態。於可意、可愛、可樂的人事物,因離欲、離執取、放下,不再受影響,或受影響而經由不帶好惡的注視、觀察,而達到不起好惡的分別,而淡然處之;於不可意、不可愛、不可樂的人事物,同樣作觀,而不再起好惡的分別。恬淡的態度,就是在身口意表現寂靜、安然、祥和、調伏,沒有強烈情緒變化,當然也不可能有誇張性的動作、表情、話語。《法句經》(Dhp.v.362& DhpA.)世尊期許比丘的恬淡的態度︰「手已被完全調伏(不玩弄手或用手拍打別人等),腳已被完全調伏(不玩弄腳等),及言語已被完全調伏(不說謊等)。」
捨的修習,可以針對於某人、某事、某物、某話有愛瞋時來作觀修練,也可以歷境練心,即六根觸境時,在有愛瞋的境上即刻修習。捨的過程及目標在於擺平貪瞋、好惡,而得到中性心、平等心,而在無干擾下,進取涅槃。
「嗨!」「你好!」「謝謝!」「對不起!」當你用心講一句打招呼的話,或簡單的表達謝意或歉意,就有慈心在裡頭了。當然有時只給微笑、關心的眼神、拍拍人的肩膀、拉拉人的手,也能表達無限的慈愛。
慈愛心可以擴充到各個領域。當我們面對不喜歡的人事物時,我們的身體、語言、意念會表達冷漠、討厭、憎惡、敵意,這是人的動物性,我們可以有另一種表現式,表現寬容或願意去協助改善不如意的地方,這是慈愛也是醒覺。當我們面對喜歡的人事物時,可能顯露喜歡、欲求、佔有欲,想執取所欲之物,也將苦了我們自己,因為欲是苦的根源,這是一份醒覺,醒覺中有慈愛心,而慈愛心能同時利益自己及別人。
以道德層面來說,表現不任意殺害生命,不取未經同意的東西,不與沒有婚約關係的人有性行為,不講虛妄不實的話或粗鄙、性暗示的話,不吸食煙酒、毒品或有害身體的藥物,這些行為可以阻止很多人間的怨懟及悲劇的發生,也可以說給了眾生快樂。
慈心若不能適時適量地表現出來,表示慈心有短絀、匱乏,應該如《慈經》或《清淨道論》所教示,經常開展它。如常祝願眾生喜樂平安,知足常樂,吉祥安樂;常祝願眾生不互相敵對、輕視、傷害。由發慈願而化成慈行。慈心經常修習可以清除瞋恚,滋潤情誼,慈愛眾生。
悲心的修習
悲心是悲憫、同情、救苦救難之心。悲心通常是由眼睛見到痛苦情境或耳朵聽聞到痛苦的聲音而引起的心情,由心意的擬想也能發動悲心。若自己陷苦難時,不當過於自責、懊惱或自暴自棄,當正觀此刻正在苦惱的身心(特別是感受),而萌生拔苦之心及拔苦之行動,若見他人陷身苦難(包括犯罪)時,亦當有感同身受,及萌生拔苦之心力,不應有冷漠、苛責或捨離不顧,更不應有落井下石的行為。
一切眾生皆在苦與樂中沈浮,有樂事,較多人來分享,有苦事,則較少人來分擔憂苦,這是眾生趨樂避苦的本性。因此,受苦難時,若無援助,除默默承受外,也應對眾生起諒解心,這也是一種悲心;若得到援助,當思念感恩,永誌不忘。缺乏悲心就會多些冷漠、硬心腸、自我中心,少些人間溫情及解脫資糧。為了消除自己逃避救苦難的本性和引發大悲心,當多多觀察、思考、救援我們周遭親友、道侶及眾生的苦難。
面對強烈的苦難,要做到完全的無怨結、無瞋恚,是高難度的修行工夫,但卻能夠逐步完成,並得到甜美的果實。《中阿含193經》,佛陀說:「若為他人拳扠ㄔㄚ(叉刺)石擲,杖打刀斫時,心不變易,口不惡言,向捶打人緣彼起慈湣(悲、喜與捨),心行如貓皮囊,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佛陀又說到數數觀行這樣的教法,將得到究竟智(阿羅漢果)或阿那含。可見修習悲心與修習慈、喜、捨心,同樣能濟度自他苦難,抵達涅槃彼岸。
喜心的修習
喜是隨喜,對於自己或他人諸吉祥事,隨境生起歡喜慶慰。吉祥事,諸如:孝順父母、愛護妻.兒、做事井然、居住適宜、不懶惰、恭敬、謙遜、佈施、行善、感恩、報恩、少欲知足、容忍、包容、博學、多聞、親近善士、恭順受教、聞法、說法、學戒律、學威儀(行.立.坐.臥)、離欲、平靜、親證涅槃。至於人間喜慶,乃至國家得利樂之事,則不必然是吉祥事,也不必然生隨喜之心。《雜阿含308經》,世尊說:「世間之所樂,觀察悉為怨。賢聖見苦者,世間以為樂;世間之所苦,於聖則為樂。」(參考S.35.136.)
人間喜慶、鬧熱,為什麼有時不被隨喜?因為善法不增,反增貪瞋癡。經中說,戲劇演員,娛樂大眾,表演歌舞、喜劇,使人歡樂,但是死後不但不生歡喜天,卻因令人增長貪瞋癡,而墮畜生或地獄。(參考:S.46.2.、《雜阿含907經》、《別譯雜阿含122經》)因此,應生警惕心,應善加體察人間善惡。
修習喜心可以伏住嫉妒、瞋心。《增阿含17-1.1經》〈羅雲經〉(T2.582)佛說:「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若以「隨喜」當禪修對象,或取笑口常開、滿面春風的人(不是貪染的人或異性)當禪修對象,可以體證第三禪。嫉妒是因別人勝過自己、或懷疑別人勝過自己而產生,嫉妒屬於瞋心所,根據論中說,在證初果時可消除嫉妒,但真正淨除瞋心(嫉妒之根源),則在證三果時達成。
捨心的修習
捨(upekkha)是平等、平衡、寂靜、恬淡、無貪.無瞋、漠視苦.樂(類似中性感受)。捨並不含有捨棄的意思,但在捨的修習過程中,有摻入捨棄,如捨棄執取,而趣向平等、平衡。
在捨的實修中,依厭離欲、遠離欲,而達到心境不起波浪,住於中性、平等、寂靜的心態。於可意、可愛、可樂的人事物,因離欲、離執取、放下,不再受影響,或受影響而經由不帶好惡的注視、觀察,而達到不起好惡的分別,而淡然處之;於不可意、不可愛、不可樂的人事物,同樣作觀,而不再起好惡的分別。恬淡的態度,就是在身口意表現寂靜、安然、祥和、調伏,沒有強烈情緒變化,當然也不可能有誇張性的動作、表情、話語。《法句經》(Dhp.v.362& DhpA.)世尊期許比丘的恬淡的態度︰「手已被完全調伏(不玩弄手或用手拍打別人等),腳已被完全調伏(不玩弄腳等),及言語已被完全調伏(不說謊等)。」
捨的修習,可以針對於某人、某事、某物、某話有愛瞋時來作觀修練,也可以歷境練心,即六根觸境時,在有愛瞋的境上即刻修習。捨的過程及目標在於擺平貪瞋、好惡,而得到中性心、平等心,而在無干擾下,進取涅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