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回归童年,唤醒你的“内在小孩”

个人日记





图片



  文学或艺术,或心理治疗,都向我们证明了一点:我们身上的童心是天赐的宝藏,它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归宿,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我们有必要不时回到那里,找到让生命焕发生机的动力,找回所有遗失的情感:纯真、幻想、轻松、无拘无束……


  对某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童年的梦想是他们创造力的源泉;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重新试着以孩童的眼光看待成人世界,我们的精神会为之一震,我们变得更加清醒,以更敏锐、更真切的感受投入到生活之中。


  童年的记忆往往是被某种味道、触觉或气味所唤醒。仔细想想,一串糖葫芦、一块蛋糕、一次春游……我们每个人都能被好几样东西勾起童年的记忆,记起那些纯粹、单纯的快乐。过去的这些美好时光,虽然转瞬即逝,不受我们的控制,却对我们生命的成长极为重要,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更好地开放。


  法国心理学家菲利普•雅麦解释说:精神上得到成长,就是内心达到足够的宁静,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童年,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某种连续性,循序渐进,不是断然抛弃幼年时的脆弱。







童心不等于幼稚


  这里要搞清楚“坦然接纳自己的童年”的含义。在如今这个怀念童年成为时髦娱乐、一群群成年人忙着扮演童真的时代,人们往往以为,过一回六一儿童节,用奶瓶喝水,穿米老鼠的儿童服,唱唱儿歌,就能回到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美妙年纪了。


  然而“Kidult“(kid加上adult)的生活方式,SHE大声唱出的“我不想长大”的宣言……在一些心理学家眼里,凡此种种假装儿童的手段只不过是表现出我们的不成熟而已。


  “在这些替代童年的行为中,人们可能混淆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理想的、永远不长大的孩子,一个是真正地回归童年的清纯美好。”心理治疗师穆里尔•马扎特如是认为。








  现代人似乎都是拒绝长大的彼得•潘——那个飞来飞去的小身影,抖着自私的机灵鬼的劲头,每个人身上都能或多或少找到他的影子。如果这种幼稚的心态在某人的精神世界中占了上风,他的一生就可能被毁掉。


  因为幼稚可以有好几幅面孔:自我中心、依赖、希望自己无所不能、挫败感、不懂得延迟快乐等等,这些阶段本来应该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被一一跨越,却往往成了人们无法摆脱的绊脚石。

图片


内心的两个“小孩”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两个小孩,一个是“自由小孩”,是本能的,拥有一颗我们常说的赤子之心;另外一个是“适应小孩”,是意识的,习惯用理智意识活动。


  当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当我们受到的约束和挫折逐渐增多,当这些事物带来的痛苦超过“自由小孩”的承受力,我们便学会自我保护。慢慢地把“自由小孩”给关闭起来,学习做“适应小孩”。


  但成长的代价就是“适应小孩”用意识说话,所以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总在学习生存而不是生活。那“自由小孩”呢?渐渐地被遗忘了、封闭了、弄掉了……


  这个隐藏在我们内心的小孩,像个暴君一般急不可耐,我们往往是在向内心探索的过程中遇见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提到人格中的童年印记。在那以后,大多数心理学流派都认为,我们成年以后遇到的困扰,原因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生命早期,追溯的过程不免引起痛苦和退缩。许多人连续数月坐在心理医生的面前,却无法想起那些苦苦追寻的记忆。



  这种压抑内心的后果往往是悲剧性的,特别是当他们自己作了父母以后。有些冷酷的父亲没有能力对孩子表现出一点点温情,直到孩子离家出走,才幡然醒悟。那些压抑下来的情绪就像一枚枚定时炸弹,它们的爆炸方式是断然决裂,无论是在家庭、两性关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是如此。

  随着向内心的探索不断深入,我们思考并说出生命早年经历的事件,待伤口愈合以后,我们就能慢慢找到童年中最美好的部分,同时我们也具备了这样做的能力。美国的“内在儿童”疗法,主张“重新认养”自己内心的小孩:成年人要找到往日的自己——内在小孩,给他爱抚,说出他的伤痛,释放他快乐的潜能。





你的“内在小孩”还好吗?


  无论你长到多大,大概都有“像个小孩”的时候,你可曾注意到过当你“像个小孩”的时候可能和平时的自己不太一样?


  你可能非常活泼、天真、调皮,也可能脆弱、敏感、容易受伤,还可能任性、刁蛮、难以接近……假如用一些形容词来形容你的“孩子状态”,你会选择哪些?他/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她觉得开心吗?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些无聊的凭空想象,这个小孩很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孩子其实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当你“像个孩子”的时候只不过是他/她完全展示自己的本性了。


  假如你拥有一个健康、幸福、充满爱的家庭,你的“内在小孩”通常天真、好奇、充满创造力,他/她虽然会有恐惧、害怕,却充满探索精神,善于发现。


  假如童年时你正常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许多自然的情感受到了压抑,特别是受伤或愤怒的感觉,你就会带着一个受伤的小孩一起长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向外实现”——让幼年时的痛苦再度重现,再次破坏我们的生活;也会“向内实现”——以童年时所遭受的处罚方式来惩罚自己。


  静下心来做一份问卷,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每一道题作答时间建议不超过3秒钟,回答“是”或者“否”。请凭直觉诚实地回答以下问题。


1.我很容易讨好别人。


2. 在我内心深处,我觉得自己有问题,跟别人不一样。


3. 当我为自己争取权益时,会感到不安,宁可委屈自己。


4. 我做事严谨,凡事要求完美。


5. 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6. 我曾有或正有饮食失常的问题。


7. 我常不知道自己情绪上真正的感觉。


8. 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让别人不要生气或避免冲突发生。


9. 我几乎从不表达自己负面的情绪。


10. 我有睡眠失常的问题。


11. 我觉得人是靠不住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12. 我很怕单独一个人,愿意做任何事来避免独处的情况。


13. 我发现自己会做自认为别人期待我去做的事情。


14. 要我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还来得容易些。


15. 我非常好强,而且讨厌输的感觉。


  如果你有3题以上答案为“是”,表示你忽略自己的“内在小孩”很久了!建议你勇敢面对问题来源,藉由自我认识、成长等相关书籍、课程或参与团体,逐渐让你的内在、外在的自我更加平衡。


  如果你有5题以上答案为“是”,表示你的“内在小孩”受伤程度不轻!建议你要花时间学习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专业人员协助,相信以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大有帮助。




与你的“内在小孩”对话


  约翰·布雷萧也创立了自己的治疗法。他认为,与真正的孩子一样,我们的内在小孩也会发展变化,经历很多阶段。我们在某个阶段,与内在儿童切断了联系,制造了焦虑与不安。找出这个阶段,正是这种疗法的要点所在。


  几乎没有人拥有完美、没有冲突和伤痕的童年,因此我们都或多或少需要与自己内在的孩子重新建立联系。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内在小孩”疗法迅速风靡,一旦学会控制这个受过伤害的内在孩子,并给予他精神养分,人内心的“自然孩子”身上的创造力就能被释放出来。








五步骤寻找“内在小孩”(可单独在家里尝试)


1.采取孩子的姿势


  双手放在腹部。闭上眼睛,像对一个真实的人讲话一样,对内在孩子说话。“内在小孩”主要通过我们的身体感觉来表达自己。你可以试着让自己采取孩童的典型姿势和动作。


2. 请求原谅


  争取得到“内心小孩”的信任,方法之一就是请求原谅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他或她”的忽视。你可以和他讲话或者写信。向他解释,为什么这些年来你没有告诉他你的音讯。给“内在小孩”讲讲你成年以后的生活。你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不要撒谎,也不要扭曲事实。


3. 进行对话


  一次真正的对话。大声向内在小孩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怎么样?”“愿意和我讲话么?”……静静的等待答案自己到来,像在表演戏剧一样。如果你发现自己声音变了,变成孩子的声音,这是正常现象。一开始,这种体验会让你迷惑,感觉不舒服,这也证明你无法接纳自己内在的小孩。


4. 让“内在小孩”把感受画出来


  绘画是孩子最喜爱的表达方式之一。拿来纸和笔,请你内在的孩子画出你成年的样子。如果你惯用右手。那么就用左手画,反之亦然。每天你都可以请孩子画出不同的情形:什么让“他或她”生气,有什么让“他或她”悲伤,孤单时的自己什么样……再让内在小孩画那些感觉幸福自豪,轻松愉快的事物……


5. 像父母一样观照“内在小孩”


  随着对话的进展,你对内在孩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这时,要让“内在小孩”明白,你能像慈爱的父母一样对待他,尊重他自己的个性,愿意和他一起玩耍欢笑,重视他的愿望和意见,同时也懂得教他守规矩。这样做并不是“扮演孩子”而是时常给自己一些时间,放松、玩耍,把头脑中浮现的东西画出来或者写下来,安慰、关照自己的心灵。








  我们也许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可我们的身体里永远都藏着一个孩童,这孩童爱做梦、爱幻想,自由自在,最喜欢通过创作表达自己。把我们内在的孩子找出来,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更多的创作和欢乐。


文:网络
 转自:无染红梅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