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远离了饥饿的艺术

平凡感怀

                                                             ——仅以此文献给这位天才和不幸的艺术巨匠  

                                1               ­

梵高走了,在他37岁那年中一个炎热而多雨的夏天

他走了,离开了深爱却使他饥肠辘辘的绘画艺术­

 

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自己竟有放下手中画笔的勇气 ­

这点,让他重新打量了自己 ­

同时让他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自己的钦佩

 

梵高这次真的走了,走得是如此的决绝 ­

如此的义无反顾,如此的一无牵挂

 

                          2

梵高走了,只因土豆总是不够果腹

因为饥饿所产生的头晕目眩和古怪幻觉

­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有几次昏倒在画架前

 

他走了,他此时终于明白:

活着,才是生命的第一要义

而只有食物,才能让人生存

 

一直以来,他认为自己绝不可能丢掉手中的画笔

一直以来,他肯定自己最敬畏的就是生命与自然

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最看重和留恋的就是世俗的荣华富贵 ­

­

现在他发现:­

自己以前真的错了,也全都错了

 人啊,原来真没什么是放不下的

那么多所谓重要的东西,包括自身

说放下,也就真的都放下了 ­

                          3   ­

梵高走了,熟悉他和知道他的人们­

头脑中关于他的记忆,已渐渐由具体幻化成了抽象­

他走了,在离开时他就没作再回来的打算

 

他走了,他要找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园地

他要亲手在地里栽种土豆和向日葵­

然后,他还要耕耘他的麦田

——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才是让他远离饥饿的最佳决择 

                        4         

梵高走了,没人再见过他回来

其实,他早说过,他将不再回来

只是,没人能懂他

 

在走之前,他给大家留了言:

——那《吃土豆的一家人》

——还有《向日葵》和《麦田群鸦》

这当中早已说明了他的去向和打算

——只是,当时的人们没人能读懂

 

                     5

梵高走了,如今他正在自己的庄园里

挥汗如雨,精耕细作

 

每天晚饭后,他都会从温暖的小屋中走出

漫步在自己的庄园或山坡上,静静地观赏 ­

天上变换多姿的流云和西天璀璨的霞光

 

不时也会走进他的烟园里瞧瞧看看

因为快乐,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梵高常带上他的狗,走上覆满小麦的田垄

嘴里叼着他硕大的烟斗,站在金色的夕阳下

欣赏着乌鸦早已绝迹了的绿油油的麦田

畅想着丰收的喜悦­

                     6

他的小屋里,土豆堆积如山

挂满小屋的向日葵,在夕阳的余晖中 ­

如圈圈正在熊熊燃烧着的火轮­

将他温暖的小屋装点得富丽堂皇

 

谁说一个人就不能快乐地活着,每每想到此

他就会忍不住一个人放声大笑

 

这不,自己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不必为食物的匮乏而发愁

——不必为病魔的纠缠而倍受煎熬

——不必再叩问世俗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时,有时也会让他想到爱情

——爱情,爱情是什么东西呀?

梵高现在一想起来就莫名其妙地好笑

他不明白自己原来为何总是那么的傻

 

想啊想,他还是弄不明白爱情这东西­

不过,即使想不明白也没什么关系

随后,他就会自言自语地解嘲起自己来

你呀你,你呀你

 

梵高有时甚至在想:自己现在的心理

健康得是不是有点不太正常,呵呵呵呵

——他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7

梵高走了,再也没回来

 所以,他永远不会知道­

这个荒诞的世界

早已远远地超出了他那时的荒诞

 

总说东西是新的好,可现在却颠倒过来了

“古董热”的浪潮

一浪高出一浪,一国赛过一国

他丢弃在租房破木箱中的《向日葵》

还有他的《自画小像》,现竟有人愿出高价收购

 

《吃土豆的一家人》,如今

天天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吃土豆表演

他以前的恩人与好友——《加歇医生》­

现在的身价早已高达千万美金

 

梵高清楚地记得,在几次饿得心慌的时候

他曾寄望那些纸,那些破纸

希望能用它们换来哪怕只是半升的土豆

梵高做梦也不可能想到,它们会有今天的殊遇

­

他曾经守着它们,而它们却没给他带来什么好运 ­

而他,只因饥饿而远离了它们

——这简直是天大的荒唐和笑话

 

梵高走了,所有的这一切,他并不知道

倘若知道了,真不知他会怎么想

 

                      8

梵高走了,走得音讯杳无,走得了无牵挂 ­

有人总担心他会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突然回来

来认领他丢弃在每晚3.5法郎租房中的那口破木箱

怕他以法律的名义,加之主人的身份

取走他自己的那些东西,这些现已是寸纸寸金的宝贝

 

其实,这种担心实属多余

梵高早已说过:

这一走,他将不再回来

——他不是一个食言的人

­

再说,那种远离凡尘与喧嚣的快乐和幸福

——除他之外,无人能懂

 

                       9

在他五英尺长、二英尺宽的庄园里

梵高很知足,他此时啥也不缺

 

只是后来的某一天,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弟弟

自别离后,这是忧愁第一次袭上他的心头:

迪奥现在怎样了,他好吗?

离别多日,他第一次忆起了弟弟

­

他自责着:

出来这么久了,我还没给弟弟写过信呢

他深深地责备自己

 

这是在某个秋末冬初的傍晚,远方渺远的天际 ­

硕大鲜红的太阳散发着迷人的金色光芒­

­梵高此时正站在小屋后的山坡上,眺望着四周广袤的原野

 

山脚下,他园里的向日葵  ­

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

也就这一天

梵高踩着夕阳的余晖破例早早地回了家

­

他决定今晚就给弟弟写信,否则

那他最惧怕、最熟悉不过的无眠

今晚又会搅得他彻夜不得安宁

 

                    10

回到家中,梵高没有片刻的犹豫

他迅速拿出纸和笔,略略思忖了一会儿

 

摊开纸这样写道: ­

亲爱的迪奥:你好

       我是哥哥艾森特.梵高。一别多日, ­

你现在好吗?哥甚念!

        弟弟:哥在这里一切都很好,请你

放心。请原谅哥哥直到现在才给你写信,

你原谅哥哥吧,好吗?我最最亲的亲人,

我的弟弟,哥哥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

是你了。如果你在那边现在仍然不好,

在接收信后你马上就过来哥这里吧,哥

非常想你。

        弟弟,哥这边啥也不缺,真的。你 ­

不知道,哥种了很多很多的向日葵,家 ­

里有着吃不完的土豆和小麦。弟弟,你 ­

只要过来就什么都知道了,哥真没骗你。 ­

你知道的,哥从来就没骗过什么人。何况,

你是我的亲弟弟呀!­

      弟弟,长话短说,见面再叙。

          

                     哥哥:艾森特.梵高

                            —— X年X月X日于XX­

 

作者附言:

 

           我情愿自己这么想

­

梵高走了,只因他的幸福在别处

梵高走了,他将永远不再回来

 

梵高走了,其实他并没走远

他只是换了一种生存的方式而已

如今他依然活着

 

因为他知道:

生命的第一要义是活着

——要生存,就必须吃饭

 

所以,在他的庄园里

他,丢开了画笔 ­

他,扛起了锄头

 

­艺术,不该让热爱它的人饿着肚子

 

梵高走了,永远的走了

因为饥饿,他放弃了他所深深挚爱着的艺术

 

梵高走了,其实他离我们并不远

梵高走了,远离了使他饥饿的艺术

 

梵高永远的走了,他不再回来 ­

  . . .  . . .

  

 

附注:梵高生平简介。

 

        艾森特.梵高(1853~1890)出生于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早年的他,曾在法国巴黎和海牙、英国的伦敦的画店中当过店员,后来在矿工中当过传教士。梵高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对20世纪的表现主义影响深远。­

         梵高贫病交加,经常饿着肚子作画;他患有癫痫病;每次病发时,每每让他痛不欲生。他在法国小镇奥维尔的麦田里朝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最后回到自己租住的小旅馆死去。 在梵高走后的几个月,热爱并给他提供了长期物力支持的弟弟也紧跟着他告别了人世。迪奥去世后,和哥哥埋在了一起。自此,兄弟俩永远都不分开了。

        在他对绘画艺术心无旁骛的日子,窘迫的生活时常是对他威胁最大的敌人。幸好,他有一个知他、懂他、关心他的弟弟(艾森特.迪奥)。迪奥一直是梵高坚贞的物质后盾。如果没有弟弟迪奥的资助和扶持,也就不会有梵高的绘画人生。

       梵高生前的人生,绝对和幸福二字丝毫沾不上边。“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凄清寂寞、被否定、被误解、被嘲笑……”生活中的所有不幸,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在他生前几乎都尝受到了。 ­

       在他死后,他的作品才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在他去世后97年(1987年11月11日),他的作品《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售出,震惊了世界。《加歇医生》长期保持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直到2004年,毕加索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一亿四百一十六万美元的天价售出才打破了这项纪录。)梵高现存油画800余幅;素描1000余幅;其次还有水彩、版画等作品存世。

       梵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曾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血肉和灵魂,为了他,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梵高走了,他孤独地走过了37年的人生 ......

    

                                                 ——平凡2009 暮春 

 

­

文章评论

依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依然

艺术家,永远都是那么唯美

菡 至

[ft=,,楷体_gb2312][ft=,3,][B][ft=#6600cc,,]何其相似也!梵高与海子,同为天才,同样落魄,同是用生命创作,同被定格为一个时代的背影……[/ft][/B][/ft][/ft]

嘀噜噜

[ft=#6600ff,5,楷体_gb2312]没错是他,我亲爱的凡高![/ft]

微笑

[ft=#ff0000,4,楷体_gb2312]艺术在饥饿中....死亡,这是艺术的荒凉,是人类的无奈。[/ft]

异乡人

为那孤独与饥俄的灵魂惋叹!

思绪

艺术家们!本来就是为艺术献身![em]e179[/em]

叶子

[ft=,5,楷体_gb2312]我废寝忘食地看,我也饿了。[/ft]

雨露飞雁

[ft=,3,]总是在失去以后才发现其价值.现实的悲哀.[/ft]

小草

[ft=,4,]時代決定艺术的价值吧,怀念这位永恒的畫家......[em]e163[/em][em]e163[/em][/ft]

静夜诗

[ft=,2,]看不懂太多的艺术品,平常人就平常过吧,土豆和向日葵是个好东西,裸照对于平常人是黄色的,而艺术家们却是经典艺术,不懂不懂······[em]e112[/em][em]e192[/em][/ft]

绿萝

[ft=,2,]你不会想当梵高第二吧!?[/ft] [ft=,2,]千万可别。。。。[/ft] [ft=,2,]还想啥时旅行被你招待一下下[/ft] [ft=,2,]噢,[em]e143[/em][em]e140[/em][/ft] [em]e150[/em]

软呼吸

[ft=,2,]我不懂画,但我知道寂寞这个东西,[/ft] [ft=,2,]它并不因为你是普通人而放过你[/ft]

雨花石

[ft=#6633ff,5,]平凡人生不平凡思維......[/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