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变成了龙的传人
个人日记
我们什么时候变成了龙的传人
腾讯《大家》 杨早
网上有篇文章叫《龙图腾是七零后》,有点儿标题党的意味,不过,如果我们大而化之一点,将抗日救亡时期闻一多等知识分子创造出来、但未能真正推行于民间的“龙图腾”,等同于“龙的传人”这个为全球大多数华人认同的身份符号,那么,确实可以说,“龙的传人”只是与我一样的七零后,比我还小五岁。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正好经历了“龙”在中国乃至华人社会的全面回潮与建构的过程。1978年美国与台湾“断交”,台湾一片悲情气氛,侯德健激于此,创作了《龙的传人》。不想这首歌很快传遍全球华人圈,引发强烈共鸣。只是,在传唱过程中,这首歌明显被过滤了原初的情绪,而被传唱者与受众注入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悲情”。
(周星驰主演的《龙的传人》电影剧照)
我是在成都的小学课堂上学会这首歌的。对于我们这班小学生来说,“龙的传人”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固有的知识。中国不就是一条巨龙吗?所有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不都是“龙的传人”?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当然不知道“龙的传人”最早的政治挪用,是被当时台湾的代理“新闻局长”宋楚瑜用作向军训学生训话的题目,就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不知道罗大佑等献给世界和平年的《明天会更好》,曾被国民党挪用作为选举口号一样。
1983年《龙的传人》作者侯德健回到大陆,这让大陆当局可以更方便地挪用这首歌,将之变成对全球华人的召唤,“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相辅相成,同样用一种神话的形式,遮蔽近代以来的整个民族的分歧与离散,整合全球华人的认同资源。1988年龙年春晚,之前在大陆经历亦有坎坷的侯德健现场演唱这首歌,是这种挪用与整合的巅峰。
仅仅指出这种挪用并非目的,我们更应该思考何以一首歌,一个说法,会有偌大的魔力?能够激发全球华人对于“同祖同族”的认同感,以至于2000年王力宏翻唱此曲,以ABC(America Born Chinese)的身份又赋予了这首歌新的识别意义。与侯德健版相比,王力宏版已经删去了“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姑息的剑”是政治审查的产物)那段悲情歌词,但增加了“别人的土地上我成长,长大以后是龙的传人”的“ABC宣言”,不管它是唱者的真情表白或是市场策略,王力宏版的大行其道,证明它作为一种叙事,在22年之后仍然有效。2012年王力宏受邀在龙年春晚上演唱这首歌,更增大了它在80后、90后中的影响力。
(201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王力宏、李云迪携手表演创意钢琴《金蛇狂舞》和歌曲《龙的传人》)
官方借用、市场流行、受众认可、渐成传统,《龙的传人》的经典化只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回头看,“日本侵华期间,出于爱国主义的时势需要,热心学术救亡的知识分子强行糅合‘龙’与‘图腾’二者,生产出一个唤做‘龙图腾’的想象共同体、一个有‘教育价值’的‘谎’”(《中国龙的发明》),卅年之后“中国龙”重登宝座,两者之间有无勾连?
而相隔卅年的这两次“中国龙热”,其文化心理基础,源自整个近代,西方一直将“龙”作为中国的代表,他们丑化也好,攻击也好,在这种他者不断的指认与形象化之下,中国人自己也渐渐接受了“龙”作为民族的共同象征符号。施爱东在《中国龙的发明》里指出,在现代中国社会将“龙”视为封建帝王的标志,日益淡漠其符号意义的同时,欧美与日本的华侨仍在使用龙旗,并作为春节这一华人代表性节日的最佳符号。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西方指认”与“自我认同”在“龙”这个符号上已经合二为一。当政治力量需要整合全球的华人认同时,还能找到比“龙”更顺手、更有影响力的符号吗?
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龙”没有反对者。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对“龙”的认识出现反转与颠覆,缘于1988年那部电视政论片,那里面找了好几个学者谈龙,对“龙”完全是否定性的描述:龙是凶恶的生物,我们民族居然用这么凶恶的生物当作图腾,这说明我们的民族多么落后和野蛮!这种叙事当时也是哗一下就传播开了,大家觉得“龙”代表黄土文明,在与海洋文明的搏斗当中它必然会输。现在回头看来,如果把这些话画出来,就是西方近代漫画的中国版,就是一条老态龙钟、奄奄一息的龙,怎么样被西方远来的勇士,打倒、征服与改变的过程。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将整部电视片改名叫《龙殇》,黄河本身就是龙形象的一个源头。当时我年纪虽小,但是也感到很振奋,觉得是啊,我们应该拥抱蔚蓝色,我们应该抛弃封闭的、保守的黄土文明,去拥抱整个海洋。
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整个中国、整个华人圈对“龙”的认知与传播,都充满着纠结而艰难的心态。因为龙纹在皇家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龙”被西方人视为中国的象征符号,后来又由于近代的中西冲突,被描绘成一种丑陋凶恶的生物,正如《中国龙的发明》作者施爱东的概括:到了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的19世纪,西方漫画里的中国龙往往是各种中国元素的滑稽组合,象征着中国形象在西方主流社会想象中的变迁。“中国龙”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将中国的丑陋形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近代以来,中国人面对“龙”,情绪十分复杂,各种文化心态战作一团,既有传统社会对权力的崇拜(明清时平民禁止使用龙纹,但百姓们会在死后往丧服里塞一套龙袍),又有对西方丑化“龙”的悲情回应(清末的留学生大抵对龙纹或龙旗深恶痛绝,认为是清王朝的象征),还有寻找“龙的传人”之类民族共同象征符号的冲动。
2000年之后,有学者陆续提出,不应该将“中国龙”与“Dragon”对应,而应该音译为“Long”,以区别于西方文化传统中固有的凶恶残暴的喷火龙形象。只是,考察近代以来西方主流社会中的“中国龙”想象,就会发现,西方社会并非因为“龙”与“Dragon”的互译才对中国发生恶感,而是对中国“野蛮”、“落后”的定位,让原本在西方社会颇为时尚的“中国龙”,演变成了被王子、骑士与女神用剑砍、用锤打,或一堆代表性动物(鹰、牛、熊……)蚕食瓜分的大怪兽。
这种种的细节与变化,在《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一书中,被梳理得近乎残忍的清晰。一位90后女孩问我:为什么要了解“中国龙”?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冷门的知识吗?我说不是,如果你不了解这条“中国龙”,是怎样从历史的深处游来,被斫杀至伤痕累累,鳞片间满是硝烟与血泪,蛰伏多年,突然又被人涂脂抹粉,奉上神坛,或是揭开疮疤,指为怪兽,你就无法了解中国。
(《The Economist》近期封面)
近日《经济学人》有一期封面专题是“What China wants”(中国要什么),而配图正是一条中国龙,凝睇着前爪中抓着的地球。与近代西方漫画的中国龙相比,《经济学人》封面上这条龙不算丑陋凶恶,反而说得上威风凛凛,不过,中国龙锋芒毕露的眼睛、半张开的嘴、用力的爪,仍然表现出贪婪与兴奋。这条他者眼中的中国龙,正反映了当下西方对中国的重视、疑惧与不安。
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蔚华问侯德健:“你说中国人为什么对龙这么情有独钟?”侯德健回答说:“十二生肖里,其他十一种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只有龙是中国人自己想象创造的,希望中国人在龙年里有更多新的创造。”侯德健说的,也对也不对。“中国龙”是中国本土的产物,却在中西方大棋局的风云幻象里,不断地上演着“变形记”。
(《中国龙的发明: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施爱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6月版)
--------------------------------------------------------------------------------------------
------------------------------------------
延伸阅读:《龙图腾是七零后》
…………………………………….................
龙图腾是七零后
上班第一天收到了《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赶快翻看第一章,好险,作者的思路与有鬼君不同,侧重图像和仪式,材料多出自正史和类书。不像有鬼君,专走野路子,从志怪里面找材料,所以,可以再续写一点。有鬼君感到很开心的是,作者也认为龙的地位不高,就是专车而已。当然作者的论证要复杂得多。
需要说明的是,有鬼君不是在写软文。关于龙的话题,有鬼君一直比较关注,当年在读本科时就开始琢磨了,还很一本正经地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因为论文里充斥着图腾、治水社会、专制体制……差点被主持答辩的研究唐宋文学的老师逐出中文系。当然,后来又捣腾了一阵夏商周的巫术,再然后,就是鬼了。有鬼君的兴趣爱好,实在是每况愈下!
闲话少说,这篇继续介绍龙作为屌丝的悲惨命运。
上一篇提到崔道纪将龙子当成小鱼做了醒酒汤,如果他知道是龙子的话,未必敢吃。不过,有些人似乎不怕,还偏要弄什么龙肝凤胆。
唐代著名的术士明崇俨(之前有鬼君在关于驱鬼的文章中提到过此公),仗着自己有法术,把龙当奴隶使唤,甚至用来做药引。当时四川一个县令刘静的太太患病,请明崇俨诊治,他搭搭脉之后说:“须得生龙肝,食之必愈。”这不是讹人吗?上哪找龙肝啊,还是生吃,不带芥末吗?明崇俨画了一道符咒,顺着风向放到天上。不久就有一条龙下来,老老实实地钻进瓮中,这哥们生取龙肝献给县令太太食用,果然痊愈了(《朝野佥载》卷三)。
有鬼君隐隐觉得,未必是需要龙肝治病的,明崇俨主要是为了炫技,不过在一个七品县令的太太面前炫技,迹近江湖卖解了。如今,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发达,专供宰杀食用的动物会被冠以菜牛、菜羊之类的称呼,明崇俨杀的莫非是天庭饲养的专供食用的菜龙?
另一个故事就更神奇了,一条小龙竟然被人贩子拐带走了。
南宋商人宗立本,长年在外行商,也没有孩子。某天,夫妻俩行商至山东潍坊,在荒郊野外遇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孩,长得聪明伶俐。一问之下,原来这孩子父母双亡,被监护人遗弃在此。宗立本想到自己膝下无儿,征得孩子同意,就领养了他。这孩子极其聪明,过目不忘,且有一强项,学名家书法极快,无论是篆书、隶书、草书,只要稍加临摹,就能以假乱真。宗立本想想自己每天奔走行商,还挣不到什么钱,不如拿这孩子当摇钱树。于是领着这孩子四处卖艺(就是南宋版的方仲永嘛)为生。如此过了两年,在济南遇到一个西域和尚,和尚一见这孩子,就问宗立本:“这孩子你在哪里拐来的?”宗立本说:这是我亲生儿子,你瞎说什么呢?和尚说:你胆子真是不小啊,这不是普通人,是五台山五百小龙之一,已经走失三年了。敢拿龙子像耍猴一样卖艺,古往今来也算独一份了。我要是不收了他,你将来是要倒大霉的。说着念动咒语,那孩子化为一条小蛇,跳入和尚的净瓶中,不告而去。(《夷坚三志》己卷三“宗立本小儿”条)
唐宋时期,胡僧、胡商遍布中国,不过他们总是有点神神叨叨,非常诡异,谁知道这西域和尚是不是又从宗立本手里拐走了那条小龙呢?
第三个故事,说的是龙王沦为送奶工人。
浙江杭州有个道观洞霄宫,主持的道长德行高深,无论符咒还是作法,都极其灵验。道观边上是一座龙潭,道长每次都在潭边念经。有一次正念着呢,一位老人从潭中出来,跪在道长面前:“弟子就是本潭的龙王,道长您诵经有奇效,我们水族上下都极为佩服。可是,您在潭边诵经,我们全龙府的男女老少都要起立致敬,不敢退下。您能不能就在道观里诵经,这样我们也可以得到消息。如蒙允可,我们每天给您送鲜奶两斤,以助斋膳。”道长宅心仁厚,当然答应了。此后,每天道观的厨房里都会突然多出两斤鲜奶,持续了好几年。道士们早已习惯了,可是有一天竟然没有送来。道长大概也是吃得嘴滑,没有鲜奶喝,心里不高兴,于是又到潭边念经。老龙王很快就出来,向道长告罪说:“鲜奶是凡间的物品,我们水族是没法生产的。我们只能从奸商欺诈所得中摄取(掠剩),也不能到世间去巧取豪夺的。本地有位商户董七,在鲜奶中掺水,缺斤短两,所以我们能从他的非法所得中摄取来供奉给道长您。今天董七外出,房东却是遵纪守法的好百姓,从不偷奸耍滑,所以我们没法摄取鲜奶了,请道长您恕罪。”道长感慨不已,意识到自己每日诵经超度,其实是害了那些奸猾之人,于是离开道观,飘然远去。(《夷坚三志》壬卷三“洞霄龙供乳”)
以上三个故事,都不是龙的常规工作,更可以看出它们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按照之前那本书的作者施爱东先生所言,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凝聚全民的民族意识,爱国知识分子努力创造一个全民族共有的图腾,而且那时也没有指定就是龙,而是在龙、凤、狮、虎、熊、象等动物乃至植物和非生物中海选,海选没搞完,抗战已经胜利,就没人提了。真正的转机,是因为侯德健的那首《龙的传人》,也就是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还不到四十年,其实是个七零后。民族感情当然是必要的,不过没必要动不动就自古以来吧,很没品的!
文章评论
晚霞
早上好[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