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书

俗人日记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看淡了那些虚名蝇利,更加珍爱生活中的真情和美好。读书,越来越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在每晚睡觉前看几页书是我的必修课。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可惜当时条件太差,生活都很困难,书也就很少见,每找到一本书看,哪怕是一本小小的画册,也会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小学时,我看的遍数最多,对我影响也最大的一本书是《格林童话》。这本书是
从一个叔伯二哥那里“淘”来的。二哥当时是教初中的民办语文老师,在村里藏书是比较多的。我在他家读了包括初中语文课本在内的不少书,《格林童话》是我最钟爱的一本。这本书激发了我对读书的极大兴趣,唤起了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知道了真善美是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中学时,读的书就更多一些了,特别是那些带有激励性的名著。其中《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对我鼓舞最大的一套书。它让我对学校里的吃住条件之差、挑灯夜读时间之晚也不再觉得苦,而是有些乐在其中了。考上学后,对社会的认识仍然很少,所以,《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这类感觉能够帮助自己认识社会的书就成了我最爱读的了。现在,则是喜欢在晚上,打开音乐,沏杯清茶,在曲韵茶香中,或捧一本《红楼梦》品读,或拿一本《儒林外史》笑看,读悟人生,笑看众相,自品自得,其乐无穷。
    岁月不同,认识不同,对读书的选择也不同。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时读,理解也不一样。读书,帮我们理解人生、认识社会;经历和岁月,则让我们修正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使我们对书中内容有更客观、深刻、全面的认识。现在再看《红楼梦》,就不再只是贾黛之爱、封建腐朽,而是能看到更多当今夏公公、贾雨村的嘴脸和更多现在冯渊、英莲的身影,仿佛听到是唱在当下的一曲当日飞扬跋扈为官、转眼锒铛入狱的“好了歌”。再读《西游记》,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感觉只是神话、好玩,而是能看到当今一批批有背景的“打不死的妖怪”,一个个给有正义感、能降妖除怪的人准备的紧箍咒,看到作者希望人人都能向善的美好愿景。欣赏苏轼,也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赞美他文章的语言优美和诗词的气势磅礴,更加佩服的是他心胸的宽广、性情的豁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真正不失自我的人生……岁月和书籍都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假恶丑,也懂得更多的真善美,好的书籍能净化人的心灵,校正岁月的足迹,让它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行。
    书中有岁月,岁月亦是书。岁月可以增长知识,读书更能丰富人生。每个人读的书不同,走的路也不同。 当一个人度过的岁月能不再空虚,拥有的人生能真实、善良、不失自我,就说明社会的书让他读好了,他人生的书也让岁月写好了。


文章评论

阳光明媚

好习惯,可是我不爱读书因为看不进去!不过你写的我还能看看!

秋天童话

岁月如书:不同年龄针对同一部作品真的会有不同的感悟.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改变和见识的提高.在不长也不短的岁月里有很多东西会变,也有一些永恒在心!鲁迅作品曾经是一代人的钟爱,千古红楼真仿佛人生一梦. 岁月流年过眼云烟,唯书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