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访(二)

个人日记

        提前给司机师傅说好了下车的地点,我便一个劲的摆弄手机,写着《春访》的前奏。日暮时分,车子停靠在一处类似农村抽水井房边。
        嘎噔停下的刹那,司机用当地特有的方言,嚷嚷着告诉我已然到达目的地。我惶惶然掏出早已按照朋友告知的价钱,付了车费,便急匆匆下了车。
        朋友骑着“电驴儿”已经等候在井房一侧。好久不见,便是稍许的拘谨,“过年好呀!”我主动伸出手,向他致以节日的问候。
朋友赶忙从一双破旧的手套里拿出冻得冰凉的双手,在衣襟处狠搓了两下,才双手奉上。
        我用并不太猛的手力猛摇两下下,“咋滴,是你嫌弃我的不能提物的‘手’呢,还是想表征你硕大健壮,浑身是力的体魄?”。握着手,俏皮的玩笑话,那一刻,尽管冰凉,但瞬间融化了局促。接过他递来的安全头盔,我跟着坐在他身后,“电驴儿”重又“焕发生机”般,风驰电掣在乡间小路,一路的庄稼地依次被我们甩在身后。
        不一会儿,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平房出现在眼前,朋友在一处看上去崭新的房门前,稳稳当当的停下。“冻坏了吧,到家咯!”看着眼前这恍若城市里的小平房,我想,这,或许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吧。
        跟着他,和从门里走出的妇女,他的爱妻,我们一同走进他新房的客厅。嫂夫人递过热毛巾,简单擦洗后,一桌丰盛的酒菜已经端上桌,“农家的年,其实更像年;农家的待客,俨然更像客!”
        看到丰盛的菜肴,我和朋友推杯换盏,席间,也各自叙说一年的“奋斗”成果,朋友的干劲,已然让我自叹否如!
        其实,农村的生活,有农村的好!尤其新农村建设后,政策对庄稼人的扶持,显而易见。惟愿依然生活在农村的亲朋好友都能吃有鱼,出有车,“新农村”的提法才不至于仅落在纸上,喊在嘴上。
        寒暄一夜,朝阳升起时分,踏上归途,走在路上,今夜,月圆时分……

文章评论

守望阳光

@{uin:548891006,nick:子归,who:1} [em]e157[/em][em]e157[/em][em]e100[/em][em]e100[/em]子归老师,节日愉快

浮云流水

现在的农村,现在的农民,就是这样,看着感人,读着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