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诗在北 文/优丽

个人日记

 图片

 终于提笔了,竟是笔尖颤抖,呼吸粗重,思绪凝滞!一个自认笔锋刚健的人,面对另一个朋友的拳拳真诚,坦荡和信任,自己让自己难堪到不知所云,文思不知所踪。写就写吧,磕磕绊绊的思绪云集指尖,任性地滑出一片文字的芬芳,在这个秋天里,执笔,低吟浅唱,辗转成歌。

 

与付志勇的相识,是偶然,也是必然吧。

应该说要感谢网络这个神奇而广阔的平台。他是借助QQ添加我为好友的。当初接受他的原因,十分简单,他用了真名---诗人付志勇。这在网络是一大忌.恰是这大忌,吻合了我择友的条件:真诚。我,一个严谨的财务工作者,既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考验人心的真假,也不算计人心的深浅。

付志勇的到来,令我意外又欣喜。这些在日后的聊天中经常谈及,也各抱侥幸心理没错过彼此。

从此,相识。

在有限的交流中,双方仅仅局限QQ聊天。大家工作上不同步,造成很多时间差,每次遇见,也是倾心聊几句。话题内容从不涉及锦瑟和弦,诗词歌赋,也不谈论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更不存竞技较量。我们如俩故人重遇,一屏之隔,隔山隔水地絮絮叨叨着现状。那时那刻,彼此之间,没有地域界限,没有时空疏离,没有地位身份。正如大家的共识,善良是我们共同的名字,真诚是我们交往的基础。我们都如此普通,渴望简单,安稳,健康的平凡生活,所有不同也只是内心的不同而已。我们以真实的署名交流着,为的就是配上朋友的份量。在一次次聊天中,净化着各自,提升着流逝时间的质量。有一友说过,营造一个好的聊天氛围,把双方带进同一语境,本身就是双方给予对方的一种信任,也是一个成熟之人应该体现出来的气度。这种气度是华美的,它由里而外散化出爱和安全感。我想,我们正是以文字为桥,以真诚为墙,叠累到一定的高度,成就了共同维系的精神国度。在这个精神国土中,一起游历纯洁的心灵地貌,让心灵一次一次升起生命的图腾,不舍弃爱,不放弃追求,共同遵守自然的定律。

 

  从人性的质朴到文字的芳华,我饥渴的眼睛转换方向,望向志勇身为诗人的另一城春色。

  人性的光辉,品格的高尚,延伸在一个诗人的文字中,该产生怎样一种化学反应呢?

 

  “诗歌,是人用神的灵魂在跳舞的一种表达方式。”绝妙的解读,---诗歌的神性和灵性是兼在的,是共溶的,是互谦的。它的莅临,如一脉山涧清泉泠泠作响,亦如一袭蓑衣平泊天地山川。诗人付志勇,连同他的诗歌,朝我款款沓沓,姗姗走来。

 

 

 付志勇的第一本诗集《一剪梅》---一本把书名取得相当古意的诗集,当我捧在手心时,我仅只能作为一个虔诚的读者,心怀美好,心怀诗意,和作者堕进一片雪空,在冰冷中嗅梅的一缕幽香。

一般一本新书在手,我第一时间翻看序。通过序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同时有一个直观的切入点。一篇作品的价值,无论作者本身还是文字的意境,共同营造的是读者能与作者本人进入一个和谐的同一高度。在这个意境中感受,领略作者传达出来的温暖和快乐,这也是所有艺术的生命价值。我不是一个学术论者,无法从词藻的运用来评析一篇文章;我唯能身为万千读者之一,舒怀一二句自己的体悟和心声。说实在的,我是带点妒意来读《一剪梅》的。诗集里面陈列的种种华彩诗篇,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或清早,或黄昏,或深夜,直戳人心!诗人,用诗意的语言道出我们凡人不能言的情感。很多精彩,在往后的岁月,修饰滋润着平白如水的日子。涉过三季的等待,远方的雪,冷了北方的天空;一支横斜枝桠的梅,清幽冷香嫣红着每一张读诗的腮颊,如紫霞飞渡,衣襟盈粉。

《为你写诗》是付志勇的第二本诗集。当初最先拿到手的就是这本诗集。实质上整本诗集被我搁置时间最长,久久不肯去看完。这样的行为,很难自圆其说。不是说作品不够好,而是,有些想法就是如此古怪离奇!为你写诗。不就是为我写诗吗?不过是主谓宾的结构错位而已!好的作品,就有这种霸道的力量---将客代变成主体,一次次偷换概念,把一个自认置身事外的人拉进情节的氛围,让人不能自拔,更让人无言。“有些相遇一定有他的必然 就像流水和原野 ---就像你和我”。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的悲欢。“这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的心盈满浪漫和温暖 轻轻地 犹如微风掠过水面 哦 只是为了与你相见”。付志勇一手清逸潇洒的钢笔字,舒缓优美地降落我的案头,相见,从来不早不迟。《为你写诗》在很多篇幅上是关于迷人爱情的描述。有时觉得,付志勇的诗歌,是适合女性阅读的。动情的文字好比令人上瘾的鸦片香,吸一口已经烂醉如泥。

《为你写诗》所有的感情皆自然而然,是一种自发性的情感本能。所以借用在任意位置,都能体现出一种美态,对爱的自发,不是媚俗。爱,就是两个相吸相融相喜的一对男女,在彼此的生命中盛极而行!

 

付志勇的第三本作品集《火焰》,说来相当的惭愧,除了照常翻看题序之外,我没有预期中的热切一口气把整本诗集读完,因为有些现实的隐痛如自揭伤疤,在众目睽睽之下游行,忍不住想凑个热闹,又恐其惨不忍睹。某次,付志勇问我:“看完我的书了吗?感觉如何?”我竟然有点胆怯,心虚得直冒冷汗。我的胆怯还来自读诗的感触。在《火焰》中,诗人用敏感的触觉去诠释现实,无疑是给鲜血淋漓的事实铺盖了一层华丽的外衣,让人既看清现实,又仍然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周国平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从生活中体悟哲学,而不是在哲学中领略生活。这话用在整本《火焰》上是何其贴切!诗人从身边的一花一草中领略了四季;从一境一事中体悟了生活的哲理。每一字每一句,凝注了多么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也是身为一个草原之子所具有的辽阔胸怀!我在想,我们是有距离的,我怎么就不敢写出这么铿锵有力的呐喊之音?我又在想,我们是相互懂得的,透过字行间隙,看见诗人领着我们蹒跚在向阳的风雨路上。

 

 

 “现实有很多的束缚,但我们要从思想上有这样的意识,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句话是另一个朋友对我的循循善诱。我赞赏朋友身上的这种成熟,这种坚贞。用文字和灵魂对话,并以此作为最终选择;这样的成熟和坚贞不但是文字应有的质感和重量,而更有的是作为一个文人应有的高贵品格和不从俗流。我想,这样的文字都应统统归纳成一种文学,而不是迎合市场的快餐文化!

 

付志勇,一个路桥设计工作者,有对本职工作的踏实作风,也有一个文字工作者的高洁文风。他,是一个质朴的大地之子,匍匐大地之怀,又傲立云峰之巅。付志勇是勤奋的。他从黄沙滚滚的戈壁捎来消息,第四本诗集即将面版。我是多么狂喜!而后,志勇有些迟疑地询问我有没时间,能否帮他的作品写点什么。我仅仅狂喜了片刻,就完全陷入支离破碎的恐惧中。我对文字有时是完全陌生的,对写作又完全是不专业的。但是,我又从不否认我对纯洁友谊的执著和专注,这样可否成为一种勇气,贯穿南北?

 

 他,在北方写诗,我,在南方读诗.随笔不成文,数点墨痕,画不出一个圆。

 一帘清响,星子跌落窗台。风已凉,叶渐枯,佳期将近,月必倾城。

 今夜,就让所有美景搁浅在你的诗行。晓风,明月,浣溪沙。江南,塞北,蝶恋花。

图片 

文章评论

宁静致远

宁静手中有少量诗集,此诗集只送不卖。诚挚之心相送知心人。愿人人能生活美好。等候有缘的你把我的文字一并收藏。[em]e163[/em] [em]e163[/em]

宁静致远

@{uin:597877094,nick:犇犇,who:1} 留了一本给您老人家

犇犇

多谢,让我也有幸熏陶熏陶

玉静花明

[em]e100[/em]静儿,觉着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