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噪(原创)

我的杂文

人有时候会想出离奇的篇什,想要超出一般思维的揣想。所抒怀的情意,当真应该是非常的奔泻,裹卷着复杂的是非,吐纳呼吸,面对莽莽苍苍的一个轮回。快慰之及,火速放纵,完全叫响着无与伦比的自信。这时,一种虔诚的声波直入云霄,异样的在高天之外汇聚,尽集于斯地、幽深地想象并进行着一种类似“古代巫觋”的做戏,熔铸的感觉释放出来,就是非常之音。所掀起的高腔,你可以说他是在咆哮,在怒吼,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为吆喝。叫者以为充斥周际,震耳轰然的山崩地裂。旁观者反映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照理,意与神通会,要摩挲一种精神,宣布一种呼喊,是最不该违拗的。

  但是,他们忘了,在他们流盼的眼神里,深锁着人生的往还,光洁的路并不是直接的路,那发自肺腑的长啸,苍茫间,也不过是山风虫鸣。

  这种形为方式,好比河豚在很多人的眼中,可以做一道至味的菜。吃了,或可以神情出游。或走到生死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悠悠的不理会福兮?祸兮?仿佛为了减轻思想的负载,想要有一次曲径通幽。但是,人的自信,太渺小了。只要求意义上的强大,就只能看作是惬意的探险,沸腾了,嗷嗷、噢噢、哟哟的尖叫,汇成一片“欢乐”,换来的也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吚吚呀呀的聒噪。

  天地间的一个主体,不能静定,就不会熨帖…….

  且把脖子缩紧,仔细扭着脸上的肌肉,把还没有吐露出来的话,小心地忘记,老实点。别嗤溜的滑出来。又要当做别人的引证。把持自己的脚步,如慢舞般的滑到一边呆着,别总缠着自己的思维不放,气恼多于快慰,会显示急遽之态。当记得太极推手,用之为上。因为硬道理不是逞强。

  不是吗?耗尽了精力,而以为的绝响,没有一丝回响,内心里犯难是可以想象的。凄艳的景致,会让人对照眼目下的光景。于是,几声羌笛与胡笳所浑和的杂调,酿作了哀呜的不谐之音,与迎面卷入心里的悲、焦之情,纷纷化做了深深而锐利的痛苦交响。于是念诵“阿弥陀佛!”,挨不住,心好恨……

  人的差异确实鲜明易见,有矜持的人,有热情开朗、落落大方的人,有祥和的人、还有粗犷、率真的人……

  叫有什么用?一切总还是归于平静。 

文章评论

花间月(貂)

有点零乱也,呵呵,不过感觉挺有哲理的!!

燕子来时

[ft=#0066ff,2,]好深刻的思索,好透彻的参悟。你的文章已经上升到另一种层次了,我是很公正的说了。[/ft]

卯卯

好深奥呀,[em]e15[/em]

秦王

[ft=,2,]有钱钟书的味道哦,我对方兄更须仰视了,呵呵[em]e183[/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