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宅那院(四)

岁月留痕

    安稳的日子,使得从前固有的爱好慢慢回归到姥娘的生活中。

    冬季的北方,日照时间短。早饭过后,姥娘喜欢坐在暖暖的炕头上描画鞋样。有时,她也喜欢在李娘的陪伴下绣绣花鞋垫。漫过玻璃窗遮挡的冬阳,软软地洒在姥娘的身上。一袭亮光楚留在做针线的姥娘身上。姥娘盘腿在炕上,不时哼唱着几句京戏。鹅蛋般白皙的脸颊一扫往日的苍白,细细瞧着,个中竟透着依稀可见的红晕来。沧桑的日月在姥娘的眼角处和额眉间刻上几处细浅的皱褶。曾经饱满泪水的丹凤眼,慢慢有了一汪光亮,楚楚明眸中有了舒心日子才会流露出的顾盼。瀑布般的长发绾成端庄的的发髻,光光正正盘在白皙的脖颈间。久久不曾拿出梳妆匣的银簪子,那天也俏丽在那乌黑的发髻间。细细端详,姥娘身着一件青色大襟棉袄,外面紧身扣穿着一件银狐色的软缎坎肩。双襟之间的盘扣中精巧缀着几颗玉编结。坎肩的肩口处镶着紫缎子滚边湘绣。那双金莲露出肥阔的绛色缎子棉裤裤腿,犹如顶着莲花的一对白藕。从小喜欢画画的母亲,有一天和我说起了那年那天她眼睛中的母亲,是这般描述的。而今想起,揣摩许久,姥娘那端庄俊美的模样被我幻化成一幅油画,悬挂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北方寒冷的冬季,白天清冷难熬,夜晚漫长难度。白天做着针线活,姥娘在电匣子里听戏。周末,吃过晚饭后,姥娘经常去戏院街看戏,大多由三姨和母亲陪着。除了看名伶演出的《三娘教子》《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等京剧外,姥娘后来竟迷上评剧。《王宝钏》》《秦香莲》乃至后来的《花为媒》等剧目,都成为姥娘最喜欢看的曲目。想到那年的好收成和好生意,同时也为正月初九的三舅的喜事助兴,姥娘请来了有名的戏班子在松州巷唱了三天大戏。用姥娘的原话说:“邻邻居居住着,混乱日子时候大伙没少帮衬咱。现如今,日子好过了,给大家买个乐呵。过年了,图个喜气和顺序……”。铿锵的锣鼓和着《挑滑车》的好身手,将整个五道街“繁华”起来。长长的街道,由北至南,渐次喧哗:书店、杂货店、饺子馆、钟表修理店、抑或刻图印章的老者也放下手里的活,走出店面去唱戏处观望;变戏法的卖杂耍的混迹在看戏的人群里,争得一席之地,堂而皇之大呼小叫。紧挨着戏台子的布店,店堂幽深忙碌,进进出出的人群不时被京胡锣鼓所导引,三人一群五人一伙行至戏台处,挤前拥后,攒动其中,亦得其乐……

    早年里,这个小城有城墙。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而今城墙不见了,故有了东关、西关、南关、北关的叫法。这叫法不新奇,很多小城小镇都沿袭这种称呼至今。老哈河流经的东关,很多年前有一个庙,叫财神庙,成为每年庙会的聚集地。那年的庙会热闹非凡。去财神庙上香的、求佛的、还愿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忽见一辆马车挤出五道街,腾起路面下一片尘埃,惹得行人惊慌侧身。马蹄哒哒,清晰可闻。记忆中的赶车人是身穿老羊皮袄的马伯伯。只见马伯伯手持红缨长鞭,挥舞起来咻咻作响。一鞭下去,车辕前的三匹马立刻飞奔起来。顷刻间,招牌幌子随尘土被远远抛在马车后面。马车的轿棚里,坐着的姥娘一家人,正走在逛庙会的路上……

    庙会上,人丁兴旺,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姥娘带着母亲、四舅和五舅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东瞧瞧,西逛逛。不一会儿,一家人就来到了卖棉帽子的摊前。玲琅满目的帽子各色各样。“娘,你看这虎头帽好神气,俺想要……”看到老儿子吵闹着要老虎帽,姥娘拗不过孩子的吵嚷,给五舅挑选了一个虎虎生威的,戴在五舅的头上。“你姥娘偏心,给儿子买好东西,不肯给姑娘买了花戴……”母亲和我笑说道,“还是哄我长大的李娘说情,你姥娘给我买了几只彩笔。”“妈,那时就有卖水彩笔的吗?”“不光有水彩笔,还有你们现在用的书包。那时书包没有拉锁。都是纽扣相扣的。你姥娘给你四舅买了一个。回家的路上,你姥娘叹口气,絮絮叨叨地说:“你四弟弟是块读书的料,不能没了爹,这书就供不起了。四邻会笑话咱。拼上老命,也得供出个读书的后生。”母亲抢白老娘说:“妈,按理说,我二哥书读得也不少,也没看出有多大出息。”“你二哥是给衙门干事的人。总比你们现在有出息……”说起二舅,姥娘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唉,好几个月了,你二哥咋封信都看不见?……”其实,二舅在外那些日子,曾经给三舅来过一封信。信里只是寥寥几句:“我一切都好,勿念。照顾好家,照顾好母亲。”“后来我们才知道,你二舅在某个地方接受特殊培训。从事着电报收发方面的秘密工作。组织上有纪律,不允许和家里有密切通信联系,所以书信很少。“少不经事的我们却经常埋怨你二舅不顾家。其实,你二舅心里的苦唯有他自己知道。”母亲和我喃喃道。小时候,听不懂母亲话语。长大后几次追问,才慢慢了解了母亲所说二舅心里的“苦”是咋回事。

    那年月,二舅心底确实有一位姑娘。据说,他们是在从事秘密战线工作时成为战友的。这个姑娘有蒙族贵族血统,是科尔沁草原某个王府的格格。曾经受过很好教育。解放松州城庆功大会后,这姑娘随大军南下,后来就没有了音讯。在她离开这个小城时,二舅收到过她留给二舅的一封信。天各一方,那封信竟成为二舅睹物思人的信物。寂寞孤独的事业中,二舅固守着这笺书墨,冥冥之中等待着那清丽身影的出现……

    那宅那院的人们在流年中打发着日子,经营着生活。看到渐渐长大的儿女,看到大舅家孙儿孙女也慢慢长大,姥娘那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有一天,在马桥上打理生意的三舅匆忙回家,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政府要根据每家的经济实况,确定家庭成分。李娘的男人,在政府大院当厨师。有一天,他去姥娘家油坊买油。把算账的三舅叫道一边,悄声说:“少东家,你听说最近咱这儿也要搞土改的事了么?我在大院做饭,影影绰绰听说土改的事。你家有买卖。又有自己的地。看看是不是早作准备。别像大小姐婆家似的……”闻听这些,姥娘一家老少顿时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姥娘忙命三舅去叫大舅回家,以便商量一下以后事情的应对办法。没想到,大妗见到三舅竟然鼻涕一把泪一把哭诉起大舅一家的亦难来……

    原本,分家时大舅拥有的家产是丰厚的。除了种粮地以外,还有磨坊的股份。一家人的生活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哪承想,好吃懒做的大舅在外沾花惹草不说,还因耍钱欠了一屁股外债。家里日子一天不如一天。那几日,竟然艰难到无米下锅的地步。三舅细细追问大妗,大妗支支吾吾才说出最后的因由:大舅竟然染上了抽大烟的不良嗜好。得知大儿子的不争气和即将到来的厄运,这宅院的女主人——姥娘病倒了……

    情急之中,三舅决定将家里剩余土地转让在大舅名下。同时,和已经出嫁的三姨商量,看看在商会做会长的三姨公公能不能帮忙将城外菜地低价出让。迫在眉睫的是原有马桥上的家产和磨坊这买卖是断断不能出让的,三舅知道,倘若出卖这两处家里生意,整个宅院的经济命脉就塌秧了。恰恰在这时期,抗美援朝开始了。精明的三舅将马桥上的产业变卖,然后捐助给朝鲜战场所需一切。一时间,姥娘一家成为支援抗美援朝的英雄之家。成为察哈尔地区有名的义举之家。介于这次出色的表现,政府将原本定为地主成分的姥娘家,改定为富农。后来经过政府的特批,根据现有家产的评估,改为中农。那宅那院,最终逃过了被“革命”的那一劫……
    

文章评论

旗云

那宅、那院、那个往事、那份留恋。。。

红绿蓝

往事历历在目,见证了那年、那月的峥嵘;描述跌岩起伏,显示了大家的睿智!

荒原

这篇写得细腻舒缓,就如交响乐中的慢板,这是整个系列的需要,主人巧妙地调整了节奏,使文章抒情趋美,后半部分突然又有些紧张,最后化险为夷,可见作者在凝炼人物和事件时是煞费苦心的!佩服惠子的写功!不要太累,保重身体!

肖融

用了很长时间读完,这点埋怨怎么抵得过你写作的辛苦。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宅院的人,读到了如历在目的往事,那宅那院仿佛就在眼前!晚安,[em]e160[/em]

晒月亮

岁月变迁,那宅那院经历了时代洪流的洗礼、栉风沐雨之后仍坚固如初,屹立不倒。历史的车轮隆隆碾过,老屋见证了一个家族里的所有人的命运悲欢。 为惠子姐深厚的文笔,厚实的文化底蕴深深叹服,把姥娘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若出。任哪个油画大师都没有这般细致的画功。

幸福的美

回忆起那个时代让人心酸、感觉那个年代的人实属不易,时史的变化让人胆战心惊...使多少有情人不能团聚...历史啊...

秦川一夫

[em]e100[/em]文章写得很细腻。不过我不太清楚姥娘是娘家母还是婆家母呢?请教哦。

淡然一生

那宅,那院,故事的情节,让人回味悠长,姐姐好功底。[em]e160[/em]

老城旧事,历历在目。完成这些文字,仅收集资料就要花费很大功夫。家事繁杂,要一件件写清楚,还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思路。这些惠子都做的很好,不能不让飘佩服。

看惠子写的家史,有如听熟知那些事情的人讲故事,娓娓道来,轻松自如。飘猜想,惠子讲故事,也一定有功夫。

忘忧草

旧年旧月,松原旧城一幅生动的生活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