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曲357首《乐器历史.起源》

个人日记

 

 

 

 


 

 

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

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

“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

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

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

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

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

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简介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

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 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

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 、催人泪下的《江河水》

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 、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协秦曲等都是

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纪二十年代,二胡能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华彦钧阿炳)、刘天华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

二胡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

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

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颤音、垫指滑音、拨弦等;

右手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抛弓等。

二胡一般定弦为d1、a1,有效音域达三至四个八度。

乐器历史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末学者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

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

“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

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

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

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

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

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  

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

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

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

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

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

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

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

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

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

闵惠芬王国潼等。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

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起源

  据《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提供资料,宋代是外来乐器与

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戏曲

曲艺的发展,民间乐器随着“勾栏”“瓦舍”的兴起而发展了自己

的伴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马尾胡琴

(又称二弦琴),经与前朝留下的嵇琴、轧筝融合,创制出新颖的胡琴。

这一乐器充分标志中国弓弦乐器走向成熟。后来,

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

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

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潮剧需要的椰胡,

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说唱用的四胡川剧用的盖板子,

河南越调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戏用的枕头琴,侗戏用的牛腿琴

壮剧用的马骨琴,晋剧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乐器。所以,

二胡实际上是这众多的弓弦乐器中的一种,它的得名远远后于胡琴。

所以说“二胡”始于唐朝是不准确的,应该说“胡琴”始于唐朝。

二胡构造

  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

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的。二胡各部构造的功能:

  二胡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琴筒

  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

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

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

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

(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

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多用红木紫檀乌木制成,

也有用花梨木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

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 厘米,

前口直径(对边)8.8 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

筒腰略细,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

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

普及式二胡为蛇皮,中高档二胡多为蟒

皮。皮鳞纹细密,纹路排列规则,并富有韧性,但质地较薄。

音质易受气候、室温等因素的影响。蟒皮鳞纹粗而平整,色彩对比协调,

厚度适宜而有弹性,不易受虫蛀,发育共鸣较好。

皮又以肛门一带地方的最为理想,这个地方的蟒皮适应性广、

发音浑厚圆润,并且性能稳定。新买的二胡无论是蛇皮的还是蟒皮的,

发音往往空而带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悬殊较大。

这是琴皮振动还不够协调的缘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奏后,

琴皮的振动才有可能逐渐变为常态。

琴皮

  有蟒皮和蛇皮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

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莽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

  

琴杆

  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

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

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长81 厘米,直径约为0.55寸。

顶端为琴头,上部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头呈弯脖形,

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

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乌木的也不错,

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

材料外,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木射线细密而均匀,无节、

无疤,无明显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轴

  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

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

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

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但目前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

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琴轴的类型:铜轸和木轸

  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轴来调节。琴轴的类型有铜轸和木轸。

琴轴就是与琴杆相互垂直那两个犹如圆锥体的部件,木质,前端细小

,有一穿弦小孔,中间渐大,后端最大。轴后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条瓣纹

,轴须加饰,用多层骨质与木质片粘合。它们与琴筒相对,

上面的一个叫内琴轴,拴内弦,朝下的一个叫外琴  

轴,拴外弦。内外琴轴相距约为0.26尺。外琴轴距琴筒一般为1.45尺,

这是二胡区别于大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同族"乐器的显著标志之一。

  传统的琴轴是一个整体,纳外琴轴分别横插在琴杆上方指定的圆孔内,

相应的琴弦直接缠绕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这种琴轴调弦的活动范围大,

并能储存多余的琴弦线段,有利于琴弦的充分利用。

但这种琴轴对材料的选择较为考究,多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制成,

与琴杆的接触面既要严密合缝,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动,

否则不是匿藏着极弦跑音的隐患,就是操作不自然。

  六十年代初,二胡开始装置螺丝弦轴(又称直行铜轴),

外观上既保持了原来的民族形式,又克服了拧转费力、

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

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档二胡,其琴轴多为机械螺旋轴。  

弓子

  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

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

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

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

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

F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

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

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

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

  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全长76 厘米,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

长度2.4尺,用江苇竹(又名幼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

系上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马尾夹置于两弦之间,

用以摩擦琴弦发音。

  弓毛多为马尾,也有用尼龙丝仿制的。

有些简易二胡是用尼龙线来代替弓毛,这种音响效果较差。

  衡量弓毛能否经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齐平展,

长度一致,粗细均匀。好的弓毛要求无断头、无纤柔、无蓬乱缠绞等。

选择弓杆要注意长度符合标准,还要兼顾到质地坚实、老化、

粗细协调、匀称、中段不呈弧形,与弓毛相互平行等情况。

这样的弓子弹性适中,操纵顺手,易于控制。

  有的初学者把京胡的弓子拿来换在二胡上,

这是不合适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较短,在二胡上拉奏没有回旋余地,

是不符合二胡演奏需要的。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档二胡的弓子多为松紧调节弓,

它是在持弓一端装有机械螺旋装置,可根据演奏需要把弓毛调节

到合适的松紧程度。但不可调得过松过紧,过松使弓子失去了

应有的弹性,不易于操作;过紧则发音生硬,

缺乏含蓄内在的成份,同时还容易使弓杆变形。  

千斤

  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

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线绕千斤。

  琴杆上扣住琴弦的那个装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

"S"形的钩,再用丝弦或其它线绳套住这钩的一端并系在琴杆上,

也有用丝弦、尼龙线或布条、皮条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杆上的。

后面这种形式的千金其音质不够十分理想,

因为内外弦被挤压得太近,使琴弦的充分很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

不注意还易发生"碰弦"的现象。

  千金不可系得太长,也不可系得太短,合适程度要看演奏者指头的

长短和琴杆的粗细。也就是说,指头长,琴杆细可将千金适当的放松一点;

指头短、琴杆粗就酌情系紧一点。一般来说,琴弦距琴杆的宽度掌握

到0.7寸左右较为适宜。千金在琴杆上的位置应求得大体固定,

不可经常的移上移下。 有些初学者喜欢拉高音,把千金一个劲的往下移。

这样的"高音"音质很差,不但不利于运指的全面训练,

而且有损于正常音高观念的培养。一般来说,

千金应固定在距琴马1.3尺左右的位置上较为适宜。  

琴码

  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

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

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

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

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琴马虽小,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

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因此,琴马的选料、

形状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

  为了求得二胡声音的改善,发音沙哑的二胡采用纸马

(即用牛皮纸或其它硬纸卷成严实的简状),声音就要显得

  柔和一些:发音沉闷的二胡改用竹马,就可使声音变得较为响亮,

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发音单调的二胡采用金属弹簧马,

就可使发音变得较有共鸣。

  此外,象高粱秸秆、火柴签、铅笔(最好将笔芯抽掉)

等材料制作的琴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质,

但中高档二胡还是宜用特制的木马,

木马是用松节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

另外还有钢丝马,但使用很少。

  如果是自己制作琴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状.不宜过长、

过短、过高、过矮,因为这样都不利于琴皮振动的性能发挥。

虽说一些发音沙哑的二胡,适当增长琴马,音质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音量却大为削弱了。一般来说,琴马长约0.4寸,高约0.25寸较为适宜。

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马,当中最好挖空成拱桥形。

音响来源

  二胡的声源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过去二胡大多用丝弦,由于丝弦具有伸缩性大、寿命短、

发音不够清越细腻等缺点,它已逐渐被钢弦所淘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钢丝弦使用日益普遍。配套的二胡钢弦应是一粗一细,

粗的一根称作内弦(也叫老弦),细的一根称作外弦(也叫子弦)。

内外弦分别系在相应的琴轴上,一般是先上内弦,再上外弦。

选购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两根弦都为内弦或外弦,

弦径也不可悬差过大,更不可用其它弹拨乐器的琴弦来代替二胡弦。

  内外弦采用同样粗细的,就会产生两弦张力不平衡,发音不协调,

灵敏度差的问题;内外弦粗细比例过于悬殊。就会产生音色不统一,

影响按指的问题;用弹拨乐器的琴弦来代替二胡弦,

发音空而沉闷,失真度大,完全不符二胡的发音需要。

松香的作用

  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对琴弦的摩擦。以经过提炼的透明色块状松香为最好,

油松上分泌凝固成的天然结晶松脂也可代用。

  民间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是:事先将一竹片劈一裂缝,接着把松香夹于当中。

然后用火点燃竹片,使松香烫化后滴在琴筒上。这种方法称为"烫香"。

烫香对于拉奏虽然较为方便、省事,但有碍于某些运弓技法的性能发挥,

同时琴筒琴皮也显得不够清洁。

  现在较为普遍流行的是"擦香",擦香即用松香直接在弓毛上来回的反复擦拭。

这样擦一次松香后至少能拉一个钟头。实践证明,

刚"擦香"后奏出的琴声并不十分理想,要在拉奏两

三分钟后琴声才逐渐转为常态,擦香时,用力不可太重,以免擦断弓毛。

 演奏技法  

左手持琴是以"虎口"骑在琴杆上,拇指略微弯曲,

不可竖直地向上翘起,也不可向下弯曲紧捏琴杆。

掌心应成悬空状,尽量减少虎口与琴杆的接触面积,

这样有利于按指的准确,也有利于换把动作或其它技巧练习的敏捷。

整个左手应放松,小臂自然下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左右的角度。

有些初学者持琴时往往把手臂抬得老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