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后的日子

个人日记

2012.。3。30 星期五(阴)
上班途中,接父亲来电,说母亲情况异常,叫我们赶紧回家。
不相信母亲濒危,希望是父亲的又一次危言耸听,因为心里无法接受。心想或许母亲躺过一天两天又能好起来,像往常一样,坐在大门口,等着我们回家。
可父亲言语里透出的惊慌还是感染了我。于是一边快速赶往学校上第一节课,一边打电话给已在上班途中的老公,叫他驱车返程,到学校来接我回家去。
看到母亲的第一眼,不祥之感便攫住心头。此时的母亲,静静地躺着,对我和老公的呼唤没有任何反应。眼睛直直睁着,浑浊无泽,呼吸时粗时细,喉咙嚯嚯作响。父亲心急如焚地催我们赶快送母亲去县医院住院。老公偷偷对我说,母亲不宜远行,只能赶紧回自己家中。知道老公的意思,怕母亲走在路上。怕母亲走后进不去堂屋。
为了不留下遗憾,老公和堂弟去镇医院请来了主治医生曾医生。曾医生对母亲的生命特征详细检查之后,叫我们都应该有思想准备,说母亲的生命特征显示,时间已不多了,最长不超过7天。送县里去,只会加速离去的时间。父亲请求再给吊些营养水,也被曾医生否定:现在已经回天无力,再给吊水,无非是延长几个小时的痛苦而已。
父亲颓然默坐母亲床头,浑浊的老泪潸然滑落。轻轻抚摸着母亲的脸,满眼的眷念和不舍。良久,无力地嘱咐我给弟妹们打电话。
下午弟弟回家。我们和堂弟、弟媳一起,将母亲从借居的堂弟家送回自己老家。
叔叔已帮我们收拾好了家里的一切,婶婶闻讯从县城赶回来。十几年没住的老家,日常生活用品早已废弃,生活琐事被婶婶一手揽下。
堂妹燕子和碧玉夫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了回来看望母亲……
左邻右舍和村里的乡亲得知母亲的归来,晚上纷纷前来探望。我们将在这陪母亲走完最后的日子。怀着惴惴不安和沉重的心,祈祷着母亲最后的日子里不要有一丝痛苦。
2012。3。31. 星期六(晴)
母亲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昨晚和老公陪护在母亲床头,提心吊胆着听母亲粗重地呼吸了一整晚。早上,母亲的呼吸声有所轻松,略略放下些心来
不顾堂弟、弟媳劝阻,父亲执意要回老家守护母亲。说自母亲生病,这么多年以来他从没离开过母亲,昨晚是唯一一晚。他怕母亲一个人太孤独,担心得一晚都无法入睡。守着,心里踏实些。如此,堂弟只好将父亲送了过来。而我,心里增添了新的担忧:母亲走后,父亲会不会倒下?
来探望母亲的乡亲和母亲的同事、朋友一拨又一拨。唏嘘之间,是对母亲的夸赞和痛惜。闻之,凄然落泪。母亲的善良和贤惠,盛传乡里,早已博得众人的交口称赞。母亲被疾病折磨的不幸,让大家不无责苍天无眼。
上午,父亲和母亲师范时最好的朋友丽珠阿姨和爱人一起从衡阳过来看母亲了。他们并不知道母亲病危,只是惦记着老朋友,所以回老家前先过来看母亲的。不知道丽珠阿姨的深切呼唤,母亲是不是有所听到?早上一直紧闭的眼睛睁开了,眼珠也有了些许的光亮。阿姨的医生老公给母亲把脉、听胸音,说脉搏很有力,心音也平稳,不会走得太急……
下午两点左右,丽珠阿姨他们带着牵挂走了。清明假,他们的孩子今天回来,和他们一起回老家给祖父母挂青。他们走后,母亲再次进入昏迷状态,呼吸粗重。
下午四点左右,妹妹一家三口、弟媳、读高三的侄儿、正在实习的女儿,都赶回来了。大家围在母亲身边,一个个呼唤着母亲,抚摸着母亲的脸和额。母亲再度张开了眼睛,看着每一个人。母亲依然没有言语,但眼睛有了些些眨动,眼珠清晰明亮。之后的时间里,母亲不再闭上眼睛,一直就那么斜睨着床边的每一个人。呼吸也平稳了。
婶婶看到后,说母亲好转了。而我的感觉告诉我,母亲这是回光返照。再不敢离开母亲一步。握着母亲柔弱无力的的手,仔细注视着母亲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晚上八点一十,母亲的呼吸再次急促,接着,因呼吸而起伏的被i子突然不动,一直斜着看床边家人的眼珠回到眼球正中。看着上空。嘴大张着,要说话而说不出的感觉。巨大的恐慌和锥心之痛刹时揪住胸口,摸着妈妈的脸我失声大哭”妈妈,妈妈呀……”
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和弟弟妹妹闻声扑了过来,孩子们也都跑过来了围在了床边。哭喊着,叫唤着乱成一团。
母亲的眼珠往上翻,好像挣扎着要说话。父亲俯下身子,对着妈妈的耳朵,安抚着:“叶青呀,孩子们都在这,都来陪你了,你太辛苦就安心的走吧。”
几十天没有发出过声音的母亲,清晰地答应了一声“好……”。父亲又说:“你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的,孩子们也都会好好的。你就安心去吧。”
“好……”母亲再一次回应了一声,然后大张着的嘴合拢了。眼睛慢慢地闭上了。我的母亲,我可怜的母亲,忍受了三年的病痛折磨,终于得以了解脱,在8点12分,这个永生难忘的时刻。
我们不愿相信母亲就这么走了。叔叔要放鞭炮通告丧事。我和妹妹哭叫着阻挡,摸着母亲仍然温热的手,总觉得母亲的鼻孔还有气息。婶婶劝说:“红玉,你妈妈真的走了。脉搏都没了。回不来了。”我哭喊:“鼻子还在出气。还没真的去。”母亲的朋友蒋老师摸摸母亲的脚,“红玉,脚都凉了,妈妈是走了。回不来了。”我和妹妹抓着母亲的手,喊着:“手还是热的。你们摸摸看,还是热的。”
“人走了,要两三个小时才会凉,没了脉搏,没了心跳,也没了鼻息,是真的走了,红玉。你们是舍不得妈妈,才会觉得妈妈还没走的。”叔叔一边劝说,一边再一次嘱咐堂弟点燃鞭炮,父亲发怒了:“为什么要这么急,等等,再等等,没听红玉说,还有鼻息吗……”
摸着母亲的手,渐渐感觉到了手指的冰凉,俯身母亲的胸口,再听不到一丝跳动,直觉告诉我,母亲走了,是真的走了,再不会回来了。瘫坐于地,俯身床沿嚎啕大哭:“妈妈走了,我妈妈走了……”
此刻鞭炮响起,在夜空中散播远去。
不到一刻,只听得外屋人声喧哗,是村里人赶过来了,在叔叔的指挥下,灵堂迅速地布置好了……
坚持要自己给母亲最后一次擦身子、换衣服。不要纸马店的俗气寿服,我和妹妹、弟媳一起给母亲换上生前最喜欢的衣裤,给母亲梳理好洁白的银发,再戴上母亲最喜欢的那顶绒帽,我们要让漂亮的母亲走时也是最美丽的……
漆黑发亮的棺木,在我们和母亲之间筑起了一道厚重的壁障。我们,用我们的哀泣,陪母亲在人世的最后时刻。
父亲不顾病重的身体,不听我们的一再劝阻,坚持和我们一起守护在母亲的灵前。他要陪母亲一起走完人世间的最后时光。
2012。4。1 星期日(晴)
亲人们从四面八方奔丧而回。
惠州的两个表妹、 二叔的女儿女婿、母亲娘家的侄儿侄女赶过来了
母亲的生前好友、单位领导和同事、教过的诸多学生过来了
我、弟弟的朋友闻讯而来
镇里的人、村里的人,老的少的,前来祭拜……
在家的乡亲,男的,女的,都跑来帮忙丧事
看着络绎不绝的吊唁人,才知道,一生默默无闻、善良贤惠的母亲结下了怎样的人缘。
晚上,没有西洋乐队,没有花鼓戏。母亲生前是讨厌这种喧哗嬉闹的丧事形式的。只有哀乐声声,沉重哀婉,弥散夜空;只有夜歌幽幽,如歌似泣,诉说着母亲辛劳朴实的一生;只有儿女亲人的哀哀哭泣,倾诉着痛失慈母的锥心之痛……
陪我们守灵的相邻,甚多,坐满了庭院、堂屋。直到午夜后,他们才慢慢散去。
2012。4.。2. 星期一 (晴)
昨天没能赶回的亲人于上午到家。二叔、堂弟、表姐、堂妹……
今晚来吊唁的人更多,前后不下千人。 晚上的豆腐席开了七十多桌。
晚饭后举行绕棺、闭殓仪式。带着巨大的悲痛,怀着虔诚之心,我们按着和尚的指示,认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唯恐有所闪失,误了母亲西去之途……
仪式途中,因为过度悲伤,几欲摔倒,是表妹的安抚,自己才坚持了下来
午夜开始举祭。十五台祭,一直进行到凌晨五点才结束。充满血泪的一篇篇祭文,是儿女、亲人对母亲道不完的追忆和感念……
今晚,是母亲您和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晚,明日,阴阳两界,就将我们完全隔离。永失母爱之痛,不知何时才能痊愈?想我的母亲时,只能期盼于梦中……
2012。4。3 星期二(晴)
上午,母亲单位给母亲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母亲好友致悼词时几度哽咽,让所有的与会者动容,更让我们悲痛万分。
母亲的葬礼,于小镇是空前的热闹。母亲路过的每一家,都点燃炮竹相送。送行的队伍,绵延几百米。对母亲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这样的母亲,让我们儿女为之骄傲。悲痛之中,略感欣慰……
下午,和妹妹一起,给母亲做了最后的法事,之后化梵了亲友们供给的金银山,惟愿清贫了一生的母亲在阴间不再穷困。
撤掉了灵堂,清理了庭院。母亲的丧事就此结束。
抱着母亲的遗像,再一次泪如泉涌:
母亲,西去之途,一路走好。
在天国,一定要幸福。
父亲,我们会好好替您照顾的,请您放心。
下辈子,还请您做我们的母亲!
安息吧,我亲爱的母亲……

文章评论

老梦

[ft=,4,楷体_gb2312]日有阴晴,月有亏盈,此事古难全。望书堂节哀顺变...[/ft]

50大天

[ft=,5,] 节哀![/ft] [ft=,5,] 照顾好老父亲。[/ft]

悠悠迅羽

我也流泪了![em]e105[/em] 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书堂姐节哀!

雨霖

愿老人走好!书堂姐节哀,保重!

alian

[em]e109[/em],母亲在天堂安息了,好好照顾老父亲。

宁心

[ft=#000000,4,楷体_gb2312]书堂姐姐请节哀,照顾好老父亲。[em]e178[/em][/ft]

春雨

写得真实感人,愿书堂母亲一路走好!愿老父亲尽快走出哀痛阴影!

饮冰石主

[ft=,5,]节哀! [ft=,,] 照顾好老父亲[/ft][/ft]

雨荷

[ft=,4,][B]书堂老师,节哀![/B][/ft] [ft=,4,][B]读着您的文章我的泪纵横不知如何自控,愿老妈妈一路走好![/B][/ft] [ft=,4,][B]照顾好爸爸![/B][/ft]

冬去春来

看完此文,怅然泣下。你的经历,我感同身受。七年前,病魔夺走了我父亲的生命,当年他56岁,尚未退休。和你一样,我的父母都是老师。 时间会慢慢愈合我们的伤口,父母留给我们的,定当终生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