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视频】

中医养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视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

 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1、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发生萎缩性变以后,
腰部遭受较重的外力作用,或长期弯腰、承重,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椎痛或坐骨神经痛症状者,叫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腰4-5、腰5骶1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骸脱出症。
2、常见症状: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表现?

1 )腰腿痛: 多数患者有外伤着凉或过度劳累史,起病时,常先表现不同程度腰部疼痛,轻者仅为钝痛或酸痛,重者卧床不起翻身困难,数日或数周后,渐感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咳嗽、打喷嚏及用力大小便时,腰痛加剧。
2 )腰椎姿势异常: 腰痛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可使腰椎生理前凸变小,完全消失,甚至变为后凸。
3 )腰椎活动受限: 因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所致。轻者表现为腰部活动发板,脊柱后伸和向患侧弯时,活动受限更为明显,重者卧床不起、翻身困难、甚至昼夜跪伏在床上。
4 )压痛及放射痛: 患者在发生纤维环破裂的椎间隙的椎旁有明显压痛点,而且疼痛会向患侧下肢放射,甚至可放射到足根和足趾。
5 )下肢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改变: 突出物压迫腰神经根,可造成受累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椎肩盘突出的椎肩隙不同,则压迫的腰神经根也不同,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也不相同。常见小腿外侧,另外及拇指皮肤感觉麻木,拇指背伸肌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专科检查

【第一步:问诊】

1 . 具体哪里不舒服,病程的长短

2 . 疼痛的性质,是局部痛还是放射痛,放射的区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放射的区域:① . 大腿后侧至腘窝—— L3/L4

                       .大腿后外侧———— L3/L4

                      .放射到小腿————L5/S1

                      .单纯下腰臀部到臀横纹——L5/S1的棘上、棘间、骶髂关节、髂嵴唇、梨状肌、臀大肌、臀小肌

3 . 发病的原因

      包括工作的环境、生活习惯、地域特征

                    地域特征:① . 南方人——肌肉较松弛,操作幅度要小

                             . 北方人——肌肉较紧凑,操作幅度可大

4 . 有无外伤史、恶性病、严重的皮肤病等整体评估

 

【第二步:望诊】

1 . 行走的姿态

     有无斜颈、两肩是否水平、脊柱有无侧弯反弓、步态有无跛行、足尖的朝向是否向前

2 . 观察面容

     多痛苦、憔悴、焦虑面容。眼圈灰暗弹性差

3 . 坐位姿态

看脊柱有无侧弯、反弓、凹陷、两侧的肌肉有无绷紧挛缩

 

【第三步:专科检查】

(一)、站立位检查

嘱患者做前俯后仰动作:① . 前俯症状加重——椎管外的病变

. 后仰症状加重——椎管内的病变

 

(二)、坐位检查

    虚拳叩击在横突间的关节囊处,看有无疼痛和放射痛,注意老年人和严重放射痛的患者动作要轻柔。

 

(三)、仰卧位检查

1. 双下肢形态和长度的对比

      1 . 形态对比

患者双下肢自然伸直,术者立在患者的足跟前。术者双手握持患者双踝关节上提 30~40cm, 松手让其自然下落,观察双足着床后的形态。

. 正常:↑⊙↑                ——双足一致向上稍外展

. 内收:↗⊙↖ 或者 ↗⊙↑    ——提示大腿前内侧内收肌痉挛、紧张

. 外展:↖⊙↗ 或者 ↖⊙↑    ——提示大腿后外侧外展肌痉挛、紧张

2 . 长度对比

术者双手掌托在患者的踝关节下面,双拇指握持在踝关节的前面。术者边下蹲,边把患者的踝关节向下方拉直足跟,比较两足跟的长短。

. 正常:等长

. 异常:不等长——提示腰骶段和骨盆有移位和倾斜

 

2. 直腿抬高实验

.10~3 0 ° 开始放射性疼痛加重——阳性体征

.40~6 0 ° 开始放射性疼痛加重——弱阳性体征

..70~9 0 ° 开始放射性疼痛加重——阴性体征

 

3. 4 ”字实验

            踝关节放在对侧膝关节上,正常人的膝部外侧可以紧贴到床面,如果不能接触到或者勉强可接触但是髋部不适——提示股内收肌群紧张,髋关节有问题。

 

4. 反“ 4 ”字实验

踝关节放在对侧膝关节上,术者一手按在患者肩上,一手将膝部向对侧按压,如臀及下腰部牵拉不适——提示骶髂关节、髂嵴唇、臀中小肌、梨状肌有问题

 

(四)、俯卧位检查

1. 胸腹垫枕试验

       1 . 胸下垫 30cm 高枕,双手自然放两侧,使腰段向下凹陷——如腰部疼痛加剧,提示椎管内病变、真性突出、多伴有放射症状

(机理):胸部垫枕后,腰段椎管内的间隙变窄,黄韧带堆积,小关节重叠,挤压到小关节囊和神经根,使神经根与突出物及硬膜囊碰撞,出现远端神经放射症状

 

2 . 腹下垫 30cm 高枕,双手自然放两侧,使腰段向后凸起——如腰部疼痛加剧,提示椎管外病变、假性突出、不伴有放射症状

(机理):胸部垫枕后,腰段椎间隙加大,腰背部的肌肉受牵拉绷紧而出现酸困不适,少有神经放射症状

 

2. 下腹部垫枕检查

腹部垫 15cm 枕,胸前垫薄枕,使腰部充分向后隆起

1 . 望诊

           .观察胸腰骶部脊柱的大体轮廓,看有无侧弯、凹凸、反弓等曲度改变

.观察脊柱两侧肌肉有无绷紧、隆起、边缘清楚的条索状


a. 两边隆起,中间凹陷

             b. 一边隆起,一边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