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饮月蓝池”《脚踝》有感

个人日记

 蓝池讲了动听的希腊神话故事《脚踝》,颇有感。本想在评论上感慨一番,一直没有集中出时间来,写了几个开头,又删掉了,草草评论显然不礼貌,成篇大论在别人空间里有点不好意思。干脆在自己的空间里任意发挥一下吧,也算是对朋友一个友好回应。观点不同,也便于人家在我的空间里评判一番,落个热闹。

西方的神像人,总是有弱点。不像东方的神那么完美无暇。西方的神是英雄,东方的神是万能的领袖。这是我最近信捧“有神论”以来的一点体会。所以中国的公仆们都想做神,做不了神也想创造出一个神话来。往往神话没有造好,却创造了很多笑话。

母亲“海神”造就英雄儿子时忽略了最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脚踝。脚跟不稳的英雄是最容易被打倒的,哪怕是神。因为神的对手也是神。英雄都是被自己的弱点打败的,自己打败自己也是英雄,也是壮烈。被别人打败的绝不是英雄,尽管有时也很壮烈。

蓝池用了一首很美的曲子做配音。《梦醉西楼》很好的韵律与歌词,悲切忧怨。唱出了闺中娇女为爱情而不为的一腔柔情,更增添了沙场英雄难以无敌天下的哀愤。好是一篇东方之韵与西方之神的完美巧合。

仔细听了歌词,没有赞美,只有惋惜,我听的悲切之余,不免黯然泪下:自古红颜多命薄,古来英雄多寂寞。同宫一曲。东、西方的观念绕着赤道环了一圈,竟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同一标高。遗憾的只是缺少了一幅英雄脚踝中箭,不甘倒下壮怀画面。这画面,蓝池给我们留有了充分想象的余地。我们应把他想象的越壮烈越好。

其实,这两件事情是我硬扯到一起的,并不是蓝池的本意。为得是充斥篇幅,跟大家开个玩笑而已。

至于《梦醉西楼》好?还是《梦碎西楼》好?我感觉各有千秋,“醉”字与“碎”音不同韵相似,偏旁不同本体一样。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醉”字还是软绵绵的发泄;“碎”字呢?可就有点暴力倾向了。可是前面冠了一个“梦”字,无论“碎”的是“楼”还是“梦”,全都是幻觉,亦等同于“醉”了。不过,对着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我还真希望来点暴力,把那负义郎君“碎”他一回,为女士们出一口气。这可是法学家要站在弱势团体一边的重要理由。

不再说笑了。蓝池对歌词的细节发挥我还是很认同赞赏的;

生生世世,哪里有那么久远啊,以后的事情只有风知道云知道山水知道了。目前,这手能及、目光能到的地方都没有拿捏住,还能祈求多远呢。

 

这段简单明了评判,体现了大女子豁达、直爽的性格。他人皆醉独我醒,不叫情感蹂痴情。看开了,做到了,跳出了圈圈,把握了自我。于是一片生机摆在了面前。那个光明呀!绝不去做“醉楼”和“碎楼”的傻事去。这就是女强人的本色。

 

我又何必站在这路口,路口,最后成了伤口,最后又成了徘徊难越的假像出口,似乎走出去了,几圈下来却发现正在原处。终点又回到起点?或许吧,或许物是,但已人非,而物也不可能如是了,斗都转了星都移了。

 

又是那么简练、果断。心胸开阔的人,总是把问题看得那样透彻。路口是最不可靠的标志,容易转回原地,若标着星斗走路,总不会迷失方向吧。道理就这样简单,实施起来就那么容易。最让我佩服还是下面的一句:

 

笑靥似阳春烂漫,粉饰着软肋下的故事。有人说,世上最美的,便是从泪水里挣脱出来的那个笑了。某个清晨,把自己交给阳光彻底沫浴一下吧,路,不可以不走下去。

 

哈哈,不敢再评论了,已至经典了。借过来作为本文的结束吧,谢谢蓝池。



后附 饮月蓝池 原著 
《脚踝》

这是一个希腊神话。海洋女神把她的儿子放进冥河中浸泡,这样她的孩子就刀枪不入,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伤害到他。他长大以后参加了特洛伊战争,战无不胜,是希腊的第一勇士,特洛伊人拿他没办法。后来太阳神阿波罗把他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说当时他的母亲是提着他的脚踝将他放入河水的,脚踝处没被浸入,因此他的弱点就是脚踝。女神的儿子最后死于特洛伊王子的箭下,因为王子射中了他的脚踝。”

    

     海洋女神的儿子去了,当时的场面一定很壮烈。

 

     却有没被箭射倒仍坚强地站着的,站在呵护“伤踝”的过程中,比如这“梦醉西楼”。“梦醉西楼”改为“梦碎西楼”为好,本人认为。醉着,多少有点陶然其中之意,而碎呢,是整体被化成了不规则散片,且无法归原,而偏又是拥有者十分珍视的东西,这心痛的滋味,才正是这歌要表达的。对这歌词,存有异议。

 

     反复修补着这薄如蝉翼的“脚踝”处,体会着“梦碎西楼”的感觉,履历着愁苦的韵味,这几句歌声,能排遣多少呢,而且,这旋律,未免强烈渲染了主题,游离其中,在劫难逃。

 

       歌者,如果你没有壮烈地倒下,你终究会反复修补你蝉翼处的,而你的“无语泪流”又何必呢,能擦干就擦干吧,修补已成了你必须的的功课,你不坚强怎熬岁月?你拿什么来扛着?你那艰难的修补之路!

 

     “生生世世”,哪里有那么久远啊,以后的事情只有风知道云知道山水知道了。目前,这手能及、目光能到的地方都没有拿捏住,还能祈求多远呢。所以,余生虽如烟雾袅袅,幻梦碎在西楼,但楼上那穿针引线的憔悴身影,仍然抽取着心丝修补着残生,发髻中的玉簪,闪着亮光,与灯光呼应的,还有那远处的星光,月光...觉得墙面上的影子边该有一首赞美的题诗,如此韧性,是这环境里一根最细却不拔的擎天物啊,与这尘世,多么重要。

 

     “我又何必站在这路口”,路口,最后成了伤口,最后又成了徘徊难越的假像出口,似乎走出去了,几圈下来却发现正在原处。终点又回到起点?或许吧,或许物是,但已人非,而物也不可能如是了,斗都转了星都移了。

    

     可是,身后却有一道背景在闪现,说笑的声音分明是愉悦的,无疑是寒风中一道优美的风景,这滚滚红尘里不到处在祝福着“快乐”吗?那就展示一个灿烂的笑脸!哭,让给风去!

     笑靥似阳春烂漫,粉饰着软肋下的故事。有人说,世上最美的,便是从泪水里挣脱出来的那个笑了。某个清晨,把自己交给阳光彻底沫浴一下吧,路,不可以不走下去。

                ......

   

    又一个圣诞节过去了,那红袜子里没有飘出礼物,曾幻想着洋老人白胡子间的嘴唇微微启动着,问“你想要什么礼物呢”,于是立即将准备好的话说出来:“让我将过去的路再走一遍吧”。呵呵,一个激灵,发现自己跟自己开了个玩笑,即使有礼物,也是一双稚嫩的手伸过去才能接住,机会,早没了。

 

    


文章评论

和风细雨

这是2011年的一篇文章,以前发表过。今天整理一下空间,暂时放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