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就能恢复到以前的安定、和平没有真信、真愿,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没有真信、真愿,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

  “今发菩提心者”,是说本经。本经三辈往生,都说“发菩提心者,一向专念”,这是求生净土、亲近弥陀、一生成就的最高修学指导原则,就是这两句话。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修净宗,如果没有信、愿,没有真信、真愿求生,佛号念得再好,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他肯定地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净土,全靠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就决定得生。生到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完全在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多少。那什么叫功夫浅深呢?完全讲你的心念。你的心念有几分真诚,有几分恭敬,从这个地方说。如果你的心念万分真诚、万分恭敬,你一念就能生到实报土,上上品往生。这个叫顿悟,顿修顿证,一念当中就能完成。

  这个道理,佛在《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现代量子力学家也给我们做了证明。这个不是假的,决定是真实的。有理论,还有事实。释迦牟尼佛当年为我们做示现,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是个最好的例子。在中国,一千三百年前,禅宗六祖惠能给我们做了示现,也是示现给我们看,顿悟,顿修顿证。《华严经》上讲的“信、解、行、证”,他在一念当中完成,没有先后。他们能做到,人人都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你“信、愿”不足,半信半疑。虽发愿往生,这个世间有留念,放不下。所谓功夫浅深,是从这一方面说的。真正相信的人,真正发愿的人,只希望往生净土,不想在这个世间多住了。这个人的心恳切,这个人用心深,所以他的品位就高。
图片
 图片

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就能恢复到以前的安定、和平

  我们这个世界,曾经有过太平盛世。那个太平盛世怎么出现的?是那个时代出现很多圣贤,天天讲经,天天教学,把人都教好了。人都没有妄想,都没有杂念,起心动念都能够符合道德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在佛法里面,就是“五戒”、“十善”、“六度”、“十愿”。这标准,它都能符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灾难不起。我们中国老祖宗懂得。老祖宗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自古一直到前清,国家的政治设施,通通是为教育服务。宰相底下的六部,教育部排在第一个——礼部。礼部尚书,就是现在的教育部长,他摆在第一。宰相有事,不能适事,礼部尚书代理。所以一切为教育,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遇到一个有诚敬心的人,慧可。慧可知道,达摩是真正大修行人,大成就者,自己修行不能够契入境界,想到那里去请教。正好冬天,达摩祖师在打坐,不敢惊动他,在门外站着。外面下雪,雪下到把他的膝盖淹住了。我们就晓得他站了多久,雪到了膝盖了。达摩祖师看到了。当然了,见到祖师要供养。拿什么供养呢?那个时候,出家人带着有戒刀,拿着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下来,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看了,你这又何必呢?你有什么事情来找我?为什么站在这个地方,雪下了这么久你不走?你见到我,把手臂砍下来供养我,到底有什么事?他说:我心不安,求你老人家替我安心。达摩就伸出手来:你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现在很多做达摩祖师的像,都是一只手伸着,都是这个意思: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至诚感通,人真诚到极处,不一样啊。他听达摩祖师这一句话,点醒他了,回光返照。心,心不安了,心在哪里?找了半天,回答了一句,我没心,了不可得。找心,心在哪里?不晓得。达摩祖师回他一句,“予汝安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在这一句话当中,他突然大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达摩就把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给他了,禅宗第二代祖师。

  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到这么一个人。不是真诚到极处点不醒。真诚到极处,有的时候,一两句话他就明白了。他的真诚从哪里看?站在雪地上,学下到膝盖,没动,这是真诚心,这是定功。达摩祖师睁开眼睛,他割下一个手臂来供养。不是真诚到极处,这做不到。你想想,谁肯这样干?真诚到极处,这些动作都出之于自然的,没有考虑,自自然然他就这样做出来了。祖祖相传,都是一个传一个,到第六代,这出现惠能,惠能传了四十三个人,空前绝后。惠能之前,单传;惠能之后,单传的多,有传两三个人,就没有像能大师那么样的殊胜,一生传四十三个人。从惠能大师以后,传法不传衣了,衣只有一件,永远保存在曹溪。传法不传衣。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天讲经讲的不亦悦乎,我眼睛所看到的可能没有一个真诚心的人听

  现在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么一个真诚人?别说下雪了,下一点小雨就走了。求法的那个心,没有恭敬,没有诚意。老师再高明,你得不到。我们在典籍记载当中看到,慧可跟达摩祖师的对话,简单几句,也很普通。为什么他听到达摩祖师,他能开悟,我们不能?惠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这两句经文很多人都会念,为什么不开悟?让我们细心想想印光大师这句话,我们就明白了,我们没有诚敬心。自以为有诚敬心不行,真的没有诚敬心。所以你不会开悟。经要给什么人讲?给诚敬心的人讲,管用。

  现在不是,现在教育排在后面去了,把经济摆在第一了,把贸易摆在第一了。这个东西,人之必争,制造竞争;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这是走死路,不是走活路。教育摆在第一了,从小就教忍让、谦让,最后到最高的境界,礼让。一路让到底,不可能产生斗争的现象,没有这个现象。

  那么今天的社会,能不能再恢复到从前那样的安定、和平呢?可以。还得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为什么?老祖宗的东西是智慧,它不是知识。智慧永恒不变、万古常新。孝顺父母是真理,尊敬师长是真理。真实心中做,孝亲尊师。真实心中做,它不是虚妄的。现在人由于没有人教,不懂得孝顺,不懂得尊敬。老师没有方法教了,真正想学的人没地方学了。

  印光大师一生当中常常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圣贤之学就会断绝。继承圣贤之道,全在“诚敬”两个字。我们看看,自古至今,圣贤的承传,能够接受的就是诚敬,不是别的。

  我也很清楚,天天讲经,讲的不亦乐乎。有没有诚敬心的人来听呢?我眼睛所看到的可能没有,但是看不到的,电视机前、网络屏幕的前面,我相信决定是有,我们还没见面。像过去已经见了面了,刘素云居士。她听我讲经的光碟听了十年,真有诚敬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一部《无量寿经》的光碟,从头到尾地听,十年不中断。每天听经十个小时,听经之外就念佛。她没有杂念,她只听懂我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她就真干。以后见了面了,告诉我,她听《无量寿经》,是我早年讲的,在台北景美图书馆讲的。这一套碟片,以前是录音带录的,以后转成碟片,一个小时一个碟,她每一天就听这一片,一个小时,重复听十遍。她这个听法,一门深入。这一部经大概有一百多张碟片,听完之后从头再听;一遍听完从头再听,不改换。一门深入,十年,她真成就了。成就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个人。是记者去访问她,那个访问的碟流通,我们看到了。我看到之后,就问我们这些同学,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去打听一下,这个人还在不在,有没有电话。还不错,不到一个月,找到了,电话也找到了。我就拨个电话试试看,就拨通了,她感到非常惊讶。我就邀她到香港来,我们见见面。真诚心,没有别的,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36集   2012年5月13日讲于香港
 
图片

 圣人是为天下苍生服务的,真正是为了利益众生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0集  2012年11月18日讲于香港
 
   我最近这二三十年,将菩提心、深心,我都把它落实在本经经题“清静、平等、觉”。深心就是清静、平等、觉。清静心,浅的至诚心;平等心,是深一点的至诚心;觉,是圆满的至诚心。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时候的至诚是圆满的。必须心到清静,你的真诚心才现出来。心不清净,你现出来的心还是自私自利、还是贪嗔痴慢,这个至诚心现不出来。“见思烦恼”放下了,至诚心现出来了。平等心现前,至诚心明显的现出来了,菩萨,就是大慈悲心。所以这个深心有浅深不同。回向发愿心,是大慈大悲。回向,是将自己所做的功德分享给一切大众,自己不要了,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所以为一切众生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是真正害自己。怎么害自己呢?把自己那个“我执”越陷越深,这就害了你自己。“我执”越深,深到最后到地狱。所以人决定不能有自利的心,知道自利是自己最严重的伤害。一定要知道帮助别人就是真正帮助自己,爱护别人是真正爱护自己,利益众生是真正利益自己。这没人知道。
 
  早年,我在台湾的时候,台湾好像是公务人员的选举。有个学佛的同学来问我,他想去参选,问我好不好。我说你参选的目的在哪里?如果是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你有这个职位,多做一点好事、多做一点奉献,值得,你可以去参选;如果是为了自己名利:自己身份高了、名气大了,我说那就不必要,那是增长贪嗔痴慢,不是好事情,这个道理要懂。为国家民族、为社会大众、为全世界众生,你去参选是好事;如果为自私自利,你要去竞选,将来果报都在无间地狱,又何必呢?你选上了,你能享几年的福报呢?换取往后的无间地狱,时间就太长了。你享十年的福报,你到地狱去受一万年的罪,不值得!这个账要算清楚。所最高的职位是圣人的职位,圣人是为天下苍生服务的,真正是为了利益众生,这话是真话,不是假话。毛主席提出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他没做到;他要做到是大圣人,是菩萨再来,没做到!圣贤人教人,自己先做到了,再教别人;自己没做到,决定不敢说出来。所以他的言语是诚实语,不妄语。回向发愿: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善心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同享,不是自己独享。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干什么?不是去享福的,这经上讲得很清楚。极乐世界快乐,听说了,这地方那么好,到那去享福,这个心不能往生,一天念十四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网站学习《净土大经解演义》圆满文字视频、《净土大经科注》第一次宣讲圆满文字视频  

  

      图片    图片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图片 澳洲淨宗學院 佛陀教育網路學


 
 

  Live直播台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電視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图片

 

净心遍寰宇    善意满人间

众生本是佛   明心自归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弥陀佛您在本篇停留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感恩您的来访有缘再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