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罗汉等的等级和关系
个人日记
佛、菩萨、罗汉等的等级和关系
2014-05-18 光明佛坛
这个问题要先说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因为在两者中,对待这个问题是有区别的。
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2.(1)佛的含义
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觉者,和知者。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觉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
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
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
.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3.菩萨
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4.罗汉
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佛教中按觉悟程度的最高级别称为“佛”。
罗汉:自觉
菩萨:觉他
佛:觉行圆满。
如果你没兴趣深入研究而只想在旅游的的时候从形象上分辨的话:
罗汉:各式各样
菩萨:带帽
佛:满头小发结(佛螺髻发)
也有例外:地藏王菩萨和弥勒佛有光头形象,不难辨认的。
佛有很多代号,像如来,世尊,佛都是,佛的弟子中有小乘境界的罗汉,属于出世度已;大乘境界的菩萨,入世度人。菩萨是梵文的翻译,本为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而萨埵是有情,“多情乃佛心”。菩萨是如来的前因,成了佛就是如来成就的果位。
菩萨一词由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菩提萨埵的简化而来。字面意思是觉-有情。但其丰富的含义不是几个词语可以概括的,所以古代佛经翻译家们采用了音译。
关于菩萨与佛这两个称号的区别,在佛教历史上各个宗派的说法不尽相同。这里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一家之言,权作一个符合现代人思维习惯的“概括”。
首先,在佛教传播的早期阶段(所谓原始佛教时期),佛就指释迦牟尼一人;菩萨是佛弟子、信众对释迦牟尼成佛之前身份的尊称。后来,随着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弥勒授记(预言弥勒将来也可成佛,是这个世界上释迦牟尼的后继佛),众弟子称弥勒为未来佛;称成佛之前的弥勒为菩萨。所以,这个时期,菩萨、佛是对释迦牟尼成佛前后身份的尊称,同时也是对未来将要成佛的弥勒的尊称。
随着佛教的发展,大乘教法逐渐兴起。这时的佛已经不仅指释迦牟尼、弥勒,而是代表十方(表示无尽空间)三世(表示无尽时间)一切诸佛;于是,菩萨也不仅指释迦牟尼和弥勒成佛之前的身份,而是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授记的那些弟子。
后来,随着《华严经》等大乘经典的发现和流传,出现了“十地”等概念——把菩萨成佛经历的境界和阶次加以概括。这个阶段,菩萨这个称号还是低于佛的,因为十地之上的第十一地就是佛地。而初地直到十地境界之间的佛弟子都叫菩萨。
但是,随着方等部大乘经典的出现和流传,出现了一种新的信仰形态——菩萨信仰。特别是这类经典中充满对信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菩萨摩诃萨(大菩萨)的功德和果报的宣传,这对于需要解脱现实苦恼、获得现世福报的普通信众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通过对这一类经典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类经典中的菩萨摩诃萨实际上的地位已经等同于法身佛——已经超越了现象世界中化身佛(比如作为历史人物的释迦牟尼的人生历程)的境界,演化为真理的化身、特别是具有永恒救度众生职能而不断显化(创造化身佛)的“真佛”。法身佛本无差别,但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兴趣、需要、缘分不同,所以所能够信奉的本尊法身大士(菩萨摩诃萨)也不同。概括地说,菩萨信仰是为了传播大乘教义,同时迎合普通民众宗教需求的一种教化上的方便之道。
比如方等经典中多处说菩萨摩诃萨们过去久远劫之前教化的很多学生均已在不同的世界上成佛(化身佛),甚至说祂们本身也是“古佛再来”,甚至可以“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与大乘佛教教义一起出现的还有一套戒律叫“菩萨戒”。这种戒律跟早期佛教根本的“别解脱戒律”在原则和内容都有比较大的演化——把“饶益有情为根本”这个大乘佛教的价值观作为一切戒律的原则。同时,受过菩萨戒的弟子也可以称为“菩萨”。
——————————————
微信号:gmfotan 公众号:光明佛坛
往期精彩文章:(按读者阅读转发量统计。请先关注,输入喜欢期刊三位数字,即可阅读。)
【220】读完此文,你会放下好多事!
【219】梦参老和尚:哪些供品不能吃
【218】视频: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217】双盘打坐
【216】闭上嘴也是一种修行
【215】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214】人的福报和命运中隐藏的秘密
【213】学佛人三种地方不可去
【212】十二个积德改命秘法
【211】李连杰学佛的真实原因
【210】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209】放生也需要智慧
【208】林青霞:我找到了内心最深层的平静
【207】量子力学正在接近佛学空性
【206】学佛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
【205】最好的金刚经白话本
【204】毛泽东24岁写的檄文《心之力》
【203】百年前德国摄影师镜头下的北京寺院
【202】人生路上什么最重要
【201】为什么要念八十八句的大悲咒
【200】图解佛珠穿法及意义
【198】三步一拜的洋和尚
【197】我国八处珍存的佛陀舍利
【196】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
【195】改变命运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194】为什么出家人不吃葱蒜等五辛
【193】最快捷改变命运的方法
【192】佛教六种对治绝症的修法
【191】六事损财消福
【190】三种钱花的越多,赚的越多
【189】准提菩萨圣诞日专辑
【188】一千多年前莲师惊人预言
【187】虚云老和尚十大弟子
【186】学佛三不谤,三不赞,三不赞不谤
【185】念佛是最好的消灾方法
【184】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183】八大菩萨唐卡图
【181】怀孕期间最适合诵读的佛经
【179】佛心禅语200句
【178】六祖慧能(附禅宗法脉)
【177】给亡灵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
【176】释印盛:本焕恩师的三个嘱咐
【175】真修行人,磕头是第一
【174】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173】习主席巴黎讲演推崇中国佛教文化
【172】寺院朝拜的八大禁忌
【171】地球上修行的惊天秘密
【170】三个案例看你是否遇到过佛菩萨
【169】密宗咒语集
【168】孤独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位
【167】人到四十,应作如是观
【166】活着,要顺其自然
【165】冥界全程实录
【163】修行人的夫妻缘分
【162】观音菩萨的来历
【161】佛像不可以佩戴
【160】学佛必须掌握的最基本词汇
【159】女子旺夫和男子旺财的秘密
【158】释迦牟尼佛涅槃前的叮嘱
【157】解密:人临死前的十三种神秘感受
【156】天机:常人极难知道的生命奥秘
【155】台湾华严实验室水结晶实验再现神奇
【154】怎样发心才能和佛菩萨相应?
【153】常诵五菩萨心咒 得美貌财富
【152】揪心马航 扼叹人生无常
【151】今天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150】佛法是更高的科学,而不是迷信
【149】图说毛泽东一生参拜过的寺院
【148】神秘咒轮
【147】静坐冥想风行美国
【146】亚洲十二个最著名的佛塔
【145】今天龙抬头
【144】历代高僧大德示法诗100首
【143】灵性的提升过程
【141】你的另一半是你的潜意识
【140】习近平读佛书说明了什么
【139】图解佛教基础知识——五蕴
【138】关于护法与财神的开示
===================
本刊已发表下列部分精美佛菩萨图,输入数字阅读参拜:
【201】《大悲咒》八十八句全套图解
【199】图说三十五佛忏悔文
【189】百幅灵验准提菩萨圣像
【188】莲师百圣像
【183】八大菩萨唐卡图
【182】五百罗汉图
【180】图说33观音
【179】图解阿弥陀经
【174】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位图解
【172】智慧人生百图
【170】图解佛法教理
【166】印光大师画卷
【165】唐密六观音像赏析
【164】普贤菩萨珍贵图集
【158】世界珍贵佛祖涅槃图
【147】阿弥陀佛接引图
【143】图说伟大的佛陀
【137】佛学图表
【138】金钢萨埵修持观想图
【134】因果图鉴
【132】图说禅画99幅
【131】美仑美奂的西方极乐世界图
【130】阿弥陀佛庄严法像百图
【125】地藏王菩萨圣像80图
【119】大悲咒精美88图
【109】佛祖一生画卷
【103】图解十八罗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