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 默 魅 力 东 北 话 ===
个人日记
=== 幽 默 魅 力 东 北 话 ===都市阿呆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而地域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差别,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方言。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和摒弃生养自己的“乡音”,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偶然听到一句家乡话,心中将倍感亲切。方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各自地域的传统文化和发展。谁都不可否认,方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亲和力。
东北话实际上是一种较为接近普通话的方言,但在东北这片广阔的黑土地上,也有着它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编辑整理东北最具有幽默魅力的语言献给我的朋友们,希望大家了解和喜欢;我想东北的老少爷们看到一定会感到亲切,而其他地方的朋友也会对东北话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用普通用语与东北话对照供朋友们参考!
收集编辑整理 都市阿呆
玄乎:危险、不可靠
喧乎:柔软
真囊:软、胆小
窜稀:拉肚
咕囊咕囊:软、肿胀
这前儿了:这时候了
瘪茄子了:软了、不说话、蔫了
夜脑盖:人的前额、也叫脑门
半拉儿: 一半儿
滴溜圆:很圆
麻楞地:赶紧、赶快
真能淘能儿:真有办法、要来的
手拿把掐:没问题、保证行
波罗儿盖:膝盖
找抽:找揍、找打
掰扯: 分析,计算
白唬:能说(通常指能瞎说)
鼻嘎吧:鼻屎
备不住: 有可能,也许
伐送:出殡
包源儿: 全部,全包了
冰流子: 冰柱
不靠谱:不符实际
乌烟瘴气:烟雾缭绕、暴土扬长
瞅瞅:看看、观察
不远匣:指不太远(一般指空间上的距离)
扯蛋:胡说八道
呲哒: 训斥
疵毛撅腚:指头发等乱
撮子:一般指装垃圾的容器
刺挠: 痒
刺猫乎:【也叫赤漠乎】眼屎
藏猫儿乎: 捉迷藏
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
打八刀: 离婚,分手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打狼:最后一名
打奔儿: 接吻 ,停顿、卡壳
打出溜滑(或:打滑呲溜)在冰面上滑过。
叨菜: 夹菜
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
点儿高(低):运气好(坏)
挡害:碍事
得瑟:指爱出头、爱表现自己
耳残:耳屎
二虎八肌: 傻乎乎
二椅子:不男不女
嗯呢:或“嗯哪”是的意思
疙瘩(简嘎达):地方
姑娘:女儿、闺女
隔路:性格有些孤僻或古怪
嘎不溜丢脆:十分流利地
呱叽:如:呱叽一下子摔了个仰八叉。
呱叽呱叽:指鼓掌表扬表扬。
归拢:教训人或整理东西
乐颠馅了:高兴、手舞足蹈
嘎:小气,吝啬、抠门
嘎东:打赌
高那:放,搁
果啯:吸,吮
刚刚的:硬、或者指人健壮
嘎拉哈:动物的膝盖骨,人们用它做玩具
干仗:打架
咯应: 讨厌
憨拉子:流口水
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
忽悠:吹牛、骗人
划开拐: 想通了
急眼:发火
叽咯:闹别扭
磕碜:1,难看 2,丢人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老鼻子:非常多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老嘎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唠嗑:聊天
溜哒:散步
真勒特:不利索
妈灵:蜻蜓
长虫:蛇
张三:狼
黄皮子:黄鼠狼
跳猫:兔子
燕别咕:蝙蝠
拉拉古:蝼蛄
哈什蚂:田鸡、蛤蟆
肉钻子:蚂蝗、水蛭
王八:乌龟
曲蛇:蚯蚓
蛤蟆:青蛙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末了儿:最后了
磨叽:罗嗦
卖呆儿:1,看热闹
尿性(东部方言):有骨气,真汉子
闹听:心烦,心里不舒服。
闹心:心烦
血xie呼:夸张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
懂个屁:懂什么
蔫吧:没精神,枯萎
七哧咔嚓: 麻利,干净利落
欠儿蹬:应该是好出头,多事的意思
气管子:打气筒
曲咕:小声说
亲戚儿:亲属
取:【qiu】拿
日日的:速度快
褥作: ru舒服
晒脸:明知不对,故意那样做,或逞能
啥呀:什么
水了八嚓:水性大
秃噜:失败,放开
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
图毕:费力不讨好.
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
滚刀肉:无赖、死皮赖脸
奶子:乳房
亲嘴:接吻
妥了;行了,好了
无极六受:闲的没事不知道干什么好。
舞马长枪:张牙舞瓜
武武玄玄:同上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稀里马哈: 马虎
得了巴嗖:显摆、得瑟
邪乎: 厉害
向着:偏袒
兴许:可能,也许
寻思: 思考,想
稀罕:喜欢
猫月子:生孩子
猫起来:躲藏
一整:总是,动不动
有一磕:有一拼,比拼
杨了二正: 是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
眼力件:会不会来事儿。
咋整: 怎么办
作死:寻死
有章程:有办法,有能力
抓瞎:毫无办法,无法解决
准保:保证,一定
贼:非常,很
挨排儿 :按顺序
懊糟 :发愁
熬啃 :饿,馋
扒拉: 拨弄
扒瞎: 说谎
冰嘎(一些地方叫冰猴):冰面上玩的陀螺
噶哈:什么事,干什么去
啵了盖儿:膝盖
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上该里溜达:去上街,到街里闲逛。
唠扯:聊天
唠嗑:谈话,聊天
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
削:打,暴打。
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
麻溜:快一点儿。
沙楞儿:爽快、利索、麻溜
寒碜:砢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础决横丧:凶、恶
起誓发怨:发誓
撒谎撩屁:不说实话、说谎
提了它啦:不利索
稀淌哗漏:同水啦吧唧、到处都是
串烟了:把饭烧糊了
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捣扯:收拾,整理。
好嘞嘞:好唠叨
逼扯:说人坏话
老蒯kuai: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
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
老鼻子:很多、特别多的意思.
抓瞎了:白搭、摸不着
咋整:怎么办
整个浪儿:全部、完整
稀罕:喜欢
闲嘎嗒牙:没事闲聊、闲扯
熊色sai: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
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
山炮:呆或傻
备不住: 有可能,也许
扯蛋:胡说八道
刺挠: 痒
眼力价:不会来事儿。
敞亮:办事大方直爽
包源儿: 全部,全包了
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
挡害:碍事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稀里马哈: 马虎
暴土扬尘:多形容满天灰尘,
洋吧二正:做事不认真,三心二意。
埋了咕汰不干净,不整洁。
得得dede嗖嗖:事情炫耀,骄傲自大。
吭哧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突鲁反仗:不讲信用,不能说到做到。
傻了八叽:形容人比较呆傻。
嘶嘶哈哈:形容东北的天气冷,冻得发抖
魂儿画儿:形容脸上有污垢,有黑泥。
破马张飞:(武武玄玄)形容人好动、不安静。
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没有正经的事情做。
麻应人:不自在的反应,有起鸡皮疙瘩的意思。
嘎咕:做事与众不同。
小嘎:小孩。
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半个成年人
假假咕咕:不实在
图毕: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叽咯浪:纠纷,争吵
念秧:指桑骂槐。
欠登儿:好表现自己
屈咕:两个人小声说话
别楞:感觉不自在。
得dei劲:舒服。
噶ga点啥:赌点什么。
盯把:总是。
栏杉:做事不利落,尤其是指妇女。
打腰:受重视、吃香。
撒膜:四处张望。
豁愣:搅和。
老抱子:孵蛋的老母鸡。
抽冷子:趁人不备
向着:偏袒。
海了:非常多
体蹬:完了、毁了
彪乎的:性情鲁莽
神神叨叨:比较神经
吆吆:称量物品的重量
大吆母:差不多
黄了:指事情没有办成。
扭头别棒:意见不统一
撕巴:互相撕扯对方
沾包:赔、后果严重
扯大兰:没事闲聊
搁能:垃圾
打捂:陷住
咕用:慢慢爬
涞旋:夸张、不着边际
涞大彪:黄色粗俗的语言
固动:指人心眼不好
撩骚:指闲着没事找事。
囊囊踹:泛指猪肚皮,这里指人软弱
大仰巴饺子:摔的四脚朝天。
卫得罗:上大下小的小圆水桶。
偏煞子:正房旁边装杂物的小仓房
草眯了:指人缩头乌龟或蔫了的意思。
魂儿画儿:指脸部很脏。
茅楼:卫生间、厕所
蔫巴:不好说话的人
挎兜:衣服上的口袋
岔僻:南辕北辙的意思
尿性:厉害、能耐
有两下子:厉害、能耐
扯犊子:指不说正经话的人
幌常儿:有时候、不经常
胆突的:胆小害怕
卖呆儿:看热闹
盯把儿:总是的意思
劲儿造:指人随便或多吃的意思
静引儿地:指故意
压马路:一般指男女上街
够呛:不一定、不可能
呲哒:不是好气的责备别人
鸟悄儿的:没有声音、很静
蔫巴:指人老实、不爱说话
七嚓咯嚓:办事利落、麻利
得【dei]儿喝的:指不干正经事的人、
水裆尿裤:不利落、
贝楼瓦块儿:指人的头长的不正
急了拐弯:指路弯弯曲曲
鼻挺拉瞎:总流鼻涕
急头掰脸:生气发火
吊儿郎当:指人做事不认真
费劲扒拉:费事费力
不顶楞:指人做不成事
不打锛儿 :说话利落、流畅
不断溜儿:连续不断
不赖:不错、很好
别介:不要、别做
蹲笆篱子:指判刑进监狱
拔尖儿:很高、第一
拔犟眼子:抬杠、极端
干仗:打架
棒槌:人参
被垛:几双被叠在一起
咧喝:哼小曲、或者哭
喇忽:做事疏忽、大意
水稍:水桶
甩剂子:发脾气、不干了
上外头:指人上厕所
上赶着:主动
不是善茬子:指人凶狠、不好欺负
邪呼:厉害、很凶
扯哩咯儿楞:没有正经话,闲聊
磨叽:不利落
黏黏糊糊:不利落、磨叽
琢妖:瞎折腾
真爷太:厉害、牛逼
藏猫呼:捉迷藏
屁驴子:摩托车
外屋地:一般指厨房
耳雷子:扇嘴巴
攉楞:搅和
上边拉去:一边呆着
啥莫啥:到处看
咋整:怎么办
真哏:不错、真好
聊杆子:跑了、逃跑
不滴啦:不用、不做
可不:是
苗条:身体匀称、瘦
小脸一拉达:生气
小脸一搁:生气
秃噜皮:摔伤、摔破
滚犊子:骂人---滚一边去
净引儿地:故意
够呛:勉强、不行
抽冷子:趁人不备、冷不防
踏拉板:拖鞋
好信儿:好奇
寸劲儿:巧劲、正点
牙碜:吃到沙子之类的东西
日头:太阳
碗架子:厨柜
棉猴: 棉大衣
胰子:肥皂、香皂
整景儿:装相儿
先头:开始
家巧儿:麻雀
魔症:精神不正常
老疯子:神经病
浪不丢的:爱打扮、形容美
窜了局子:组织大家玩
鼓捣啥:干什么
撂家了:放在家里了
撩竿子:跑了、逃跑
有能水:能耐、能干
那可不:是、可以
老爷们:成年男人
老娘们:成年女人
乐呵:快乐、开心
真哏:真好、真行
腻歪;闹心、够了
驴性八道:脾气暴躁、
净扯用不着的:不干正经事
王八头:戴绿帽子
搞破鞋: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跑皮:找女人、找小姐
挂马子:同上
真操蛋:不咋地
乌噜把:辘轳、水井上的摇把
捂严实喽:把东西盖严
瘪茄子:不言语、老实了
麻爪了:手麻了、不知怎么好
贼生性:野蛮、不讲理
狗头哨脑:长的没人样,贼头贼脑
立可亮:马上、很快
二五眼:看不准
将就:凑合
嚼咕:好吃的东西
白扯了:没做好、白做了
草咪:不吱声,发闷
拉帮套:帮助别的男人照顾家
马葫芦:下水井
巴不得:很想、早就想
扑棱:挣扎
下不去眼:看不下去、不愿意看
烧包:与得瑟差不多,显摆
掏瞎话:说不着边际的话
划魂:纳闷、疑问
饥荒:饿、欠钱,有外债
归拢:整理、收拾
耍单:单人、穿的少
后脑勺子:人的后脑
拜年嗑:说好听的话语
屁股:臀部
渍渍扭扭:不愿意、不情愿
做蜡:没干明白、没做好
一屁俩晃:说话没准头、说谎
悠车子:摇篮
差使了:没整好,不对
磕:干、
扒眼:偷着看、刚刚睁开眼睛
老板子:赶大车的
掌包的:跟大车的
胡嘞:瞎说
糟尽了:浪费、可惜
白瞎了:同上
傻吃孽睡:就知道吃,而不想事的人
真拉扯:敢干、厉害、一般讲的是女人
不老少:很多
马大哈:不注意、不留心
骚的轰的:不正经
下馆子:上饭店
罗锅八相:腰背弯曲,不好看
浮溜浮溜:很满很满
尿腚:哭了
调楞人:害人、骗人
跑腿子:没有结婚的男人
老大姑娘:没有结婚的女人
多暂:啥时候
瞎呛呛:没有头绪的辩论
窟窿桥:不是好路
不往好槽赶:不走正道
准保行:可以、一定
赶趟:不耽搁、有时间
满满登登:很满、余富
茅道:小路、小道
茅坑:便池
猫腰:弯腰
哈哈腰:弯腰
毛脚了:着急、不知如何
毛了:一般指动物受惊吓跑了
激头掰脸:急了、翻脸
激头酸脸:同上
巴不得:也想、同感
死乞白咧:缠人、乞求
颠呵:得瑟
不实闲:不休息、好动
胎胎歪歪:身体弱
下不去眼:看不下去、没意思
学么地{啥}:想干啥、悄悄的
咋着吧:想干什么
没招了:没有办法了
没着没唠:不知干什么、闲着没事做
咯咯愣愣:不舒服
白楞人:不正眼睛看人
不消停:没有闲着时候
炸庙:翻脸、发脾气
咋轰:爱说、爱闹
小嘴叭叭滴:能说
浩搭咕:好说话、聊天
沾帘子:惹麻烦了、坏事了
恼乎:暖和,热
梳该:高粱杆
拥户啥:为什么、怎么啦
吱哇乔叫:小孩哭、乱喊
歇一会:休息
晌户:中午
扒小肠:讲以前的事
翻小肠:同上
鼓鼓丘丘:好动、背后说别人
舞了嚎疯:发脾气、急了
喝猫尿:一般指男人喝酒
窝窝头:玉米面蒸的面点
针扎火燎的:娇气
没有斤咕囊:不抗折腾
火哧楞的:发火、发脾气
节骨眼:赶巧、正好
念三七儿:发泄不满
照直崩:说实话、直说
体蹬了:完了、不行了
胆肥儿:胆子大
冒蒙儿:没研究、不思考就做
紫了嚎青:脸发青,脸变颜色
搅毛:有个性、捣乱
雀黑:脸不白,发黑
假咕:不实在
撂蹶子:发脾气、急了
不角景:不自觉、没发觉
杵胡子啦:没干明白事
褶子啦:糟糕、没做好
不赖:不错、很好
这么地:就这样
守扑:认真
冒漾:装满流出来
没脉了:死了、完了
收秋儿:最后、秋收
串笼子:把事情办乱了,南辕北辙
没咒儿念了:没有办法了
手拿把掐:有准,没有问题
倒血(xie)霉了:倒霉、
扒拉:找、搜寻
不嫌乎:不在乎,没什么
老赶:不懂、外行
真小店儿:小气、扣门、舍不得、吝啬
妥了:可以、行了,好了
大脖嘞子:扇嘴巴、打脸
四大累:杈大墙,脱大坯,生孩子,娶后妻。
四大嫩:黄瓜扭,河边柳,小孩的鸡鸡,大姑娘的手。
四大憋屈:蹲小号,挖菜窖,家被盗,戴绿帽。
四大香:开河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
四大绿:大葱的芯,西瓜皮,绿豆蝈蝈,邮电局。
四大红:杀猪的盆,庙上的门,大姑娘的唇,火烧云。
四大娇: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跑腿子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四大小:金钢钻儿,绣花针,几子的脸皮,跳蚤的心。
四大长:高压线,老河套,万里长城,火车道。
四大脏:褪猪的水,数钱的手,茅楼儿里的大蛆,骂人的嘴。
四大慢:车进站,船靠岸,王八爬山,慢性子汉。
四大黑:炕洞土,大烟枪,猪八戒的老脸,屎克郎。
四大没脸:喝酒的嘴,破鞋的腿,耍钱的爪子,大烟鬼。
四大老:癞蛤蟆的皮,老母猪的脸,卤水多的豆腐,瞎马的眼儿。
四大松:耍圈的筐,大裤裆,老娘们的肚皮,马腮帮。
四大宽:铺着地,盖着天,海里洗澡,枕着山。
四大窄:独木桥,小茅道,老农的扁担,皮鞭梢儿。
四大欢:顶风鱼,顺风旗,二口子的被窝,叫春的驴。
四大破:粘帘子的豆包,冻坏了的茄,济公的扇子,大破鞋。
四大蔫:霜打的草,入笼的鸟,撒了气的皮球,老头的屌。
四大损:骂哑巴人,踢寡妇门,踹瘸子大腿,挖祖坟。
四大忙:狼叼猪,狗咬羊,孩子掉井,找茅房。
四大硬:门洞子的风,练武的弓,房檐上的冰溜子,老山东。
一、大姑娘叼烟袋。农村生活单调,大姑娘也争相抽旱烟解闷。大姑娘坐在炕上,嘴中叼着一个大烟袋,悠闲地抽了起来。其实并不是姑娘都要吸烟,东北的冬天长都在家里猫冬,女孩要给老人装烟袋,点烟后要吸上几口,确信烟着了在递给老人,一来二去自己就有了烟瘾,一代一代的传承了大姑娘叼烟袋。
二、狗皮帽子头上戴。东北天冷必须带皮帽子,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这两种太贵,老百姓买不起,通常都戴狗皮帽子。狗皮帽子的优点是几乎家家养狗,货源充足,主要是做帽子,最大的特点狗皮结实耐用,防潮性能极佳。 而现如今的东北与以前大相径庭,但家家渍酸菜,粘豆包的习俗却很大的保留了。
三、翻穿皮袄毛朝外。东北的冬天一般都在零下30度左右,风大雪大,风雪交加,常常刮起睁不开眼的大烟泡,因此特别是出远门的、如车老板、上山打猎都把皮袄反穿,雪落在毛上自然滑落,不然皮袄就会被雪打湿。
四、窗户纸糊在外。冬季北方人御寒的一项措施,若糊在内容易被窗框所存雨水浸破。糊的方法是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麻蝇,糊在一起,然后再糊到窗棂上,再在窗纸上均匀地涂上豆油,纸干后,挺阔结实,既不怕雨淋,又不怕风吹,经久耐用。
五、草皮房子篱笆寨。在东北的农村,70年代砖瓦结构的凤毛麟角,以前的房子大都如此。北方生长着一种叫羊草的植物,一米多高,杆径如南方毛竹,是空心的,盖房子时用铡刀切齐根部,一层层拍打在房盖上,当地叫缮(shan)房子,草很光滑因此防雨防雪。不做院墙,就地取材,用树木从中间一劈两半,做栅栏。
六、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摇篮与南方的“悠车”相似,只不过东北的摇篮吊在房梁上。这是北方游牧民族传承下来的,主要是预防儿童被动物咬伤,同时妇女可以解放双手做家务活,另外一些东北女人哺乳时从不背着人,敞开胸怀捧出硕大的乳房旁若无人的哺乳。
七、冬包豆包讲鬼怪。腊月里家家户户包粘豆包,用大黄米或小黄米做面,把红小豆蒸熟压成豆泥,有的里面放些白糖,有的蒸熟后可蘸白糖吃,耐嚼抗饿。从腊月开包豆包,放在大缸里冻上,一直吃到正月,这已经成为东北的过年的习俗。
八、大缸小缸渍酸菜。冬天白菜不易储存,在冬长夏短生产力低下的东北,没有保鲜设备,东北人就发明了白菜的腌渍法。把白菜洗净,晾晒几天,放在大缸里,撒上大盐,凉水要瞒过白菜,用大块石头压住,或用黄泥封住缸口,40天就可食用。
还有很多待续:有些语言,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东北话有些字,字典没有,只能用同音字替代!
1664501|3|http://stream9.qqmusic.qq.com/1664501.wma|东北东北|6404|张冬玲(张东玲)|1http://cnc.qzs.qq.com/music/musicbox_v2_1/img/MusicFlash.swf
文章评论
马到成功
[em]e156[/em]
山鹰
[em]e160[/em][em]e163[/em][em]e1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