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
个人日记
剑,是一种武器,也是十八般兵器之一,属于“短兵”。 武器一般来说只不过是防御和杀人攻敌的工具而已。剑却是一种身份和尊荣的象征, 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可见,它的地位和任何一种武器都不一样,至尊至贵,甚至人神咸崇。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帝王将相贵族,文士侠客,都常常把剑当作一种华丽的装饰,莫不以持之为荣。这一点已经可以说明剑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更特殊的一点是,剑和诗和文学也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大唐时期,文人崇尚武术,吟诗配剑,折扇赏月,游历天下,成为当时唐朝文人性情豪放、风流倜傥的一种时尚。诗人李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剑的喜爱在那众多留传千古的诗句中可见一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诗中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英雄手提三尺宝剑,驰骋沙场,视死如归的气势呼然而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更是剑术进入化境的真实写照。当然李白的剑术显然不如诗,所以他仅以“诗仙”传名,而不以"剑神"留名。
在中国古代,以剑传名的人也姓李,就是唐代名将李靖,据说他的剑术不但令和他同时代的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也令后人对他的剑法产生出无穷的幻想。
把“剑”和“神”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说的,却是唐朝大书法家张旭,张旭曾言:“我始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原来他飞扬洒脱的草书是从观一女子舞剑而来的。
提到公孙氏我忽想到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此书就有一个很精彩的人物:公孙大娘。公孙大娘剑术高超,在跟陆小凤比剑时,她提出要给她一个空隙换套衣服,因为“喝酒要穿喝酒的衣服,比剑也得穿比剑的衣服。”结果,她换了一套七彩霓裳出来,无风自动,像几百条彩带飞舞,她的剑还未出手,陆小凤的眼睛已经花了。想想看,剑光飞起时,她霓裳上的七色彩带也开始飞舞不停,整个人就像是变成了一片灿烂辉煌的朝霞,照得人连眼晴都张不开,哪里还能分辨她的人在哪里?她的剑在哪里?又怎能向她出手?呵呵,当然这是一个武侠小说的舞剑传神写照,若从古龙的武侠世界中要评出一个剑神,我想只有西门吹雪一人吧。
金庸大师的作品也将剑推上极高地位,如倚天剑,便是江湖儿女称霸武林的地位象征。他的小说《越女剑》是根据《吴越 春秋》的传奇故事改编而成。书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画与探讨。金庸虚构的武学招数 “独孤九剑”,更是一种剑术中的惊绝特技,让观者既惊叹不已也神往不已。
“抚剑夜吟啸,雄心几千里”,“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自古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侠仗义,与剑相关的故事数不胜数,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我想剑之情怀是国人与生俱来的,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更特殊的一点是,剑和诗和文学也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大唐时期,文人崇尚武术,吟诗配剑,折扇赏月,游历天下,成为当时唐朝文人性情豪放、风流倜傥的一种时尚。诗人李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剑的喜爱在那众多留传千古的诗句中可见一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诗中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英雄手提三尺宝剑,驰骋沙场,视死如归的气势呼然而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更是剑术进入化境的真实写照。当然李白的剑术显然不如诗,所以他仅以“诗仙”传名,而不以"剑神"留名。
在中国古代,以剑传名的人也姓李,就是唐代名将李靖,据说他的剑术不但令和他同时代的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也令后人对他的剑法产生出无穷的幻想。
把“剑”和“神”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说的,却是唐朝大书法家张旭,张旭曾言:“我始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原来他飞扬洒脱的草书是从观一女子舞剑而来的。
提到公孙氏我忽想到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此书就有一个很精彩的人物:公孙大娘。公孙大娘剑术高超,在跟陆小凤比剑时,她提出要给她一个空隙换套衣服,因为“喝酒要穿喝酒的衣服,比剑也得穿比剑的衣服。”结果,她换了一套七彩霓裳出来,无风自动,像几百条彩带飞舞,她的剑还未出手,陆小凤的眼睛已经花了。想想看,剑光飞起时,她霓裳上的七色彩带也开始飞舞不停,整个人就像是变成了一片灿烂辉煌的朝霞,照得人连眼晴都张不开,哪里还能分辨她的人在哪里?她的剑在哪里?又怎能向她出手?呵呵,当然这是一个武侠小说的舞剑传神写照,若从古龙的武侠世界中要评出一个剑神,我想只有西门吹雪一人吧。
金庸大师的作品也将剑推上极高地位,如倚天剑,便是江湖儿女称霸武林的地位象征。他的小说《越女剑》是根据《吴越 春秋》的传奇故事改编而成。书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画与探讨。金庸虚构的武学招数 “独孤九剑”,更是一种剑术中的惊绝特技,让观者既惊叹不已也神往不已。
“抚剑夜吟啸,雄心几千里”,“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自古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侠仗义,与剑相关的故事数不胜数,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我想剑之情怀是国人与生俱来的,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文章评论
菩提树[善传融]
我看你還是去習武吧[em]e128[/em]
紫色檀香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姐,扬眉剑出鞘~[em]e183[/em][em]e157[/em]
飘过红尘的雪
寒夜论剑,豪气冲天;与君共醉,至尊红颜[em]e175[/em]
cheng yi
看来你对武侠是情有独钟!深入精髓呀,好一把七剑下天山之……
凌波微步
人剑合一,心随剑动,剑随心转! 剑本凡物,因人而开灵,因情而化气,因心而炼魂,饮血则生,非念则亡! 虽如是说,而用剑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剑,化剑于无形! 世界本无剑,长虹挂心中!
一蓑烟雨
据传,今有武林帖遍谕天下,将于下月月明之夜举行新一届华山论剑,各路英雄豪杰悉数前往,到时青鸟一定要大显身手哦。
小文
呵呵,各路英雄不少,我凑个热闹.[em]e113[/em]
随风而逝
[em]e179[/em]修改后更加精炼啦。
长白老怪
一文一武煮酒论剑,好文章[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慕容
写得好,朋友的文字功夫相当了得,对古诗词非常熟悉,信手拈来,令人佩服!
涛声依旧
文章写的很好!但有一句需要改一下,剑乃“百刃之君”而枪才是“百兵之王”!
文不明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心如止水
剑气随心,大道无形。。。
易语倾城
剑,轻灵飘逸,承载着中国文人的梦!一击中的,便即远遁千里的空空令我们神往不已!但剑真实的威力其实跟刀枪比,相差甚远。我曾因此还郁闷了好多天。
快意刀
《咏剑》 天山寒玄铁, 吐蕃洪炉炼。 十年就金砂, 百锻成一剑! 昆仑凝冰雪, 东海银波泛! 携上凌烟阁 , 苍生举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