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文家槽的建筑特色
个人日记
文家槽民居建筑式样。有一字型、二合头、三合院。
文家槽民居建筑结构。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至7根不等,有钱人家有11柱房子。本村俗语:“七柱房子八柱庙,九柱十柱坐老道。”因此,大多人家的房屋为7柱。柱与檩的尺码“不离八”,如一丈八、二丈四尺、三丈八尺等。所选屋基地势较为平坦,因而少见山区的吊脚楼。讲究朝向,因地势局限,有的民居正对气势雄伟的双鹰山山头,为防山势压人,在正门前嵌铺石磨做成的太极图,或在门楣正中挂狻猊雕像。村民就地取材,选伐柏树、杉树为木料,开凿青石为石料,取土夯筑土墙和烧制青瓦。房屋均为穿斗结构,青瓦屋面,人字水。各家基本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面阔三间或五间。正中为堂屋,上阶沿处开燕子口,进门处有火塘。堂屋两侧为厢房,设卧室,其上铺设楼板,储藏杂物。后侧设厨房,放置石制水缸。根据屋基大小和地势,在正房侧边或后面建圈道、厕所和柴房。圈道有吊脚楼形制。
文家槽民居的阶沿、院坝。阶沿是村民休闲、谈天、议事的场所,均以本地石料码砌。张姓祖屋的阶沿由堡坎砌成,长150余米,高3米多,可见当年张家的人丁兴旺和富豪。堂屋前阶沿宽阔,厢房前为小阶沿。院坝在阶沿外,大小不一。民国时期均为泥地,解放后有人家打三合土,放有石磨等用具。
文家槽民居建筑的门窗、墙壁。村民世代过着朴实无华的农耕生活,民居追求实用性,不讲求建筑的精雕细刻。大门多为双扇,门槛较高。窗子多为格子窗,构图简洁。墙壁分夯土、板壁和竹编三种。因盛产竹子,村民多用箭竹、白夹竹编墙,涂以黄土,外刷石灰。个别人家在石础上有雕刻,纹样简朴。
文家槽山坳里,竹木掩映中,青瓦白墙错落有致,袅袅炊烟融入蓝天,鸡鸣狗吠声气相应,真有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恬淡安逸的生活情趣,游客至此,无不生出淡淡乡愁,感念忘言之真意。
以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龙门居士。
文章评论
2275761639
[em]e7360[/em][em]e939[/em][em]e7124[/em][em]e7004[/em][em]e3032[/em][em]e6024[/em][em]e7248[/em][em]e6022[/em][em]e4004[/em][em]e2201[/em][em]e3174[/em][em]e2247[/em][em]e7418[/em][em]e7395[/em][em]e1002[/em][em]e2218[/em][em]e7050[/em][em]e7057[/em][em]e7245[/em][em]e2174[/em][em]e6020[/em][em]e7213[/em][em]e121001[/em][em]e6090[/em][em]e731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