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个父亲,我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少年心事

文/Q王子 

我还没结婚,更没有孩子,自然还没当上父亲的角色。有句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未成为人父的我,却大谈教育孩子,难免是在纸上谈兵。可是,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真的太久了,假如我做了父亲,我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成长呢?虽然我没有做父亲的经验,可是曾经我也是个孩子,从自身成长的感受和所见所闻中,我逐渐有了自己的教育观。假如我有了孩子,我想我会这样教导他们。

 

假如我是个父亲,我会和孩子一起学习。在中国,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并督促其完成作业,其它的事就一概不管了。我见过太多家长对着孩子厉声嚷到:作业没做完,就别想出去玩!强迫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写完作业为止,他们呢,却坐在沙发上看起电视来。

 

当孩子逃课,不爱学习,成绩差的时候,做父母的只会责骂孩子,甚至鞭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学习不好本该是做为父母的责任,却推诿成孩子天资太蠢,太过调皮,不是学习的料。

 

古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养育孩子,却不教育使之成才,是父母的过错。大多父母,以为给孩子吃穿养育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把教育的责任抛给了学校。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送到学校,然后任其发展,这种广种薄收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就是只有少数孩子成了幸运儿,而大部分孩子的成绩平平。试问,你的孩子会是那个千分之一的幸运儿吗?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而不是学校里的老师。学校的教育自然重要,但是父母的教育更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初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发育成长,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伴其一生。

 

那么,作为父母就不能只是对着孩子嚷作业没做完,就别想出去玩!这么简单了,假如我有了孩子,我会和孩子一起学习。我会对孩子的课程了如指掌,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内容,指导孩子做完作业,并且把自己对应的知识教给孩子,拓展孩子的视野并让孩子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不是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且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对孩子耐心一点,别想让孩子在自己既定的框框里走,作为父母,更多的是引导和多些体会他们的感受。

 

在广州,或者别的城市,甚至国外,都有不少这样的家庭,他们并不送孩子上学校接受教育,而是留在家庭里教导,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二是没有这样的学识。但是,我们必须要有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这个观念。

  

假如我是个父亲,我会教给孩子什么呢?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是“勤奋读书,拿到好成绩,上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就算“成龙”了吗?这确实是当下很多父母的想法。我却觉得,让孩子阳光地成长,比在学校名列前茅重要得多。

 

做父母的总是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内心似明镜,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格和自尊,他们的眼里有着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也会遇到许多人生困惑和许多让人郁郁寡欢的事。做父母的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只是关注他们的成绩单,当发现孩子内心出现“阴暗面”的时候,就要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快乐健康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方面,就是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好像小鸟一样,我们养育孩子长大,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翱翔。然而,我看见太多父母过分地“呵护”孩子,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内心的成长。

 

 作为父母,要教会孩子的,一是学识,二是先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识,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础,而先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却是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源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