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西厢
个人日记
时隔一年再游西厢村,比去年提前了两个月。老幼十九侣,拼乘四辆车,八点出发,直奔淄博。导航依旧引导走上去年路,坑洼泥泞百米,终到西厢。
进村小路弯弯,依山而行。四面高山连绵,或百丈崖壁,刀削斧砍;或拔地峰峦,高耸云端。宛如走在弯弯的小巷,仰面只见一线天。路边小溪时宽时窄,宽如镜湖,窄若银练。时而缓缓流淌,时而欢呼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溪水两岸,绿草茵茵,两面陡坡,水丰木润,满眼的绿色从山脚涌上山顶,苍翠欲滴。山坡上许多果树,果实压弯树枝,看的出早已无人管理。一片片梯田泛着金黄,沉甸甸的谷穗低垂着头,高粱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还是那个古老的山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豪华气派,几乎全部料石建筑,房屋高大、轩窗辕门,张显着当时山村的富足,大多已经坍塌,只剩四壁,但墙壁依旧完好,搭上顶棚就能居住。现在村里只有不足百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剩老人守着古老的家园。但村子逐渐热闹繁华,不断有游人造访,车辆、人生噪杂,村里、村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很少找到地道的村民。
村西北角出村上山,山不高、坡不陡,强度甚小,难度不大。只是小路草深林密,穿短裤短袖不太方便,白皙的四肢印上了一道道血丝,编制成网,是疼是痒只有自己明白。很快到达山顶,阵阵凉风迎面而来,清爽宜人。这里的山很少有树,只有厚厚的野草,山峰逶迤,跌宕起伏,一望无际,满目苍然,宛如内蒙古草原,只是这里山高入云,所以有人称之为空中草原。
顺山脊向北,寻找着去年的足迹,欣赏着今年的美景。翠柏黄栌,黄花绿草,无不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虽然已是初秋,但尚不见秋天的荒凉,依旧保留着可入诗行的画意,令人留恋忘返。记忆中那条下山的路依然清晰可见,下山穿越一个村庄到达水库,农家饭店吃饭。饭店老板在水面上架起了漂浮餐厅,如吃船餐。四周群山环抱,绿色保卫着一湖绿水,清风习习,带着淡淡的潮气,微微的凉意,夹杂着不容易被发现的鱼醒。水面微涟细浪,波光粼粼,坝顶浅水流淌,叮叮咚咚。水流到大坝另一面,跌落万丈深渊,被摔得粉碎,如亿万珍珠从空洒落,被风吹散,如雾如雨。酒足饭饱,有人打牌,有人睡觉,也有人戏水,四点多才往回赶。
曾几何时,山上竖起成片的风车,用自然的力量发电。一个个风车拔地戳天,在夕阳的影射下犹为肃穆、巍巍壮观。驱车到山顶的风车下,巨大的圆柱子支撑着风车,圆柱周长有十几米,八围之多,高约五十米。三个巨大的风扇叶子犹如直升机的螺旋桨,每个叶片有十多米长,平生第一次这么进距离观赏发电风车,为它的巨大所震撼。夕阳西下,残阳如血,阳光从西山上斜射过来,地面一片模糊的玫瑰色。太阳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向西缓缓地退去,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那些高大的风车渐渐变成了模糊的影子,随晚风起,笨拙的风扇叶子开始转动,似乎极不情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那声音巨大、没有旋律,似鬼哭、如狼吼,令人恐惧。离开这些庞然大物,返回济南,已经是华灯初上,夜幕将临了。那些感受难以用文字表达,这便是户外带给我的收获之一……。
2015年8月30日星期日
文章评论
云在风上*飘*
仿佛身临其境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