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阳气,先从头做起吧
个人日记
头部: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
“头是诸阳之会”,头部阳气汇聚,相对比较能耐受寒气,但阳气又最易从头部散失。如同热水瓶要塞瓶塞一样,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头面部被冷风一吹,很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甚至会导致面瘫。有时候,迎风走路,人往往冻得头痛,这就是寒气灌顶导致血管收缩引起的。因此,老人冬天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时。
颈部:温暖风池穴可预防感冒
外出的时候,最好能系上一条围巾。不然,脖子光溜溜露在外面,冷风直往胸前灌,穿多少都觉得冷。后颈发际线凹陷处有“风池”穴,这里温暖有抵御风寒入侵、预防感冒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戴围巾时,习惯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这种做法对健康不利。因为围巾纤维易脱落,又容易吸附灰尘、病菌,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背部: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哮喘、慢阻肺等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来说,暖背尤为重要。
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或鸭绒背心就好。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穿一件背心,还可以对胸部心前区保暖,因为心前区对气温寒冷变化十分敏感,这个部位暖和,心绞痛会少发生一些。
腹部:肚脐是任脉重要的穴位
天冷后,胃部容易痉挛,引起胃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胃部的保暖更重要。因为脾胃喜温,低温的时候,血管收缩,受损的胃黏膜修复能力变差,因而易出现胃痛等症状。脐是腹部正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多条经脉流注的要冲,脐是怕冷之地,事实上,“脐冷”正是老年人、病后体虚和女性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而治疗的常用手段就是用热敷、艾灸等方法来提高脐温。艾灸怎么能少了我们特制的含有穿山甲、红花等中药的艾条呢?快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吧!微店地址 http://weidian.com/i/1479410608?wfr=c
足部:足底穴与内脏关系密切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下生”。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脂肪又薄,因此,保暖能力差。脚为阴,阳气常不足,另,足部有肝脾肾三阴经,足部受寒,易伤脾肾阳气。
方法有:一是穿柔软舒适的保暖鞋,袜子则以保温的棉毛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按摩脚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学习推荐】9月6号 经络针灸疗法 一个一天可以掌握的针灸,国内首家可以承诺不满意全额退费的针灸!
治疗范围:
(1)各种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踝扭伤等。
(2) 各种内科疾病,如胃炎、胃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等。
(4)其他疾病,如面瘫,带状疱疹。
详询 010-5619779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