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旧时光里与你相遇

读书有感

——读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有感 
 
   
王琦瑶死了。一颗不甘的心,怀恨而死。

轻轻地合上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缓缓地让气息安定,女主角王琦瑶似乎站在我的面前,脸色白晰,短发微微向上卷曲,嘴角含笑,安静而优雅。五十年沧桑岁月并没并有在她身上留下太深痕迹,本不该这么快走向黄泉的,因为她的认真,她的固执,她的敏感,把自己推向了死亡。在她这里,死亡是必然的结局,她是没有未来,没有前途的女子,与其孤寂忧伤无爱地老去,不如将美丽的生命嘎然而止——凄美,大概就是这样的。——爱情,是个让人疼痛,甚至能扼杀肉体的东西。

冬夜,万籁俱寂,窗外有滴滴嗒嗒的声音,是雨,落在琉璃瓦上,站立不住,滑到水泥地上脆声声的,仿佛王琦瑶的命运。家里那只害羞的狗狗好像也害怕这夜的静谧,倦缩在窝里不敢出声。联想起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结尾处,王琦瑶并没有死,与钟爱她一生的程先生在秋叶里跳最后一支华尔兹。程先生因病命在旦夕,而她,还得在此恨长长的岁月里继续演绎人生,唯美而凄迷。文艺作品里的人物,未来是可知的,一切可以预设,这样编写,那样编写,随你的偏爱。可现实中人的命运呢?恐怕不能作这样的安排,每个人的出场,只能按自己的角色演下去,至于最后是什么,无法预知。

旧上海,弯弯拐拐狭窄的弄堂,人间烟火浓郁,屋顶上,鸽子咕咕鸣叫,电车当当地经过繁华的南京路,周璇的《四季歌》余音袅绕,百乐舞厅里纸醉金迷,黄浦江边灯火辉煌,留声机里的唱片不停旋转,是梅兰芳的京剧,旗袍魅力四射……1948年的上海有着短暂的和平,在追求新潮太太先生们的推动下,王琦瑶参加选美获得第三名,她的青春萦绕着五彩的光晕,烙下不能抹去的记忆,也种下了无数梦想。其实,最大的梦想是与国民党高官40岁的李主任平安生活。是呀!谁的青春没有几件影响成长的插曲?谁的青春没有爱的痕迹?1949年李主任非正常死亡时,王琦瑶跟着死过一回。青春的血让她活了过来,在弄堂里开始了她凡间生活,“三小姐”的光环慢慢褪去。程先生一辈子的钟情,有缘无份;资本家儿子唐明逊的爱,即使与她生有一个女儿,却因自身难保而无善果;在她五十岁时,与小一辈的向往旧上海时光的老克腊相遇,年轻人却在矛盾交织中离去。那晚,月亮发出冷艳的光,见证王琦瑶死于盗贼之手,李主任为她留下了的那几根金条,是祸端。她曾感叹,漂亮有什么用?女人的命运不由自己把握。王琦瑶的漂亮,是财富,也是宿命。

王琦瑶是不自重的女人?事情远没有那么黑白分明,她不过是弄堂的女儿,平凡的女子。她渴望爱,追求爱,珍惜每一段感情,当不得不放手时,忍痛割爱地放下了。王琦瑶的美,不是狐媚子的美,不是贪慕富贵的美,是一种宜家宜室的美,是追求生活精致的美,是久经岁月的美。她一辈子生活靠自己,自食其力。再苦再穷,也要把菜做得有色有味,把自己收拾得优雅整洁。她的命运,如弄堂里那棵夹竹桃,寂寞地生长,寂寞地开花,寂寞地凋落。花开花落里,过往的四个男子,是驻足观花的人,对花有一丝迷恋,却终究要走自己的路。爱,本就是女人一生的功课,爱,却像风一样,总是与人不期而遇,擦肩而过,不知道下一站在何处。而有了女人的爱与被爱,生命才有了灵魂。美,哪个女人不爱美?有了女人的美,才有世界的美。在夹缝中生存的花,飘落、枯萎,上天早就注定。王琦瑶的悲剧是千百万悲剧中的一出,大浪淘沙,瞬间便不见踪影。我没有更多的忧伤,不会像在少女时代,看过越剧电影《红楼梦》后,很长时间也没想明白宝、黛二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小小的心装不下那么沉重的生死离别。其实,繁华与寂廖都将消失在时间的长河,永不复返,伤心于事无补。

王琦瑶那份淡淡的感伤情怀和怀旧的浪漫色彩,一直贯穿到她生命的始终。其实,这样情怀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也是存在的。

你说,你很恋旧的。

你恋旧时的光阴,旧时的人,旧时的情,旧时的心,旧时的生活方式,连阅读也喜欢旧时那种发黄纸质的书,有一种生命的质感,让人感觉到踏实和安心。原来,你恋旧,是恋一段注入血液过往的历史,一种年少时有所追求心境。

王琦瑶死的那年,是1985年,我们正值青春年少,如饥似渴读卢梭、读托尔斯泰、读雪莱、读路遥、读琼瑶等等。人的精神在解禁后,将文学疯狂崇拜;我们在“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高亢和在邓丽君的低吟里寻找那根平衡木,让心有所安放。我们共同喜爱的那本杂志,那部小说,构筑了理想的爱情,理想的心愿,在跌跌撞撞地走过无数岁月后,安静下来,捡拾几片文字编织一个绚丽的梦。当然,不是为了名垂青史,不是为了千年不朽,不过是凭着一点经验和技巧玩着愉悦精神的游戏,不让越来越严重的虚无感和喧嚣的浮躁占据心头。

王琦瑶从来没有放弃对优雅生活方式和爱的追求,还在极力挽留青春和美貌。

我在追寻与你相遇时纯洁、真挚、动人心弦的感觉,有青春的味道。

王琦瑶被一支精致细腻的笔刻画在文学作品里,我用心抚摸过了她的一生,她的追寻似乎变成了我的追寻。小说或者电视剧里的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在作者奇妙的表达里活过死过一回便足够了。

王琦瑶款款退出人生舞台,在小说里。幕布慢慢合拢,观众散场。

我还活着,在现实里,挂一丝笑意,却没有王琦瑶的优雅和执着。

放下书,紧紧握住你的双手,血脉在温热地跳动,寂静里,我们在旧时光里相遇,很近很近,将时空置之度外,一股暖意溢满了内心……


 



                   图片


 
  













文章评论

路ˇ飞.扬——芷云

草姐那天听您说了《长恨歌》这本书后,我叫儿子也给我买了一本,只读了三分之一。真好,我大致可以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了。

江水如蓝

王安忆的《长恨歌》非常有烟火味,反映上海弄堂里的人们命运的沉浮。作家借王琦瑶这个人物的命运的起落,爱情生活的曲折,反映了上海社会的复杂,生活的无情。一个女人的年华,耗在一个城市的变迁上,而城市的历史打败了她。像王琦瑶这样的人,从旧上海走出来的女性中很多,所以带有普遍的意义。

江水如蓝

读了一篇长篇小说,要写好一篇读后感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长篇小说不同于短篇,它的容量大,内容多,不容易把握。如果立足于全篇,来写读后感,往往会给人以泛泛而谈的感觉,不容易写得深刻。我们可以选取小说里的某一点,或者人物形象的某一方面,集中来剖析,这样的话,容易把握。读者也容易受到你的启发,在加深对原著理解的同时,也能明白你所要说的意思。 草姐这篇读后感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但如果能集中某一点来剖析王琦瑶的人物形象,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更好了。

蓝色雨滴

草姐写得真有水平,把文中女主人的仪态万方都展示出来了,女人应该活得优雅,可我是做不到这些的,让文字来代替我们说出心声,快乐一生。这部小说很好看吗?[em]e163[/em][em]e178[/em][em]e166[/em]

竹韵

很欣赏,很欣赏,真的很欣赏草草的这篇读后感![em]e142[/em] 我有了看这部小说的想法,至少也要看看这部电视剧[em]e113[/em]

路ˇ飞.扬——芷云

我把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了,没看见老师和竹姐的评论,也就没先下笔,好在老师已有了精彩点评。我也试着说几句了。

路ˇ飞.扬——芷云

王琦瑶死了,她的死是凄美的。在那个弯弯拐拐狭窄弄堂里出了个选美第三名的王琦瑶,从此她的悲剧也就开始了,她的命运也就由不得自己把握了。对旧上海的这些名媛来说,她们的爱情是苦涩的,看似风光无限,却也伤痕累累。好在王琦瑶知道生活应该是优雅的,她追求自己爱的方式。她的心灵是富足的,她找到了自己的天堂。手机编辑了三次,都快完工时,忽然屏蔽了,这下总算完成了!

香羽灵

我没看过这本书,但却被姐姐的文字吸引。读了好几遍,还读给儿子听。马上放假了,会好好读一读。

桃之夭夭︶ ̄

优雅的女人就应该像姐姐这样,有温暖的男人和狗狗的陪伴,现实中大抵如此,小说里的不作数。[em]e112[/em]

糖糖

王安忆是上海本土作家,她的作品受人喜欢,有浓浓的上海生活气息,特别是反映旧上海名媛的生活与命运。呵呵,被草儿的文字感染了……有时间也去读一读。[em]e142[/em][em]e163[/em]问好草妹妹![em]e181[/em][em]e178[/em]

雪竹

没读过这本书,没看过电视剧,读了几遍草草姐的读后感,略知一点点,旧上海的女人啊,从时光里走过,花花绿绿的世界里有着期待和梦想,然而青春遗憾,连平凡的生活也成了奢望

雪竹

我明天就去图书大厦借了来读

蓝天大海

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入境了,为文中主人翁的命运感叹![em]e163[/em][em]e176[/em][em]e163[/em]

兰亭中人

大姐:很少看见你写这样体裁的文章,写的真好。.文中既有大姐对个人青春的缅怀,也有对书中主人公命运的追索。文章精致,语言华美。叙议结合,恰到好处。在不露痕迹的议叙转换过程中,足见大姐对文章节奏把握的纯熟。在上面的评论中有所谓的:‘抓住一点,或一面的剖析更容易把握.....。”云云,这话我总不能理解。我想奉劝一句:有时候故作高深的好为人师,增加的又岂止是笑耳?就这篇文章而言,大姐的文笔,要比某些人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的假小资要高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