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起承转合
个人日记
起承转合”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是格律诗的骨架,若没了骨架,血肉依附在什么地方呢?显然,没地方可以依附。所以,骨架,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写诗作文,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结构内容的理解
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求格律章法,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鉴赏近体诗,不可不讲“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即:发生、扩展、转变、总结
起承转合萌芽于《诗经》,完善在西汉时期。
自西汉以来,诗(包括宋朝定型的律诗),都遵守这四个字起承转合这种结构形式
从《诗经》中,就有这个要求。
先秦时期,起承转合这种形式,就已初步发展,由诗经继承而来
特点是: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其实应该每句都和题目有关联
也就是说,不可一句离题!或字面上,或情绪上、意境上
唐诗宋诗等等历代的诗,为什么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起承转合”这个基础。
古代,在蒙学的时期,这四个字,就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是需要长久不断的学习。按照这个规律,作品不仅具有连贯性,并且能够增强可读性、记忆性。
只有通过这起承转合四个字,才能做到,张弛相互存、抑扬顿挫。
所谓“起承转合”,一般认为是这样的: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以“空山”“晚来秋”点题总起
概写秋天傍晚时山中雨后之景,同时也奠定全诗闲适清幽的基调。
起和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异
起——作为领句,引领全篇。
合——作为总结,总结全篇。
好的律诗或绝句,起句和合句可以互换!
当然,是在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第一句和第八句互换位置,不影响全篇的意境美!
现在,我们来试着改一首诗,看是否有这个效果。
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互换一下起句与合句的位置
轻舟欲过万重山,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犹辞白帝彩云间。
起句和合句换个位子 不影响整诗
举例的目的,是说明,起句与合句有相同之处
但没有区别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起句与合句不同的是:不作结论。
起句作为领句,引领全篇,也是做个概述。
那么,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就需要注意起句。就要作通盘考虑,以起句来领导整体。
起句,决不单纯是随便写个景
这个景,要符合整体的思想。
若不能引领整体,必将导致后面写作过程中,出现无法处理的局面,越写越乱,不知所云。
起句与合句,在精神上(或思想上),完整统一的。
其实,这也是对合句的要求:必须要照应起句!承、转、合,均紧依起句而来。
依起句而扩展、转变、总结。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承接首联,继续写傍晚山中雨后之景,也是对首联进行延续和具体补充
。“明月”扣住首联“晚”字,“清泉石上流”则是“新雨后”的结果。
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前两联写景,此联则转向写人物活动,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让山林不再死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
诗境要开阔,意蕴要深厚,转句就必须合理、恰当。
特别是在绝句中,一首诗的优劣,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
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然而第三句一转,写登高远眺之景,诗歌顿时境界开阔,诗味十足。
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
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大意是“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
潜台词是: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
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
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
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就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在绝句中,结句是承接第三句,又或隐或露地照应前边一二句
合句即第四句“结”,往往是诗的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
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
结句应如撞钟,馀音袅袅。结句讲求“语绝而意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内容上,转和合往往是一承而下,紧紧相连
比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两句即为转合,以议论结尾,点明“悯农”主旨。
弄清楚这四者的关系,就完全能够做到连贯性、完整性
当我们具体写作时,自己就可以检查: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还是有距离?
要做到的是:密切
要避免的是:距离
转乃转变,往往是写作中的一个难点,转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平铺直叙,会使作品显得单调、没有生机。
尽管平铺直叙,也可以完整的表达作者的意图。
但这样没有波澜的直叙,缺乏生机,影响的就是作品的律动美。
那也就更谈不上有意境了
有节奏,才会有美,既然是节奏,当然就要求连续性!
断裂,是不可能有节奏的。
起承转合这四个方面,分开看,是散的,各有各的功能。
结合起来,就能使作品显得整齐,具有整体的美。
这四个方面,任何一个部分,可以疏、可以密。
这种交替中的相映,就避免了平铺的单调。
好的律诗,起承转合是一个最基本的中心!
还有两个基本点:整体和细节
整体,就是各句之间的协调
不能有相伤或情绪冲突
细节,就是每一分句间的词性或格律要求
包括承句和转句的句型不一等等
起的方法
诗词的开头,结尾是整体结构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思、成文、阅读中起着特殊作用。
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特殊作用,有助于推动构思的顺利进行,保持行文内容的集中和语调的统一
吸引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
诗词作品与作文相似,都讲究开头和结尾,因此好诗词也常被喻为“虎头豹肚凤尾”,而古人作文行诗,尤其讲究开头“工于发端”、结尾“余音绕梁”。
凡事开头难。开头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又叫发端、起调,又叫起句或起手
古人讲究“工于发端”,对诗词的开头是费斟酌的
头开得好,才好往下写
一 开头切题 诗的开头,一定要统领全篇。
一首诗词本来没有多少句,开头这一句是个头脑,下面的句行都是承接它往下写的,所以第一句必须切题,如果离题,岂非越扯越远?
即使再扯回来,那也兜了一个圈子,这首诗便冗长、累赘
律诗、绝句、词都有句数限制,发端离题,就无法在规定的诗行里完篇了。
请看下列名篇的开头。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发羰直接就说从白帝城起航。这就是切题,切题就能写得简练集中。
如果李白先把为什么来到白帝城交代一番,或者把白帝城的四围景物描写一番,都与写三峡航行的题旨无关,对这首绝句全无必要
那样写,即使把篇幅拉长为七言古风,也没有什么意义。
李白的诗大多首句承题,像这样直承题目的开头,在唐诗中很多,如:
王昌龄七绝《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杜牧七绝《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白居易七律《晚桃花》:“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寒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张谓七绝《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这样开头:“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当然,开头切题,不一定都像这样承接,不一定要与题目的字重合,切题的“题”,指诗的主题,即本诗的主旨,要求的是“意切”。如唐诗: 孟浩然五绝《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王维五绝《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张继七绝《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韩愈七绝《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濒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全诗并无“湘中”二字,诗的主旨为船经汨罗吊屈原,开头展开猿愁鱼怒澜狂的景象,十分切题
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举例:
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开门见山,就是明起。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
虢国夫人承主恩——开门见山说 得到皇帝的恩赐,
平明骑马入宫门——承主恩的结果,就是可以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
却嫌脂粉污颜色——从骑马入宫的行为,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
淡扫娥眉朝至尊——合的很简洁,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嫌脂粉污颜色,那怎么办呢?淡扫娥眉,不用脂粉。朝至尊,接应首句的“承主恩”
而且敢于“淡扫娥眉朝至尊”,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一气呵成。起句直接点题 就是明起。
2、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举例:
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也是春花灿烂的时候,所以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写出来,其实这个做法应该叫“比”。说明一下,这个春城不是昆明,而是长安哈,今天的西安。
4、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举例 :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雨中黄叶树 一秋天的景色。孤寂,沧桑感。来衬托出作者白头人,说明作者的败落。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这个意思是 自己被贬官已经很久了。亲人还频频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
为什么能感觉这里有喜?一个贬官的人,贫困潦倒,还有亲人来频频探望,而不是一个个疏远他, 所以作者欢喜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霍家亲:也叫蔡家亲 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这个反起,作用在于欲扬先抑。先悲,所以更能突出喜,与题目的结合还是有机的。反其道来托出主题。反起的突出情感作用更大些。
5、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其实“此法与陪起相类似”,或者就归为一类,也未为不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兴起-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以忽然想到的事情作起,即兴而吟,就是所谓的兴起。
李频 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目为【渡汉江】,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旨,此之谓兴起。
对于起,总结一句话,那就是,起句要直入主题,忌讳东拉西扯,选择意象和物象要合理,鲜明
承句
承,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在律诗中是第二联,颔联。好的承句一般来说比较少,为什么呢 ?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写绝句,重心在结尾,写律诗,重心相对前移了。律诗一般在两联。
诗学概要里说到: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承句的主要作用在于连贯气脉,使诗读来应该流畅、酣畅。承句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也对应了上面的“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
上面我们说了起句有多种起法,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其表现力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把过度的任务全部交给下句或下联了,这就要求承句对上句的表现做出修正。或者做出补充。如果起句是暗起,承句就担负说明的作用。
举例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个起句就是暗起,只 是说明了作者的处境。在看承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进一步说明了心境,与上句的关联很紧密。为什么说紧密了。一个人在异乡,总是会想念自己的家乡,一碰上节日这种相思更加迫切 。所以说承句承的相当紧密,上句可以联想到下句。
承句要承的贴切,自然。这个理解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这句话说明了承句的写法 `
还是举例
初到黄州-东坡的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自笑平生为口忙”,是苏轼的牢骚语,被贬黄州,也是因言论惹祸,他归咎为口,这里的口可以理解为吃,也可以深解为言论和思想,双关。 很有意思的一句。
我们在看他的承。。。。“老来事业转荒唐”,秉性如此,到老来更加吃亏在嘴上。前面说吃亏在嘴巴,后面还是这样说。这个就是承,很流畅的 ,没有一点点脱节 。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紧承上联的为口忙,但又巧妙的表现了黄州的风景,是所谓的“引事列证”。结句还是说到了吃。为什么呢 ?
作者在这里 我这一张口 就喜欢乱吃,乱说,你们能怎么着我吧 。不就是烂命一条吗?多形象、豪放 。。。。。。所以呢 写绝句承一定要紧,要巧。律诗第二联要放的开。一气贯注是承句的最终目的。诗的气脉是否流畅,描写是否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气贯注是否巧妙。也就是承句用的好不好。
古人说过:
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
骊龙非常有趣,借日月精华炼成一个大宝珠,天天把玩,其他没有宝珠的水族就憋着抢,骊龙只好抱紧,但又经常想要炫耀,有时候还故意抛向天空,所以是“抱而不脱”。 我们要这样理解 ,承句太紧则表现不出诗的精练,太松则又有脱节,草蛇灰线的作用在于要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诗学概要里还说:
次联大体承起联缓急而来,法贵和平匀称,急者宜纡缓之,缓者宜坚挺赴之。
举例;
扬州--郑板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首句明起,写扬州的春景。次句承首句缓缓说来,首句是个大体的景色, 次句写具体了。我们要看缓急两个字。先来个大景色,在来小景色慢慢陈诉。这个就是缓急。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这里转句很有趣哦,前面写扬州风景美丽,这里呢一转转到人文上。扬州女子过去多是学艺,然后去讨生活,学不会唱曲的就做卖花姑娘。所以自唐以来,扬州就给人以奢华、温柔的感觉。有例子为证:十年一觉扬州梦---出自杜牧。所以扬州梦我们以后写诗也可以借用,形容奢靡。所以这个诗的主题也出来了,扬州奢靡之地
承句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经纬之。
诗学概要里还说了;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与渊永超迈之妙。主要的就是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
什么意思呢 ?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没有生动空灵的感觉
就是要虚实结合。所以这里就不是技法的问题。这就要求诗人的眼界和手法都要宽,要多样,想象力要丰富。
举个例子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首句的主要意思就一个怨字。起字却不写怨,而从不知愁叙起,用凝妆上楼以衬映出不知愁之意态。这个就用到了想象。凝妆,很庄重的打扮。一个年轻的留守女子,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登上高高的翠楼,意在突出“不知愁”,语气流畅连贯,情景自然真切
承句与起句的关系。承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
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总之,“承”不仅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得后面的“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如: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是承句
我们看作者在首联是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此地一为别”,承接了地点--- “北郭、东城”送别已至城外,主客双方却仍然难舍难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如此美景,却不能继续共享,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呢?
这个承句,慢慢的扩展,而不是还停留在起的意境上原地不动。孤蓬万里征。则是承接了一“横”一“绕”。“横”字写青山的静,静中隐含着“征”的起点。“绕”字写白水的动,这一动,就是“万里”。,从初“别”到万里的大动“征”,二者相互结合,初动不使后面的大动显得突兀,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内涵。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强烈的内涵,这种强烈的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
从起交代的地点来看,表面上虽看不出有什么提问,但实际留给读者的,就是在这里做什么。
承的第一句,首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诗中的“别”字,是对起中地点的注释,至于分别后要去哪儿呢,后分句给出了一个不明确的回答。
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就是蓬草枯后根断,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
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
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面上读来,所使用的字、似乎字字平淡,但细品之下,却是任何一字也无法替换,区区十个字,若换其中随便哪一个字,皆无法展现出原字的效果,看似松散,实则紧致。字与字的紧密,加上两个分句的紧密结合,共同完成了承句扩展的作用,就如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其螺旋的中心,就是围绕着主题,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实现了扩张的目的,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至此,“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就更加强化、突出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使得这个起更加有力,更加必要,也更加完美
为什么承和起在描写时有所不同?
有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起平平淡淡,而承美妙生动。
所以,承在这里的功能就是要尽可能地把你要写的景色写得更好。
当然,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不能把主题要表达哀伤,而承的描写却写的很欢快,这样就会走题了。
以上我们这么多关于承相关知识,那么承如何承接呢?
1、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景承、意承,点题承
1)、景承:就以景作承,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
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
如: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承联描写的时间是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一路上看到好山好水景色,这就是 “景承”
它所描写的景色又承接了第二句的水字.把浪里行舟的情景描写的非常出色
大家注意!这个承接的句子,好象没有多少哀伤和思乡的愁绪在里面。似乎和整个的主题不合。但应该要注意到,在转合两句中所流露出的淡淡的思乡之情的时间是在很久以后
而承接的句子所描写的时间是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作者还不知道思乡的苦楚,只有一路上看到好山好水的兴奋。那么离开时的兴奋和在他乡做客的乡愁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种前后的照应和对比。这样一对比,作者的乡愁就显得更加凄苦和动人,
这个描写,只是从相反的角度衬托了作者之后的乡愁;它的功能和我刚才说的那个写景要和整体要表达的主题和情绪是一致的。
2)、意承:
如: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承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这就是意承。登舟而望月。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诗人很容易触发古今的情思了。“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
3)、点题承;
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如:唐•卢照邻《雨雪曲》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暗”和“明”极状雪之大,冰之坚,“胡沙”“汉月”,不仅为雪、为冰形容,这就是“点题”
承句紧扣诗题,写雨雪之大“暗”和“明”,极状雪之大冰之坚““胡沙”“,汉月”,不仅为雪、为冰形容,也是强烈对比,点出所咏对象,即战争双方。
当然,状“胡沙”以“暗”,状“汉月”以“明”,自然又反映了诗人尊汉鄙胡的情感。
2、按写作手法分:
1)、按序承: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顺承,看到眼前“莺”争着飞向树上;顺便接下来就问谁家的“燕”在衔泥筑巢?
承句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先所见地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接下来就是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里形成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先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后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独具匠心。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
2)、递进承。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如:王维的《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这就是递进承接,是说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承联后分句“争渡金河水”在前分句的“笳悲马嘶乱”基础上由浅到深,这个承句就是递进承接式。
3)、并列承: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如:王维 的《早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并列承接;两句没有直接联系
同在一个画面,但是没有依属关系
并列承,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也是初学者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
注意:A.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B.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4)、问答承: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如: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与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相承,起的第一句以“绮罗香”衬“贫”字。
第二句以“伤”字点题立意,贫女自伤,以“伤”贯通全篇线脉。承句前分句是自矜身分,下分句是鄙弃时俗,紧接起的描述伤感地揭露和批判鄙薄的流俗。一问一答
5)、颠倒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如王安石的《葛西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第四句承第一句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第五句承第二句;
也就是这首诗承句承接起句第二句,“归梦不知山水长”随句承接起句第一句,“缺月昏昏漏未央,”打破了承句在起句前应承接起句第一句、承句在后应承接第二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故称此种方式为逆承。总之:律诗中的承在诗中是四大台柱之一,作为一个要素存在,其地位决不可低估。
在诗中,如果将起承转合划分为两个小组,承理所当然地应归到诗的前半部分,和起联手,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
为转合提供一个坚固稳定的平台,好让转合在其上演绎出撼人心魄的诗情。
转句的写法
律诗之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盖欲俯仰上下,照顾前后也。在绝诗则为第三句。这个是原文.颈,也就是脖子,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有首尾相连之功用,所以,转句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1、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古来许多名句、名联,其实都是第三句或第三联,也就是诗的转句。往往一首诗的“诗眼”,就在转句中。
2、转句的重要性很明显,“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是指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
3、不能与起句、承句相并列,必须与前面有区别。同时,还必须势均力敌,不能笔力转弱。
4、要要求出新,眼界要宽,不能局限于前面的句子。但凡事都有度,也不能忽然天上一句、地上一句的不知所云,所以还必须照应,还应该为结句——合,作铺垫,又不能直接抢了结句的风头。
以上是对“转句”的说明和要求。
转句有好多种技巧和方法
一)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例子;
刘方平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转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进一层转法,是对前面诗句的直接发展,所言之物没有变,只是深度加强了,更推进了一层。递进式的转,是最简单的转句。它不要求变思路、变视野,只是挖掘深度,也是最常见的转折方法。
(二)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开车的人要掉头的时候,往往需要倒车,倒车的目的,还是为了前进。后退一步天地宽,退一步转法,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给自己留出更大的创作空间。
杜牧的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试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已经知道这个折戟的来历了,但如果没有东风会怎样呢?肯定又会有另外一种结局:“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就是退一步了。
退一步转法,能够使诗的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
三)反转法——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刘禹锡 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前两句极写瞿塘水路之难,转句却说人心还不如水呢。水还不算难,反转前两句之意,更突出人心之叵测。反转法,是彻底体现了转变的作用,是最大可能的表现诗题所需要表达的内涵。它是换了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以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四)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这个也是很常用的。
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的转变和拓展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这个转法很多的 ,好多诗都用到了。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面两句是柴门边的景色,转句就把视角转了,转到了墙头。
转要俏、要妙、要新。
我感觉转句最好的句子就是袁枚的;
爱好由来着笔难,
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
头未梳成不许看。
你看看这个转,转的多突然 却不脱离主题。新诗没改成,跟年轻的姑娘头未梳好 比喻在一起。感觉好害羞一样呢 。读来倍感亲切。也就是说,语言断了,但是意思没断。
结句
先讲一个古诗,唐代中宗李显在某年正月的晦日,也就是正月三十日,到长安东南的昆明池游玩,做了一首诗。
因为非常高兴便命令随从的官员都和他一首诗。
当时有一百多人和了这首诗,以沈铨期与宋之问两首诗为最佳。
全诗如下: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沈铨期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经当时的昭容上官婉儿评定,认为宋之问的诗要超过沈铨期所作。
这首好在哪里呢?
好就好在宋诗的结尾言尽而意不尽,沈诗的结尾却才气已尽了。
上官婉儿评论说:“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词气已竭,宋犹健笔。”
这样的评定可谓是目光如炬。
这个故事很是说明了诗的结尾在全诗中的重要地位。
结尾又称结句、断句和落句。
在绝诗中为第四句;在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尾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作收束
结尾在全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能起到关合之篇,或首尾呼应,或卒章点题的作用。
杨载之《诗法家数》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好的结尾,不但将全诗整体形象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而且使读者如嚼橄榄,清香盈颊,经久不衰。
古人云:“合处要风迥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掉,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
谢榛《四溟诗话》云:“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大凡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礼记·曲礼上》中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文章也同样如此,不可写至极处,极处应有限度。
如果使读者一览而尽,了无余味,绝非诗文之最善者。
诗的结尾方法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从词与意的关系来分有四种:
1、词意俱尽类
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结尾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篇收住,词意两尽。
王安石的《岁晚》,尾联为:“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另有一首《春闺诗》“欲意迥文字,相思织不成”。这些都是指把该说的话与该表达的意思都说尽了。
2、意尽词不尽
明谢榛曾说过,大篇可以缩成短篇,短篇不可以拉成长篇。
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结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记事》载,祖咏参加科举考试,原应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了。
问他原因,他说“意尽”,即认为诗意表达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写。
出句写雪止天睛;对句写雪后转冷的感觉,至于“望余雪”如何,尽在不言中了。
再如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下联出句一语双关。既说古迹犹存,又称英名不灭;对句暗寓刘备攻打东吴失策的遗憾。
这样的结句均戛然而止。至于还能说些其它什么话,让读者自己去补充完善了。
此即姜夔所说的“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 ,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3、词尽意不尽
这类结句是指全篇结束后犹存余意,所谓意在言外,味而可知者也。
如杜甫的《九日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兰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此诗结句,在上句设一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
下句一个“醉”字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虽已醉眼朦胧,却仍盯住手中的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其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
4、词意俱不尽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诗结尾两句以明月兴象,寄托愁思相送直到夜郎,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愁心将像明月一样永远相随之意。
话好像未说完,其意更绵绵不绝。
以上这四个类型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不必过于计较
二、从表现手法来分有如下八种:
1、结句点题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起到总结主题思想,回扣诗题的作用,它能给读者一种环抱圆转的感受。
如韩偓之《已凉》:“碧澜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张巡的《闻笛》:“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这些都是在结尾处归拢诗意,点题收束的例子
2、自题宕出法
这就是《说诗啐语》中所说的:“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友人问王维穷通得失的道理,而王维却顾左右而言他,只是指点友人,渔歌入浦深。
看似与朋友的问话无关,却巧妙而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寄意山水的心迹。
这样的结尾就是从题中宕开一笔。
另外一种更递进一层意思深化主题的结法。
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免,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前三联都是刻绘画中鹰的疯爽风姿
诗人前三联都是刻绘画中鹰的疯爽风姿
结句以真鹰气概期之,将诗人自己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寄托在“画鹰”身上,从题目生发开去,深化了主题。
再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炯的《从军行》结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样卒章言志,诗意就有了归宿,主题也深化了。
3、以象作结法,结尾显象(或称定格)
这样结尾显示了人的姿态神情,言语口吻,能增强生活气息与亲切感,从而深化了主旨。
如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种以象作结,既可显自身之象,亦可显他人之象,众人之象。
显象,用在结尾“合”笔,往往需跳开一步,另起峰峦,作主体精神更为丰满鲜活,所谓“豹尾绕额”是也。
4、以事作结法
这方法用最多的是用典故结束全篇
如李白《送友人入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君平是东汉隐士,曾在成都卖卜为生。诗人借用此典,意在宽慰友人不必为功名沉浮耿耿于怀。
5、以理作结
这类结尾代表作有苏轼的《题西林壁》下联:“不识庐山真面目,祗缘身在此山中。
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些诗的结尾都在前面感性形象认识基础上,提示了一定的哲理,寓意无穷。
6、以比作结法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下联:“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用此比作结表白自己的清白,有冰清玉洁的人格。
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结句包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之情
12群总督-玉箫(1640251455) 21:20:22
7、以景作结法
一般景语中含有意象,可以达到象外有象,余味不尽的效果。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明月是意象。
韦应物的《闻雁》:“胡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前两句写思妇之情,悠远绵长,后两句写秋雨淅沥,高斋闻雁,益增归思。
于写景中含有缠绵的情意,这就是词与意俱有未尽之处。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山”字前着一“秋”字,凄婉无比。
人生奔波的辛苦,旅途的愁思,均于象外见之,达到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境界。
8、以情作结法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朋友的远行进行劝慰,表达留恋之情。
贾至的《送侍郎赴常州》:“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结尾抒情词意绵绵。
苏轼的《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人生短促,人生如寄的感叹。
三、从尾联上下句关系来看又可以分为下面八种:
从尾联上下句关系来说,尾联两句必须一气呵成。
让读者读完上句非读下句不可。如上句已经言尽意止,则下句成了赘疣,整首诗便会黯然失色
1、问答式:
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2、对仗式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3、递进式
12群总督-玉箫(1640251455) 21:21:51
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
4、承述式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
两联都是上句作判断,下句作解释。
5、连续式
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6、比喻式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7、设问式
如“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忆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8、反差式
如“宫女如花满春殿,祗今唯有鹧鸪飞。”(李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清朝顾龙振在《学诗指南》中将结句用法归成十七种
即:劝戒、祝颂、自感、自爱、含情不尽、相思、寓意、欣欢、景慕、余意无穷、故事、激烈、期约、怀感联对、 回顾、缴收等
这十七偏重于内容来分,这里就不一一多赘了
总之,诗的结尾方法,多种多样。
从种种结尾的效果来说,有的明快,催人觉醒;有的含蓄,使人思索,各擅胜场
不论采用何种结尾,都应根据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主题来确定。这点是必须要记得的
结的意思就是收,就是必须使一首诗完整的展示出来,把所有的诗意表达出来。当然,要有余味,但这个余味是在文字中蕴涵的,需要读者体会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必须完整。
风回气聚,就是要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图画。渊永含蓄,就是要留有余味,如歌唱的绕梁三日一样,不可以太直白而没有意趣。“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这是雪夜访戴的典故,要乘兴而起,尽兴而收,不可以狗尾续貂或画蛇添足。“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说的很明白了,我们知道,五绝20字,五律40字,七绝28字,七律56字,都是有数的,所以必须言有尽。在这些有限的范围内描绘大千世界,肯定不全面,就必须留有想象的余地,意必须无穷。不能说文字够了,意思也就刚好表达完了。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辞意俱尽,就要达到完美的结构。拦惊马是很需要力气的,让马嘎然止步,故事也就结束了
“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这个就比较婉转了,临水送人,遥遥挥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一直在送,一直不走。这个就充分说明了结句 必须做到让人有想象的空间;象送人一样,总感觉还没有送够;还需要继续送。
“所谓辞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辞穷理尽也”,这个是表明诗意还是有余味的,没有全尽。意思就是辞和意的结合,要以辞藏意,以意读辞。
杨载之在【诗法家数】里面说了:「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这句话把结句的身价抬的高。没有好的结句,就没有成就。是说结句的重要性。
结句其实就像女人出门前的最后打扮,打扮的不够时尚,靓丽,最终吸引的目光就有限,回头率就低。
作结,主要还是围绕主题,前面三句或三联已经作了铺垫,结句要总束起来。
碧阑杆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我们看前三句,从外到内,从远到近,描绘了一幅画面,这么多的景物来引出后面一句。从外(壁栏杆)到内(屏风),从远(绣帘)到近(锦褥)这些都是铺垫。主题就是两个字 已凉;上面说的 就是结句的一个结法,就题而结。
“已凉天气未寒时。”
和题目紧扣。已凉是还不很冷,深秋而已,因为还没有雪、没有红泥小火炉。最后这一句,就像个口袋,把前面三句全装进去了。这个其实是比较直接的结句,所以是就题作结。
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不怕起的平 就怕结的平!!!
起,就是立意,营造诗的氛围
承,就是深化,对主题作进一步描写
转,就是扩展,使诗意更加丰富
合,就是收结,使诗有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结局。
这个跟流水线作业一样,个各有分工,是有机的整体。
所以呢写诗思路一定要清晰,沿着一条线走,对所写的诗有个完整的交代
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求格律章法,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鉴赏近体诗,不可不讲“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即:发生、扩展、转变、总结
起承转合萌芽于《诗经》,完善在西汉时期。
自西汉以来,诗(包括宋朝定型的律诗),都遵守这四个字起承转合这种结构形式
从《诗经》中,就有这个要求。
先秦时期,起承转合这种形式,就已初步发展,由诗经继承而来
特点是: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其实应该每句都和题目有关联
也就是说,不可一句离题!或字面上,或情绪上、意境上
唐诗宋诗等等历代的诗,为什么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起承转合”这个基础。
古代,在蒙学的时期,这四个字,就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是需要长久不断的学习。按照这个规律,作品不仅具有连贯性,并且能够增强可读性、记忆性。
只有通过这起承转合四个字,才能做到,张弛相互存、抑扬顿挫。
所谓“起承转合”,一般认为是这样的: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以“空山”“晚来秋”点题总起
概写秋天傍晚时山中雨后之景,同时也奠定全诗闲适清幽的基调。
起和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异
起——作为领句,引领全篇。
合——作为总结,总结全篇。
好的律诗或绝句,起句和合句可以互换!
当然,是在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第一句和第八句互换位置,不影响全篇的意境美!
现在,我们来试着改一首诗,看是否有这个效果。
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互换一下起句与合句的位置
轻舟欲过万重山,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犹辞白帝彩云间。
起句和合句换个位子 不影响整诗
举例的目的,是说明,起句与合句有相同之处
但没有区别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起句与合句不同的是:不作结论。
起句作为领句,引领全篇,也是做个概述。
那么,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就需要注意起句。就要作通盘考虑,以起句来领导整体。
起句,决不单纯是随便写个景
这个景,要符合整体的思想。
若不能引领整体,必将导致后面写作过程中,出现无法处理的局面,越写越乱,不知所云。
起句与合句,在精神上(或思想上),完整统一的。
其实,这也是对合句的要求:必须要照应起句!承、转、合,均紧依起句而来。
依起句而扩展、转变、总结。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承接首联,继续写傍晚山中雨后之景,也是对首联进行延续和具体补充
。“明月”扣住首联“晚”字,“清泉石上流”则是“新雨后”的结果。
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前两联写景,此联则转向写人物活动,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让山林不再死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
诗境要开阔,意蕴要深厚,转句就必须合理、恰当。
特别是在绝句中,一首诗的优劣,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
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然而第三句一转,写登高远眺之景,诗歌顿时境界开阔,诗味十足。
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
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大意是“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
潜台词是: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
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
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
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就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在绝句中,结句是承接第三句,又或隐或露地照应前边一二句
合句即第四句“结”,往往是诗的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
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
结句应如撞钟,馀音袅袅。结句讲求“语绝而意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内容上,转和合往往是一承而下,紧紧相连
比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两句即为转合,以议论结尾,点明“悯农”主旨。
弄清楚这四者的关系,就完全能够做到连贯性、完整性
当我们具体写作时,自己就可以检查: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还是有距离?
要做到的是:密切
要避免的是:距离
转乃转变,往往是写作中的一个难点,转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平铺直叙,会使作品显得单调、没有生机。
尽管平铺直叙,也可以完整的表达作者的意图。
但这样没有波澜的直叙,缺乏生机,影响的就是作品的律动美。
那也就更谈不上有意境了
有节奏,才会有美,既然是节奏,当然就要求连续性!
断裂,是不可能有节奏的。
起承转合这四个方面,分开看,是散的,各有各的功能。
结合起来,就能使作品显得整齐,具有整体的美。
这四个方面,任何一个部分,可以疏、可以密。
这种交替中的相映,就避免了平铺的单调。
好的律诗,起承转合是一个最基本的中心!
还有两个基本点:整体和细节
整体,就是各句之间的协调
不能有相伤或情绪冲突
细节,就是每一分句间的词性或格律要求
包括承句和转句的句型不一等等
起的方法
诗词的开头,结尾是整体结构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思、成文、阅读中起着特殊作用。
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特殊作用,有助于推动构思的顺利进行,保持行文内容的集中和语调的统一
吸引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
诗词作品与作文相似,都讲究开头和结尾,因此好诗词也常被喻为“虎头豹肚凤尾”,而古人作文行诗,尤其讲究开头“工于发端”、结尾“余音绕梁”。
凡事开头难。开头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又叫发端、起调,又叫起句或起手
古人讲究“工于发端”,对诗词的开头是费斟酌的
头开得好,才好往下写
一 开头切题 诗的开头,一定要统领全篇。
一首诗词本来没有多少句,开头这一句是个头脑,下面的句行都是承接它往下写的,所以第一句必须切题,如果离题,岂非越扯越远?
即使再扯回来,那也兜了一个圈子,这首诗便冗长、累赘
律诗、绝句、词都有句数限制,发端离题,就无法在规定的诗行里完篇了。
请看下列名篇的开头。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发羰直接就说从白帝城起航。这就是切题,切题就能写得简练集中。
如果李白先把为什么来到白帝城交代一番,或者把白帝城的四围景物描写一番,都与写三峡航行的题旨无关,对这首绝句全无必要
那样写,即使把篇幅拉长为七言古风,也没有什么意义。
李白的诗大多首句承题,像这样直承题目的开头,在唐诗中很多,如:
王昌龄七绝《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杜牧七绝《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白居易七律《晚桃花》:“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寒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张谓七绝《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这样开头:“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当然,开头切题,不一定都像这样承接,不一定要与题目的字重合,切题的“题”,指诗的主题,即本诗的主旨,要求的是“意切”。如唐诗: 孟浩然五绝《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王维五绝《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张继七绝《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韩愈七绝《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濒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全诗并无“湘中”二字,诗的主旨为船经汨罗吊屈原,开头展开猿愁鱼怒澜狂的景象,十分切题
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举例:
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开门见山,就是明起。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
虢国夫人承主恩——开门见山说 得到皇帝的恩赐,
平明骑马入宫门——承主恩的结果,就是可以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
却嫌脂粉污颜色——从骑马入宫的行为,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
淡扫娥眉朝至尊——合的很简洁,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嫌脂粉污颜色,那怎么办呢?淡扫娥眉,不用脂粉。朝至尊,接应首句的“承主恩”
而且敢于“淡扫娥眉朝至尊”,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一气呵成。起句直接点题 就是明起。
2、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举例:
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也是春花灿烂的时候,所以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写出来,其实这个做法应该叫“比”。说明一下,这个春城不是昆明,而是长安哈,今天的西安。
4、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举例 :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雨中黄叶树 一秋天的景色。孤寂,沧桑感。来衬托出作者白头人,说明作者的败落。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这个意思是 自己被贬官已经很久了。亲人还频频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
为什么能感觉这里有喜?一个贬官的人,贫困潦倒,还有亲人来频频探望,而不是一个个疏远他, 所以作者欢喜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霍家亲:也叫蔡家亲 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这个反起,作用在于欲扬先抑。先悲,所以更能突出喜,与题目的结合还是有机的。反其道来托出主题。反起的突出情感作用更大些。
5、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其实“此法与陪起相类似”,或者就归为一类,也未为不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兴起-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以忽然想到的事情作起,即兴而吟,就是所谓的兴起。
李频 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目为【渡汉江】,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旨,此之谓兴起。
对于起,总结一句话,那就是,起句要直入主题,忌讳东拉西扯,选择意象和物象要合理,鲜明
承句
承,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在律诗中是第二联,颔联。好的承句一般来说比较少,为什么呢 ?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写绝句,重心在结尾,写律诗,重心相对前移了。律诗一般在两联。
诗学概要里说到: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承句的主要作用在于连贯气脉,使诗读来应该流畅、酣畅。承句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也对应了上面的“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
上面我们说了起句有多种起法,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其表现力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把过度的任务全部交给下句或下联了,这就要求承句对上句的表现做出修正。或者做出补充。如果起句是暗起,承句就担负说明的作用。
举例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个起句就是暗起,只 是说明了作者的处境。在看承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进一步说明了心境,与上句的关联很紧密。为什么说紧密了。一个人在异乡,总是会想念自己的家乡,一碰上节日这种相思更加迫切 。所以说承句承的相当紧密,上句可以联想到下句。
承句要承的贴切,自然。这个理解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这句话说明了承句的写法 `
还是举例
初到黄州-东坡的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自笑平生为口忙”,是苏轼的牢骚语,被贬黄州,也是因言论惹祸,他归咎为口,这里的口可以理解为吃,也可以深解为言论和思想,双关。 很有意思的一句。
我们在看他的承。。。。“老来事业转荒唐”,秉性如此,到老来更加吃亏在嘴上。前面说吃亏在嘴巴,后面还是这样说。这个就是承,很流畅的 ,没有一点点脱节 。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紧承上联的为口忙,但又巧妙的表现了黄州的风景,是所谓的“引事列证”。结句还是说到了吃。为什么呢 ?
作者在这里 我这一张口 就喜欢乱吃,乱说,你们能怎么着我吧 。不就是烂命一条吗?多形象、豪放 。。。。。。所以呢 写绝句承一定要紧,要巧。律诗第二联要放的开。一气贯注是承句的最终目的。诗的气脉是否流畅,描写是否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气贯注是否巧妙。也就是承句用的好不好。
古人说过:
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
骊龙非常有趣,借日月精华炼成一个大宝珠,天天把玩,其他没有宝珠的水族就憋着抢,骊龙只好抱紧,但又经常想要炫耀,有时候还故意抛向天空,所以是“抱而不脱”。 我们要这样理解 ,承句太紧则表现不出诗的精练,太松则又有脱节,草蛇灰线的作用在于要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诗学概要里还说:
次联大体承起联缓急而来,法贵和平匀称,急者宜纡缓之,缓者宜坚挺赴之。
举例;
扬州--郑板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首句明起,写扬州的春景。次句承首句缓缓说来,首句是个大体的景色, 次句写具体了。我们要看缓急两个字。先来个大景色,在来小景色慢慢陈诉。这个就是缓急。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这里转句很有趣哦,前面写扬州风景美丽,这里呢一转转到人文上。扬州女子过去多是学艺,然后去讨生活,学不会唱曲的就做卖花姑娘。所以自唐以来,扬州就给人以奢华、温柔的感觉。有例子为证:十年一觉扬州梦---出自杜牧。所以扬州梦我们以后写诗也可以借用,形容奢靡。所以这个诗的主题也出来了,扬州奢靡之地
承句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经纬之。
诗学概要里还说了;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与渊永超迈之妙。主要的就是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
什么意思呢 ?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没有生动空灵的感觉
就是要虚实结合。所以这里就不是技法的问题。这就要求诗人的眼界和手法都要宽,要多样,想象力要丰富。
举个例子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首句的主要意思就一个怨字。起字却不写怨,而从不知愁叙起,用凝妆上楼以衬映出不知愁之意态。这个就用到了想象。凝妆,很庄重的打扮。一个年轻的留守女子,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登上高高的翠楼,意在突出“不知愁”,语气流畅连贯,情景自然真切
承句与起句的关系。承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
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总之,“承”不仅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得后面的“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如: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是承句
我们看作者在首联是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此地一为别”,承接了地点--- “北郭、东城”送别已至城外,主客双方却仍然难舍难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如此美景,却不能继续共享,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呢?
这个承句,慢慢的扩展,而不是还停留在起的意境上原地不动。孤蓬万里征。则是承接了一“横”一“绕”。“横”字写青山的静,静中隐含着“征”的起点。“绕”字写白水的动,这一动,就是“万里”。,从初“别”到万里的大动“征”,二者相互结合,初动不使后面的大动显得突兀,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内涵。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强烈的内涵,这种强烈的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
从起交代的地点来看,表面上虽看不出有什么提问,但实际留给读者的,就是在这里做什么。
承的第一句,首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诗中的“别”字,是对起中地点的注释,至于分别后要去哪儿呢,后分句给出了一个不明确的回答。
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就是蓬草枯后根断,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
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
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面上读来,所使用的字、似乎字字平淡,但细品之下,却是任何一字也无法替换,区区十个字,若换其中随便哪一个字,皆无法展现出原字的效果,看似松散,实则紧致。字与字的紧密,加上两个分句的紧密结合,共同完成了承句扩展的作用,就如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其螺旋的中心,就是围绕着主题,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实现了扩张的目的,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至此,“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就更加强化、突出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使得这个起更加有力,更加必要,也更加完美
为什么承和起在描写时有所不同?
有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起平平淡淡,而承美妙生动。
所以,承在这里的功能就是要尽可能地把你要写的景色写得更好。
当然,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不能把主题要表达哀伤,而承的描写却写的很欢快,这样就会走题了。
以上我们这么多关于承相关知识,那么承如何承接呢?
1、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景承、意承,点题承
1)、景承:就以景作承,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
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
如: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承联描写的时间是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一路上看到好山好水景色,这就是 “景承”
它所描写的景色又承接了第二句的水字.把浪里行舟的情景描写的非常出色
大家注意!这个承接的句子,好象没有多少哀伤和思乡的愁绪在里面。似乎和整个的主题不合。但应该要注意到,在转合两句中所流露出的淡淡的思乡之情的时间是在很久以后
而承接的句子所描写的时间是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作者还不知道思乡的苦楚,只有一路上看到好山好水的兴奋。那么离开时的兴奋和在他乡做客的乡愁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种前后的照应和对比。这样一对比,作者的乡愁就显得更加凄苦和动人,
这个描写,只是从相反的角度衬托了作者之后的乡愁;它的功能和我刚才说的那个写景要和整体要表达的主题和情绪是一致的。
2)、意承:
如: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承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这就是意承。登舟而望月。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诗人很容易触发古今的情思了。“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
3)、点题承;
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如:唐•卢照邻《雨雪曲》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暗”和“明”极状雪之大,冰之坚,“胡沙”“汉月”,不仅为雪、为冰形容,这就是“点题”
承句紧扣诗题,写雨雪之大“暗”和“明”,极状雪之大冰之坚““胡沙”“,汉月”,不仅为雪、为冰形容,也是强烈对比,点出所咏对象,即战争双方。
当然,状“胡沙”以“暗”,状“汉月”以“明”,自然又反映了诗人尊汉鄙胡的情感。
2、按写作手法分:
1)、按序承: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顺承,看到眼前“莺”争着飞向树上;顺便接下来就问谁家的“燕”在衔泥筑巢?
承句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先所见地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接下来就是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里形成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先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后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独具匠心。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
2)、递进承。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如:王维的《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这就是递进承接,是说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承联后分句“争渡金河水”在前分句的“笳悲马嘶乱”基础上由浅到深,这个承句就是递进承接式。
3)、并列承: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如:王维 的《早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并列承接;两句没有直接联系
同在一个画面,但是没有依属关系
并列承,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也是初学者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
注意:A.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B.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4)、问答承: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如: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与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相承,起的第一句以“绮罗香”衬“贫”字。
第二句以“伤”字点题立意,贫女自伤,以“伤”贯通全篇线脉。承句前分句是自矜身分,下分句是鄙弃时俗,紧接起的描述伤感地揭露和批判鄙薄的流俗。一问一答
5)、颠倒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如王安石的《葛西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第四句承第一句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第五句承第二句;
也就是这首诗承句承接起句第二句,“归梦不知山水长”随句承接起句第一句,“缺月昏昏漏未央,”打破了承句在起句前应承接起句第一句、承句在后应承接第二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故称此种方式为逆承。总之:律诗中的承在诗中是四大台柱之一,作为一个要素存在,其地位决不可低估。
在诗中,如果将起承转合划分为两个小组,承理所当然地应归到诗的前半部分,和起联手,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
为转合提供一个坚固稳定的平台,好让转合在其上演绎出撼人心魄的诗情。
转句的写法
律诗之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盖欲俯仰上下,照顾前后也。在绝诗则为第三句。这个是原文.颈,也就是脖子,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有首尾相连之功用,所以,转句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1、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古来许多名句、名联,其实都是第三句或第三联,也就是诗的转句。往往一首诗的“诗眼”,就在转句中。
2、转句的重要性很明显,“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是指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
3、不能与起句、承句相并列,必须与前面有区别。同时,还必须势均力敌,不能笔力转弱。
4、要要求出新,眼界要宽,不能局限于前面的句子。但凡事都有度,也不能忽然天上一句、地上一句的不知所云,所以还必须照应,还应该为结句——合,作铺垫,又不能直接抢了结句的风头。
以上是对“转句”的说明和要求。
转句有好多种技巧和方法
一)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例子;
刘方平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转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进一层转法,是对前面诗句的直接发展,所言之物没有变,只是深度加强了,更推进了一层。递进式的转,是最简单的转句。它不要求变思路、变视野,只是挖掘深度,也是最常见的转折方法。
(二)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开车的人要掉头的时候,往往需要倒车,倒车的目的,还是为了前进。后退一步天地宽,退一步转法,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给自己留出更大的创作空间。
杜牧的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试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已经知道这个折戟的来历了,但如果没有东风会怎样呢?肯定又会有另外一种结局:“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就是退一步了。
退一步转法,能够使诗的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
三)反转法——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刘禹锡 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前两句极写瞿塘水路之难,转句却说人心还不如水呢。水还不算难,反转前两句之意,更突出人心之叵测。反转法,是彻底体现了转变的作用,是最大可能的表现诗题所需要表达的内涵。它是换了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以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四)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这个也是很常用的。
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的转变和拓展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这个转法很多的 ,好多诗都用到了。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面两句是柴门边的景色,转句就把视角转了,转到了墙头。
转要俏、要妙、要新。
我感觉转句最好的句子就是袁枚的;
爱好由来着笔难,
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
头未梳成不许看。
你看看这个转,转的多突然 却不脱离主题。新诗没改成,跟年轻的姑娘头未梳好 比喻在一起。感觉好害羞一样呢 。读来倍感亲切。也就是说,语言断了,但是意思没断。
结句
先讲一个古诗,唐代中宗李显在某年正月的晦日,也就是正月三十日,到长安东南的昆明池游玩,做了一首诗。
因为非常高兴便命令随从的官员都和他一首诗。
当时有一百多人和了这首诗,以沈铨期与宋之问两首诗为最佳。
全诗如下: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沈铨期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经当时的昭容上官婉儿评定,认为宋之问的诗要超过沈铨期所作。
这首好在哪里呢?
好就好在宋诗的结尾言尽而意不尽,沈诗的结尾却才气已尽了。
上官婉儿评论说:“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词气已竭,宋犹健笔。”
这样的评定可谓是目光如炬。
这个故事很是说明了诗的结尾在全诗中的重要地位。
结尾又称结句、断句和落句。
在绝诗中为第四句;在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尾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作收束
结尾在全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能起到关合之篇,或首尾呼应,或卒章点题的作用。
杨载之《诗法家数》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好的结尾,不但将全诗整体形象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而且使读者如嚼橄榄,清香盈颊,经久不衰。
古人云:“合处要风迥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掉,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
谢榛《四溟诗话》云:“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大凡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礼记·曲礼上》中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文章也同样如此,不可写至极处,极处应有限度。
如果使读者一览而尽,了无余味,绝非诗文之最善者。
诗的结尾方法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从词与意的关系来分有四种:
1、词意俱尽类
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结尾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篇收住,词意两尽。
王安石的《岁晚》,尾联为:“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另有一首《春闺诗》“欲意迥文字,相思织不成”。这些都是指把该说的话与该表达的意思都说尽了。
2、意尽词不尽
明谢榛曾说过,大篇可以缩成短篇,短篇不可以拉成长篇。
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结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记事》载,祖咏参加科举考试,原应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了。
问他原因,他说“意尽”,即认为诗意表达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写。
出句写雪止天睛;对句写雪后转冷的感觉,至于“望余雪”如何,尽在不言中了。
再如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下联出句一语双关。既说古迹犹存,又称英名不灭;对句暗寓刘备攻打东吴失策的遗憾。
这样的结句均戛然而止。至于还能说些其它什么话,让读者自己去补充完善了。
此即姜夔所说的“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 ,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3、词尽意不尽
这类结句是指全篇结束后犹存余意,所谓意在言外,味而可知者也。
如杜甫的《九日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兰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此诗结句,在上句设一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
下句一个“醉”字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虽已醉眼朦胧,却仍盯住手中的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其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
4、词意俱不尽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诗结尾两句以明月兴象,寄托愁思相送直到夜郎,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愁心将像明月一样永远相随之意。
话好像未说完,其意更绵绵不绝。
以上这四个类型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不必过于计较
二、从表现手法来分有如下八种:
1、结句点题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起到总结主题思想,回扣诗题的作用,它能给读者一种环抱圆转的感受。
如韩偓之《已凉》:“碧澜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张巡的《闻笛》:“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这些都是在结尾处归拢诗意,点题收束的例子
2、自题宕出法
这就是《说诗啐语》中所说的:“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友人问王维穷通得失的道理,而王维却顾左右而言他,只是指点友人,渔歌入浦深。
看似与朋友的问话无关,却巧妙而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寄意山水的心迹。
这样的结尾就是从题中宕开一笔。
另外一种更递进一层意思深化主题的结法。
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免,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前三联都是刻绘画中鹰的疯爽风姿
诗人前三联都是刻绘画中鹰的疯爽风姿
结句以真鹰气概期之,将诗人自己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寄托在“画鹰”身上,从题目生发开去,深化了主题。
再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炯的《从军行》结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样卒章言志,诗意就有了归宿,主题也深化了。
3、以象作结法,结尾显象(或称定格)
这样结尾显示了人的姿态神情,言语口吻,能增强生活气息与亲切感,从而深化了主旨。
如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种以象作结,既可显自身之象,亦可显他人之象,众人之象。
显象,用在结尾“合”笔,往往需跳开一步,另起峰峦,作主体精神更为丰满鲜活,所谓“豹尾绕额”是也。
4、以事作结法
这方法用最多的是用典故结束全篇
如李白《送友人入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君平是东汉隐士,曾在成都卖卜为生。诗人借用此典,意在宽慰友人不必为功名沉浮耿耿于怀。
5、以理作结
这类结尾代表作有苏轼的《题西林壁》下联:“不识庐山真面目,祗缘身在此山中。
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些诗的结尾都在前面感性形象认识基础上,提示了一定的哲理,寓意无穷。
6、以比作结法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下联:“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用此比作结表白自己的清白,有冰清玉洁的人格。
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结句包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之情
12群总督-玉箫(1640251455) 21:20:22
7、以景作结法
一般景语中含有意象,可以达到象外有象,余味不尽的效果。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明月是意象。
韦应物的《闻雁》:“胡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前两句写思妇之情,悠远绵长,后两句写秋雨淅沥,高斋闻雁,益增归思。
于写景中含有缠绵的情意,这就是词与意俱有未尽之处。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山”字前着一“秋”字,凄婉无比。
人生奔波的辛苦,旅途的愁思,均于象外见之,达到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境界。
8、以情作结法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朋友的远行进行劝慰,表达留恋之情。
贾至的《送侍郎赴常州》:“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结尾抒情词意绵绵。
苏轼的《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人生短促,人生如寄的感叹。
三、从尾联上下句关系来看又可以分为下面八种:
从尾联上下句关系来说,尾联两句必须一气呵成。
让读者读完上句非读下句不可。如上句已经言尽意止,则下句成了赘疣,整首诗便会黯然失色
1、问答式:
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2、对仗式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3、递进式
12群总督-玉箫(1640251455) 21:21:51
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
4、承述式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
两联都是上句作判断,下句作解释。
5、连续式
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6、比喻式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7、设问式
如“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忆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8、反差式
如“宫女如花满春殿,祗今唯有鹧鸪飞。”(李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清朝顾龙振在《学诗指南》中将结句用法归成十七种
即:劝戒、祝颂、自感、自爱、含情不尽、相思、寓意、欣欢、景慕、余意无穷、故事、激烈、期约、怀感联对、 回顾、缴收等
这十七偏重于内容来分,这里就不一一多赘了
总之,诗的结尾方法,多种多样。
从种种结尾的效果来说,有的明快,催人觉醒;有的含蓄,使人思索,各擅胜场
不论采用何种结尾,都应根据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主题来确定。这点是必须要记得的
结的意思就是收,就是必须使一首诗完整的展示出来,把所有的诗意表达出来。当然,要有余味,但这个余味是在文字中蕴涵的,需要读者体会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必须完整。
风回气聚,就是要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图画。渊永含蓄,就是要留有余味,如歌唱的绕梁三日一样,不可以太直白而没有意趣。“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这是雪夜访戴的典故,要乘兴而起,尽兴而收,不可以狗尾续貂或画蛇添足。“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说的很明白了,我们知道,五绝20字,五律40字,七绝28字,七律56字,都是有数的,所以必须言有尽。在这些有限的范围内描绘大千世界,肯定不全面,就必须留有想象的余地,意必须无穷。不能说文字够了,意思也就刚好表达完了。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辞意俱尽,就要达到完美的结构。拦惊马是很需要力气的,让马嘎然止步,故事也就结束了
“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这个就比较婉转了,临水送人,遥遥挥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一直在送,一直不走。这个就充分说明了结句 必须做到让人有想象的空间;象送人一样,总感觉还没有送够;还需要继续送。
“所谓辞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辞穷理尽也”,这个是表明诗意还是有余味的,没有全尽。意思就是辞和意的结合,要以辞藏意,以意读辞。
杨载之在【诗法家数】里面说了:「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这句话把结句的身价抬的高。没有好的结句,就没有成就。是说结句的重要性。
结句其实就像女人出门前的最后打扮,打扮的不够时尚,靓丽,最终吸引的目光就有限,回头率就低。
作结,主要还是围绕主题,前面三句或三联已经作了铺垫,结句要总束起来。
碧阑杆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我们看前三句,从外到内,从远到近,描绘了一幅画面,这么多的景物来引出后面一句。从外(壁栏杆)到内(屏风),从远(绣帘)到近(锦褥)这些都是铺垫。主题就是两个字 已凉;上面说的 就是结句的一个结法,就题而结。
“已凉天气未寒时。”
和题目紧扣。已凉是还不很冷,深秋而已,因为还没有雪、没有红泥小火炉。最后这一句,就像个口袋,把前面三句全装进去了。这个其实是比较直接的结句,所以是就题作结。
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不怕起的平 就怕结的平!!!
起,就是立意,营造诗的氛围
承,就是深化,对主题作进一步描写
转,就是扩展,使诗意更加丰富
合,就是收结,使诗有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结局。
这个跟流水线作业一样,个各有分工,是有机的整体。
所以呢写诗思路一定要清晰,沿着一条线走,对所写的诗有个完整的交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