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
个人日记
大气就是你的画要整体一点,所有的物体的绘画步骤同时进行,不要把一个东西画完了另一个物体还没开始画。整体黑白关系明确,空间感立体,不要拘泥于细节的刻画,要整体一遍一遍的上调子,从最深的地方开始画起,画一会就退后看一下,看看哪有问题,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一开始的黑白关系,这样画面就比较大气
构筑书法丰碑的基石
—— 谈书法的用笔方法
□ 宋凤洲
用笔的方法,古人多称“用笔”,今人多称“笔法”,是指提、按、擒、纵、使、转、顿、挫等;从笔墨行迹分析说“笔法”,指方、圆、肥、瘦、血、肉、刚、柔等。操作为因,墨迹为果,故有时也将二者合在一起说,如中锋、侧锋、藏锋、回锋等。因此可以说,“用笔”与“笔法”仅是不同的说法,实质是一回事。
用笔要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仅就最基本的方面简述己见,以供探讨。
一、关于运笔运腕
运腕,是用笔的主要手段。写中字和小字主要靠运腕。即使是写大字或榜书,运腕也是主要的环节。运腕的好处在于方便调整笔锋和加强点画力度。
写字主要靠运腕实现,但通身皆要配合。坐写小字,手指相对配合较多;立写大字,手臂就较显用场了。无论坐书还是立书,腿足身肩的支撑平衡作用都很重要。所以清学者、书家程瑶田说:“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肩也、肘也、腕也,指也、皆运于右体者也,而右体则运于左体。左右体者,体之运于上者也,而上体则运于下体。下体者,两足也;两足着地,拇踵下钩,如履之有齿以刻于地者,然此之谓下体之实地。下体实矣,而后能运上体之虚。”
应该说,指的主要任务是执稳笔杆,腕的主要任务才是运转,这就是谈用笔必谈运腕的道理。
运腕的本意,是以腕为动力,引笔而行。运腕不仅限于平腕的摆动,还有提、按、扭、转、等各个方向的转换,运腕的动向是全方位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笔法了。做到了这一点,腕才算真的活了。
二、关于八面锋和调锋
笔头是圆锥形的(蘸墨后),笔杆直立后可以向水平的任意方向用锋。按中国人传统习惯,约简为八面用锋,既“八面锋”(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汉字的点画有不同方向,学会八面用锋是必备的基本功。而八面用锋不是各个方向点画的简单混合,而是要按一定规则搭配,并使之有紧密的联系。
由于各种点画的形态和用锋不同,实现点画的交接和转换,离不开“调锋”。调锋的任务,在于及时将散开的笔锋合拢起来,将弯曲的笔锋伸展开来。膏笔也是调锋的一种方式。
三、关于笔头使用部位
对毛笔笔头的使用与要求各有不同,有的喜用小笔写大字,有的却喜以大笔写小字。有的喜用短锋,也有喜用中锋和长锋的。
假如我们将笔头分为三截:尖的部分为笔锋,靠笔管的那端为根部,中间为笔腰。那么,喜用小笔写大字的人,爱用笔腰和笔根;喜用大笔写小字的人,爱用笔腰及笔锋。应当说,毛笔的三截都是有用场的,但从既发挥笔的功能又保证笔的寿命这点出发,还是应该以用笔锋、笔腰为主。以用笔根为辅。要使点画粗、就去换大笔。常用笔根,不仅不能充分利用笔毛的弹力,还会使点画书写准确率降低。另外,由于笔根过度磨损和受力,还会造成笔毛弯曲无力和笔杆劈裂。
四、关于用笔的基本要领
一副书法作品,无论字多大多小,都可视为汉字点画的组合,都要从一点一画写起。因此,历代书家很重视点画,把用笔的成功与否,看作书法的关键。
1、点画的三运笔
点画的书写,无论何种书体,无论粗细长短,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既“三运笔”。三运笔的要领,按刘熙载的说法是逆入、涩行、紧收。
2、提按和藏露
用笔的提按,是造成点画轻重的具体铺毫方法。轻则用提、重则用按。点画由轻变重,则用笔由提变按;点画由重到轻,则用笔从按到提。提和按没有固定的法则,都是相对的。笔的大小不同,点画的粗细不同,提按的幅度也有区别。按不是体现在简单的执笔动作里,而是在相互比较中或者是在有形的点画里才能显现。轻按较之于重按为提,低提相对于高提为按。有的点画先提后按,有的点画先按后提。有的字是提多按少,有的字却按多于提。提按是用笔的基本之法。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提比按更重要,更有难度。能够提得起,用笔才能更加灵活,调锋才更便利和准确。
藏露也是用笔的两种基本方法。藏是点画的起处或收处不出现锋尖(利用逆回之法把笔锋藏在点画中)的用笔方法,或叫“藏头护尾”法。这样的点画看起来凝重、含蓄。露锋则与藏锋相反,使点画起处直入,收处直出。这种用笔的点画直率、果敢、飘逸。藏锋对于点画头尾,多为逆峰起笔和回峰收笔;露峰则是顺锋而入和顺锋而出。
3、中锋和侧锋
中锋和侧锋,是指书写时毛笔的锋尖行走在点画中的位置而言,锋尖近点画之中的为中锋,在点画一边的为侧锋。中锋用笔是遣毫在运笔方向的反方向,既笔杆之后侧。这样铺毫,正副齐用,笔心可在点画中线(或近中线)上。侧锋用笔是遣毫在笔杆的一侧与笔杆同时向一方向行进,有些像扫帚扫地。
中锋和侧锋写出的点画效果是不一样的。中锋点画厚重、圆润、富有立体感;侧锋点画就显得单薄、浮涩和平扁。这是因为中锋以笔尖着纸铺毫,注墨实而快,写出的点画两侧墨色均匀一致(相对),还由于笔头的锥形和顺锋使用,点画的正中线受力大,注墨多,因而点画圆润,且呈中间深两侧稍浅的立体效果;侧锋以笔腹着纸,笔尖倒于一侧,笔锋和笔肚之墨含量不一样,点画两侧用力也不一致,所以出现浮涩平扁之感。
中锋是用笔的基本原则,可谓千古不易。龚贤说:“笔要中锋第一,唯中锋乃可以学大家。”钱杜说:“作书贵中锋。”我们当然也要把它继承下来。但这不是一个死方,在书写中,侧锋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只要用得好,也会使字增色,甚至会有干脆利落的效果。正如丰坊所言:“用笔必以正锋为主,又不必太枸,隐锋以藏气脉,露锋以耀精神,乃千古之秘旨。”
4、轻重与缓疾
书写有轻重,也有缓(迟)疾(速),轻与重是点画形质的两个方面,既细与粗。也可说是用笔的两种方法,既提与按。不过这里的粗细或提按不是指某一字或某一点画的书写变化,而是指书写的风格,指用锋的深浅。周星莲说:“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恰到好处,直当得意。唐人妙处,正在不轻不重之间,重规叠矩,而仍以风神之笔出之。”如颜真卿用笔稍重,气象丰腴,谓之“筋书”;柳公权用笔略轻,神采挺秀,誉为“柳骨”。看来,用笔的轻重具有重要意义。
缓疾是用笔速度的两个概念。缓和疾是互为参照的对立的两种书写速度。缓就是慢,疾就是快。缓疾都不是一味的,缓中有疾,疾中有缓。缓疾要根据自己的书意审美追求和驾驭毛笔的能力选取。“迟则生研而姿态毋媚,速则生骨而筋络勿牵,能速而速,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觉失势”(宋曹〈书法约言〉)。“迟以取妍,速以取劲”,这已成为书家共识。但“轻、重、疾、徐四法,唯徐为要。徐者缓也,即留得笔住也。此法一熟,则诸法方可运用”(倪苏门《书法论》)。
5、使转和方圆
在书写的过程中,随点画之势运笔,带来了运腕方向上的不断变化。诸多的变化归纳起来,用“使转”二字便能概括。“纵横牵制谓之使,钩环盘纡谓之转。”(王绂《论书》)。点画的“遣送”为使,点画的“交接变向”为转。“使”皆实,“转”有虚,“转”更难。转笔作用很大,极须用意。它即是换笔,又是调笔,方法也需视情况而变。徐用锡在其《字学札记》里这样说道:“用笔要转,不转,恐锋顺行而偏也。或回、或翻、或倒,下笔都是此意。”要知书写转多于使,更需用心领会和把握。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这里的方圆是形容点画形质的两个概念。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点画头尾形状;一是点画布势形状。所谓方圆是点画首尾形状,即点画起笔(止笔)之形是圆形则为圆笔,是方形则为方笔。方笔用翻笔,圆笔用绞笔,翻的角度不同,绞的狐度不同,造成风格、特征的差别。
方笔的翻,有方向正相反的回翻,有小于180度的折翻,都需要借助于切、顿、驻等方法折锋实现。圆笔的绞,有弧度大小和偏正的不同,需要借助笔尖或笔腹的圆转方法实现。不论是方是圆,笔锋提按的深浅和手腕运动的幅度是把握此法的关键。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方圆墨迹的形态和意味。
所谓方圆是点画布势的形状,既点画使转之方圆。使并非绝对不变向,如横,有仰写和俯写的变化,其本身包含了一定的圆转意味。转,并非一概为方折,也有圆势。揩、隶之转多方势,篆、草(行)之转多圆势。方圆的运用大概如此,但也需要灵活掌握,康有为曾言:“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
6、骨肉筋血
用笔的好坏必然要通过书写的墨迹展现,所以用墨的技巧,成了用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谈用笔不能少了谈用墨。
古人非常重视用墨的效果,总结出许多经验。最富有形象感的理论当数“骨肉筋血”之说了。
“骨肉筋血”的理论,将用笔用墨拟人化,丰富了点画形质的内涵,使点画不仅具有笔势,而且具有了笔意。东晋卫铄在《笔阵图》里指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第一次为骨肉筋血理论勾画了标准。
后来又有许多书家如朱履贞、丰坊、笪重光、王澍等都有对骨肉筋血的论述,分析它的产生、意义和作用。王澍说,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全具,而后可以为人,书亦如是。丰坊说,筋生于腕,骨生于指,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朱履贞说,血能华色,肉能出姿,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萧衍说,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
关于对骨肉筋血的理解,当代书法理论家丁文隽有比较明确的解答,不妨作一引录,以飨广大读者。他这样说道:于人,骨所以支形体,筋所以司动转。骨贵劲键而筋贵灵活。故书,点画劲健者谓之有骨,软弱者谓之无骨;点画灵活者谓之有筋,呆板者谓之无筋。欲求点画之劲健,必须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功在指实,故曰骨生于指。欲求点画之灵活,必须纵横无碍,提顿从心,功在悬腕,故曰筋生于腕。点画劲健飞动则见刚柔之情,生动静之态,自然神完气足。故曰筋骨相连而有势,势即赅刚柔动静之情态而言之也。夫书以点画为形,以水墨为质者也。于人,筋骨血肉同属于质;于书,则筋骨所以状其点画,属于形,血肉所以言其水墨,属于质。无质则形不生,无水墨则点画不成。水湿而清,其性犹血,故曰血生于水。墨浓而浊,其性犹肉,故曰肉生于墨。血贵燥湿合度,燥湿合度谓之血润;肉贵肥瘦适中,肥瘦适中谓之肉莹。血肉惟恐其多;筋骨惟患其少,少则神气全无。必也四质停匀,始为尽善尽美。
品国画,说用笔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用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物体结构的塑造到画面情节的刻画的每一个环节,从开始到作品完成都离不开用用笔。用笔在中国画中不仅是物体形象、结构的表现过程,还是中国画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是品评中国画优劣的基本标准之一。
笔、墨、纸、砚用笔在先。毛笔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一直以之书写的特有工具,也是如今中国画创作的独有工具。只有用毛笔画出来的中国画才具有中国画特有的人文精神和韵味。中国画的表现及物象的完成,都是用毛笔画出的线条而赋予其生命力和感染力。
毛笔一般是用动物或家禽的毛羽做成笔锋,再用竹管做成笔杆而成毛笔。笔锋由笔根、笔肚、笔尖三部分组成,因其性能特殊难以掌握,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把玩才能驾驭。作画时要根据用途(比如画工笔、写意、哄染或勾线等)选择长短、大小不同笔锋的毛笔进行创作。中国画的创作,用笔一般由“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笔法来完成。 实际在创作中,用笔的方法比文字的描述丰富得多。用笔可以随作者喜好而发挥,“聚锋”、“散锋”都可以。大笔画小画,小笔画大画,笔随人意,法无定法,有时会有“乱笔三两下,意惊梦中人”的意外效果。中国画的神韵或惊奇往往来自有意或无意之间。由于毛笔其独特的性能,所划出的线条表现力及为丰富、变化多端并有一种韵律的美感。一根线条在墨与纸、纸与水的相互作用下变化无穷,有时及付戏剧性。
一般来说用笔应避免板、刻、结三病。所谓“板”,是指用笔呆板,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扁平,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没有变化。所谓“刻”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张牙舞爪、毛刺横生不圆润;所谓“结”是指落笔呆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刻意描摹。别外,用笔还忌如“草率、光滑、枯弱”等等。用笔犯了这些毛病,也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
中国画的创作都是用线条勾勒来完成物象的造型。是最简练、最具概括的基本造型手段。在中国历代名家绘画作品中,都是以各种线条的变化、组合而构成。中国画的表现无不是以线条的丰富和非凡的表现力,而产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动人心弦。线条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及提按的力度、运笔的快慢都会在画面上留下丰富的线痕。对于用笔黄宾虹先生提出了“五笔”之说,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始分明,笔笔具到,缺少变化。要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折钗股”。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顾盼,不急不徐,不浮不燥,不放狂野之病,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不“浮”不“飘”不“滑”,如“高山坠石,重如泰山”,即古人“力能扛鼎”的意思。这些线痕便是作者精神状态,以及情绪的表达和流露。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义意远远超出了形体塑造的本身,成为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早在中国古代的谢赫就提出了“六法”,作为中国画创作和的评论的基本法则之一,“骨法用笔”便是前提。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对绘画的用笔强调“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法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从中可看出用笔在中国画的重要性,而全其骨气、形似是实现绘画过程就在于如何用笔,而用笔用线表达的技巧,最终都是归呼于作者精神的一种寄托。中国画由于使用了毛笔这种独有的工具,使中国画更具有东方的韵味和神秘。运笔时讲究心境平和,不急不燥,意气于胸,寓物丹青而笔下,神游于天地之间。中国画的线条不能简单的理解成墨线,千百年来早也赋予了其人文精神。线条的长与短、曲与直、粗与细、都具有中国阴阳文化的折理,用力的轻重,线条的枯、湿、浓、淡都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寓意着一种“精神”的、内在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有“杨洲八怪”之称的郑板桥,一生喜欢画竹,所画竹杆挺拔向上,用笔刚劲有力,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的人格精神。总之,中国画的用笔是作者心性、情感的表达形式之一。
百科名片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是我们鉴别古字画时遇到的第一关。不懂得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也就无从鉴别。为了扫清这一障碍,还得要懂得这方面的常识。否则字画的优劣无法确定,价格的高低将无准绳,欣赏时也会失掉依据。
简介
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倘若图书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和博物馆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才有资格进入图书馆和博物馆。我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练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今天图书馆和博物馆保存它,鉴别它,其目的是使来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创造出更新的艺术风格,尽快地在书法艺术园地里开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焕发出它的绚丽的青春。区别
书法和书画不同的两个概念。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 、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直,全章贯气等等。主要是讲写汉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书法概论》一类的书。进一步说,就是书写汉字的文章诗句使之成为艺术作品的方法。而法书是指有一定书法艺术成就的作品,与名画是对称的。常见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字体有六:楷书、行书、草书、燕书、隶书和篆书。这六体只要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可供临摹取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书”。书法与法书虽说是两字的颠倒,其含意的广狭却有所不同,一个属于理论,一个属于实践,且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良的传统。是指用笔、墨、颜色在帛、布、绢、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一般人画的,而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们画的。有些画虽不是名家画的,但年代较早,具有文物性的,我们也要保存、整理。编辑本段内容分类
概述
画的分类很复杂: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佛画、版画等。人物画
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画科之一,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因绘画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据记载,人物画在春秋时期已经达到很高水准。从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可以看到当时人物画的成就。人物画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画科。[2]有综述,白描法画法,工笔重彩画法,写意画法。山水画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花鸟画
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现的简单鱼鸟图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鸟画。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东音和南朝时,画在绢帛上的花画已经逐步形成独立的画科,并且出现一些专门的画家。五代、两宋间,这一画科更趋成熟。 界画
界画,也是中国画画科之一。明陶宗仪《辍耕录》一书中,提出将绘画分为十三科: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赢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中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佛画
佛画,总的说来,可分为两大类:非情节性类和情节性类。非情节性类是指画像类,可分为七类:佛像类、菩萨像类、罗汉像类、明王像类、高僧像、天龙八部或天尊类、曼陀罗类。 情节性的佛画,多根据佛经构成的佛教故事画,大约有六类:佛传故事类、佛本生故事类、经变故事类、供养人类、水陆画类、唐卡画类。另外,还有山寺风景类,文僧、武僧传奇故事,相当于连环画之类。版画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 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 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2]编辑本段颜色分类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水墨画
水墨画指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继续有所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青,或指浓、淡、干、湿、黑。实际上都是指墨色的变化丰富而言。青绿
青绿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作为主色的画。若为山水画还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金碧
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楼阁等建筑物。浅绛
浅绛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元画家黄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种山水画,形成了一种风格。赭石又称“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入画的赭石,出在赤铁矿中。原石伴随着赤铁矿产出,用手捻摸,感觉滑腻的是好原料。原产山西雁门一带,古属代郡,所以又叫“代赭”。凡是有赤铁矿的地方,均产赭石。编辑本段技巧分类
概述
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相传唐人王洽每于酒酣作泼墨画。后世泛指笔势豪放、墨如泼出的画法为“泼墨”。工笔
工笔是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与“写意”对称。写意是中国画中属于放纵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效法
效法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以表现出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折带皴、括铁皴、大小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则有鳞皴、绳皴、横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这些皴法乃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质地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随着中国画的不断革新演进,此类表现技法还会继续发展。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用于人物和花卉画。没骨
没骨也是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另有用青、绿、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也叫“没骨图”,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杨升擅此画法。指画
指头画简称“指画”。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清高其佩擅此画法,其侄孙高秉还著有《指头画说》。高其佩说:“吾画以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转引自胡海超编《中国绘画趣谈》第195页)。说明他作画运用了手的各个部分,指甲、指头、手掌、手背。分析起来,画小的人物花鸟以及细线等,可能用指甲,可正用,也可侧用,如使用钢笔一般画大幅如荷叶、山石,可用泼墨法,手背手掌正反可以抚摸成画;画柳条流水可以小指、无名指甲肉并用点苔可用一指或数指蘸墨直下。总要立意在先,胸有成竹,然后心手相应得其自然,浑然天成,不现手画的痕迹,方称上乘,所以说“物成手却无”。自此以后,作指画的人虽不少,不过是偶然性的指墨游戏。只有现代已故名画家潘天寿,指画成就最高。编辑本段其它分类
从画的用料上可分为:帛本、布本、绢本、纸本、绫本、蜡笺本等。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编辑本段鉴定知识
书画鉴定的辅助工具
书画鉴定仅仅凭借肉眼与经验识别,其可靠性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困难并很难形成说服力,尤其是在拍卖现场或研讨会上;行业内都通过辅助性的便携式视频显微镜来进行现场 识别! 如Anyty的MSA200\WM401TV等显微镜识别可把微小的东西放大,在100-200倍率左右就可很清晰看到宣纸的材质、墨迹的深浅、印章的细节、力度等信息,在显微镜下一目了然,有经验的古画、字画爱好者,根据这些信息,就可判断字画的年代、出入及真伪。也因便携式视频数码显微镜的分享性比较强,适用于现场(拍卖会、客户现场、朋友间的分享);又可实时拍照摄像,可进行对比存储;且便携式数码显微镜一般都有对比及测量功能,是辅助书画的鉴定分析必备工具。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掌握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对于书画的鉴定工作很有帮助。这些问题往往被某些作伪者忽略,假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话,那么,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出问题。[2]例如:明代沈度《梅花百咏》册,《石渠宝笈》卷三之十六著录,款云"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后一日,沈度书于春草堂。"考沈度元代至正十七年丁酉生,明代宣德九年甲寅卒,78岁。成化十四年沈度已死去45年了,所以这件字册不用看实物也能肯定是伪品。又如:明代姚绶癸《三清图》轴,清代方?颐《梦园书画录》卷八之十五著录,款云"三清图,永乐五年岁在丁亥秋日写,云东逸史公绶"。考姚绶永乐二十一年癸卯生,弘治八年乙卯卒,73岁。永乐五年姚绶尚未出生,所以,可以肯定这件东西也是伪品。正因为书画家的生卒时间对书画的鉴定有直接关系,所以就必须尽可能多掌握它。但是,有些书画家的生卒时间等问题,在过去的文献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记载不够真确,这样,作品本身就变成了第一手材料,它能补充文献的不足或纠正文献的错误。例如:有些书画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但在文献上根本就查不到这位画家,更谈不上弄清他的字号、籍贯、生卒时间、艺术专长和主要活动了。这样的例子是相当多的。又如:宋代赵孟坚(子固)的生卒时间,许多文献记载为生于南宋庆元五年己未(1199),卒于元代元贞元年乙未(1295),97岁。有人对此有怀疑,但一直未能解决。1962年《文物》第12期,刊载了蒋天格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考证文章,推算出大约卒于景定五年至咸淳三年以前,依然还没有作出肯定的结论。我们根据赵孟坚的朋友顾光题赵氏《水仙》卷诗,中有"甲子须臾事,蓬来尺五天"二句,清楚地说出赵孟坚死在甲子年,即南宋景定五年(1264),时年65岁。这样就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元代柯九思的生年,过去有的书籍上的记载是错误的,例如郭味渠《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记载为生于元皇庆元年壬子(1312),天历二年己巳(公元1329年)被拜为"奎章阁鉴书博士",也就是说,柯九思虚龄18的的时候就担任了这个职务。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人虽有天份,大哪有18岁就任"奎章阁鉴书博士" 钤的呢?显然,这一记载是错误的。那么柯思九的生年应该是哪一年呢?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元代虞集《诛蚊赋》卷,后尾纸上有柯九思的题跋,柯氏名款下钤盖了几方印,其中一方印为"唯庚寅吾以降",这方印章为他的生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考元代有两个庚寅年,其一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再一为至正十年(1350)年,柯九思的生年毫无疑问是前一个庚寅年,即公元1290年。天历二年己巳时任"奎章阁鉴书博士"已经虚龄40了。再如:关于石涛的生卒时间,过去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和郭味渠《宋元明清书画家生卒年表》均记载为:生于明代崇祯三年庚午,清代康熙四十六年丁亥78岁尚在。广东省博物馆藏的石涛《山水》册上石涛自题七绝云:"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如冰。庚午长安写此。"上海博物馆藏的石涛《六十自涛诗》云:"庚辰除夜抱疴,触之忽恸恸,非一日语可尽生平之感者,父母今生此躯,今周花甲……"后接七言诗,其中有"……白头懵懂话难前,花甲之年谢上天……。"我们根据这两件作品,都可以推算出石涛生于明代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这两件作品都是石涛五六十岁时所作,取的是整数,按一般写文章的习惯是可多可少的。看到石涛《花卉》册十开一本,其中画兰花的一开自题诗云:"十四写兰五十六,至今与尔争鱼目,始信名高笔未高,悔不从前多食肉。"又画芍药的一页末识云:"丁秋十月拈格斋先生句作画"。按"丁秋"即"丁丑",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上推56年则为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这才是石涛的确实可靠的出生日期。文史知识
历代帝王年号、天干地支方面的常识,对于书画的正确鉴定,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历代帝王的年号在开始或终结时,常常都不是整年整月,而是相互交叉的。某个皇帝死了,又换了个新皇帝,有的就改了元,即换了年号,也有些当年并没有改元,依然沿用旧的年号。例如: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死的,八月朱常洛(光宗)做了皇帝,改元泰昌,仅一个月就死了,九月朱由校(熹宗)做了皇帝后就没有改元,直到下一年(1621)才改元为天启。我们从某些书籍上看,万历只有47年,泰昌仅有一个月也被算成一年。又如:朱由检(毅宗)是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死的,但有的书籍上把这一年算作清代顺治元年。我们在书画的落款上,如果看到写为万历四十八年庚申春日或夏日,均是符合逻辑的,如果写为万历四十八年腊月,则不符合逻辑,是有问题的。如果落泰昌年号的款,写成泰昌元年庚申春日或夏日,也可以肯定是有问题的。崇祯年号的书画款,如果写为崇祯十七年春日,同样是符合逻辑的,例如:杨铉《临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卷的款写为:"摹宋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时崇祯十七年春月也。"这是无可怀疑的。有些人如果不了解这种历史过程,以为崇祯只有16年,就可能将这件作品否定了。中国传统书画的作者,大都具有相当深邃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他们的所写所绘,往往与文学有相当的关联。有一些书画家喜欢写自己的文章或诗词,而另外的一些书画家几喜欢写古人或别人的诗词文章;有些画家喜欢临摹古画,或是古人诗意,并在其上题写古人的诗句,而另外一些画家则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自己的所作的诗。这种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书画家本人的喜欢和购买者的所求而决定的。只有后代人写出前代人的诗词文章,而前代人是决不可能写出后代人的诗词文章来的。如果发现了前代人写了后代人的诗词文章的话,可以肯定这件东西是伪造的。例如: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尾纸上虞集的题诗就是后人伪造的,抄的是倪瓒明代洪武元年戊申题卫九鼎《洛神赋图》卷上的诗。倪诗原文为"凌波微步袜生尘,谁见当时窈窕身,能赋已输曹子建,善图惟数卫山人。"因为顾恺之是无锡人,所以作伪者倪诗中"卫山人"的"卫"字改成锡山的"锡"了。考虞集宋咸淳八年壬申生元至正八年戊子死,他如何能写出倪瓒在洪武元年戊申的题诗呢?如果我们对古诗文不熟悉的话,像这样的问题是看不出来的。在书画鉴定中,还常常用避讳分为避朝讳(避当皇帝及先帝的名字)与避家讳(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两种。在鉴定学中,避朝讳比比较容易掌握,避家讳就比较难以掌握了。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将要避讳的字缺写一笔(多为最后一笔),另一种是将避讳的字换个意思相尽的替代字,还有一种是将要避讳的字空格不写。例如: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黄庭坚《千字文》卷,字体完全是黄的笔法,有个别字写得水平较差,因为该卷文内写明了是试鸡毫,所以这一点就被忽略过去,该卷本幅确为宋纸,并有梁清标收藏印多方,所以我们就初步定为黄庭坚真迹。后来又发现该《千字文》"纨扇圆"的"纨"字被改写为"团"字,应是避宋钦宗赵桓的讳(因"纨"、"桓"读音相近而避讳)。考黄庭坚宁四年(1105)卒,距钦宗靖康元年(1126)还有21年,决不可能有未卜先知预算避讳的道理,因此,肯定了这卷《千字文》是南宋人摹仿造假的伪品。又如南宋赵?(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写的已被刻入《三希堂帖》的《行书千字文》卷,将文内"玄"字改成"元"、"殷"字改成"商"、"树"字改成"竹"、"贞"字改成"清"、"敬"字改成"敬"字少写最后一笔、"竟"字改成"馨"、"恒"字改成"齐"、"匡"字改成"辅"、"桓"字改成"泰"、"纨"字改成"团"、"丸"字改成"弹"、"朗"字改成"晃"、"悬"字改成"迁"。共计改写了14个字,都是宋讳。"玄、悬、朗"避赵氏始祖名玄朗,"敬、竟"避太祖匡胤之祖父名敬,"殷"避太祖之父名弘殷,"匡"避太祖名匡胤,"恒"避真宗名恒,"贞"避仁宗名祯,"树"避英宗名曙,"让"避英宗生父名允让,"桓、纨、丸"避钦宗名桓。又如:约50年前,北京琉璃厂有一幅落款为董其昌的绘画作品,画得很好,落款字数不多,作品本幅十分整洁,所以有人要买。后来有人看出了这件作品的毛病,落款"玄宰"的"玄"字缺写最后一笔,是避清代康熙皇帝玄烨的讳。董其昌死于明崇祯九年,没有活到清代,因此就肯定了这件作品是清代人伪造的。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史知识的丰富与否,对于鉴别书画的真伪,也有相当重要的重要的作用。如果文史常识不多,那么,那种改写的避讳字是不易看出来的,因此也就有可能将作品的真伪断错。当然,运用避讳进行书画断代,首先要了解避讳的时代特点,例如宋代"玄"、"朗"等字是由北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五年开始避讳的,在此以前这样的字是不避讳的。如果见到一幅宋代人写的字或者绘画作品的题诗,款暑是大中祥符五年,对这些不避讳是符合规律的,而款为大中祥符五年以后的,这些字不避讳就不合规律,就有问题了。我们这儿所讲的只是一般的情况,此外,也还有极个别特殊的例外,如米芾的《蜀素贴》卷中,前后有两个"殷"字,一个缺一笔,另一个就不缺。这就要根据具体的作品作具体的分析。同时,对于避讳问题也不能僵死地一成不变地对待,有些临古的书法作品,完全按照原样临而不避讳。例如经过鉴定确为南宋赵高宗所书的《临古二体千字文》卷,就是完全按照唐人原件临写的,文内的字均避唐讳(诸如"渊"、"世"、"民"等字均被避讳),而没有一个字是避宋讳的。总之,避讳的问题是复杂的,在书画鉴定中运用避讳来断代,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依据不同的条件,灵活掌握。编辑本段具体步骤
简介
古书画鉴定这门学问,很多人都需要懂得。首先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为历代书画作品,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最富,并且还将把出土和传世文物尽可能地收藏起来,保护起来,以服务社会。如果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懂书画鉴定,遇到古字画,其真伪、优劣不辨,随它
品国画,说用笔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用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物体结构的塑造到画面情节的刻画的每一个环节,从开始到作品完成都离不开用用笔。用笔在中国画中不仅是物体形象、结构的表现过程,还是中国画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是品评中国画优劣的基本标准之一。
笔、墨、纸、砚用笔在先。毛笔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一直以之书写的特有工具,也是如今中国画创作的独有工具。只有用毛笔画出来的中国画才具有中国画特有的人文精神和韵味。中国画的表现及物象的完成,都是用毛笔画出的线条而赋予其生命力和感染力。
毛笔一般是用动物或家禽的毛羽做成笔锋,再用竹管做成笔杆而成毛笔。笔锋由笔根、笔肚、笔尖三部分组成,因其性能特殊难以掌握,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把玩才能驾驭。作画时要根据用途(比如画工笔、写意、哄染或勾线等)选择长短、大小不同笔锋的毛笔进行创作。中国画的创作,用笔一般由“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笔法来完成。 实际在创作中,用笔的方法比文字的描述丰富得多。用笔可以随作者喜好而发挥,“聚锋”、“散锋”都可以。大笔画小画,小笔画大画,笔随人意,法无定法,有时会有“乱笔三两下,意惊梦中人”的意外效果。中国画的神韵或惊奇往往来自有意或无意之间。由于毛笔其独特的性能,所划出的线条表现力及为丰富、变化多端并有一种韵律的美感。一根线条在墨与纸、纸与水的相互作用下变化无穷,有时及付戏剧性。
一般来说用笔应避免板、刻、结三病。所谓“板”,是指用笔呆板,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扁平,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没有变化。所谓“刻”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张牙舞爪、毛刺横生不圆润;所谓“结”是指落笔呆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刻意描摹。别外,用笔还忌如“草率、光滑、枯弱”等等。用笔犯了这些毛病,也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
中国画的创作都是用线条勾勒来完成物象的造型。是最简练、最具概括的基本造型手段。在中国历代名家绘画作品中,都是以各种线条的变化、组合而构成。中国画的表现无不是以线条的丰富和非凡的表现力,而产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动人心弦。线条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及提按的力度、运笔的快慢都会在画面上留下丰富的线痕。对于用笔黄宾虹先生提出了“五笔”之说,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始分明,笔笔具到,缺少变化。要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折钗股”。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顾盼,不急不徐,不浮不燥,不放狂野之病,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不“浮”不“飘”不“滑”,如“高山坠石,重如泰山”,即古人“力能扛鼎”的意思。这些线痕便是作者精神状态,以及情绪的表达和流露。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义意远远超出了形体塑造的本身,成为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早在中国古代的谢赫就提出了“六法”,作为中国画创作和的评论的基本法则之一,“骨法用笔”便是前提。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对绘画的用笔强调“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法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从中可看出用笔在中国画的重要性,而全其骨气、形似是实现绘画过程就在于如何用笔,而用笔用线表达的技巧,最终都是归呼于作者精神的一种寄托。中国画由于使用了毛笔这种独有的工具,使中国画更具有东方的韵味和神秘。运笔时讲究心境平和,不急不燥,意气于胸,寓物丹青而笔下,神游于天地之间。中国画的线条不能简单的理解成墨线,千百年来早也赋予了其人文精神。线条的长与短、曲与直、粗与细、都具有中国阴阳文化的折理,用力的轻重,线条的枯、湿、浓、淡都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寓意着一种“精神”的、内在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有“杨洲八怪”之称的郑板桥,一生喜欢画竹,所画竹杆挺拔向上,用笔刚劲有力,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的人格精神。总之,中国画的用笔是作者心性、情感的表达形式之一。
百科名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