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明访东坡
天下杂侃
松明访东坡
恩赐风暴渡东坡,
天风海雨骇心神。
谁见苏轼真面目,
松明耳吃话古今。
6月11日,在友人相邀下,我偷空跟着他们去了有着浓厚自然气息和厚重人文历史廉江市车板镇的松明村访古寻幽,也沿着苏东坡的足迹走了一回,感受了诗人的情怀。天风海雨骇心神。
谁见苏轼真面目,
松明耳吃话古今。
在这里,我们如何去海湾海滩里捉招潮蟹,在朋友亲戚家受到盛情款待的乐事就不浪费笔墨了,现在主要说的是我去走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松明的故事。
松明村是面临北部湾的一条小渔村,西靠沙龙围,对面红树林,相隔英罗港,隶属廉江市车板镇,距镇2公里路程,有一条新建水泥大道直通松明村。据松明村族谱记载,早在唐朝已有好几户人家落户于此。起初叫“聪明村”,之后因苏东坡无意经过此地,并赋诗一首《夜烧松明火》,于是就改为“松明村”。
这个故事说起来可活长了,宋朝自宋哲宗驾崩后,其徽弟宗登基,天下大赦。公元1100年5月,被贬海南的苏东坡得遇大赦,他就带上儿子苏过离开了海南岛,开始了北上的复职之路。苏东坡从海南渡过琼州海峡,回到海康县城,在雷州与秦观饯别后,原计划乘船到沿海城市廉州北上往梧州,和他的孩子们在梧州相聚。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航途中遭到风暴,不得不于6月26日下午避风到了廉州的松明村,并寄宿在松明的三清堂。据松明村谱记载,松明的三清堂是在唐末建成的。它居住着三位神仙,名字是玉清帝、尚清帝和太清帝,因此叫“三清堂”。这座庙寺地处高坡,后有山岭高树,前有红树大海,站立于门前,海之韵便可尽收眼底。当晚苏东坡面对大海,听着门前波涛拍岸,鸟戏红树林,三更时分星空极美,这时候苏东坡思潮起伏,诗兴大发,文思泉涌,他点燃了随手拾起一枝松树枝,在微亮的火光下当即挥毫写下了咏物寄志诗《夜烧松明火》:
岁暮风雨交,客舍凄薄寒。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繐帐芬椒兰。
珠煤缀屋梢,香脂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另外,在三清堂门前现在还保存一口古井,这口井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史传北宋元符年间,有一年雷州半岛天大旱,河流干涸,土地龟裂。村民杀猪宰羊,祭天求雨,但老天爷不显灵。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学士苏东坡,善良的村民热情接待他,安排他住在三清堂,当晚,村民听到一声巨响,紧接着就下起了一场甘雨。第二天,村民发现村子里多了一口井,井水盈而不溢,清澈见底,含香而甘甜。村民为纪念他,于是把这口井称之为“东坡井”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繐帐芬椒兰。
珠煤缀屋梢,香脂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还有,松明村民集资在三清堂的左侧前修建了一座很有气派东坡亭,以作为纪念诗人在松明的千古相遇之缘。
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车轮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是那豁达、豪迈的、永不褪色的灵魂,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2015年6月11日
文章评论
小溪
[ft=#7030a0,4,][/ft] 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车轮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是那豁达、豪迈的、永不褪色的灵魂,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em]e179[/em] [ft=#7030a0,4,][/ft]
醉☆红☆颜【愿得一人心】
祝夏安!
小平你好!
欢迎到平顶山三苏坟来看看
仁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em]e113[/em]
小平你好!
关于苏东坡的人文历史、诗词典故没有比平顶山三苏坟更丰富了
瓶子
[em]e160[/em]
山花烂漫
苏东坡是我最钦佩的人之一。
过客...匆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调兵山市美眉
[em]e3058[/em]最 美 的 痕 迹 叫 做 回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