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谈教育之十一:从BBC纪录片看英国学生的个人意识
个人日记
想像一下,如果是中国学生面对摄像机,课堂会怎样?很可能一个个正襟危坐,举手回答老师提问,落座后也是目不斜视,安静听讲。面对摄像机回答记者提问,可能不会出现“感谢党感谢国家”,但潜意识里还是会把学校和国家的荣誉放在个人之上,几乎不可能对着镜头发表与老师相左的意见,更遑论与老师争辩或干脆翘课了。
纪录片中的老师自身就正好体现了这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比如科学老师杨君,她再三表示不希望最后的考试结果证明了中国式教育不如英国式教育,国家意识在第一位;至于中国式教学方法是否有可自省或改进之处,却并不是首要的。她甚至提到自己的父亲并为之落泪说“我父亲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我在试图把我父亲教给我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但是他们不听。”这位老师所忠实秉持的是父辈教给的观念,并且一直试图照样搬来强加给学生。旧时中国,读书是以谋生存的手段,但可能现在西方早已超越而进化到读书以谋幸福的境界了呢?父辈的观念,在特定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可能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学生,完全不同的时代,为什么还一成不变固执陈词?教师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在哪里?小到个体,大到整个民族,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点反思和警醒?
面对摄像机的注视,这些英国的孩子,不排除有故意更捣乱的成分,但本质上,表现出了可贵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意识,而这正是中国式教育中最欠缺的部分。他们并没有因为摄像机的注视或老师的威权而有意掩饰自己的言行,照样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对升旗仪式的并不以为然,被点名批评、被罚站,这些学生脸上也并没有认罪的表情,因为内心里并不认同这种威权管教。“父母的话永远是对的”,“社会那么复杂,你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面对这些中国式教育中真理般的教诲,英国学生毫不卖账,针锋相对地提出“父母并不永远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应该做自己,而不是去适应其他人”。他们的勇气、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人敬佩。
我在中国历经了几乎各个阶段的教育,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知识、技能、以及求生存的意志力。但是回头看看,中国的学校教育,从未教我去独立思考,无论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甚至到了硕士博士的阶段,学校也不曾开设任何课程来专门介绍研究方法。面对师长和权威,我们这些乖学生,都是低眉颔首,在无意识里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因此,养成一个习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第一个反应是肯定是自己错了,而不会公平地去看待问题,更遑论去挑战权威,而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其中深层原因是心理的极度不自信,是常年的中国式教育环境中自我意识的湮灭。可能是我天资愚钝,不能把责任推诿给中国教育。但很多周围的朋友都我类似,在人生路上,默默经历了很多内心的痛苦蜕变,一直到三四十岁,才慢慢学会客观公正地去审视周围的人和环境,才真正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大都并非因为受益于中国的教育,而是因为生活经历和在西方的耳濡目染。
五四运动曾提倡引进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现在中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赛先生”,而冷落了“德先生”,反映在教育上,是导致国人没有自我观念,随波逐流。西方之所以在科技、艺术、人文上有卓越的创造力,很大程度是因其注重“德先生”,推崇个性和自由。中国的教育需要把自己原有的文化加以转型, 和西方先进的价值观相结合,才有可能突破自我封闭和夜郎自大,才能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而在更高层次上与西方教育及文明来进行对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