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都是熬出来的

个人日记

 

母亲都是熬出来的 

             

看到你朝孩子扇去耳光,我的心整个地颤抖了。孩子确实很闹人,而且不是一般的闹,能够一哭起来就哭半天,但这些都不是打他的理由。那么娇嫩的人儿,怎么能够承受母亲的暴力呢?有人说,孩子不听话,就得打。我不同意。一个大人怎么如此对待弱小的孩子呢?这样以大欺小,培养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孩子闹人有各方面的原因。或者饿了,或者渴了,或者身体有各种不适。再大一些,或者因为想要什么而不得,才哭闹不止。而我们大人所做的就是需要耐心与倾听,看看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打。我们过去盛行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是不对的。而据心理学家调查,被打之后的孩子,脑神经与心理方面会出现异常。换句话说,在孩子成长期遭受的暴力,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和心理疾病。且不说那些被大人殴打致伤致死的孩子。也许有人说,我小时就经常挨打,不也好好的吗 ?只能说,你很幸运,你没有被打坏。

 我们都有幼小时的记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暴力我们甚至有着比别的更深的记忆与印象。记得我一次哭闹不止,母亲气急了,扬着手中的刀吓唬说,你再哭,我就砍你!吓得我当场闭嘴。但从此母亲凶神恶煞的样子被我记住。以至于长大之后,向母亲提起,母亲哭笑不得,说我对你的千般好,你咋记不住,就这一次,你咋记住了?是因为在孩子 幼小的心灵里,那么渴望母亲的温柔和呵护,而母亲却给了黑色的冷暴力,所以才更深地被记住。

母亲都是熬出来的。这句话不知道从哪里看到。在我有孩子之后,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我不敢说自己教育孩子是成功的,但我确实尽力了,也没有打过孩子。或许孩子本身就比较乖,感觉带他很省事。记得在最初断奶的时候,孩子每晚哭闹不止,我怕影响别人休息,就抱着孩子在屋里转来转去,直到孩子安静的入睡。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想问一句,做母亲,你做好准备了吗?有的人匆匆进入做母亲的角色,一切都还没准备好。有的职业女性,为晋升,为考研,而卖力拼搏,而把孩子当做负担。我不得不说,养育孩子是一项事业,而且是终生职业。我们需要为孩子做出一些牺牲,而这些牺牲相对于个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值得的!

我的母亲,一个家庭妇女,不认识几个字,却精心培养了我们兄妹五个。曾经我们这些所谓有文化的人,对母亲这样的传统旧式妇女有些轻视 ,认为她们没有文化,眼里只有孩子和丈夫,但我们重新审视她们,才明白,她们把养育孩子当做一生的事业,才懂得她们是伟大的!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提倡。一个有教养的父母,绝对不以打孩子为荣。对于一些调皮,任性的孩子,无非多付出一些耐心与爱而已。我相信一定有更好的办法,来教育孩子,靠拳头与武力教育孩子,不说教育失败也是父母的无能。孩子其实也不需要父母太多,也许仅仅一个微笑,一个拥抱。而孩子也将给与更多的回报。

 

文章评论

梦之缘!!

我赞同你的观点,内容娓娓道来,入情入理,希望年轻母亲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