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种风起之十二西邻且莫起埙声
个人日记
作者:矣微尘 诵读:支离疏
入暮时分,残月半悬,这个夜晚我在城关落住。
这是西部的一座古城,自古以来就是关隘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它静静地站在月色中,仿佛有点冷。它在此已耸立千年,老城墙已风蚀不堪、残损破落。没有人知道它以前曾经怎么繁华过,热闹过,又衰败过。它如同一位行将朽木的老者,饱经沧桑,又写满故事。它缄默着,孤独着,无声流淌的,是来自远古的苍凉与悲伤。
风无言,月无语。我端详着它,无言的思绪自胸中涌起。
突然间,自老城根脚下,响来了呜咽的埙声。合着瑟瑟的风声,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迟迟凝凝,又凄凄怨怨。将悲切与深远的忧伤,缓缓地传递。
恍若一股风,从远古传来,幽深,晦暗,冰冷。它无所依靠,若同一个游走不定的灵魂,前行着,踟蹰着,无奈,又哀绝。那蚀骨的寒凉,绵绵不绝地涌来,它凝住了时空,渗透了我的肌肤,让我不寒而栗,不伤而悲。
这声音,让我明白,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思无绝,哀无尽。
我寻声而去,看见不远处,一个衣着随意的中年汉子,正盘腿坐在老城墙脚下,手中握着一个鸡蛋般大小的东西,是埙。他缓缓地吹奏着,满含着心事,神色凝重而忧伤。他的头发,有些零乱,但眉眼之间的气蕴,自然天成。
看到我过来,他也只是微微颔首,并不询问。像我们这样,云游于山水之间的人,不必交换名贴,也无需多礼。遇见了,便是缘起;离开了,不过是浮生的过客。
我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坐了下来,静静地听着这埙音。这低沉、悲凉的声音,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隐约间,我听到战马奔腾,旌旗咧咧;
那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凌厉的风中,刀剑发出相互撞击的声音;
孩子的哭声在逃难的人流中,显得格外揪心。
无形的杀气,如水波一般,席卷而来,瞬间湮没了一切!
有人喊响了口令,随后杀声震耳欲聋。
那如雷的吼声,那如雨的箭镞,砍杀声,马嘶声,嚎叫声。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站了起来。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风也啸啸,雨也啸啸。这里,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只有刀锋相向,只有兵刃相见。
一场混战之后,烽烟落,剑气止。安宁祥和的世界被战火烧焦,落日的夕阳也被鲜血燃红了。古战场上,哀号四起,死伤遍地。砍断的战旗,零乱的刀枪,死不瞑目的将士,以及奄奄一息的幸存着。满目疮痍,满地流淌的都是悲怆。
如果没有战争,这个老城,也许一直以来,都是崇尚孔孟之道的世外桃园,温暖平静,祥和安宁。男人劳作,女人持家,孩子天真烂漫,老人颐养天年。
然而一场战火,把这风平浪静的生活,全部毁去。浓雾笼罩了大地,烽烟燃起,战火四处漫延,这里一时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那怕在千年之后,我仍听得到,这风中传来的,那凄楚的哀鸣。
城郊野风夜吹角,战场白骨缠草根。一切都灰飞烟灭,一切都不复存在。王朝更迭,江山易主,白骨化为尘土,昔日的古战场变成了今天的老城墙。只有那不死的灵魂,夜夜游荡在这里,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时间,无情地碾过一切;因果,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生死无常论,轮回无休止。人终究逃不过一死,逃不过这六道的轮回。曾经的锦绣繁华,不过是昙花一现。曾经史册上的辉煌,也不过是一捧黄土,半截城墙。
在这个人世间,无论生活遭遇了何种苦难,而后变迁,时间还是一刻不停地继续向前。老城墙下,那野风呼啸,风尘又起。
我听到,远处的树影深处,沙沙地传来了声响,如同人的絮语;那凄绝的埙声,如风卷落叶,渐渐地远去了。
“诸法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去西行,不为游历红尘,我亦将展开新的悟道之旅。
寄语:
这个夜晚,小晴落定,行步清风。
无想无念,不惊不扰,是一个人的小喜清欢。
月下听“风起”,音是清的,意是宁的,人若在秋水边。
人在浮世间,若沉于外,可风华;若静于内,可心清。
世有八苦,《第九种风起》的时候,心无语,风澜澜。
你与我,已是落落清欢的日子,心化为冰,不念花语。
轻微淡远,洁清自知。
缘于笔端,我与你,同看风起风落,日日夜夜。
心渐清宁,情渐贞静。
岁月也沉在光阴中,喝那壶老酒了。
一切,清凉;
一切,素古。
有一种人,会当临绝顶,高处不胜寒。他独揽苍凉山水,是绝然处的风景;
有一种字,踏遍荒草古道,却见桃花溪水。悲情留在空山绝谷,绝唱之心却仍在唱响。
用灵魂悲歌,身体永远丈量山水,魂魄永远感受风凉~~
《风起》落定,我们写下这些文字,感恩那些知遇之人,于空山绝岭,静静地聆听。
支离疏、矣微尘
文章评论
风雨中的红叶
[em]e160[/em] 这里的景色向山海关的古城,也是我两年没回去的家乡,特别那里的海让我神情绵绵------[em]e181[/em] [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