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寂静和欢喜...一意

个人日记

  图片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80后女子隐居终南的住山生活手记。一个当代奇女子,摒弃纷扰的万丈红尘,隐入山中,参禅读经,临窗煮茶,于茅蓬与僧院中穿行,过起了如古人般的山林寺院生活!

 

  作者简介

  青山,1982年生,23岁在西安读书期间迷恋上终南山,时常流连山中,造访古寺,拍摄黑白照片。24岁索性弃学,拖着几大箱沉重的书籍,隐入终南两年有余,山居修行,出入僧院,读古籍,与幽人往来。
 



 

                            时光里的寂静和欢喜

 作者:一意
       序言:

     青山,就是你这不染尘埃的笑容,一直增强着我的信心,相信世间混乱之中自有纯净和清凉。我便不再孤独和惧怕,有一个你在,我们阅过同一片山水,遇见过同一片白云了,我们有过相似的欢喜。

一个序,是我真心的倾慕,愿它的絮絮,也是溪水的不休。
 


    青山发信嘱我给《雨里青山梦里人》写个序时,我正在记录一件小事:寺院是我散步常去之处。

       真是有缘,我想青山就是做着这样散步的人,她不出尘,却觅得了清凉之境。

       曾与她见过一面,当面听她说起两年的终南山山居生活。在空气清冽的冬夜,我听出了那段时光里的寂静和欢喜。

       山水一直向人发出无声的邀请,有些人会听到,于是毫无觉察地踏入山林,绕过山石,趟过溪水,走在蜿蜒的山径,进入苍茫和翠色,吸收雾气和彩云。我想,青山是听到了这样的呼唤,她推托开人世的繁华,邂逅山林。

       每个人,最终无不回到山中,成为其中的一瓣落花,一片叶子,一块石,一粒尘……

       终南山中有许多隐士,我想,他们只是比我们更早地回到山中,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跟随四季而与时代脱节,在这里探寻人的自由之境。青山虽否其中出尘之士,她对两年生活的记录,为我们描绘了这些朝暮对山色不知人间年岁的南山僧。在她清幽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大多和善、温和、年轻、年老,他们也脆弱、彷徨、痛楚。面对至亲至爱的逝去,依然悲伤垂泪。但他们在寂静的时光里,与山色同翠同枯黄,在独处中与万物同在,变得智慧、单纯;他们秉承了山水的灵气,回归内心的清净。他们与世间众生与我们尘世之人一样,也都在时间的网中,只是他们在聆听寂灭的清响,孤独圆满而清凉。

       读青山的文字,有人误以为她是出家之人,一度我也这么妄加猜测。而其实,她有清净之心,心不为尘世虚幻之物羁绊,何处不是净土,出家在家有什么分别呢?我们且看她在南山与草木鸟兽相往返,与山寺僧人品茗清谈,山径中往返,晨昏里听泉观云,她分明是闲云野鹤,分明在山川草木间获得了生命的喜悦,听得了时光里的寂静而获清凉。

       我们常常把事情弄反,以为去山林寺院能觅得清净,可是事实是只有当我们准备好了清净之心才能抵达清净之境,只有我们有闲心,才能有闲事闲时。而青山她身在何处,都是一样的,无论行走还是止栖,都是一样的,她依然保持着她那颗清明无住之心。她从南山返回了江南,但是一切美好并没有结束,她与山中之人和山中草木结下的友谊在岁月里继续生发繁茂,她依然在她的平常日子里在诗书茶饭间守静得趣。

       也有人疑惑,她这样行走山野寺院究竟要寻找什么。我想说,她什么也不寻找。听见过她的笑声,见过她的泪水的人,谁也不会怀疑她有着一颗多么纯净的心,为温慈所充盈。一颗充盈丰富的心还需要寻找什么呢?不寻找什么的寻访总是圆满的,这种圆满从踏入山林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她因此邂逅了无数清凉时刻,享用了无边的寂静。空而满,便是这样的行走。

       雨里青山为雨而迷蒙,但我们都相信山色未改黛青美。人生如梦,好梦里,虚幻即真实,梦中人,梦着醒。有谁探得时光尽头的真实?如此而已,散步,空还,且听它的寂静,如可,得些欢喜。

                                                                                         

                                                                                              七月十四日
 

文章评论

海的女儿

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写的也是终南山的修隐士生活,有兴趣可以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