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剑——我的沟通师之路——一敏
个人日记
早上醒来的时候,突然冒出这句话来,“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突然间来了灵感,对哦,这才是沟通师的境界;
要形容,从一开始接触深层沟通到成为专业沟通师这条路的几个过程,用学剑的几个过程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刚开始,还没接触深层沟通,自己的心中是一片空白,固然是懂了一堆的心理学知识,还有一堆的催眠治疗的手法,但,对于心灵领域,对于深层沟通是一片空白,等于说是处于“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地步,但那个时候,是什么都没经历过的那种不懂,是什么经历都没有转换成智慧的那种不懂与空白,那种空白更应该说是一种空洞吧;
然后呢,开始上了深层沟通的两个课程,心中充满了喜悦,哇,这个东西才是我要的,寻求了多少年的答案,困扰了自己多少久的困惑,老师一下子,把我点透了,那么多高深复杂的智慧,老师居然,如此清楚明白的讲给我们;而且,用如此简单的语言,如此简单的技术步骤,分解给我们了;
此时,深层沟通的沟通步骤就像老师交给我们的一把宝剑一样,而那两本教材,不就是剑谱吗?于是乎,一个一个开心的抡起手中的宝剑,开始找个案沟通去了,只是这个时候,老师技术的原理,精髓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到自己的内心;
也就是说,此时我们的心中是无剑的,而只是按着老师的那些沟通步骤,按部就班的开始给人沟通了,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沟通;于是乎,开始沟通个案,嗯,碰到外灵,要怎么处理,碰到业种要怎么清,碰到疾病,特殊疾病要怎么沟通,碰到亲人往生要怎么处理,要怎么带个案回溯前世今生未来。。。
第一个阶段,会发现,老师的每一招都好好用;
巧的是,我发现老师把深层沟通考核步骤分解为8个部分;刚好相应于武侠小说中的武林至尊剑法,《独孤九剑》一般,独孤九剑中的每一剑皆破一种武功类型,深层沟通八个部分亦然;
呵呵,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深层沟通是分为8个部分,但独孤九剑,却是九个剑式啊?呵呵,你忘了,考过沟通师之后,老师会要求你完全放下所有的沟通步骤,完全放空自己,成为个案的守护灵,成为那个无剑的状态,而这就是深层沟通的第九剑,也就是无剑的状态,不刚好吗?而独孤九剑最后一招,好像也刚好是无招的;
第一阶段,心中无剑手中有剑;
正因为,这个时候,是心中无剑,而手中有剑,所以,往往沟通会特别的见效,因为,自己也不知道,深层沟通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指令下去会有什么效果,更不知道这个步骤,为何要这样设计,更不清楚深层沟通的深度是多深;只是知道,对,就是这样用,就是这些指令问下去;往往这个时候,乱枪打鸟,总有打中的时候,个案就会哭啊,就会释放,就会化解。。。。。。。
因为心中无剑,所以什么剑都是好剑,何况是用独孤九剑拿来挡兵杀敌;所以,在这个阶段,往往沟通会特别顺利,感觉也特别好,因为剑好用啊;
所以,深层沟通学习最快乐,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了,呵呵,这个时候,是拿着剑到处乱刺,乱砍,然后砍的血淋淋的一片而不自知;
如果满足于这个阶段,那就会错过后面更美好的风景了;
然后呢,就是通过慢慢的练习,沟通越来越多的个案了,心中对沟通开始有些概念了,哦,原来这个沟通步骤的精髓是这样的,开始慢慢的把一些,精髓慢慢的融合到了平时的个案沟通之中了,开始明明白白的沟通了,也就是慢慢的进入了,下个阶段,也就是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心中有剑手中亦有剑;
这个时候,如果开始上学分班了,往往就会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你在外面自己演练的越多,沟通的个案越多,成就感越大,到了学分班上,打击就越大;
因为,一到这些资深的辅导师眼里,我们那些所谓的沟通,自信的忘乎所以的沟通水平,原来是,一无是处,因为我们往往把招式完全用错,并且已经歪曲成型了而不自知,所以,这个时候纠正起来也就特别痛苦了(因此,林老师会建议我们一上完圆满班就直接上学分班,这样沟通方式还没有成型,就赶快垒实基本步骤);
这个我可是有深刻的体会,当时在上第一次学分班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沟通的非常好,而且第一次学分班之前我就已经沟通了20个个案(200个小时)以上;而且每次沟通完,个案的回馈都是很不错的,一会儿让她哭的死去活来,一会儿让她回溯前世,一会儿可以让她化解冤亲债主,所以,当时,我真的是觉得,深层沟通就这样啦,我肯定可以一次性通过学分班的,我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师了;道理呀,不就是那样吗?讲什么道理,我都会说,而且说的比谁都好;所以,你只要观察,平时只要是滔滔不绝的学员,那基本上是初学者,越学越久,话会越来越少~~
可是,我真的懂了吗?只能说貌似都懂了,或者说头脑都懂了;道理上明白还不容易啊?
所以,当我志得意满的到辅导师那里(我的第一个辅导师是,漫莎老师,她可是辅导师中最严厉的几个辅导师之一),没想到,第一天沟通下来,就被漫莎老师,批的一无是处,该重复的地方重复不够,不该重复的地方乱重复,因果带不清,主轴偏离,指令乱用,被个案主导,事件沟通的不完整,展开度不够,该切进去的不敢切,沟通的太拖沓,不够干脆利落。。。。。。
天,当时我眼前就是一阵发黑,但,怎么样都要维持住自己坚强的外表,要保住自己是不怕打击的形象,我还是硬生生的挤出笑容,做诚恳谦虚状,继续请教;
最后漫莎老师,给了我一个评价,好了,这几天学分班你就慢慢纠正吧,因为你没上过学分班,犯这样的错误也是难免的,继续努力就好了;
天~~~,自以为已经是沟通师了,甚至比一些专业沟通师沟通的还好的我,这一场沟通下来,结果居然是这样,居然是一无是处!我就一下子被打入了地狱的最底层;信心被彻底踩成泥了;
所以,有很多学员,就是这样,经过了一次学分班之后,就彻底沦陷了部分原因也是在这里了;
但学分班上所要经历的又岂是辅导师批评这一关?
在学分班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个案层出不穷,有一躺在沟通椅上就笑的,就有一躺在沟通椅上就哭的,也有当场被触动直接骂沟通师的,也有当场骂辅导师的;有一被沟通就滔滔不绝的,自说自话,你根本无从插话的个案;也有半天挤不出一句的慢悠悠的个案,她管你沟通时间只有45分钟,她就半天一句话,半天一句话,急死你;有一闭上眼就回溯到前世的天线宝宝,就有沟通了半天都无法进入状态的个案。。。。。。
还有同样的个案,考核同样的步骤,但是A能过,B能过,你就不能过的情况;特别是在你绝对相信,你沟通的和前面两位一摸一样时;
还有,看着某位,你一直以为沟通比你差很多的学员,他居然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学分收入囊中,而你一分未得也就是算了,居然基本步骤都还被要求一再的练习;
更有甚者,一个考核项目,你可以反反复复考核了十几次都无法通过的情况,有些学员,每一次学分班都来,但每次,就是一个学分未得;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应付不了,当机在当场的下一个就是你自己了;下一场的沟通演练,你可能就成为个案了,现场动手术;穿越不了的,就有直接逃离的了;
于是乎,就有开始批判这个学分班的,也有骂辅导师的,还有开始怀疑这个技术的。。。反正人有多少种,反应就有多少种;
因此,每一次学分班下来,就会有一批的学员,被自动淘汰掉了,从此都不见了;多少人,刚刚上完课之后,到处宣扬深层沟通的好,到处分享深层沟通的感动,信誓旦旦的表明自己已经是个专业沟通师了,而且表明自己已经预观到,什么时候成为专业沟通师了;可是,几次学分班下来,人就不见了,消失了,从此再也不谈深层沟通了;
所以,这就是学分班,这就是学分班的残酷之处,也是学分班的精彩之处,更是学分班的慈悲之处;因为,在学分班上,你什么样的个案都遇到了,你什么情况都考验都通过了,再出去接个案,你还怕他什么样的个案了?如果连学分班的考验都通不过,那你还想在这条路上走多久?趁早放弃的好,省的浪费金钱与精力!
难道等你授证了,成为专业沟通师了,收了那么高的费用了,再给你遇到不会处理的个案,遇到不会沟通的状况?深层沟通费用那么贵,身为沟通师,你收的起这样的沟通费用吗?如果还没有把握,不如在学分班上多打磨几次;
在第一次学分班上,经过了漫莎老师的打击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沟通,就开始匠气十足了,不再敢自由发挥了,因为心中开始有变化了,哦,原来深层沟通是要这样沟通的,哦,原来,还有主轴,事件要展开,要定位,同时也要主导,但又不能浪费时间,切入要干脆利落但不能偏离主轴的。。。
所以,也开始了最为痛苦的学习旅程了,因为之前的沟通被否定,打击的一塌糊涂,完全被否定掉了,所以在学分班结束之后,就有一段时间,不敢给人沟通了,或者虽然是沟通,但,开始沟通的框架十足,匠气十足了,这个时候,我沟通的灵气消失了,成为了一个会深层沟通的工匠了,因为在上学分班之前,我会无意识把很多不属于深层沟通的理念都融合进来,比如催眠,比如精神分析。。。但说实话,是花招多,因为什么都没有真正深入进去的;
但也就这样,心中的那把剑开始渐渐的成型了,每一场的沟通,通过辅导师的纠正后,我也在反看我自己了,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是不是不耐烦了?是不是又不敢切了?是不是又不敢深挖下去了?沟通是不是又被个案主导了?在这一场沟通中,我怎么了;
然后,在每一次的学分班之后,我就会明白我下个阶段的功课了,因为在学分班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自己的种子,自己的模式;这也是学分班的另一个功用,因为每次的学分班都是一个巨大的共业场;把这么一批各种各样的学员压缩在了这个时空点,大家都不断的面对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的模式、种子都掏出来,摆在大家面前,就这样不断共振着;于是,每个人心灵深处,平时不易觉察的种子,行为的模式,就很容易的被震荡出来了;
然后,学分班一结束,很多人就开始赶快的彼此互约沟通,互相清理在这次学分班上被震荡出来的种子,这也是学分班上学员最可爱的地方了;
我呢,是属于很难被沟通的那种个案,第一次学分班结束后,本来是约好王丽萍沟通师给我沟通压抑,不表达的种子,可是因缘巧合之下,她居然就是没时间给我沟通;
于是,没得选,我就开始在生活中去面对,去穿越自己这次的成长课题,看到了自己不敢表达,被压抑的种子,于是,学分班一结束,就开始了在生活中去面对了,在生活中去表达了,于是就在生活中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又跌宕起伏的故事了;(具体见我之前的博客,都有记录)
在第二次学分班呢,更狠,碰到了两个杀手型的辅导师,一个是黄馨谊老师,另一个就是张琳老师;
本来经过上次的学分班的打磨之后,在生活中,通过不断的自我面对与清理,慢慢抚平被打击到谷底的信心,同时在表达上已经开始会表达了,懂得不再压抑自己了,也再次开始重建对沟通的信心;
此时,心中剑与手中剑开始慢慢的磨合了,这个时候我的沟通开始再度慢慢的得心应手了,那个时候的我,对每一个沟通步骤都很熟悉了,也就是开始把每个沟通的精髓,理念慢慢融合到沟通之中,一点一滴的渗透进去了;
心性关
到这个时候,也就是说,沟通步骤很熟悉,概念很清楚,但是,心性不到;心性,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在沟通中,辅导师却可以从我的沟通中看到我的心灵状态;心性,开始成为影响我沟通品质的关键因素了;
在馨谊老师那组时,馨谊老师评点我的下指令的方式总是低空掠过,清种子也是尝试看看,反正先重复几次,确定是了,才切下去,不敢一针见血的清种子;那个时候馨谊老师反而对我没如传说中的铁面,我居然在她手下取得一个学分,呵呵,实在有点庆幸;而且她居然没有怎么批我,学分班之后,我开玩笑的问馨谊老师,你怎么这次没传说中的狠啊;馨谊带着她一贯的柔柔的微笑,不紧不慢的对我说;反正看你在下一组,还有张琳在那等着你,我就放你一马了;
果然,到了张琳老师那里,这次就被批的够狠的了;
但我也从这次学分班中,看到自己被否定的种子是如此的严重;
因为辅导师,每次纠正我的时候,我总要为自己解释一下,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我的本意是那样的,其实,我是明白个案的心灵状态的,其实我是。。。。。。
这次呢,张琳老师就让我解释,等我解释完,她再针对我刚才的解释,刚才我给自己找的借口,不客气的,再给我一顿更猛烈的否定,批评完之后,我就更哑口无言了;
批完了,还要告诉我,因为我看到了你的这个被否定的种子;因为你就是怕被否定,所以,别人一纠正你,你就迫不及待的解释,所以,我就给你机会让你解释,等你解释完我再给你更大的否定,看你怎么办;你可不可以学着在下一个辅导师那里,当辅导师,给你纠正的时候,你可不可以认真的听好,认真的听明白,听完之后,不要做任何解释,只是告诉她,“谢谢你给我指出来!”。。。。。。
很多人问我心性要怎么考?告诉你,心性就是这么考的!
于是,咬咬牙,算你狠,我认了!因为知道你说对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改!
呵呵,于是在下一场,沟通结束之后,我再“谦虚”的请张琳老师给我评点,请她顺便给我指出我的心灵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呵呵,这可是我自找的;于是,张琳老师就不客气的给我指出了,你的沟通,让我看到,你犹豫不决的个性,你的指令让我感觉到总是柔软无力的,你可不可以看到是种子,就不再犹豫,就是一个劲的给我重复下去;我感觉,你不敢看清楚真相,你在害怕什么?我不知道你在害怕什么,但是,在你的过往是不是有发生什么事情是你不敢面对的,是你不敢看清楚的?你这样的个性,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会给别人乱种因缘种,在感情上这样的个性很容易脚踏两只船;
天,张琳老师怎么看的这么准,我可什么都没说,她可以从我下指令的方式,看出我个性的犹豫不决,甚至推断出,生活中犹豫不决个性,甚至说我很容易脚踏两只船(当时行为上是没有,但当时心里上确实是有这样的);
当时,我的两个同事也都在场,她们看到张琳老师评论是如此的一针见血,都在那里不怀好意的笑出来了;
这个时候,我看到辅导师,是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由因推及果,又能由果推及因的立体式的因果观了;原来蝴蝶的观点是这样的啊,以前一直只是在概念上知道,蝴蝶的视角,现在算是真见识了;
当我还在那里像毛毛虫一样线性的找个案事件的因果关联的时候;从张琳老师身上,我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是蝴蝶式的立体的因果观了,特别是在她评论我们的沟通时,看到她如何由一个事件中抓出那么多个面向的因果来,如此立体又如此清晰的去看待一个事件,我真的是被震住了,原来沟通是可以这样的;
不过,从此我也心服口服了;当然也更坚定,深层沟通之路要如何走了;
这次学分班之后,我又找了王丽萍来给我沟通,买了30个小时的沟通,我就要沟通那个我不敢面对的事件了,结果沟通了10个小时就穿越了;只是后来,发现沟通中还有很多遗漏的地方,于是发狠,自己一个人在自我沟通的时候把,每一个细节,全部拿出来,再面对一次,一遍一遍的去面对那几个我不敢看清楚的事件了,面对的不够彻底,那我就全部摊开在博客上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系列《SEX》的博文了;
就因为这样的自我面对,所以,在生活中,我带了15年而离不开的近视眼镜就这样一次拿掉了,从此我不再需要眼镜来掩饰自己的心灵状态了;因为我要看清楚真相了,我不想要这样不痛不痒的生活了,我不想要,这样暧昧不清的感情了,我要看清楚真相,看不到真相,宁可死!
看不到真相,宁可死;
于是,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事件,都把我逼到心灵的最深处,最深处的恐惧都被逼出来,于是,一个一个事件的,我都把他一一面对了,然后一一摊开
每一次的学分班,对我而言都是在火中淬炼一遍,而所谓的脱一层皮的体验想必这个应该算是一种吧;
而我在生活中面对了那些关于性的那些业种之后(当然对于性,我还有一些更深层的点,只是现在还没挖到),我的沟通模式自然开始就有了变化,心性就是这么提高的了;
当然第二次学分班结束之后,我给自己的是两个课题,一个就是,面对那些过往不敢看清楚的点,另外一个就是开始与人沟通了,这也是提升心性,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实简单说就是在生活中去面对了;
所以我决定回到生活中去了,其实两者都是同一个问题了,就是不敢面对,因为我之前会选择心理咨询师作为我的职业,固然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职业,但另外一方面也不能不说,是因为自己逃避和人群接触的心理,因为我一直以来都不擅长人际交往,特别是处于人多的场合,我通常是不知所措的,所以,我会让自己尽快的逃离人多的场合;所以呢,选择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在自己的咨询室里面,每个来的个案,都是有求于自己,动不动都是叫你老师什么的,反正,不需要面对一堆不可预知的人群,不需要面对种种很难缠的客户;
当然,也是张琳老师的一句话敲醒了我,“你会与灵沟通又怎么样?你懂不懂的与人沟通”
对啊,你在沟通室里面沟通的再好又怎么样,你懂不懂的当下的与人沟通,懂不懂把深层沟通直接运用在你的生活中?于是,我决定面对了,因此,我从沟通室里面走出来了,不再执着于非得要去沟通室里面沟通不可了,开始回到生活中,回到工作上,回到人间去修自己的心性了;
我就做一个客服好了,所以,也是因为这个因缘,第二次学分班之后,我就开始入职于觉醒中心了,开始做一名心灵顾问与文案了;我开始在生活工作中去面对个案了,在工作生活中去修炼自己的心性了;然后就刚好陪伴了觉醒中心三个月,最后三个月,我与觉醒一起走过;
待到了第三次学分班,我的沟通就开始越来越顺了,指令下的也越来越坚定了,这个时候,我就剩三个学分了,疾病,特殊疾病,心灵净化了;(虽然这两次的学分班期间我的沟通与被沟通几乎是没有,但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再生活中,在工作上提升,修炼自己的心性了)
疾病沟通,是最考验因果观了,第三次学分班(报了5天,前面两次都是10天)前面两天,我自己被个案触动了,自己开始为那段纠缠不清的感情烦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自己带个案怎么都无法看清楚个案的因果关联了,所以,没有意外,我沟通疾病,自然就带的一塌糊涂了;
然后,那天就请孙敏来救火,请她来帮我沟通(孙敏这个时候刚刚通过了学分班考核),一个事件一个事件的沟通下去,虽然最后因为我自己挂碍时间,最后没沟通到核心,就这样结束了那天晚上的沟通;但,我整个人立刻就清明了许多(现在想来,如果那天,我不是挂碍时间太晚,等下孙敏回不去,我可能就直接穿越了,有可能就这样一次性通过学分了,就省下下面半年的晃悠了),后面剩下的三天的沟通,果然因果线带的很清楚,整个疾病步骤一,步骤二都沟通非常顺利,而且很完整,但是,沟通疾病步骤三的时候,就郁闷了,因为第一,当时个案身上没有遗传疾病,我又因为自己从来没沟通过因缘种疾病的沟通法,所以强行就抓住一个因缘种事件开始沟通起遗传疾病,结果自然是一分都没过;
这个时候的我,对学分还是得失心很重,还是纠结于那一个能不能过的学分(什么是心性,这个就是了);
第三次学分班结束之后,觉醒总中心也关闭了,刚刚找到的家,再度失散了,刚刚才转正完,居然就又离职了;彷徨,无处可去的我,带上《把自己布施出去》的心愿,带上自己那5分的沟通师查核表,开始了四处流浪了;
收起实习沟通师的身份,重新披上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的身份,开始四处讲课了(开我自己的《灵性催眠》干起老本行了);
在四处开课,讲课的时候,是需要我在课程上现场做一些催眠示范,同时也会做一个现场的催眠治疗个案,逼的我这个从来没有讲过课的生手,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演示自己的沟通水平的我,在那个当下,就不得不立即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了;
于是,我就直接跨越过去了,直接成为了那个状态,老师一直教我们心想事成的奥秘,是让自己直接成为那个状态,如果,我永远都是以一个实习沟通师的身份去考核,寄希望于辅导师承认我沟通水平已经过关了,是个专业沟通师了,那不知道还要多久我才能达到那个“已经是”的状态了;
呵呵,这几个月的四处巡回讲课,让我直接跨越而直接成为已经是的那个状态了;我已经是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了,那,我何需学分班的认可,何须授证了;
因为在催眠课程上,在学员面前,即使,再怎么不自信,你也得上啊;再说,心灵是会影响心灵的,只要我在催眠的时候,流露出一点的胆怯,或者,不自信,学员就不可能会被我带入深层的催眠状态;
所以,几场《灵性催眠》课程下来,我就直接成为了那个讲师的状态了,呵呵,直接穿越在大学里,站在讲台上讲话就会头脑一片空白的那个我了;
这也是自己发心付出后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回报吧~~~
所以,第四期在苏州上学分班的时候,学分的得失就已经很难在我心里引起波澜了;
在四处讲课的期间,偶尔我也接一些个案,而这个时候所做的这些,其实都是修我心中的那把剑,我才开始真的明白什么是因果了,怎么在事件中带出因果;
因果观,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一上完老师的课,就明白因果了;而我,到这个时候才越来越清晰的明白了因果(林老师当时在心灵方舟三上说,要明白因果,最少要沟通50个个案,而要明白时间的观念,最少要沟通100个个案),好玩的是,刚好就在那段时间,我接连接了几个疾病的个案;在深层沟通里面,疾病沟通,是最考验沟通师是否清楚明白因果关系的一个沟通步骤了,只要因果观不清楚,疾病就带不好,就容易带歪,沟通就不会见效;
于是,这个时候,我开始慢慢做到,心中剑与手中剑慢慢合一的了,这个时候,我的沟通开始四平八稳,基本上每场都会沟通的很稳定了;
下一个阶段:放下手中的剑
当然,我要承认,这个时候我的沟通,还是匠气成分太多,但这个时候,我遇到的个案开始,逼我放弃沟通步骤,开始逼着我放下手中的剑了,
甚至在某个时候,都是逼着我连心中的剑也放下了,(《再见守护灵式沟通法》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最难的也是这里,最痛苦的也是这里了,因为要放掉手中的剑还容易些,放掉沟通步骤还容易些,但要拔掉心中的剑,全然放空自己,成为那个空的状态,又谈何容易?
那几天在苏州沟通个案,说实话,经常沟通的我痛苦不堪,有时候,真的恨,每天怎么一睁眼,天就亮了?天也亮的太早了吧;一起来,就马上又要开始沟通了,可是个案已经来了,心理咨询的费用已经缴了,你即使知道,这个时候你的沟通是匠气十足,但你可以不接个案吗?
不能不接啊,所以,那几天,每沟通完一个个案,我就彷如大病一场一样,沟通到那个抑郁症个案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快要虚脱了,当然当时我是被逼出来的守护灵式沟通,但,沟通完之后,还是会有得失心,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事件没处理,种子没清,还是觉得会有愧疚感;
那几天,我就是一直生病,一直感冒,一直受凉;反正就是接二连三的感冒;呵呵,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为何感冒,不就是失落啊,内心有失落,所以我的身体就感冒给我看;
严重的那次,我只能给个案沟通5个小时,剩下的时间,我全部都只是和她做分享了,我完全没办法再给她沟通下去了,因为我已经快虚脱掉了;
那几天我对自己的沟通效果,可是非常非常的不满意,我知道是因为我有得失心了,是因为我希望帮她们沟通好,我心中有着太多深层沟通应该怎么沟通,沟通应该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的框架了,所以,我的沟通就是其累无比了;
所以,沟通了完差不多有6个个案吧(60个小时),刚好预约也告一段落(其中有一个个案打电话给我,还被我借故推掉了),我这个时候,心力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整个人累的快趴下了,因为,心中有剑,手中亦有剑;正因为这样,沟通是会其累无比;因为沟通中会有想带出因果,因为沟通中会想抓主轴,因为沟通想要带重点;
所以,下面的工作就是扔掉手中的剑,同时也扔掉心中的剑,真正做到心中无剑,手中亦无剑的境界了;
最后,在苏州的这次学分班,我的沟通就开始很稳定了,每个沟通步骤,像,疾病与特殊疾病,每一个部分,我都是稳稳的通过,每天过一个步骤,半个学分,都是稳稳当当的收获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折了;
我最后过掉的学分是,心灵净化与宽恕沟通法;当然这个也是一种因缘,这里也顺带提一下,我自己踏入深层沟通,就是因为自己的心灵被净化了,当时就是因为王丽萍,给我做清业种的沟通,我放下了长久以来的包袱,也就是因此,我走入了深层沟通领域,并把这个感动带到了今天;
所以,同时我也以心灵净化做为沟通师考核的毕业之作了,在只剩最后一个学分(也就是心灵净化与宽恕沟通法部分)的时候,我已经是整整上了30天的学分班了,但是对心灵净化这个部分,我从未考核过,当然也是我有意为之,因为,心灵净化给我带来的是最大的改变,同时也是最多的感动,所以,我一直没有去碰这个部分,虽然我一直请教,一直看别人怎么沟通,但这个部分我一直没有去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心灵净化给我带来巨大的感动与改变,我知道,真正有深度的心灵净化是什么样子的,真心忏悔是什么样子的,而我一直觉得,我还带不出那种感动来,我还带不出那种深度来,所以,我就一直没有去试着考核这个部分,或许某个层面也是因为自己的心灵没有面对彻底吧;
巧的是,在最后一次学分班,我的第一个个案,也一起来上学分班了,一上来,我也是给她做心灵净化部分的沟通;这一次沟通,也算是了我自己的一个愿,因为她是我的第一个个案,所以,之前可以说,都是她来成就我的,但我给她沟通,就是最初的那20个小时的沟通,之后基本上就再也没有给她沟通过了;这次再重逢,在学分班,沟通心灵净化,呵呵,一沟通,果然是得心应手,张驰有度,那里该切进去,那里该展开,那里该重复精确面对,一一清楚明白,但同时又沟通的行云流水,整个沟通过程,我自己都是非常的满意的;虽然最后因为自己对宽恕沟通法的一个概念的不清楚,造成了一个小小的缺失,老师让我第二天再沟通一次,但,这次的沟通于我已经是非常满意了;我心理已经知道,心灵净化这个步骤我已经过了;
果然,第二天就顺利的拿下了最后一个学分;
2010-10-18
一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