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华风雅 温了时光 倾了灵魂

个人日记

 

     岁月都在歌里,往事都在风里。在我们生命的远处,在我们目光的尽头,一场盛华的风雅,温暖了渐已灰冷的时光,倾倒了渐已麻木的灵魂。四道风景,都站成了永恒。爱亦可以这样一段一段走过,没有多余,没有牵强,她或她的位置,别人无法代替。中国传统从一而终的美好,亦可以在爱的传递中实现。读懂了顾维钧的情感史卷,读懂了张润娥、唐宝玥、黄惠兰、严幼韵这四道女人风景,你或许就会相信爱情的美好不是都在传说中,请细阅之(这是我空间最长的人物篇)。

 
图片

                        
引子 

    历史学家唐德刚说,中国百年出了“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和顾维钧。其理由是,李和周都是手握大权的人物,在邦交上“说一不二”,而顾维钧则只是奉旨行事,为君作嫁,所以算“半个”。呵呵,我的看法正相反。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李鸿章和周恩来都是政权执掌者,就工作范围和性质来说,他们最主要的职责是管理整个国家,外交只占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而顾维钧则不一样,国家外交是他工作的全部,外交也是他唯一的职责,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外交官,他才是全身心扑在外交上的名副其实的外交家,而李鸿章和周恩来也只能委屈算“半个”外交家了,不知我说的有道理否?

     我很早就把顾维钧列入我的人物写作计划,但迟迟未能动笔。最主要的原因是,历代
历年写他的各类文字林林总总十分壮观,我有必要再凑这个热闹吗?后来,我陆陆续续的读了一些关于顾维钧的文字资料,总感觉有一种,怎么说呢,就是你眼看着有一道很美的景致,怎么摄影者总是拍不出好照片呢?于是,我决定,还是要写,不管写的如何,总归是写一个远梦笔下的顾维钧,如此足矣。

     顾维钧人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幕,就是1919年1月28日上午11时,他在法国外交部的会议厅里,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黎和会”上,用流利的英语代表中国政府所做的演讲式发言(注意,他手里没有发言稿)。年轻的中国外交家顾维钧,面对各国列强对中国领土主权“分赃”“瓜分”的淫威(意欲强占中国山东……最坏的还是小日本),大义凛然,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寸土必争,以他个人的胆识、智慧、才华和魅力,既断然拒绝了各国列强的无耻索取,又征服了在座的各国例会的代表。顾维钧的即兴
“拒签”发言,无异于在各国列强的头顶上大喝一声,让他们第一次感到来自中国的铮铮硬气。这是在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上,中国第一次不惧列强的威胁,敢于直面群雄叫板说“不”字,也破了“弱国无外交”这个国际交往中俗定的“铁律”,那叫一个大快人心。当然,如此“顶天立地”扬眉吐气的大风头,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也是仅有的一次。
 
图片图片
     (参加巴黎和会的顾维钧)     (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顾维钧) 
 
     这个旧时的上海男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儒风翩然,骨气凛然,历任总统秘书、外交总长、外交部长、财政部长、直至内阁总理,三朝元老,76岁竟当选国际法庭副厅长,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迄今为止中国最长的回忆录。他的一生创造了百年不见的辉煌、稀世罕闻的奇迹、空前绝后的伟岸,是一位值得大树的中国人。 

    顾维钧身上有才子的聪颖、权贵的身份、望族的家世、洋派的学识……这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是不多见,算是一个人见人羡的“人物”了。他那“一波四折”的婚姻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像他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情感生活是不会寂寞的。但不要误解,顾维钧虽然有过四次婚姻,但与民国时期那些名人才子风流韵事满天飞,完全是两回事。顾维钧的四桩婚姻,都是实实在在的恋爱,实实在在的结婚,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既便是第一次父母包办的婚姻,那也是实实在在走了“悲剧”过场,怨不得顾维钧“无情”。我说,本就无情,哪来“无情”呢?

 
图片
    

 
一说,错情张润娥……
     
     我的观点:爱或不爱,无需理由,固然她貌美心惠。
     
     我在网上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张润娥的照片。因为我非常想一睹这位顾维钧“有名无实”的原配夫人之娴采丽姿。张润娥出身上海滩著名的中医世家,又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独生女。张润娥的父亲在一次为少年顾维钧看病时,一眼就相中了这个聪慧俊秀的男孩。结果可想而知,门当户对,媒妁之言,于是,12岁的顾维钧与10岁的张润娥,顺理成章的订了娃娃亲,这是发生在1900年的事情。后来顾维钧赴美国留学,8年后,在中国封建习俗的大背景下,在父母兄长等软硬坚持下,顾维钧不得不让步,答应只做“形式上的结婚”……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位顾大才子竟然说到做到,愣是把这个“形式上的婚姻”进行到底了。本想以此为缓兵之策、等待日久生情、生米煮成熟饭的顾家大小,却等来了顾维钧从美国寄来的一纸离婚协议。
     
     张润娥留下的文字线索实在是太少了,只是在顾维钧大哥的信中有一些极力夸赞张润娥的话语,可以归总为四个字“貌美心惠”。从这些事上可一窥张润娥为人之优品。洞房花烛夜,顾维钧玩起了失踪,躲进母亲房中,让大家好一通找。既便回到新房,他也不肯上床,这使张润娥极为难堪。几经请他,他仍然坚持不肯与张润娥同床而眠。张润娥无奈,只得说,你如果喜欢独眠,我就睡沙发好了……没想到,从此两人虽名为夫妻,却从无同床,婚后3年,夫妻之间真正做到井水不犯河水。1911年,顾维钧正式向张润娥提出离婚。张润娥非常平静的面对顾维钧,不闹、不哭、不纠缠,顾维钧让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比如,顾维钧刚提出离婚时,她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只是坐在一旁听顾维钧说。过了一些时候,顾维钧把离婚协议给她看,她没有提任何意见,只对顾维钧说,你让我签,我便签。顾维钧是学法律的,知道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是可以颠倒是非的,也为了给两个家族一个准确的交代,他请张润娥亲笔把离婚协议抄写四份,张润娥没有表现出一点的犹豫,顺从招办誊写了四份,他们各留一份,双方父母各留一份。其实,我想,这里顾维钧是有点私心的,就是他想以此证明,张润娥同意离婚不是被逼的,是她心甘情愿的……呵呵,在这里,顾大才子耍了一个小花招。当然,张润娥肯定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给顾大才子留点面子罢了。虽然,名不副实的张润娥早已远离顾维钧华丽超凡的生活轨道,但她在顾维钧的心里从未真正的“烟消云散”,他在晚年曾不止一次的回忆到张润娥。说她贤惠、豁达、明理、真实、淳朴,流露出真诚的感怀之情。
     
     关于张润娥的最后结局,我没有查到确凿的资料,只是传说她一直未再嫁,后皈依佛门,孤独一生。期间,顾维钧因深感愧对张润娥,曾于1933年写忏悔信并送钱给她,但都被生活清贫的张润娥拒绝,可见此女子也非一般女人。只可惜,爱情这东西实在是叫人难以捉摸啊。或许命该如此,任何挣扎都是徒劳。很多人都不信命,但命运却要经常来作弄人。所以,认命也是人生一大学问和一大课题,能破解的人真的少之甚少。

 
图片 
 

 
 
二说,挚爱唐宝玥……
     
     我的观点,娶妻当娶唐宝玥。
     
     唐宝玥是唐绍仪的千金。唐绍仪何许人?曾任山东大学校长、北洋大学校长、也是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1938年,因被怀疑与日敌有染,蒋介石指使戴笠将其暗杀。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日本人确实拉拢过唐绍仪,但说唐绍仪已经投敌,似乎有点牵强,或者说在他还没来得及“投敌”的时候,蒋介石先下手,军统“奉准予以制裁”。其实,唐绍仪的一生还是做过很多值得褒奖的事情,尤其
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保留的唐绍仪纪念馆、唐绍仪故居就足以说明,国家和人民对他的一生还是基本肯定的。
     
     说来巧,顾维钧与唐宝玥的结合,也是由未来老丈人先相中,才有后来的喜结良缘。初识顾维钧,唐绍仪就被顾维钧卓越才华所吸引,遂引荐其为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同时,唐绍仪已萌生要招顾维钧为婿的心思。唐宝玥是唐家五小姐,虽不是天生丽质,但端庄娴雅,温柔大方,且有良好的西学背景,这一点与顾维钧很合拍。不久,唐绍仪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辞去内阁总理职务去了天津,顾维钧也紧随其后辞去总统府秘书跟到了天津。在天津期间,一有机会,唐绍仪就在女儿面前“赞不绝口”的夸顾维钧,使唐宝玥对顾维钧有了“先入为主”的良好印象。后来经过交往,唐宝玥也逐渐被顾维钧的人品,才学、风度所倾倒,再加上唐绍仪的极力撮合,两人之间就剩下一层窗户纸了。至于顾维钧的态度,那就更不用说了,他毅然决然跟随唐绍仪共进退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天津,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唐宝玥。1912年,顾维钧要回上海探望父母,唐宝玥也心照不宣的提出到上海看望姑母,两人一同来到上海,也就是这次上海之行,成了这对才子佳人水到渠成的定情之旅。此时,顾家父母已谅解了儿子离婚的苦衷,再加上如今儿子又“追”上了内阁总理的千金,岂不更美满?当双方将结婚的日子定在1913年6月2日时,却遭到老岳丈唐绍仪的反对……哈哈,原来,唐绍仪老树发新芽,也定在此日迎娶“续弦”如夫人,时间、地点都与女儿的婚礼撞车,试想,父女两人同时同地操办婚礼,岂不令世人贻笑大方,岂不尴尬?顾维钧与唐宝玥只好给老爷子“让路”,另行择日,最后推到1914年才完婚。其实,唐绍仪和顾维钧还有一个巧缘,那就是唐绍仪“字”少川,顾维钧也是“字”少川,创造了翁婿同字的佳话。
 
图片
(顾维钧、唐宝玥及长子) 
     
     1915年,顾维钧奉命出任驻美国公使,唐宝玥随行。在美期间,唐宝玥生有一男一女。这三四年时间,是顾维钧事业和爱情最美满的时期,两人不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在家庭生活,始终步调一致,夫唱妇随。唐宝玥不仅扮演了贤妻良母,还襄助丈夫事业腾飞。1918年的某一天,美国粮食机构负责人胡佛接到一封来自中国驻美公使馆的宴会请柬,在宴会上,典雅高贵的中国公使夫人朝他走来,胡佛甚感荣幸,唐宝玥对胡佛说:
“我以前见过你。当年我们家房屋被炮火摧毁的时候,你穿过大街救出来的就是我——唐绍仪的女儿!”原来,1900年庚子事变时,炮火摧毁了唐绍仪家的房屋。唐绍仪的妻子和一个婴儿当场被炸死。家住对面的胡佛闻讯后及时赶到,与唐绍仪每人抱起一个孩子冲过街道来到胡佛家里,并由胡佛夫人、马大夫医院护士亨利照料孩子的生活。胡佛救下的孩子就是唐绍仪女儿唐宝玥。胡佛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舍命救下的女孩,18年后竟然成了中国公使夫人。更令胡佛意想不到的是,在他后来竞选美国第31届总统时遇到麻烦,远在中国的唐绍仪及时伸出援手,澄清了他当年在华所谓的“腐败”行为,让他化险为夷,顺利当选美国第31届总统。正在唐宝玥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协助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幸却过早的降临到这位优秀的中国女性身上。在一次替丈夫赴费城出席一个重要外交会议时,她不幸被传染上西班牙流感,回到华盛顿又不顾病体疲劳,参加了另一场外交活动,致使病情急剧恶化,不到两天时间,唐宝玥就丢下一对幼小的儿女和悲痛欲绝的顾维钧,撒手人寰。而此时正是巴黎和会召开的前夕,顾维钧强忍丧妻之悲痛,抖擞精神赶赴巴黎,投入他人生最瞩目最艰难最辉煌的外交“战场”,并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他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和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唐宝玥的离去,可以说是顾维钧一生的情殇。既便他后来又有两次婚姻,但他与唐宝玥“未了情”永远深藏在灵魂深处。顾维钧不惜重金厚殓爱妻,并将她的遗体置于玻璃棺中运回国内,
在原棺外又加上一层廓,暂厝在老家上海嘉定顾氏宗祠内,此举在当时的中国实为罕见。后来因中国国内军阀混战,棺椁遭到破坏抢掠,不得已改为土葬,顾维钧特地从国外带一双儿女赶回来参加葬礼。1949年前,凡在国内,顾维钧都会借各种机会回老家,到唐氏墓前祭扫,缅怀唐宝玥,以寄绵绵哀思。从顾维钧和唐宝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夫妻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灵肉契合,天赐与爱缘的最佳遇见,虽命不久长,但爱早已永恒。

 

图片 

      

三说,神侣黄蕙兰……
       
     我的观点,中国有个宋美龄,一道难以逾越的瑰丽风景。但纵观中国近代史,走在这条风景线上的杰出女性,仍大有人在,黄慧兰就是其中之一。
       
     因貌而一见钟情者,身后定会埋下情感磨合的伏笔。
     唐宝玥去世时,顾维钧32岁,正值盛年。作为父亲,作为外交官,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再成一个家。可是外交官的太太哪儿找,谈何容易?遇,要看缘分;求,要看机会。黄蕙兰是以照片的形式首先出现在顾维钧面前,一下子就抓住了顾维钧的眼球,他目不暇接的凝视着照片上的黄惠兰,久久徘徊……面对如此天生丽质,精秀玲珑的少女,不由得他不怦然心动。这位出生于马来西亚,小他13岁的南洋糖王之女,让他瞬间坠入爱河,那年黄蕙兰19岁。
       
     声名显赫的“糖业大王”黄仲涵,富可敌国,其掌上明珠黄慧兰三岁时颈上金项链嵌的钻石就有十八克拉。黄慧兰富而美,慧而灵,虽然家庭教育面面俱到,会说多国语言,擅长交际,精通音乐、舞蹈、书法、骑马、赛车等,
唯一有点不足就是她没有正儿八经的受过系统教育,她集摩登、浪漫、骄奢、风流,端丽、大方、贵雅等多重元素于一身,是一个超级中西合璧的新潮女性。正是基于此,一开始,她还真没把顾维钧放在眼里,甚至有点不屑一顾。她觉得顾维钧有点土里土气,同她那些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伦敦、巴黎的男人比较,相去甚远。可是当她与顾维钧真正接触和深交之后,她的内心彻底征服了,顾维钧的学识、才华、风度、气质,是那些公子哥儿们所无法媲美的,尤其是顾维钧敏捷思辨和超常口才,那简直就是天才。再加上,顾维钧是主动追求,其成熟男人的体贴入微,关爱有加,善解人意等,更是黄慧兰此前所未遇到的,其少女之心为之感动。当她更进一步了解到,一个代表国家的外交官所享受的荣誉和待遇,是一个富家女所根本接触不到的另外一个天地,尤其是她躺在法国政府专为顾维钧提供的轿车里在马路上兜风时,坐在只有外交官才能享用的国事包厢里欣赏音乐时,她的虚荣心和自豪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她,一个金钱帝国的公主,在荣华富贵面前不可能免俗,在至高无上的的权贵面前更不能免俗。因为,家庭的背景和教育使她明白,钱不等于权,只有钱权结合,才是人生的最高处。在她的心中此时此刻已经开始畅想作为外交官夫人那光鲜亮丽的无限风光了……

 
 
图片图片
    (顾维钧、黄惠兰夫妇陪同宋美龄)           (黄惠兰) 

     
     当然,面对一个带着两个小孩且并不富有的中年男人的求婚,黄慧兰还是有些不知所措。而对待此事,父母两人也各持己见,母亲极力赞同女儿可以借此打入欧洲上流社会出人头地。父亲则坚决反对女儿嫁给一个穷外交官,尤其是还结过两次婚、带着两个孩子,甚至以拒绝参加婚礼相威胁。呵呵,前两次婚姻都是老岳丈甘当“月老”,极力促成而后快,这次正相反,老岳丈拼命反对。然好事多磨,1920年10月,顾维钧与黄慧兰终于如愿以偿在布鲁塞尔中国使馆举行了婚礼。婚礼上最大的靓点不是才子佳人的新郎新娘,而是令世人瞩目的女方阔绰陪嫁。说点细节,
枕头上钉的是金扣袢,每朵花中镶一粒钻石;镶金餐具六六三十六套,顾维钧座位上的名片架也是金的,錾雕着“顾”字,母亲送给一辆当时顶级的劳斯莱斯牌轿车……至于婚礼场面,其豪华盛大就不必细细道来,肯定让所有来宾饱足眼福。然而,这一切奢华富丽的开端,并没让黄慧兰的幸福感延续到到最后。洞房设在一家豪华酒店内,当她精心打扮想给丈夫一个意外的惊喜时,正忙着向身边四位秘书口述备忘录的顾维钧,几乎没有抬头看她一眼。因为翌日国联大会要召开,身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顾维钧必须出席,而且顾维钧要偕同夫人与工作人员连夜乘火车赶往日内瓦。黄蕙兰做梦也没想到她的新婚之夜竟是在火车上度过的……这就是顾维钧,也是让黄慧兰所未窥视到的中国最伟大的外交家的真实面目。这小小的不快,虽然很快就从黄惠兰的心中抹去,但它所埋下的灵魂深处的“不和谐”,却一直延续到36年后……
    
     黄惠兰无疑是顾维钧一生中最重要的伴侣,尤其是外交事业上对顾维钧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之所以称之为“神侣”,是黄惠兰作为中国最伟大外交官的妻子,她真是表现的很“神”,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一次,当很多外国使节众口一声的赞赏顾维钧的外交业绩时,宋美龄却说了一句:别忘了大使夫人起的重要作用啊!而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外交界,对作为外交官夫人的黄惠兰,无不敬佩有加,赞不绝口。老资格外交家袁道丰一席话最有代表性:老实说,在我国驻外大使夫人如林当中,最出色的中国大使太太要以黄蕙兰为首屈一指了。我想,这些赞美黄惠兰的口碑,绝非客套恭维之词,而是对黄惠兰所做贡献的由衷赞叹。黄惠兰以其优越的出身、娇美的体貌、典雅的气质、大方的仪态、流利的外语、浪漫的情调,加上可以与丈夫媲美的伶俐口才,每伴随丈夫出现在外交场合,绝对是一道耀眼的风景,用“珠联璧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使黄惠兰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那就是,在当时中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时,她能够慷慨解囊不惜以一己之私财补贴中国窘迫的外交场所和活动,她在当国家利益陷入困境的时候,可以将国家和个人的位置颠倒过来,以个人资财助国家行为,堪称中华女界一绝。她用自己的钱打扮自己、改造顾维钧,使每次出现在外交场合的夫妻俩,总是风风光光,用黄惠兰的话说:我绝不能让人看不起我们中国外交官。她为了广交朋友扩大中国外交的影响,她自掏腰包在大使馆宴请外国宾客,还说服父亲斥巨资把破旧的中国驻巴黎使馆修葺一新。她说:“法国,以及别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要根据维钧和我的表现来确定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我们是中国的橱窗。”听了这番话,但凡是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热血涌心的感慨,中国有这样的女性真乃民族的骄傲。此外,黄惠兰在二战时期也有非常杰出的表现,她积极投入援救灾民的慈善事业,加入当地红十字会的救助行动,在被敌机狂轰滥炸的贫民区坚持工作4个月,一天工作8小时。
   
      顾维钧与黄惠兰36年婚姻的最终分手,以我看没有势不两立的“致命伤”,只是在生活态度的磨合上和情感温度的适应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黄惠兰毕竟是糖业大王的娇女,追求富贵奢侈的生活方式,满身珠光宝气都是来自父亲的馈赠,这一点让顾维钧自尊心大受刺激,他对黄惠兰说:“以我现在的地位,你戴的为众人所欣羡的珠宝一望而知不是来自于我的。我希望你除了我买给你的饰物,什么也不戴。”然而,黄惠兰并没在意丈夫的不满,依然我行我素,在顾维钧回国任职期间,黄惠兰更是干了一件让顾维钧大跌眼镜的“壮举”,她用父亲赞助的二十五万巨资,一举买下北京铁狮子胡同内当年吴三桂宠妾陈圆圆故居(也曾是孙中山在北京的行辕),真是风光之极。并雇有家佣二十余名,养狗达四十多条,成日里沉浸在遛狗,钓鱼、收古玩,甚至赌博,这让一贯清高淡泊的顾维钧陷入无比的苦恼之中。而黄惠兰对丈夫的怨言不满也与日俱增,她说:“顾维钧很有才华,但他缺少温柔和亲切的天赋。他对我不是很亲热,而是常常心不在焉,有时令人生厌。他最关心的是中国,为国家效命。”每次出席各种宴会,她很想得到顾维钧的欣赏,“但是当我打扮整齐,等待他的赞许时,他往往只不过心不在焉地看我一眼而已。”“他对待我,就是忍让,供吃供住,人前客客气气,私下抛在一边。”最后,她对她和顾维钧的婚姻以及对这位丈夫作出最终的判断:“他是个可敬的人,中国很需要的人,但不是我所要的丈夫。” 华丽的结合,辉煌的走来,平静的分手(1920-1956),此婚姻不遗憾!中国的外交史因为有了这对夫妻,不知添彩增色多少。两人共育有两子,也算是欣慰之事。1993年12月,黄惠兰病逝于纽约。

 

图片
 

四说,温情严幼韵……
           

         
我的观点,老来得真爱,弥足珍贵,胜似神仙。爱情在岁月的车辙上由浅入深,越走越清晰,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温馨……
      
     顾维钧1956年告别华美炫丽的第三位夫人,人生也跨入了秋天的中叶。1959年,他以72岁高龄步入他爱情旅途的第四个驿站,与曾是自己部下的杨冠笙(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遗孀严幼韵结为夫妻,俩个人年龄相差20岁。严幼韵出身江南实业大家,其家族所经实业中就有最著名的上海“老九章”绸缎庄。严幼韵在学生时代是一名时尚的新女性,关于她的一个桥段至今令人津津乐道。1927年,她在复旦大学上学,因离家较远,便开着私家车上学,车牌号“84”,在那个时代,能有几家的千金可以开上私家车,其轰动及流传开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严幼韵的丈夫1942年在马尼拉为日军所害,战后,她便带着孩子来到纽约,在联合国任职15年,直到与当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顾维钧结婚。顾维钧与严幼韵的结合是一种自然而然平淡平静的过程,因两人早在30年代就熟悉,再加上两人的工作关系,在
交往中渐渐产生好感直至萌发爱情。到了这个年龄的爱情婚姻,少了些许功利和名誉,多了些许纯粹和温馨,携手夕阳,老伴儿也。颠簸一生的顾维钧,最后把爱的方舟停泊在严幼韵温情的港湾,永不起航了。
 
图片图片
        (顾维钧与严幼韵)               (严幼韵)
   
     当然,黄惠兰对顾严二人的交往及结合颇有微辞,因为顾严交往从密的时间,正是顾维钧与黄惠兰婚姻危机之时,所以黄惠兰心里隐约觉得,她与顾维钧的分手,多多少少与严幼韵的出现有关。黄惠兰的此种猜测也不无道理,她和顾维钧感情急剧降温时,正是顾维钧与严幼韵感情迅速升温时。
    
     顾维钧与严幼韵结婚后,定居海牙,开始了他归隐田园安度晚年的生活。也正是在顾维钧与严幼韵婚后的26年中,顾维钧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虽然两人都身为继父、继母,但家庭生活和睦安宁,其乐融融,这一切都得益于严幼韵是一位善于理家、精于治家以及对顾维钧无微不至的照顾。顾维钧
用17年完成了他共13卷、600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为中国近代史留下了一笔特别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中华民族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一切都与严幼韵的精心呵护分不开的,仅举一例,来说明严幼韵对顾维钧的照顾之细致辛苦:严幼韵知道顾维钧有晚睡晚起的习惯,考虑从晚餐到次日早餐有十多小时不吃东西,担心影响他的健康,每天凌晨3点一定起床,为他煮好牛奶放在保温杯中,还附上一张“不要忘记喝牛奶”的纸条放在床边。顾维钧晚年过着“不忮不求,不怨不尤,和颜悦色,心满意足”的生活。正如其大儿子顾德昌说:“如果不是她(指继母严幼韵),父亲的寿命恐怕要缩短二十年。”顾维钧晚年在谈到长寿秘诀时,总结了三条:“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照顾。”并夸严幼韵是好管家、好护士、好秘书。
    
      1985年11月4日,顾维钧在问夫人严幼韵“这周有什么活动?”(可见他的晚年生活多么充实幸福)后去洗澡,不慎摔倒,以97岁高龄无疾而终。顾维钧虽然离开大陆数十载,却未加入美国籍,保持着“一生都是中国人”的信念,直到离世。顾维钧去世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顾维钧奖学金”,严幼韵在国内为他定做了一套中式寿衣,将顾维钧的一百五十五件遗物捐给顾维钧老家上海嘉定博物馆,并捐十万美元,资助建立顾维钧生平陈列室,以慰夫君。2006年9月2日,为纪念“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上海福寿园举行了顾维钧纪念铜像落成仪式,顾维钧铜像,与真人等高,一身戎装,腰挎长剑,栩栩如生。严幼韵(1905-)今年109岁,现生活在纽约。


图片 
 
 
 


谁在岁月里长叹息
谁在风月里长徘徊
谁温柔了谁的情愫
    谁辜负了谁的爱情……

最初的面孔已模糊
过往的风景都成永恒
一缕哀伤 一丝温柔
一抹风情 一轮年华

 覆盖尘埃的花 开在心田
 褪尽铅华的美 印在流年
 守候彼岸的我 依然伫立
所有的荡气回肠 都为了今天的平凡 

枫林琼壶长歌潇舞 此情已醉
挥袖转身 踏碎一片烟花 


苍茫大地笙咽歌落 曲终人散
清风旧梦 故影已然美绚

让我的文字飘向远方的寂静
飘落在那片爱的森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