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前行的力量
个人日记
近几年,也不知什么原因,思想上没有大的波动却也不怎么安分,行动上不积极不主动却也说得过去。由于年龄工龄资历较老,自己好坏基本上也算是老同志了,单位上对我的要求不高,面子上只要说得过去,也没有人追究我的不足。我有倚老卖老的心理,不愿多干,也只是完成本职内的工作而已。本来拖拖拉拉不是我的个性,迟迟缓缓我最反对,现在则不同了,不主动了,甚至有点抵触,工作的时候喜欢找个借口推辞,感觉有些颓废,心里也曾经反反复复斗争过,但最终还是回到现在中来了,那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吧。
以上算是为自己找的借口,不合理,但合情,总是要尊重现实吧。年龄大了,安于现状,不想前行,这都能理解。但这也一样对不起自己所处的岗位,也对不起自己所领的那份薪水。说实在的,我也很想努力工作,就像若干年前一样,加班加班再加班,努力努力再努力,锻炼锻炼再锻炼,提高提高再提高,爬了坡,过了坎,磨砺了,进步了,一直前行……现在想来,倒也有些自豪。回到现实中,看到部分年轻的同事,不思进取,不谋发展,原地踏步,不前行,无追求,无理想,只会抱怨,感到怀才不遇,还真有点惋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本分,可为什么有的连“钟”也不愿意去“撞”呢?我在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或许最大的原因在于自我要求过低,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内心没有动力,缺少前行的力量。
单位的年轻同事几乎都是高学历,在学校品学兼优,刚分配下来也是干劲十足,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这种状况没有持久,或许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原因可能是遇到了困惑,遇到了挫折。年轻人刚入社会,显得单纯,显得傲气,显得与众不同;有热情,有想法,有思路,有干好工作的自信。可是好景不长,对工作的新鲜感没有了,对单调的工作感觉到了枯燥乏味,对周围的人渐渐失去了耐心。自己的思想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比如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工作,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却得不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赞同;与人交际,自己似乎在讨好别人,而别人却显得一点都不在乎,感觉到了没有受到尊重;自己很勤奋,干了很多自己职责范围外的活儿,却又认为没有多少价值,在别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这些情况都是再正常不过了,年轻人就应该多干一点,即使不是该自己做的也要乐于去做,不是为了太好别人,不是为了显摆自己,更不要为了求得汇报。这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对自己是一种历练,只有锻炼人,才能成就人。给你一个岗位,你就要当作事业干,你就要有一种成就感,不抱怨多干多少工作,不在乎别人对你的冷言讥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朝前走,向前看,摆正心态,充实自己,磨平自己性格上的棱棱角角,对自己的人生成长何尝不是最富有的财富呢?实际上,每个人年轻人也都一样努力过奋斗过,都要经历同样的境遇,也都一样受到过冷遇,看到现在的你就会想到以前的他,感觉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你不要抱怨,就是这样做下去,全方位提高自己,以后的你干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有所为,必须前行;有所为,必须付出。没有爬过坡的人,不知道前面的风景是如何美丽;没有过过坎的人,不会珍惜得到的幸福。有所为,须勤勤恳恳;有所为,须无怨无悔。趁年轻之时,多多磨练,多多拼搏,练就坚强意志,铸就坚忍品质,热爱事业,尽职尽责,定“位”准确,定“力”非凡,定“气”聚力,还愁明天不辉煌吗?心若乱,一切皆乱。若不为,一味抱怨,心灰意冷,浑浑噩噩,激情干劲丧失殆尽,一天到晚想入非非,凭自己的心情干工作,自由自在,信马由缰,倒是十分潇洒,殊不知,你已经渐渐变成废人一个!有所为,是本分,是职责,是良心使然,是薪水之体现;有所不为,是失职,是失德,是尸位素餐,是无德无能之辈。两种人,两种选择,必然是两种结果。有所为,方能有作为;有所为,方能有修为;有所为,方能大有所为。有所为是我们奋力前行的力量源泉!
苦恼过,烦躁过,困惑过,徘徊过,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不用担心,你若作为,毅然前行,受些挫折在所难免,于当时是磨难,于今后是财富,出色的你爬坡过坎翻山越岭后必然会看到人生最美的景色!
2015.3.16
文章评论
月儿
现在的风气,哪里有给年轻人如我们年轻时一样的动力和单纯向上进取的导向呢?!
月儿
[em]e127[/em] 现在的我也是得过一天混一天的感觉了!真的是年老的迹象?!!不知道,反正是混着日子过。。。[em]e134[/em]
上善若水
写的很现实。
融融
各单位各层面的动态真实缩影,人真的不怕苦,就怕失去方向、失去动力。
高雅淡洁
苦口婆心啊,哎,真诚能量,但愿都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