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学前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个人日记

一、孩子怕上幼儿园怎么办
    佳佳快四岁了,每次我带着她经过幼儿园时,她都会羡慕地停下来往里看,看里面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爬滑梯、荡秋千、唱儿歌……她总是心里痒痒的,对我说:“妈妈,我也要上学!”
    于是我和她爸爸商量让她上幼儿园,佳佳知道快上幼儿园时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我快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
    9月1号那天,我们将她带到幼儿园报了名,她也十分高兴,激动地摸摸书包,看看带有“黑猪”图案的笔袋,快乐得涨红了脸。第二天,佳佳正式上学了,刚走到教室门口,她不乐意了,站在门口不肯进教室,幼儿园老师对我们挥挥手:“家长快走!”我们转身准备走,只听佳佳“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心里一酸,眼睛一红,可还是硬着心肠走了。第二天,我们准备送她去幼儿园,可她说什么也不去了,哄了半天才将她哄去,可下午去接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中午还是将孩子接回去吧,她不肯吃饭,我们喂一口,她吐一口,怎么劝也不吃。”
    为什么佳佳上幼儿园这么难,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其实,90%的父母在抚养儿女的过程中,都会碰到拒绝上学的孩子,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认知与行为能力不足
    孩子年纪太小,认知与行为的发展还不够,还不能适应有纪律、有约束的集体生活。
    2.性格内向胆小
    孩子生性害羞胆小,遇事畏缩不前,需要比别人更长的适应期。
    3.遇到困难
    在学校遇到困难,比如与同学产生矛盾,不知如何面对,故此对上学产生畏惧心理
    专家支招
    1.耐心等待孩子长大
    如果是第一类(认知与行为能力不足)的原因,强行让孩子上学,孩子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可能会以做噩梦、尖叫、哭泣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耐心等待,让孩子稍大一些,当他的认知与行为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让他上幼儿园。
    2.逐步消除恐惧心理
    如果是属于第二类(生性害羞)的情况,可以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比如说孩子对狗有强烈的恐惧感,可以先让他看一些关于狗的图片或影视;当他对狗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让他看狗与孩子亲昵、玩耍的场面,也可以带他到街道上看人带狗散步的情景;等他渐渐地不怕小狗了,再让他接近那些形体小,性情温顺的小狗。这样慢慢地孩子就悦纳了狗,就不怕狗了。上幼儿园也是一样,可以让他观看一些上幼儿园的孩子的活动情景,让他熟悉那种生活,当他对幼儿园生活有了了解之后,相信他就会背上书包快快乐乐地上学了。
    3.抓住问题本质
    如果是第一类(遇到困难)的情况,有的孩子就会千方百计躲避上学,甚至不惜采取一些令你想不到的方法,比如假装肚子疼、头疼等。当遇到这种情况,先确定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生了病,如果是假的,千万不要心软,必须强制他去上学,否则将会错过上学适龄期。
    二、孩子没主见怎么办
    我是一个四岁男孩的母亲,我一直为孩子没有主见的性格而苦恼,孩子的性格可能有遗传的因素,因为我自己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在生活中尽量迁就别人,认识到这种性格的苦恼,所以我想培养孩子果断的性格,在平时,尽量让他自己作决定,比如穿衣服时让他自己挑选,买东西时征求他的意见,去哪玩时也问问他,只要他说了就按他的想法去做。可他却总是说“妈妈说怎样就怎样”、“我听妈妈的”。心理书上说这时是形成孩子性格的关键年龄,我很发愁,怎样才能让孩子更有主见呢?
    专家解析
    我认为这位家长有点过虑了,四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识别环境和个人行为的年龄,这时期,孩子听从父母的话,喜欢看父母脸色行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变的。父母也应该悦纳孩子的性格,社会是多元的,需要具有不同性格的人。众所周知,一些高度成功、高智商的人,性格往往不是开朗外向的,所以孩子的性格不与主流文化相适应,也不必过分担心。父母要做的是接受、喜欢孩子的性格,并帮助孩子自我认同,因为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并不在于孩子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而在于他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当父母告诉孩子这个性格不好,你要改时,孩子很可能由于你给他贴上了这个标签,而发展成那样性格的孩子,并且会产生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与缺陷感,进而影响孩子一生对幸福的感觉。
    专家支招
    如果你要问,对于孩子没有主见的性格,父母就无能为力了吗?也不是的,这里提供了两个方法:

    1.对于孩子的任何决定都不要予以否定,要夸奖他作决定的行为;也许你会问,“孩子根本就不作决定我怎么夸奖他呢?”其实不然,当孩子说“妈妈说怎样就怎样”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决定,只不过这是一种聪明而狡猾的决定而已,是绝不会错,也不会招致反对的决定。这时你可以这样说:“你真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不过我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2.当孩子的决定不对时,你也不要马上指出,那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你可以说:“再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当然,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失败,让他在实践中跌跟头,进而提高决定的正确率。慢慢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果敢而有决断力的孩子了。
    三、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我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了,我想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却等来了幼儿园阿姨一连串的抱怨:
    “松松今天上课时,不停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他根本就坐不住板凳。”
    “松松今天上课时,从窗户跳出去到外面捉蝴蝶。”
    “松松下课就和同学追跑打闹,上课铃响了都喊不回来。”
    我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有“多动症”,怎么管也管不住,真让我操碎了心,他从出生那天起就不让我省心,日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就事多了,得全家老小不停地伺候他才行,轮流抱着溜达、唱歌。会爬,会走时就更厉害了,所有能摔碎的东西都不能让他碰,否则就会“性命不保”。
    那天,我和他爸爸去幼儿园看他,他在滑梯上爬上爬下,跑起来横冲直撞。他如此好动,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二至三岁时,都会有好动现象发生,但随着年龄增加,好动现象就会减少。但据调查,有5%~10%的孩子有“多动症”倾向,他们好动问题比一般孩子严重得多,如果不及时正确地引导,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孩子好动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生理上的原因
    这是由孩子生理特点决定的,有一类孩子大肌肉特别发达、精力充沛,在学校表现为坐不住板凳,他在需要身体运动的课程中往往成绩出色。在多动的孩子中,男孩数量是女孩的4倍,而且你无论使用什么招数,他多动的毛病就是改不了,是公认的“惹祸包”,这些都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
    2.学习快的原因
    有些孩子特别聪明,老师讲的内容,他很快就掌握了,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他已经把所有的题都完成了,所以没事干时,他就会调皮捣蛋,这类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总想钻空子想坏点子,让老师们可气又可笑。
    3.早期关怀不够
    还有一些孩子,是由于在早期生活中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与关怀。这种类型的孩子上学后,会很不容易融入集体生活,会故意与老师作对来吸引别人对他的关注。对于这类孩子如果不进行及时科学的教育,有可能发展成为问题少年,我们要重视起来,并防患于未然,在孩子成长初期给予足够多的关怀与爱。
    专家支招
    1.奖励的办法
    用这种方法之前,家长要向孩子明确提出希望他怎么办,比如不在大街上乱跑等。当孩子乖乖听话时,要马上夸奖他,例如“明明真听话,比隔壁的刚刚强多了”,当孩子听到这些溢美之词时,就会快乐无比,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当孩子要求物质奖励时,你可以让孩子用代币的东西积累点数,当达到一定点数时,满足他的一个愿望,这样孩子有了一个期望值,也会自觉变乖。当然,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即可,不能太多。
    2.发泄的办法
    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游泳、跳舞等,既锻炼了他的身体,又让他发泄了过剩的生命力。
    3.想象的办法
    你可以这样说:“孩子,让我们一起想象空气中飘浮着黄色的快乐精灵,让我们把它们吸到肚子里,那样我们就会变快乐。来,深呼吸。”在呼吸时慢慢吐气,想象把黄色精灵留在了肚子里,深呼吸四至七次后,想象自己也变成了快乐精灵,在空气中快乐的飞来飞去……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会平静下来了。
    相关常识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一般智力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多动症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多于女孩。
    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30%的患者会持续到成年,所以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当然前提是必须分清孩子是调皮还是真正的多动症,不要武断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如果孩子多动现象随年龄渐渐减少,注意力时间逐渐延长,上课能静坐听课,而且没有其他异常现象,就属于正常发育中的活泼好动,不是多动症。

    四、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我的儿子今年五岁了,非常任性,说一不二,动不动就一哭二闹,满地打滚,气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天,我带他去逛超市,他看上了一组智能小机器人,央求我给他买,我看了看标价,天啊,竟然几千元!我说:“太贵了,等乐乐自己长大了,挣好多钱再买,好吧?”
    “不嘛,你现在就给我买。”他开始哭哭啼啼。
    我把他往外拖,他马上拉开嗓门大哭大叫,引来了许多人的目光,看我坚决的神情,他干脆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感到颜面尽失,太丢人了。只好“乖乖”地掏出皮夹。
    孩子动不动就哭泣、摔东西,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家中有个小“小霸王”确实让人头疼,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在二至五岁是发展最厉害的阶段,这是由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孩子进入两岁,开始寻求自我独立,但又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借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使父母屈服于自己。五岁是孩子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他以后个性、情商、情爱能力的发展基础,为了孩子将来具有良好的性格,父母必须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为成为一个高情商、心理健康的人打好基础。
    在5至12岁,孩子渐渐懂事,如果父母给予良好引导,这个问题是会解决的,但如果教育不当,也很可能贻害无穷。
    我同事的一个朋友,今年孩子12岁,上初一,那天他要爸爸去给他买玩偶,他和同学在商场看中了一个漂亮的玩偶,爸爸推说工作忙,过几天再去买。谁料过了两天,他见爸爸没有动静,就趁父母不在家,自己私自从家里拿了钱,去商场买了玩偶之后离家出走了……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孩子是由于在早期阶段父母没有给予正确适时的引导的缘故,孩子的情绪年龄还停留在小时候,长期的娇生惯养,孩子说一不二的性格已经形成,这时就不好管教了。
    专家支招
    孩子乱发脾气怎样应对,这里有几个方法,供您参考。
    1.适时引导
    首先,当他“火山”爆发时不要理他,可以静静地看着他,当两三分钟他的脾气发完时,告诉他发脾气一点都不好受,而且发脾气久了会很累。然后再问他为什么生气,并明确地告诉他,哪种情况下发脾气不可以。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千万不要答应,而是告诉他,如果不发脾气,和妈妈好好说,他的愿望本可以实现的。要让他明白,发脾气没有好处,好好商量更容易实现愿望,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从不发脾气中受益,就会养成制怒的习惯,从而使情绪能力更快地成长。
    尤其注意的是,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必和他大吵大嚷,只有温和的父母才会教导出温文尔雅的孩子。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训斥。
    2.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当你感觉孩子开始烦躁不安时,比如小小的抗拒、发牢骚,抓住时机,先下手为强,在他哭叫之前采取行动,用他感兴趣的事吸引他,比如引导他唱喜欢的歌,给他讲喜欢的故事,拿出他最心爱的玩具。
    3.适度的惩罚
    当耐心教导都无济于事时,适度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比如取消例行的散步或吃点心等,并告诉他处罚的原因。处罚之后别忘记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或甜蜜的吻,让他明白,处罚归处罚,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但要记住,不要采取极端手段。
    4.发泄压力
    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孩子也是一样,要引导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和孩子一起做深呼吸,也可以做一些运动,如一起打枕头或到外面去跑步等。
    5.冷处理的办法
    可以先不去搭理孩子,让他尽情发泄,等他情绪稳定之后再进行说服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绝对不要因为孩子发脾气而迁就他们,答应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因为你的迁就其实是对他发脾气的一种奖励,使问题恶化。所以,爱他,就请不要心软!
    五、孩子动手能力差怎么办
    小杰五岁半了,在幼儿园大班学习,平时贪玩又好动。那天开家长会,老师先向妈妈称赞了小杰文化课成绩优异,而后说他动手能力较差,画画折纸都比其他同学慢。尤其是写字,别的同学都写了两遍时,他才写几个字。他头脑灵活,提问问题都会,可就是不爱写字。
妈妈听了老师的一番牢骚,也感到很茫然。小杰在家做作业也是同样情况,她采取过很多办法,可就是作用不大,无论威逼利诱都提不起他对写字的兴趣。

    总体上,小杰是个性格温和听话的孩子,从不和别的小朋友争吵打架或乱发脾气。他不是不爱学习,他很爱看书,每天都自觉看一个小时书,爱讲故事给人听,可他就是不爱写字,是有写字障碍吗?问题出在哪呢?
    专家解析
    孩子有这类问题,父母不必过分担心,首先这种情况是由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各个孩子在同一年龄同一种智力的发展是有差距的。就是同一个孩子在心智发展的各个层面也是有所侧重的,有的语言智力发达一些,有的运动智力发达一些,还有些音乐家在很小时候就会表现出对音乐的高度敏感,他们的音乐智力高一些。
    这个孩子语言智力和数学智力都比较好,但运动智力,尤其是小肌肉运用能力比较差,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平衡。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在这方面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就会不足。
    孩子写字能力差,是一种运动智力不足的表现,但本文中的家长不必过虑,因为孩子才五岁半,而儿童手部精细活动的发展始于7岁。孩子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运动智力,促进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专家支招
    对于写字能力差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对策:
    1.通过一些活动训练小肌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开发大脑运动区域,例如让孩子使用筷子吃饭夹菜、画画、拼图游戏、穿珠子、弹琴,甚至玩电脑等活动,这些都能有效地锻炼小肌肉。
    2.欣赏的态度
    对孩子不写字的行为不要一味地批评,那样可能反倒适得其反。我们要做的是让他在写字中获得快乐,把写字与快乐的体验结合起来,比如孩子写完一篇字时,就在口头上夸奖他,也可以把他的字挂在客厅里,父母装出欣赏的样子。这样孩子就有了成就感,进而提高孩子写字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在写字上老批评他,那样他就会对写字产生畏惧心理,长期下去,他的个性也会发展不良,结果因小失大。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五岁多的孩子写字不工整是正常的现象,要以平常心看待。
    3.代币制度
    可以准备十张贴纸,当孩子写完一页字就在墙上贴上一张,当凑够十张时,就满足他一个愿望,比如去公园玩或看半小时电视等。这样写字与快乐联系了起来,他就会认为写字是一件可以获益的事,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写,这比教育他说写字有多重要更有用。
    需要注意,代币制度只是为了鼓励、强化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提出更高要求时,这个制度就应立即取消。
    六、孩子胆小怎么办
    我的孩子今年6岁了,胆子小得出奇,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去厨房厕所,每次去厕所都要大人陪,如果你不陪他去他宁可憋着不撒尿,所以每次我都得迁就他。
    有一次,为了锻炼他的胆量,我和他爸爸商量好了坚决不陪他去,他终于熬不住,自己向厕所走去,可刚走到厕所门口就大哭着跑出来了,还浑身颤抖。看着孩子没出息的样子,我不禁生气地骂道:“胆小鬼!有什么可怕?”
    孩子听了我的训斥更加大哭起来,抽抽噎噎地说:“里面有鬼……”一直地哭个不停,我只好又哄又劝,以后再也不敢不陪他上厕所了。
    现在孩子的胆子更小了,甚至书上丑陋的图画他都害怕,比如:小丑、张牙舞爪的巫婆、颜色暗淡的衣服、表情怪异的脸等,他都害怕。下个学期的外语书上有他害怕的图片,他竟然因为害怕而拒绝买下一学期的书。
    孩子这么胆小如鼠,是什么原因呢?我该怎么办才能让他勇敢起来?
    在众多独生子女中,大多数孩子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胆小怕事,生性腼腆,说话声音低微,不敢一个人外出,怕出门见到某个东西,比如怕狗、怕黑等。这种情况与年龄是有关系的,研究发现,在10岁之前,几乎有一半的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心理,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心理。
    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10岁之前孩子的认知还未成熟到能明确区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幻想,所以通常会有某种惧怕。一般这种惧怕都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和经验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大致说来,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害怕和恐惧,为时短暂,一种惧怕很少持续一年以上,大多数在三个月内就会消失,很少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对鬼怪的恐惧,大约有20%的人,会持续到青年时期,有的甚至更久。
    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环境和教育有关,归纳起来,大致以下几个原因:
    1.用恐吓代替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阶段惧怕某种事物,尤其2~5岁,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会加重孩子胆小的性格。比如有的家长经常拿鬼啊、妖怪的话来吓唬孩子,给孩子讲“鬼怪”故事,本意是让孩子老实、听话,结果却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得不偿失。

    用恐吓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所以胆小孩子的父母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诸如“你再不听话,就会被妖怪抓走!”、“你再不睡觉,半夜吸血鬼就会来找你!”的话作为口头语。
    2.生气、嘲笑孩子的恐惧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恐惧,不但不给予关心,反而对他的恐惧进行嘲笑,或生气地指责,这种态度,使孩子更加不敢面对恐惧的事物,使孩子的身心情感受到更大的伤害,进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3.过度保护
    有的家长明白吓唬孩子是不对的,可他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保护。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正在害怕时,他们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甚至把孩子爱吃的爱玩的都拿出来,想借此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恐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类似事物,孩子还会再次害怕。心理专家认为,当孩子恐惧时,采取回避态度,回避后又给他过分关照,给他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助长了他的恐惧心理。过度保护不但不会使孩子胆子变大,时间长了,甚至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男孩会变得胆小、自卑、孤僻,影响人际关系;女孩会变得过分羞怯、过分依赖、过分娇气等性格缺陷,难以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电视媒体影响
    这几年,以魔幻,灵异鬼怪为题材的电视剧盛行,孩子想象力丰富,这些都会加深他的恐惧。
    专家支招
    孩子胆小是常见的正常现象,不是病,但对孩子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家长不应轻视这个问题,而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孩子摆脱恐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渐隐法
    渐隐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发明的。渐隐法是指一种逐步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最后使部分改变的刺激或完全新的刺激仍可引起原来相同的反应的行为塑造方法。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孩子害怕兔子,可以在孩子心情愉快时,给孩子看一只兔子,并天天坚持这样做,开始可以远距离地看,以后逐步让孩子接近兔子。开始时,孩子可能对兔子非常害怕,但天长日久,孩子的恐惧就会慢慢减弱。渐渐你会发现,孩子会容忍与兔子近距离接触了,最后他甚至能把兔子抱在怀里抚摸它,这样孩子不但不再害怕兔子,而且和它做了朋友。
    渐隐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孩子的恐惧、胆小,大家不妨一试。
    2.端正教育态度
    首先,做到不吓唬孩子,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
    其次,对孩子的恐惧不应训斥或嘲笑,也不应采取强迫手段,让孩子去做他害怕的事,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勉强为之也不会有效果的。家长要做的是耐心的解释和鼓励,比如事例中的孩子怕图画,你可以指着图画告诉他:“你看,这不过是一张图,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或者握着他的手温和地说:“人是最强大的,你是勇敢的小孩,他们会很怕你。”
    总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慢慢来。
    另外,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讲一些勇敢故事,鼓励他做事的独立性,让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孩子害怕一个东西,你可以让他亲自摸一摸,他觉得没什么危险,恐惧感就会自行消失。
    也可以有意地锻炼他,比如孩子不敢上厨房,你可以说“去把那个草色的杯子拿来,我等着倒水呢!”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他干的事情上,注意在他拿杯子的颜色上,而忽略了哪里拿。当孩子做了勇敢的举动,你要及时鼓励,“你真棒!”这样孩子的胆小就会逐渐纠正过来。
    七、孩子爱说脏话怎么办
    孩子会说话了,家里的人都很高兴,不停地逗他说话,可是令人烦恼的是,他学话快,学骂人也快,那天的事让我至今想来,仍觉十分难堪。
    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好朋友突然来北京出差,登门造访,我自然十分高兴,盛情款待。好朋友对孩子赞不绝口。夸了几句,并抱起来亲了亲,可孩子却出口成“脏”。好朋友开始好像没听懂,又摸了他一下,他又骂了一句。
    我拉过孩子打了两下,好朋友也感到十分扫兴却又不好意思,忙着劝我。他越劝我,我越生气,这孩子也太不争气,我非好好教训教训他。
    结果,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我和好朋友也不欢而散。
    我打过也骂过,可孩子说脏话的习惯就是改不了,家里家外都脏话不离口,他小脾气一上来就更口不择言。现在上幼儿园了,老师也经常反映这个问题,令我十分苦恼。
    专家解析
孩子说脏话,虽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终究是一个不良习惯,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对他的学校生活与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脏话连篇呢?

    1.新鲜好玩
    事实上,这时孩子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他们对于脏话代表的含义也不甚了解,他们说脏话却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脏话,只是觉得新奇好玩,故意用来取悦成人或表现自己。他们在看电视或同学嬉戏时,甚至父母不经意的玩笑话,他们都会记住并加以模仿,自以为学到了新鲜的词汇,用来卖弄罢了。对于家长惊愕、气愤的表情,他们更不会意识到错了,反而觉得很好玩,“你看,我说的话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所以大家对孩子说脏话也不必暴跳如雷,只需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即可。
    2.追求团体认同感
    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孩子就等于要学着与人交往,希望融入一个团体,假如他要融入的这个团体中,有人脏话不离口,孩子为了更快地被接纳,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就会自然而然用这个团体中大家都认同的语言说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脏话连篇的习惯。虽然父母认为孩子交了坏朋友,沾染了坏习惯,孩子却并不知道,他说脏话只是一种需要,而在主观上并没有要侮辱人的意愿。
    3.发泄气愤的方式
    孩子在逐步长大的过程中,当他的口语和识字能力还不很强时,他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气愤,当他情绪激动时,总是采取最便捷的方式——说脏话,来表示他的不满。说脏话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泄愤的方式,对孩子也是一样。
    4.叛逆的年龄
    父母总是害怕这两个字——叛逆,它代表着孩子不再是个听话的乖宝宝,意味着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而事实上,叛逆正是孩子开始长大成人的标志,说明他正在构建自己的世界与个性特色。有的孩子说脏话是“酷”,是为了表明自己更像一个大人,是孩子内心渴望独立的表现。也可能是对他们生活的环境,比如学校或家庭的制度不满的表现,渴望有所变化。
    专家解析
    要解决孩子说脏话的问题,首先要查明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做到针对性地教育,才能成功地改正孩子说脏话的坏习惯。对于孩子说脏话,家长要做的是:
    1.净化孩子语言环境
    孩子模仿力十分强,在今日资讯膨胀、信息力极强的社会,从根源上杜绝孩子说脏话也不太现实,但可以尽力去做。尽管他们会经常从电视电影或小朋友那里学会许多不雅之语或不健康儿歌,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在家里给孩子一个清新干净的环境。所以,父母应做好榜样,让孩子养成说文明语言的习惯,带头说文明语言,并谨慎地选择电视节目,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对孩子说粗话的行为,也要及时加以纠正。
    2.明确不赞同的态度
    当孩子说脏话时,可以先认同他们要表达的事情,但同时也要郑重严肃地告诉他,这些话不文明不好听,爸爸、妈妈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听,希望他以后再也不用类似的语言表达情绪。然后,用成人的文明语言所要表达的情绪、思想重说一遍,教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教导他用文明话语表达自己的生理状态和心中的不满,例如说:我想打人,你没道理,我生气了……这样,孩子能运用文明语言表达自己时,就会减少说脏话的次数。若孩子仍使用不文明语言,你需要一再地表明你不认同的立场,让他明白这是错的,妈妈不喜欢。
    3.增强孩子是非观念
    如果孩子说脏话只是因为盲从,而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甚至根本不了解脏话的含义时,家长必须抓住每一个能增强孩子判断是非能力的机会,坐下来与孩子沟通,进而给孩子深刻有力的教育,向他解释这些词语坏在哪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喜欢的英雄以及尊敬的成人是怎样说话的,利用榜样的力量,正面教育孩子。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教孩子明辨是非,使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大有裨益。
    4.惩罚屡教不改的行为
    孩子自制力差,即使经过了多次的警告和解释,也明白了骂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有时脏话还会脱口而出,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些不雅之词。对于这样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可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明确告诉他,如果再说脏话,就会失去某些权利,如取消例行的散步或不让他看爱看的动画片等,并切实地贯彻你的决定。
    也可以适当地运用隔离法,让他自己待在一个房间里不理他,当然必须确保安全。让他自己单独地思考、反省一番,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
    我有一个6岁的女儿,快上小学了,可还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什么事都总是慢吞吞的,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画画、写字、做游戏都慢得出奇。她的作业永远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到了上学时间,她都不能按时穿好衣服,总是再三催促她才行动。
    那天,我特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她写半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5次,一会儿打开电视机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一会儿跑去拿几个橘子吃吃……

    我经常想,她是从哪遗传了磨蹭的基因呢?我们家可没有一个人办事拖拖拉拉的呀!怎样才让她改掉磨蹭的习惯呢?
    专家解析
    现在的许多父母都反映,孩子有磨蹭拖拉的习惯,大人都快急死了,可这个毛病就是改不了,很犯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实际上,磨蹭只是一个坏习惯罢了,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也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并让孩子知道:磨蹭是一个可以改变的习惯。
    爱磨蹭的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确很多,但却不是因为“脑袋笨”智力低下造成的,经专家测试,磨蹭的孩子智力水平并不比同龄人低。可见智力不是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孩子磨蹭究竟由于什么呢?
    1.这是由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孩子的神经、肌肉活动还不够协调,做事情时表现为动作不熟练,即通常所说的“手笨”,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导致他做事比较缓慢。
    2.时间观念不强
    孩子由于年龄小,导致时间观念差,做事缺乏紧迫感。孩子一般需要到5岁左右才会形成时间概念,大约在8岁以后才逐渐稳定。
    3.父母影响
    父母爱磨蹭的习惯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孩子。有些家长平时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也有时会因为工作累而做事拖时间,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从而使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办事磨蹭的习惯。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专家支招
    孩子磨蹭如何纠正,有以下几条原则:
    1.锻炼孩子动手能力
    如果孩子磨蹭的毛病是由缺乏足够的生活技能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他做事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动作的灵巧与熟练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比赛的游戏,如比赛谁穿衣服快、谁洗脸快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但提高了孩子的做事能力,也会逐渐养成他办事效率高的习惯。这些游戏多了,孩子可能会厌烦,这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方面可以参照第五节讲的方法。
    2.培养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磨蹭的毛病是由时间观念差造成的,父母就应该采取一定的办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件事,为他规定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对孩子完成好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进行表扬或奖励。当孩子今天比昨天快时,告诉他并夸奖他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3.养成按时办事的好习惯
    磨蹭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就会积习难改,它不仅反映在学习上,还反映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穿衣、吃饭等。因此要纠正这个毛病,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实际入手,具体分析、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做事之前设定好时间,在设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让孩子养成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习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计时活动,如写字、答题时,父母如果能与孩子一起做,效果会更好。
    4.加减法
    在纠正孩子坏习惯时可用加减法。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孩子写作业站起来5次,你可以对他说:“如果你在半小时内只站起来2次,就允许你今天看动画片,如果超过2次,就什么电视也不能看。”这样对孩子进行激励,孩子的坏习惯会一次次减少,直至完全改正过来。
    九、孩子自卑怎么办
    娇娇六岁了,她长得挺漂亮,但却常常自卑,她的额头有个小疤痕,她常常用刘海盖住它,并仰起小脸问我:“妈妈,别人能看到吗?”
    我摸着她的额头安慰说:“没关系,宝贝,看不见,而且你很漂亮!”可她还是整天忧心忡忡,闷闷不乐,唯恐小朋友们不喜欢她。
    有一次,幼儿园里搞庆祝,女儿要表演一个节目,那个节目里有一些道白,娇娇积极性很高,台词头几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节目那天,我和她爸爸盛装出席,去给女儿助威喝彩。
    女儿开始表演得挺顺利,我们在底下也洋洋得意,自觉脸上有光。可女儿演着演着却屡屡出差错,不是忘了词儿,就是做错了动作,她的老师在底下提醒她也不管用。我急得开始冒汗,可她又做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最后她站在台上哭了起来……
    后来她对我说,她在台上一直想着别人会看见她的疤,刘海是不是把它挡好了,别的小朋友家长会不会对她议论纷纷……
    女儿如此在意她的那个疤,我该怎么办呢?我很着急,这会不会对她的身心产生严重影响呢?
    专家解析
生性敏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它宛如心灵上的一把锁,锁住了人的信心与勇敢,让人裹足不前,不愿面对挑战。源于儿童时期的自卑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阻止人形成一个开朗乐观的性格,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性格缺陷。它会像魔鬼一样,你走到哪,它跟到哪,从而影响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卑如此严重,孩子到底因为什么才自卑呢?
    1.父母是完美主义者
    生活在崇尚“完美主义”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父母都是凡事求好心切的完美主义者,所以也要求孩子样样做到十全十美,孩子很难达到他们的高标准,于是孩子常常受到家长指责,久而久之,孩子难免会丧失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感到自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与支持,得到的都是指责与批评,极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给自己贴上“无能”的标签。
    2.家长事事代劳
    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办任何事,处处代劳,事事包办,使孩子失去了处理问题锻炼能力的机会,使他在面对问题时畏缩不前,由于信心不足而不愿去尝试与挑战。
    3.家庭破裂或家长性格粗暴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破裂,缺少父爱或母爱,与其他孩子相比,有一种缺憾感,所以感到自卑。
    还有的家长性格粗暴、专横,对孩子非打即骂,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而感到自卑。
    4.生理缺陷导致
    有些孩子由于先天不足,生理上的缺陷与障碍,会让他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他人的看法特别在意,高度敏感,导致他信心不足,性格忧郁。
    专家支招
    有自卑性格的孩子往往胆小怕羞,孤僻猜疑,有自虐倾向,不能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正确评价自己,任何人都有长处与短处,有优点与缺点,要积极地扬长避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不足,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要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缺点上,盲目放大自己的缺点。
    对他人的评价也要正确对待。要让孩子明白,有时别人的评价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曾经被认为是“笨”孩子。给孩子讲他们的故事,告诉孩子,他们小时候也自卑过,可后来经过努力,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2.培养孩子自信心
    如果孩子因为某一方面的缺憾而感到自卑,可以培养他别的方面的专长,让他从自己的专长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信心不足和消极的自我评价,是孩子自卑的源头,要解决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父母多尊重孩子一点,把目光放在“他爱的”而不是“你要的”,让孩子在一点一滴的小成功里,享受自己的成果,进而不断地肯定自己,挖掘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当成功经验越来越多时,孩子非但不会自卑,反而会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适当降低要求
    有些家长往往把希望投注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完成他们未竟的梦想,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十分严苛。孩子做不好时,就会在潜意识里否定自己,我是不是太笨了?我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让这类孩子消除自卑,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一些要求,让他努力去做,如果他努力了,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表扬他。
    4.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大多数自卑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所以要对其进行不断强化,比如:可以在家里准备一本“功劳簿”,记载下家庭成员的“功劳”,把孩子的任何一点进步与成绩都记载下来,每周整理一次,对孩子的“功劳”进行奖励。这样孩子就会为他的成绩感到骄傲与自豪,强化自信,进而克服自卑。
    还可以教孩子对自我进行激励,当孩子害怕困难畏缩不前时,你可以教导他自己鼓励自己:“我可是个勇敢的孩子,来吧,我要再做一次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卑,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望子成龙而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要总批评孩子的短处,尤其不要与别的孩子相比,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转自星光心理论坛http://www.xtxinli.com.cn/read.php?tid=248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