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更夫

个人日记

作者:重庆市铜梁区虎峰镇回龙小学  罗向伦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防火防盗——嘣,嘣、嘣。”听到更夫印公公打二更的时候,我就爬上床,静静地进入香甜的梦乡。

印公公打更很守时,而且从不会漏掉一次。据他说,那是为了巡视安全,这么大个场镇,万一哪家半夜三更出现火灾,那可不得了!若是有毛贼,他还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他打更的声音也很注意音量的控制:一、二更声音洪亮,时间间隔也比较紧凑,那是为了提醒人们睡觉前要注意防火防盗。从夜半三更开始,声音变小,时间间隔也比较长,那是为了不影响人们的睡眠。

更夫印公公是我家邻居。到了夏天,巷子里一群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在印公公吃完午饭后,总喜欢跑到他家里去听他讲战斗故事。

印公公穿着一条蓝布短裤,光着上身,脖子上搭着一张抹汗帕,手里拿着一把大蒲扇,懒悠悠地摇着,总是笑眯眯地坐在一张小竹凳上,接待我们这一群小孩儿,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他经历过的战斗故事。

印公公名叫印定山,解放战争刚开始就参加了解放军。他参加过渡江战役,经历过很多次战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同国民党军队的阵地争夺战中,他们连在阵地上坚守了三天三夜,最后因弹尽粮绝,敌众我寡,全连战士几乎都牺牲了。

黄昏时分,敌人快冲上来了。印公公一看身边的战友全都牺牲了,心想:“我可不能当俘虏!”他灵机一动,把身边牺牲了的战友拖来压在自己身上,然后闭上眼睛装死。

敌人冲上阵地后就开始清理战场,他们发现受了伤,还没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就用刺刀戳死。一个敌人来到印公公面前,看到一具尸体压在印公公身上,就用刺刀使劲儿从上面那具尸体向下刺了两刀,一刀刺穿了印公公的肚子,一刀刺穿了印公公的下身。印公公忍着剧痛,一动不动。直到我军下半夜发动突袭,夺回阵地,印公公才得救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印公公一辈子没结过婚。

每当讲到这里,印公公都要指着他肚子上留下的刺刀疤痕给我们看。我们看了他肚皮上的疤痕,又转到背后去看他背上被刺穿的疤痕。对他的这两处疤痕我们是羡慕不已,印公公真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印公公把故事讲完了,又到里屋去拿出一张包裹着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打开给我们看。手帕里面露出一枚纯铜的渡江战役纪念章。纪念章上面的背景是乘风破浪,千帆猛进的战船,前面是一名紧握钢枪向前冲锋的解放军战士,下面的半弧船身上刻有“渡江胜利纪念”几个繁体字。

大概在五六十年代,印公公从部队转业回到了老家虎峰场。由于印公公没有文化,又是一个伤残军人,再加上那个年代生活比较紧张,所以政府没有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只是叫他接替老更夫的打更活儿。印公公挺乐意地接受了这份差事儿,而且工作是尽心尽责。

不知什么时候,更夫这份职业被取消了。印公公还是闲不住。那时候的群众大会特别多,每次大会前印公公都要敲着一面大铜锣,满街吆喝。每到赶场天,印公公就戴着一个红袖标到市场上去替工商所执勤。

印公公是得肺气肿去世的。虽然没有一个亲属为他守孝,但是他死得并不孤单,我们一街的老老少少都围在他身边,直到断气。

我的母亲为他做了一双寿鞋,邻居们凑钱为他缝了寿衣。下葬那天,工商所的领导来给他开了个追悼会。

虎峰场最后的更夫——老英雄印定山公公把他的故事留在我们心中,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