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桥絮语(原创)
个人日记
西大桥絮语
乌鲁木齐的西大桥,新疆闻名,我在上中学时就知。光阴荏苒,我已无数次踏行或驾行西大桥。
西大桥历经几次改扩建,最早的改扩建前是真桥,桥下是河道,河滩上淌的是水;现在,当然是桥,是更大的桥,桥下是车道,淌过的是车。当年,水势凶猛有季节;今日,车势奔腾无昼夜。不过,车势再凶猛,桥下的路也不叫“车滩路”,它叫“河滩路”。沿河滩路高速北上60公里,就是我家乡梧桐镇,我在1997年就搬离,现在已是有两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将梧桐镇包裹其中。沿河滩路高速南下180公里,就到了别人的家乡——吐鲁番。顺桥东驾,挤出楼群,就是连亘百里的天山博格达雪峰。顺桥西驾,七绕八绕,通过乌昌快速20公里,就到了我现在的家——昌吉。不回家继续西行,一个小时多点,就能到美丽的石河子。
立足桥面,西大桥自身是东西走向,桥下河滩路是南北走向。
顺桥东走是光明路,眺望,博格达雪峰银光闪闪——这是不可能的,那是大厦玻璃幕墙在银光闪闪,你得承认,比雪山亮。光明路右侧是著名的“兵团司令部”。现在的兵团司令部盖的再光明、再正大,我还是没有多少好感。丈人是六十年代从南海舰队转业到疆,丈母娘来年跟进,成了兵团农场“五七”家属工。前几年,这批深感委屈的“五七”战士们,经常晚上聚会——商讨上访计策,几十次的闯过或躲过师团拦截,最终成百上千的会师在兵团司令部静坐。干了一辈子兵团的工,却没有兵团职工身份和退休金。她们伤心,我也伤心。现在承认职工身份了,月月都领到退休金,但我没觉得她们有多高兴,不是老太太们坏,是那几年的折腾伤的深。
如果顺桥东走不上光明路,直接右拐就是新华路,新华路上有著名的小西门、大西门商圈。十几年前出差杭州,卖丝绸的小老板居然听口音一下就断出我是新疆的,原来他曾在小西门做过生意,亲切中,谈好的价又给我优惠了许多。也是十几年前,阴天飘着毛毛雨,顺单位双排车,在小西门批发站给我家提货,提完就去吃了饭,饭毕归来,眼前的一幕没把我给气死,车门被撬,二千多元的化妆品没了。治安点接报后,没十分钟就捉进两人。左审右问,两人就是不承认,治安员暴怒,皮带抽,脚踹,打的劈哩啪啦、稀里哗啦。这突如其来的阵势,看的我心跳。打了有五分钟,一人已被打的钻入钢管床底下,一人满脸是血的爬入我身后,情景下,我弱弱的问治安员:“能不能不打了。”一治安员不满的瞪着我:“你还要不要货?!”两小时后,在市局办完案底记录和手续,拉着失而复得的货,我高高兴兴上路了。
顺桥西走出桥头,右边就是红山体育馆,是中职篮新疆广汇的主场地。去年的总决赛,马布里就把我感动的泪流满面,他对北京队、中职篮贡献是巨大的。不看中职篮,前行就是红山地下街,二十年前,同学的进口大音响就是在这买的,五千多元呢,让我好生羡慕。不下街,往右拐就是友好路,刀郎《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里的“二路车”和“八楼车站”就在这条路。此路曾经叫“反修路”,十多岁时在反修路上走过夜路,挺害怕的。友好路上还有个著名的友好商场,和老婆没少逛,当年我最喜欢的西装和皮鞋,都是在这里买的。
桥上临栏南眺,是蜿蜒宽阔的河滩路,路上是车的洪流,路两边高楼林立,无论白天黑夜,这个方向看,都很都市。你瞧瞧,那个当年最醒目的二十几层的“假日”大酒店,已在他楼腰下,九十年代,它可是一副“老大”样,是乌鲁木齐最高最漂亮的楼,我曾以“假日”为背景,和三岁女儿在桥上留影,照相这天我们一家子还逛了桥附近的红山公园和红山商场。现在,“假日”楼虽在,显然不是“老大”,更像是马仔,名字也不叫“假日”名了。
后转身,桥上北眺,雄伟的红山就在眼前。红山像一头棕红色的雄健卧狮,扼守河滩,傲视西方。红山嘴子顶上的九层尖形实心佛塔,远看更增加了红山的雄姿,说是1788年乾隆年间所建。大家都说,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我觉得也是。书上说,红山海拔910米,相对高度没说,我目测没有100米。不好的是,17岁时我与玩伴从北边陡坡故意滑下去过,落底后除了勾子疼,还一腿的皮肉伤。更心颤的是,佛塔西面几米就是悬崖峭壁,早年曾有人在这纵身一跃。现在虽加有护栏,每每登顶,次次两腿打颤。红山早已成红山公园,湖波荡漾,绿树成荫,节奏很慢,笑脸很多,登顶可以鸟瞰博格达峰和乌鲁木齐全貌,特别是雨后在顶,阳光明媚,视野辽阔通透,空气清新洁净,仰视、平视、俯视,蓝天、白云、雪山、楼群,远近适中,明暗分明,静多动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景象,真是美仑美奂。总之,顶上看,要比桥上看美的太多。
收回北眺视线,瞥见了西大桥东南侧的小石坡园子。嘿嘿,这个有点说头,因为我在这里感叹过。那是刚工作不久,六月天,洗完秀发,穿上时髦的黄色紧身港衫,脚登锃亮的“三截头”,坐上班车来到了乌鲁木齐。逛完大西门、小西门,到小石坡园子已是下午,来趟乌鲁木齐也不容易,时间还富裕,再待待。天很热,买了瓶水,抬脚入园,选坐在树荫下。除了远山高楼,近前是车水马龙。红灯亮起,路面上就叠满了汽车,有吉普、捷达、夏利、桑塔纳、富康、伏尔加、雪弗兰和巡洋舰,最漂亮的是奥迪!乌鲁木齐的车真多啊。车没看厌,目光又被吸引到斜阳下的人行道,人来人往,女孩们三三两两过往着,其实看车的时候,视线就老被诱走。透过蛤蟆镜,两眼直视,这个漂亮,那个也漂亮,哦呦,这个更漂亮。嗞嗞,乌鲁木齐的女孩真是漂亮。情境中,侧方有小树林,枝繁叶茂,上有麻雀叽叽喳喳,时而会下落啄虫,隐蔽处有男女亲昵,天空湛蓝,白云如棉,雪峰沟壑纵横,蓝天白云中有飞机拉白线,这一切,越发的感觉乌鲁木齐好。忽然有两位女孩在面前向我打听路,她们是石河子的,其中一位好美、好甜,看着她们婀娜的背影,恨怎么没多说点什么。水瓶空了,舔着嘴皮,咽着唾沫,眯着眼睛,眼前,车和女孩还是那么多。低头抓起脚旁鸟蛋大的石头子,边搓捏边在想,我如果在这里上班该多好啊。良久,斜阳更斜,天色将晚,我该回家了,再晚就没有了我返家的班车。起身拍尘,好不情愿,酸酸的说,唉,我不是乌鲁木齐的,女孩再见,车再见,西大桥再见,乌鲁木齐再见。下坡中,看着已被我玩弄光滑的石头子,欲丢弃,心变,塞入裤兜说:你是乌鲁木齐的石头子,我俩“不再见”。这个又白又扁圆的石头子在家存了好多年,后来搬家遗失了。
变,我在变,都在变,无论以往还是现在,在西大桥看乌鲁木齐,也许都算美,美法不同。在我的眼里,以往的美,携伴有“自然”铺天之美,楼伴天山,云绕雪峰,相映相辉;现在的美,唯有“人工”盖地之豪迈,群楼接天挡峰,尽显林立之霸气。可是,过去来乌鲁木齐,前一晚上就欣喜的睡不着觉,来了,就是逛不够,该走了,舍不得走;现在来乌鲁木齐,前一晚上就不情愿,来了,就是不想逛,该走了,快的像逃跑似的。对不起,这样说好像有辱乌鲁木齐,别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心里有啥就说了啥。停下笔,回看前文,感觉信息量大、感情点多,且弥漫着情绪和矛盾。这是表面,文中实际表达和传递的是我骨子里的“情”、“爱”等人文思想,是崇敬和陶醉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友善之美、城市之美及所有的美。我尊重和承认自己的过去,面对现在,憧憬未来。至于我,哪些变了哪些没变,我争取保持清醒,做到——“好好活,做有意思的事”;至于城市和自然,哪些为什么变好了,哪些为什么变坏了,这不是该我研究的事。太絮叨了我,在本篇最后,我只想大声对天说:过去和现在;现在和将来;人和自然;人和城市;你和我;我和我——互相好点!
新疆自然
2013.5.22
文章评论
黄靖
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你心中的那段美好~~~~~
花开彼岸
感慨万千啊,看着你的文字,往事一幕幕重现,记忆被拉回小时候,昌吉,我的童年时光,乌鲁木齐,我的少年时光。那里留下我太多的美好记忆。也许我真该回来看看了。
三毛
原来也苗条过呵呵!写得很细致全面,语言也干净利落,应该在桥上花了功夫的。
/love文雅猪
看得狠过瘾!忽就冒出一词“飞跃”。文末深有同感!我们的乌鲁木齐
齐
朴实自然,跃然于眼前
李其昌
城市美景真好
C区1#淡淡的笑
西大桥啊西大桥。。。从前的乌鲁木齐对你来说是那么的诱惑和吸引,如今的乌鲁木齐你再也不想靠近他。。。你呀你怎么了。。。是累了、是没了激情、我看你是老了。。。。[em]e120[/em]
「.純絔sè″
[em]e160[/em] 人在变,周围一切都在变,我们的心那份对以前那份情没变.
雪鸢
久违了! 依然那么细腻 流畅 ...爱在家乡 变得永远是面貌 不变的是那颗热爱生活澎湃的心!
心灵风灯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一切都有所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改变,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好点。
/love文雅猪
回忆总过美好,未来依旧美好,,,温暖继续!美好继续……
天使
世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变的更美丽、更悠闲[em]e189[/em] [em]e142[/em]
新疆自然(走拍写)
书友评:功底真的是不一般啊、西大桥、文章开头平平淡淡…但是、从我的家乡梧桐镇…到别人家乡吐鲁番…就这段白话吸引了人、使我想起自己的家乡吐番、使人一直要认真看下去、途中好多地方让人忍不住的笑、完后余香满口。看你的文字让人想起一些名家的手笔、你的文笔真的是很棒的呀、怪不得口气那么大啊
/love文雅猪
[em]e120[/em]口气大,脾气也大
荞麦
二十一年前,我第一次来乌鲁木齐,也以“假日大酒店“为背景留了影,那时候想的最多的是如果我挣钱了,我就先带父母家人来这高楼里住住,来这城市里转转,可如今的乌鲁木齐,堵车堵的人心烦气躁,人啊,总是心随环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