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天学会对对联》

个人日记

讲师  醉心竹    编辑 冰清玉洁

《教你一天学会对对联》
讲师 醉心竹 编辑 冰清玉洁

 冰清玉洁 

 

图片
 

        对联联语貌似平常,有的仅寥寥数字,但是自成体式,都能成为一则语意完整,表意动人的独立文章。联语字句简炼,形式精严,含蕴深刻,能以“少少许, 胜多多许‘包孕丰富。
有的联语状眼前景色,写怀古情思,忆往昔功绩,颂今日风貌,有描写,有回忆,有议论,有抒情,内涵之丰富,言辞之精采决不亚于一些脍炙人品的诗词和散文。 
 
创作联语,必须具备生活,学识和技巧三大基础。创作联语首先要定题,立意,然后根据确定的主题和立意再遣词造句。进行炼字,炼句,协调平仄声,联语创作基本分四个方面。
 
一、定题
 
定题,是创作的第一步,也可以看作是他作之准备。
 
联语因在何地。因何人。何事,何物而发。要写的这个人,事,物,地,就是联语内容之核心,写诗词,散文要定题,写联语也是要先看对象,明确主题,如要贺友人新婚之喜则写喜联,要题咏山川楼阁之壮丽则写名胜联,祝福寿诞则写寿联,定题不明,常有张冠李戴之误。
 
 图片

二、炼意
 
定题之后,观察或了解要写的人,事,物,地的有关情况,然后根据此确定是写全貌还是写局部,是写景还是情景兼写等,这就是立意和炼意。
 
炼意首先要抓住所要写的对象的本质特征或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细节特点,例如扬州梅花岭史可法的衣冠墓联: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明代名将史可法拒绝降清,坚守扬州孤城,城陷被杀,扬州人民在他生前点兵的梅花岭上筑衣冠墓纪念他,这副墓联抓住了梅花如泪,明月如心这些特点,
  
所以含蕴更加丰富和深刻,反之,如写墓上荒草,在将功绩,或剩山残水之凄凉等容易流俗,炼意,实际上也是炼字的功夫,抓不住宅区最能表现主题的特点是写不出佳联来的。
 
其次,炼意须使上下联构成意境,有人以为写诗词要讲意境,联语简短,将景抒情难度大,不必构成意境,基实不然,有无意境不在语句长短或多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等诗句可以单独构成意境。

 图片

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开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者说是一幅不着墨色的情景交融的图画,

好的联语,本身就是一首好诗,其意境也一样能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象清人孙髯的去南昆明大观楼长联,洋洋洒洒,借史抒怀,情景交融,气垫不凡,
 
自然能出意境,就是短联,如写得精采,也一样照人眼目,如广西藤县城北访苏亭一联: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上联有感于苏东坡在新党,旧党执政时均不得志,满腹才华却不能施展抱负,下联感知己之难遇。发思古之幽思,有情景交融,有古今,孤臣与过客互怜之情,十分悲楚动人。
 
 图片
 
三、属对
 
属对必须要工稳,基本要求跟格律诗的对仗要求是一致的。因为对联“文字天地小,而含蕴天地大”,所以要求是凝炼的字句,表达出尽可能丰富和最具有英武意义的内容来。

蕙  兰  芳  引

移步赏幽,径深处,茉香兰郁。
浅洼闹蟾蜍,闲看紫坛黄菊。
疏香淡影,正怒放,满园花簇。
又是重阳近,谷稻秋高黄熟。

小院幽兰,傲霜凌露,蕊散幽馥。
绿水映冰姿,唯有素馨雅独。
窗前静放,暗香沁屋。
羡玉容,今夜赋诗吟曲。
 
属对除语意的要求外,主要是指字,词的对偶,字,词的分类各说不一,有简有繁。
 
一般分为天文(日月星云风雨),地理(山湖江海井市)。岁时(春夏秋冬朝暮),人事(喜怒哀乐谈唱),宫室(亭台楼阁庙殿),器用(刀剑舟车笔砚),身体(眉目心面头足),服饰(衣冠履带珠玉),动物(鸟兽虫鱼),植物(花果草木),饮食(茶酒肴馔),声色(声色光影明暗),等十二类词为实词。
 
 图片

分数目(个十百千万几),方位(东南西北前后)等二类半虚半实词,而助字(假如更也夫耶)则为虚词。来去分合等动词和新旧,多少等形容词有的归入人事和声色二类,也有归于虚词类的。
 
字词的对偶要求上下联须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同位的字词须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方位对方位,助词对助词动词对动词等。
 
在单字构成的词组对仗时,要求其中的单字虚实相对,结构相配。例如:
  月瘦对云痴。惠风对和雨(侧串)。浓淡对深浅,虹霓对雨雪(平行)
 
上述联例中如上下字均为实词(如浓淡,虹霓等)对句上下字也是实词,古人谓之“平行”对。如上下不来字构成主谓,偏正,动宾等关系式,下联也以相同关系式对之,谓之“侧串”。
 
举例: 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请大家看看是炼的哪个字
 
五言一般是炼第三字的
 
七言炼第五字的:雨不崇朝遍天下,花随流水到人间。万有灯火依山堞,百转滩声绕石楼。
 

因为句式结构不限于上二下三,或上四下三两种格式,所以炼字不能只拘于炼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联句中其它各字上炼字的佳联也不少。
 
例如:
  柳占三春色,荷香四座风。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莺花尚恋霓裳影,环佩空归月下魂。

  ▲     ▲      ▲       ▲        ▲       ▲
 图片

 
柳占三春色,荷香四座风。 大家看诗炼的哪个字?
 
炼字的宗旨在于提全句之精,气,神,不可片面理解为某字工稳,某句警策,刘熙载在,〈艺概〉中讲“词眼”时曾说:“余谓眼用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肯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阖变化,一动万通耶?”反之“炼一字是一字,非诗人也”
 
炼字是为了达意,为炼意而炼字,即要求准确,形象,生动,传神,也要求清新(有独创性)自然和兼顾全局。
 
所以,好诗佳联并不避俗字,叠字,只要能到上述要求,无一不可用,例如六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听鸟说甚?问花谁笑?”“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

创作成联的三点要求:
 
一、主题鲜明
  要完成一副成联必须做到主题鲜明,也就是意思明确,绝不能含糊不清,让人不知所云。
  作为成联的创作者,在写联之前首先要确定表达什么主题,作到心中有数。这和作文是一个道理,我们写作文时首当其冲的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立意确定后再搜集材料尽而布局谋篇。
 
二、“新”字当头
  “新”包括创意新,写法新,用词新等方面。
  1、 创意新。创意新是成联创作成功的关键,联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围绕主题展现出清新悦目的联境来。
 
但不能为了求新而用一些生涩的词语,这是应该提起高度注意的。
 
三、“实”字铭心
  实就是造语平实,不故弄玄虚,用生活中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平实的词汇去表达联意。不要把人搞到云里雾里,我认为最成功的作品是用最平实的词语表现最美的意境。
 
一副成联的创作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学修养,语法、修辞等等,尤其对人生对生活对整个世界的感悟都很重要,只要勤奋,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多练笔就能写出好对联。
 
这三点对我们以后的创作非常重要
图片

 
 怎样才能创作好的联句:
 
一、多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依我说“熟读清联三百副,不会作联也会吟”。一要多阅读前人的名联佳作,尤其是清联的艺术成就最高,应当作重点阅读;
 活跃】诗评老师醉心竹
二要多阅读楹联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三要广泛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拓宽知识面和眼界。至于花费的时间不在多,而在“精”和“不间断”,想读的时候就读,像吃饭和睡觉一样自然,切记以不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为要!
 
二、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做笔记时,最好写明日期、笔记内容的出处等,方便以后查阅和整理。笔记本也不要按其内容分区,按日期一页一页写下去就好。笔记的内容可以是好联摘录和鉴赏、对联知识、经典故事、学联心得或问题等,总之,你认为有价值的就行。

三、多创作,多交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创作带来的提高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
 
也许我们一开始写得并不好,但要有信心,持之以恒。我们可以从词语、成语开始属对,进而向五言、七言发展属对或成联,等到能熟练驾驭后,可试着写字数更多的中联,切忌一步登天。
 
写好的作品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交流。在交流时,不要只以“好”、“不好”、“还可以”等语概括,要试着从一个到多个方面对作品作出评价,多对别人的作品给予肯定。另外就是多参加学校和社会举行的相关活动或比赛,以检验、提高自己。
 【活跃】诗评老师醉心竹
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好方法,这需要同学们不断摸索。无论是学联,还是学习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切忌一个“急”字,更不能抱着追名逐利的心态去学。“逢难别犯难,得志莫得意。
 
 图片

楹联创作的八种境界
 
 "境界"一词,《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汉郑玄笺云:"正其境界,修其分理"是说地域的范围。 后来佛经翻译成风,有了教义的造诣之说。唐代人们曾用"境"或"境界"论诗。到了明清,"境界"、"意境"已成为文学艺术的普遍应用术语。

功夫在诗外,境界跃然于笔下,与平时的观察积累和具体的知识充实是分不开的。境界是学识思想的集合体现,是本能的自然流露,功到自然成,刻意去营造境界或费力拔高境界都是愚蠢可笑的行为,一份耕耘,一分境界,只有长期努力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作品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楹联创作中至少存在以下八种境界:

● 自谓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清)袁枚《随园诗话》 ("自谓"原为"到此")
 
作者志得意满,主观上认为自己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甚是自命不凡,但从客观上看"才上一层楼"。可惜作者尚不知道"楼上有楼""天外有天",误以为已经站得很高,可穷千里目了。
 
待他日登上最高处,居于上层,才会为自己曾有的无知和自矜感到惭愧。形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在于眼界不开阔,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心高气傲。摆脱这种境界,全依赖时时戒除自满,突破自我,奋进履新。
 
 ● 心同野鹤与尘远,
   诗似冰壶见底清。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
 
这是一种高雅清澈的创作心态,心同闲云野鹤,翩翩起舞,悠闲自在,远离俗世、俗事、俗人,诗句清澄透明,如冰壶,如清茗,空明清净,雅人雅境雅诗,给人一种无穷的回味和美感。
 
●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图片

这是一种坚定、执着的治学态度,目标明确,追求不已。有远大的志向,有追求的高度,有实现目标的必胜信心,不会为一时的小胜而陶醉,也不会为暂时的挫折而气馁。有这股精神,有这般毅力,百事可做,百事可成。
 
 ● 花明柳暗绕天愁,
  上尽重城更上楼。
   (唐)李商隐《夕阳楼》
 
这是起伏跌宕的追索构思过程,这种过程很不顺利,常有坎坎坷坷、十步九回头之感。这种过程是艰苦、单调、繁复的,往往久久无所得,陷入困顿迷茫境地,有的作者就此放弃,打道回府,两手空空,了无所得。只有不离不弃,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困苦,才能最终历尽艰辛,达到胜利彼岸。
 
创作是苦差事,十年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往往走不出一个秀才举人。 有人写了一辈子,还是佶屈聱牙,味若嚼蜡。创作大军很雄壮,创作成果有分野。 
 
●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这是创作思想的一种矛盾,作者空有一枝凌云大笔,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一味追风赶浪空吟漫赋替人唱赞歌。或是为名,或是为利,或是图飞黄腾达。功利性的歌唱,其音虽宏,其词虽丽,毕竟太多金玉气、脂粉气,浑失自我,诚是可悲。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图片

  
这是一种高标跨苍穹的旷远境界,作者已登上巍巍高塔,极目四望,天空地阔,四围茫茫,激起无限的感慨,抚今追昔,心宇茫茫,即使天空有朵朵浮云掩映,也不畏其浓其重,满怀信心,高远旷达,洞彻古今。浮云最终难蔽日,等到云开见日时。

 以上八种境界或为创作心态,或为创作情态,或为创作效果,都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一种创作境界。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境界上不去,终日盘盘绕绕,只会在较低的层面打转转,很难"跃上葱茏九百旋"。受境界的局限,也只能发出低层面的瓦釜噌响,绝难振响高八度的黄钟大吕。
 
有出息、有抱负的楹联人,首先应该开阔胸襟,广敞胸怀,着眼于提升境界,从泥淖中跳出,从俗尘中摆脱,从混沌中清醒,从徘徊中腾越,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站在昆仑山巅的放歌,才有可能是清幽旷远的天籁之音。

  2014 9

   

2014 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