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山村(红豆的故事)

个人日记

         风和日丽,下午阳光更温熙。
        俩人漫步江堤上,往相思湖走去。韩梅心情的愉悦言于溢表,陶醉在两岸绮丽的山水中。
      我家要是在这里就好了,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享受平平淡淡的幸福,一生如此就满足了。韩梅憧憬桃花源。
      一家人只要相聚在一起,无论到哪里都是幸福的。初三我们陪父亲一起去,那遥远的十万大山就是我们的家。
      是啊,和家人分开后就再没团圆过,真想念他们。想到初三就能相聚了,我太盼望了,要是能永远在一起就好了。你说怎么办?
      先过去看看,争取能在农场里落户。
      当初农场就没有同意,结果就去插队了,否则就遇不上你了。韩梅又愁又欣慰。
      否则还是能遇到的,晚一点而已,情形却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
      你我之间就没有这么多波折了。我回答道。
      她噗嗤一笑:是啊,想想我们相处所经历的事真有意思。
      老天安排的,逃都逃不掉。
      那你有什么办法?
      办法总是想出来的。农场不行,到附近的农村联系。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十万大山够艰苦的了。
      还是不行呢?
      只能在村里干一辈子革命了。指导员和咱姐对我们不错的。现在你有我陪伴不愁搭不上回家的车。
      呜····汽笛长鸣,一艘江轮拖着数只驳船缓缓地逆流而上。
      大堤上的闸门口,相思湖水哗哗流入江中。
      一群麻鸭湖面上游弋,南国春早乍暖。
      文教授端坐钓鱼石,浮标微风中波动。
      文伯伯好。韩梅甜脆的声音唤道。
      钓者转过身:你俩来了。
      教授,有收获吗?我问道。
      呵呵,钓了几条,不入眼,明年再让它们来报到吧。垂钓不在鱼,消遣偷时乐。百半浮生知命人,不羡鳞光色。教授吟罢对我说:你来续下阕。
      容我想半天。我和教授是钓友,他知我会几句歪诗。我得好好对上,把吃奶的劲用上,不能瞎掰,尤其是在韩梅面前,咱显摆显摆。
      桃李果熟时,残叶飘零落。不负文莘游子归,得意门生硕。老师,学生冒犯了。词中‘文莘’正是教授的名违。‘游子’是指教授海外归来。
      呵呵,续得好。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学生就知足了。教授赞许。
      老师,我是您未记名的弟子啊。我脸皮够厚的。
      好,我认你这个弟子了。呵呵。
      我也有了。韩梅吟道:栽树种于春,成长几秋过。待到花开结子时,无意争收获。
      呵呵,又多了一位女弟子。教授钓不到鱼而广收门徒。
      老夫的下阕是:空囊载风归,室陋书中坐。茶煮一壶语录读,闲看花开落。教授吟完说道:你俩的词并在一起,倒是完整,珠联璧合。
      多谢先生赐教。
      好了,君子在钓不在鱼,咱们空手归去,到家里吃晚饭吧。教授盛意邀请。
      我和韩梅左右相随教授,沿湖边行去。湖边是十二中学,与我家隔湖相对。十二中是我学生生涯最终的母校,而我仅仅在此上了半天的课,是该校不曾谋面的校花陈澄的老同学。走完这段路,穿过跨湖的公路桥,便到达民族学院的大门。
      不入大门,继续沿湖边前行,至一堤处。此堤不长,堤内是内湖,由此而入,进入民院府内,沿着内湖蜿蜒而行。内湖边生长着许多乔木,枝叶茂盛,欣欣向荣。
      教授领着我俩钻入林间,至一大树下。教授抚摸这棵树说:这棵就是红豆树。你们看花开了,小小的白花。小白花不与桃花争艳,却结出让人难以割舍的红豆情。
      哦,红豆。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道出人们寄托红豆的相思,抒发爱恋的情感。
      教授说:这棵树很奇异。红豆树一般两三年才开花结子,而这棵树年年开花结子,但结子不多,仅十几粒而已。这些年,人们争相采撷,能采到成熟完美的少之又少。暴珍天物啊!
      相思桥那边的林中有一棵。去年秋时,我到那一看,树上什么都没有。我在树下翻啊翻,好半天才翻到两颗。那两颗是我收藏中最大最好的,颜色最红,心纹清晰相印。我激动地说道。
      你说的那棵树更奇异,有十年没见开花结子,一旦结子就有上千粒,粒粒皆佳品。教授更激动。只见他自言自语道:十年了,十年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该开花了,该结子了。然后对我说道:你得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韩梅听得痴痴迷迷,喃喃说道:我也要找,我也要找。
       只见她拾起木枝翻弄地上的枯叶。
      傻丫头,这里就是挖地三尺都没用。因为来找的人太多了,常在此发掘。而大兵之所以能找到,那是人们早已把那棵树给忘了。走吧。
       韩梅恋恋不舍。
       走在学府的林荫路上,呼吸书院散发的墨香,聆听晚风荡漾的歌声,渴望生涯追求的理想,我的相思飘去遥远的地方。
      教授解说道:原先的相思湖叫西乡塘,学院建校后筑一堤,分内塘外塘。因内塘边生长相思树,师生们称内塘为相思湖。久而久之,西乡塘也称之为相思湖了。因为人们喜爱红豆。红豆寄托爱的情感,表达情感的博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亲人。江山如此多娇,红豆因之浪漫。人民热爱生活,赋予相思湖美好的名称。
      老师的教诲,学生受益非浅。红豆相思是热爱生活的情感,热爱生活是力量无穷的源泉。有了情感,有了源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说得好。老师表扬道。
      教授的家在湖的尽头处,一栋十几间的红砖红瓦带天花板的平房,仍然是苏俄式的翻版。平房靠湖端的第一个门户便是教授的家。入来是客厅。客厅左侧是女儿文雯的卧室,客厅里间是厨房和卫生间及教授夫妇的卧室。教授说儿子住集体宿舍。哦,和我一样,单位子弟多数住在集体宿舍。
      客厅里,进门的窗边放置一张圆桌和两把椅子。对面摆着茶几和两张沙发。侧面的物柜上摆着一个热水瓶以及几只茶杯,此外还有一台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几乎与我家布置相同,只是多了个房间。每件家具照例用油漆喷上单位的名称,以示公物,人走不得随行。
      师母打过招呼后,便入厨房忙乎起来。文雯拎着竹篮和小锅出们去,韩梅赶紧跟随。
      我和教授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
      茶几上方挂着毛主席画像。
      物柜上方挂着一幅大大的梅花图。图上有一首词,正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教授说这是他的笔墨拙作。
       我大为倾慕。
       教授说非常喜爱梅花,非常欣赏《卜算子·咏梅》。
       我说也非常喜爱梅花。(非常欣赏韩梅)
       教授说韩梅和她妈长的一模一样。
       我····(有其母必有其女)
       教授说和她妈是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俩人在国外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报效,同在广西。先在桂林,后到南宁。若不是一时铸错,否则····唉!
       (时光已去再也不能回,往事只能回味)
       当时我在民院,她在政府。两人忙于工作,难得在一起。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个女同事倾心于我,而我只是出于友情帮助她。结果风言风语四播,最终····。
       (日久生情,无风不起浪)
       最终····分手。那段日子很痛苦,不知如何是好。
        (放弃是一种选择)
        人言可畏,那个女同事因不堪无中生有,离开此地返故乡。
         (竹筐担水两头空)
        我心疾憔悴,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多亏了一位女大夫悉心照料,才慢慢地恢复好了。后来与她结婚了,恩恩爱爱和和睦睦到现在。她在厨房做菜呢,呵呵。
        (女华佗让梁三伯从坟墓里爬出来了)
       生病的那段时间正是百花齐放、百鸟共鸣的时候。
        (福兮祸兮)
       后来一直与韩梅一家来往,文革才中断联系。现在见到韩梅了,心里真高兴,祈望她家平安无事。
       (爱情不在友谊在)
       师母端着大碗汤出来了,把汤放在桌上,对师父说:你唠唠地说些啥呀,孩子面前没臊的。
       教授说孩子是他当年的影子,教育孩子不要穿对鞋走错路。没别的意思。
      师母并无恼意,嘴角浅浅一笑,转身进厨房,随即端出一盘炒花生米。只听她说:怎么文雯还没打饭回来?
      师母话音方落地,文雯和韩梅拎着饭菜进屋了。
      菜肴摆上桌。红烧肉、酸甜排骨、牛肉青椒、花生米、鸡肉冬菇汤。师母从厨房端出一盘炸鱼块。鱼块应该是昨天的收获。
      从卧室内搬出两张椅子,五人还缺一张凳子。文雯说去隔壁借来,眨眼扛来一把椅子。
      教授拿出一瓶酒说:桂林三花招待桂林老乡。
      原来师母是阳朔人,而我是荔浦人。阳朔与荔浦交界,都是桂林下辖。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师母秀姿甲阳朔。
      教授饮尽一杯后说:三花酒代表广西,如同茅台酒代表贵州、杏花酒代表山西、二锅头代表北京。
      没想到教授有如此酒兴,拜师没进错门。
      韩梅你多吃点。师母夹起块排骨放入韩梅碗里,说:看你身子骨弱弱的,一定是在农村没得吃的。可怜啊,孤身在外,有家没得回。
      对,多吃点。教授舀了一大勺牛肉放入韩梅碗中。接着对我说:荔浦芋扣肉乃佳肴,芋酥肉香,食之不腻。
      一语惊醒梦中人,上门岂有不带礼乎?我赶忙说道:今日偶遇师父,不及准备。明日将荔浦芋送上,让师父一尝为快、
      教授欣然受之,无一丁点酸儒之假斯。吾良师也、
      你父亲下午怎么没来钓鱼?
      我将父亲给生产队送油的事说了。
      你父亲永远是个军人,是个好军人,是个好领导。许多人不敢做的事,他做了,做得很好。我最敬佩这样的人。来,为你父亲干杯。
      周总理走了,国家失去了一位好总理,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教授三杯之后唏吁不已。
      教授起身入内,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件物品,归坐后打开物品说:你看看,这是周总理、邓大姐与我以及韩梅母亲的合影。
      我仔细看着,韩梅也凑上。
      唉,我家的东西全毁了,没想到文伯伯能保留完好,能翻拍下来就好了。韩梅叹道。睹物见故,泪水颊流。
      翻拍我去弄。教授一口承诺。
      这几张是集体照。当时我们那一批回国时拍的。我们那时多年轻啊,朝气蓬勃,风华飞扬,听从祖国的召唤,从世界各地齐聚北京。然后又奔赴祖国各地,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周总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想到会接见我们,不仅与大家合影,还与个人留影。虚怀若谷,博爱至远,对我们的要求一一满足。而今他远去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教授无限深情的追忆。
      还有这张是毛主席到南宁冬泳时与我们学院代表的合影。你看这是我,站在毛主席的身后。毛主席是太阳,光芒万丈,照得人心亮堂堂。那段时间,那几年,浑身热乎乎的,多寒冷的冬天,我跳进邕江,一点都不觉得冷。
      教授满腔热情的叙说。
      这张是在美国白宫照的,这张是在苏联克里姆林宫照的。
      教授的结婚照、全家福。韩梅的全家福。两家的全家福。
      教授无比幸福的留念。
      一张张照片就是一粒粒红豆,寄托着相思,诉说着故事。永久的相思,遥远的故事。
       教授将相册用红绸缎包好。
       相册就是一个巨大的红豆,打开就是一片无限的浪漫。
       教授饮了杯浓茶,让酒精的火焰熄灭。
        小子,你喝完剩下的酒吧。老夫喝够了。
        教授说不喝就不喝。
        我瞅瞅还有半瓶。突然想起一人,于是问道:怎么不见令公子啊?
       我哥去参加聚会了。文雯答道。
       问非所答,有趣可逗。
       令公子多大了?
       比你大。小妹抢答。
       令公子在哪工作?
       在农村插队。小妹紧接答道。
       插队多久了?
       半年了。
       在哪插队?
       在,在····小妹没词了。
       屋里的人全笑了,小妹也笑了。大家都很开心。
       从教授家出来,初夜方始。
       我····我想说的全没说出来。我要大声说出最后一句话:授业者师也,师者父也。
       再加一句:今天晚餐很快乐!
      
        
        
      
    
    

文章评论

写意

[ft=,4,]一颗红豆,万般柔情。[/ft]

雪亦飞

[ft=,5,]相册就是一个巨大的红豆,打开就是一片无限的浪漫.[/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