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是好学生》评析

个人日记

 
中学版案例《我是好学生》诚征评析稿(2014年第04期)

说明:投稿邮箱:bzrzyzxb@126.com ,来稿请在邮箱主题中注明“案例评析”字样,并在稿件中附上联系方式,谢谢!(案例评析稿建议不采用在线投稿方式,专用邮箱投递便于集中收取。)

(截稿日期:2014年02月17日)



我是好学生

   班里有个吉林长春来的学生小郑,身材壮实,声音洪亮。每次我上课走进教室,小郑总是用洪亮的嗓音说:“林老师,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啊?”其他同学一阵窃窃私语、嬉笑。虽然有些尴尬、恼怒,但见他并没有捉弄的嫌疑,我还是笑着回道:“这么关心老师啊,你好,老师也挺好的。”

   回到办公室一问,小郑几乎对每位老师都有一样的问候。我私下找了小郑,首先表扬了他这种比较亲近的问候,然后也希望他从客观实际出发,换成简单的一句“老师好”,既表达问候也不会太突兀。小郑表示认同,不过下课还是一句:“老师,好久不见,近来可好?”慢慢地,其他学生把这句话默认为小郑的口头禅。

   小郑的另一个令我烦恼之处,就是上课那句:“老师,我有问题。”依旧是洪亮的嗓门,不举手,也不等我同意,就说开了。他的问题千奇百怪,比较正常的问题类似于:结扎后卵子怎么出来?试管婴儿怎么放回肚子里去?不正常的问题类似于:老师,你看我怎么来的?令人难以招架。为此,同学们给他一个称号“郑教授”。

   我苦恼于每次被小郑打断,总是会偏离上课内容,也对节奏稍有干扰。而他坐在位置上问问题的坏习惯,也在我一次次的纠正中一次次重复。于是,我将讲台下面单人第一桌设成了小郑的专座,希望把他的干扰减小到最低。

   有一段日子外出听课,一回来小郑就跑到我旁边说:“林老师,你终于回来了!”我正寻思他又犯了什么事,小郑又有几分得意地说道:“上课回答了几个问题,竟然被代课的老师认为是好学生!”我佯装生气:“怎么,难道你不是好学生么?”小郑嘿嘿一笑:“我这样也算好学生啊!”然后就跑开了。

   见此,我决定对小郑采取更积极的策略,开始每天“问候”他:你在老师心目中可是好学生啊!小郑在座位上晃动椅子的时候,“你可是好学生啊,好学生不带这样的!”小郑马上就回归正位;小郑作业潦草的时候,“你可是好学生啊,好学生字写得至少是很干净的!”小郑也没了平时的反抗声;小郑回头讲小话时,“你可是好学生啊,好学生是守纪律的!”……小郑每次一有风吹草动,都被这句话羞一下,然后默默缩回来。

   除此之外,我又详细解释了小郑单人专座第一排的理由:把教室位置分分档次,第一排可是千金难买的黄金地段,离老师这么近,可要更加认真,还列举了某某学生坐在这个位置最后考上了重点高中之类的,总之一句话,有出息的人都坐过这个位置,你可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小郑一脸乐呵呵的样子:是啊是啊,我也喜欢这个位置。

   当然,对于好动的小郑还要给他一定的事情可做。借着这个位置,将管理讲台电扇的工作隆重交给小郑。开电扇、关电扇,并保证电扇不受损坏,小郑对此乐此不疲。

   在学业上,小郑向来非常散漫。我只好对他要求,当好学生好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学业优秀。学期末考试结束后,小郑得意地告诉我,科学成绩至少95分以上。虽然最后94分他有些小小的不满,但是在总评分上我给了他95分,并告诉他,你在我心目中是好学生。

   经过一学期强化,“我是好学生”已经深深印入小郑的心中。

   新学期回来,总觉得小郑哪里不对。

   首先,小郑跟我提出要辞去管理电扇一职。理由是:好学生怎么只能管个电扇呢?最起码也得管个图书什么的。我了解小郑毛毛糙糙的性格做不了那么细致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小郑这种眼高手低的“罢工”行为令我有不好的预感。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小郑依旧不买账,最后我以天气渐凉为由,提早收起了电扇。

   其次,他对学习不再那么热爱,询问之下,才知道暑假上了培训班,他觉得好学生就该先人一步,现在什么知识都懂了。小郑本来性格就散漫,这下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来就潦草的字迹现在连字都无法辨认,作业中又时常留空题,理由是这些题在暑假培训班已经做过了。然后,他又出现从前那一系列的问题,重蹈覆辙后甚至更加严重。

   我开始反思,我对小郑加以“你是好学生”的心理暗示,但是我只是给了他“好学生”的荣誉,却没有给予他好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好学生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表扬和批评就是左右两条腿,我缺失了“批评”的一条腿,小郑就体现出了“跛脚”的现象。

   明确方向后,我马上对小郑的行为拿起了“批评”的“剪刀”进行修剪。首先,对字迹潦草的考试卷上多扣了10分,小郑马上反抗了。我不为所动,并郑重告诉他,这样的考卷离好学生的标准相差很多,老师非常失望。月底成绩排名小郑马上就落在了后面。我对小郑也不再时时带有笑脸,一有错误同样处罚批评,并告诉他,老师对他是好学生的要求和标准,所以要比其他同学来得更加严厉。对他的暗示也变成了“你应该是个好学生”、“这件事确实证明了你是一个好学生”、“好学生你还有努力的空间”等等。

   小郑在轮番打压后收敛了许多,也长大了许多。我不敢保证他一定朝着我期望的那样发展,但是看着小郑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还是由衷地高兴。

(宁波第七中学   林琼媛)
【评析】 
一个有趣的孩子
 
    读过这个案例,我对小郑这位学生第一感觉就是有趣,忍不住被他的行为逗乐。他向老师主动问候和上课提问以及为了成为好学生付出的努力,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正是林老师所发现的小郑想成为好学生的心理需求。事实上,小郑不仅距离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很远 ,而且他还是非常懵懂,连一句向老师问好的话也说的啼笑皆非,上课提问更是不著边际。案例中没有交代小郑的年龄,如是初中生了,那么小郑需要补的课就太多了,不是给予一个良好的愿望能够解决的。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抓住教育小郑的契机,在案例中最好的一个契机就是:小郑又有几分得意地说道:“上课回答了几个问题,竟然被代课的老师认为是好学生!”但不是第一个契机,第一个契机应该是 小郑总是用洪亮的嗓音说:“林老师,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啊?”后面的:“老师,我有问题。”也是。小郑已经是初中生了,从他的语言中除了看出他想成为老师关注的好学生外,还可看出他很幼稚,缺少了一般孩子的经历。这时我们教师一方面要抓住他想成为好学生一根链子,另一方面我们要去寻找小郑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去家访,向他以前的老师、同学了解。可是小郑又是从外地转入的学生,直接了解几乎没有可能。我们可以设法通过电话、网络、或者家长来访、和小郑谈心等形式对小郑的成长史做个调查。然后再把小郑这些需要转变的“坏行为”排排序,分析我们首先应该帮助他哪一方面,哪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制定一个时间顺序,一步步地教育,不要期待一下子就把小郑转变成为好学生。我想帮助小郑按这样的顺序进行:第一步帮助小郑融入班集体,把班级学习和生活基本程序打印一份简明的程序,发给小郑并指派一位同学协助小郑学习,并通过训练巩固,直到小郑能够正确地使用。例如见到老师问候语:“老师好!”而不是“老师,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啊!”在训练小郑正确的行为不能仅仅告诉他怎样做,应该示范。例如,每次见到他首先向他问好:“小郑好!”我们可想到小郑会正确地回一句:“老师好!”反复练习,我想小郑可以改掉他原来的问候方式。小郑在改变行为过程也就是他一步步融入班集体的过程。完成了第一步,再进行第二步:帮助他学习。优秀的学习成绩是好学生的品质不错,但是好的学习品质更加重要。在我们引导小郑走向好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去了解他是怎样看待学习的,又是怎样地学习?作为老师在一步步了解小郑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他想成为好学生的迫切期望,我们应该给予科学地指导,帮助逐步地养成好习惯,例如书写要端正、作业要及时完成。对于小郑这样的基础,我们不能流于指出欠缺,我们应该走近俯下身子来手把手地指导。另一点要说明,我从小郑科学能够考94分,说明他的智力并不差。在他取得94分后,应该乘胜追击,引导他走进学习乐趣中,变取得高分为享受学习的乐趣,可以指导他读一些书籍,并以此为契机,鼓励他怎样把其他科目学习提上来。通过读书、分析学习的意义等告诉小郑怎样一步步走向好学生。
   一位学生成长有反复是很正常的,在小郑第二学期出现反复时,老师改变鼓励为批评约束,我想这种转变方向应该是有不妥的。很多时候批评打压只能把问题隐蔽化,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林老师在案例最后说看到小郑打压下一天天进步,是对自己原来的鼓励表扬教育的否定呢?还是在欺骗自己,取得心理上安慰呢?不得而知,不过对于小郑学习的问题和为班级做事的问题上,一开始老师引导出发点带有太多的功利,鼓励后出现好局势并没有继续巩固,让小郑错误的思想认识逐渐成为主导。这时我们教师还是要回到起点继续引导,训练纠正小郑的认识,帮助他改变不良行为。
   转变一名学生过程很复杂,他会随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有些影响会让我们前功尽弃,甚至还倒退一大截。作为老师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信我们所作所为对学生是有帮助的,不能徘徊,如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就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