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气感是指身如气柱的感觉 ---
个人日记
太极气感是指“身如气柱”的感觉。太极拳练久了,练对了,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柱,行拳时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收缩鼓荡。
说内气离不开内劲,内气是产生太极内劲内功的前提。气为劲之体,劲为气之用。内气多,内劲就大,内劲大,表现出的内功就大。太极内劲的实质就是意气相合,而内气、内劲的培养和提高就是修炼太极内功。
内气的培养、内劲的增加、内功的提高,关键就在于练就丹田气。拳经云:“气不由中心丹田出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必至失败,此内劲之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练至此,则神乎其技矣。”
研究丹田气,必知丹田位。丹田分中丹田、后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中心丹田,也叫前丹田,位置在人体正中,即肚脐深处神阙穴内。中丹田之后为后丹田即命门穴,中丹田之下为下丹田即会阴穴深处,上丹田即两眉正中深处祖窍穴内。上丹田为天门,下丹田为地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出入在命门,运化在神阙。也就是指练太极拳要虚领顶劲,让神贯顶到上丹田;会阴内收,让气下沉至下丹田;虚实转换,在于腰际后丹田外涨;周身之气最终归于中丹田。
平时,我们放松身体,心静体松,让气意守中丹田,太极拳动作时则气出中丹田,通过任督二脉小周天内气逆转到后丹田命门处,后撑命门,再通过松胯,让内气走大周天,顺足经络,下沉入地。我们通过足蹬地,而地面就给我们反作用力,这种力又回流到中丹田。这样,通过上面的下沉气的下压和地面反作用的上挤,让内气聚集腰腹部,气归中丹田,气多了,就会四涨到全身,身体便如气柱。
太极实战时,脚下一蹬,丹田气一紧,气由中丹田挤运到四肢,功助拳威,快如闪电,惊似炸雷,发劲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有了气感,就会有空气阻力感。空气阻感是指在行拳时,运行动作有如受到空气阻力而走着费劲的感觉,又如身手被胶粘住或用猴皮筋拉着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行拳走架,有轨迹,有劲道,有味道,不轻率,不懈怠,不乏味。
怎样练太极拳才能有这种感觉呢?
一是要求“脊柱行拳”。“脊柱行拳”是指立身中正,以脊柱为主动,如旗杆,以手臂为从动,如旗面,以腰脊来带动四肢运动。
二是要求“周身一家”。“周身一家”是指行拳时“一动而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
杨式太极前辈杨澄甫曾经强调:“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要体会“太极无手,腰便是手,气便是手”的感觉。腰走手随走,气催整劲走。
三是要求脚劲扎地,脚好像吸着地,这样有根无浮,如磁悬列车,快而不漂。行拳动作要粘着地,加大空气阻力,防止了起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