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乡愁
个人日记
偶尔在一学生的书架上看到一套码放整齐的米兰·昆德拉作品,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时过境迁,翩至中年的我热情渐散,可那一行熟悉的名字依然牢牢地吸引了我,弱水无法替沧海,相思不再寄巫山,不舍的是当初的那份坚持,不舍的是当初的那份纯粹,不舍的是当年那份旗帜鲜明的桀骜不驯。
今天的人们似乎把阅读昆德拉当成一种时尚,而十多年前,昆德拉是我们的信仰和立场。当时韩少功译的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更是读了再读,被朋友借去后便不知去向,只好又买了一本。
对于青春的记忆,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类作品,曾经在我们青春生命留下了多深刻的印记,“米兰·昆德拉”这个名词就有着多神圣而不容侵犯的象征意义。时代在大踏步前进,可我却仍会不时回头,带着对“米兰·昆德拉”的想望。
这是一种“乡愁”,出于对青春的乡愁。米兰·昆德拉已渐成我们这一代人“怀乡”的同义词。
所以当我读完他另一部作品《无知》时,便感到特别的难受,特别的感触。
青春不可回,故乡不可留。了解昆德拉的人都知道,他离开祖国捷克三十几年,祖国离他愈来愈远,人们想象他荣归,就像他想象自己重新用捷克文写作一样虚妄而不现实,而在当年他离开祖国投奔的这个西方国家——法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昆德拉也失去了“流亡者”的“尊贵”身份,尽管他早已奠定文坛大师的地位,但仍然陷于两难的境地,他曾经书写过的捷克已不再熟悉,而面对法国,他又总是一个异乡人,有法国人曾经评论,嫌他的法文又干又冷,因为那毕竟不是滋养他的热情的文字。他的青春已埋葬在布拉格——卡夫卡走过的美丽波西米亚国度。我想,他的《无知》正是想表现这么一种失落、彷徨、顾盼流连的忧伤情绪吧。
而作为他当年曾经的追随者,每每午夜梦回,总会想念起那段叛逆的青春时光,想念起那个记忆中的精神故乡,就像《无知》里的约瑟夫,在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时,青春便成了最好的回想曲和慰灵剂。
因此,他的“遗忘三部曲”之《无知》读来特别让人忧伤,因为理性思维终于洞察当下之虚妄,我们不再罗曼蒂克,我们不再激越昂扬,只剩下淡淡的哀愁,无边无垠······
昆德拉在即不属于故乡也不属于他方的两难异域谱写着他的终极变奏(始自《笑忘书》而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他的青春读者则一天一天衰老,怀抱着关于“伊塔卡”(逝去的年代)的乡愁入睡。
今天的人们似乎把阅读昆德拉当成一种时尚,而十多年前,昆德拉是我们的信仰和立场。当时韩少功译的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更是读了再读,被朋友借去后便不知去向,只好又买了一本。
对于青春的记忆,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类作品,曾经在我们青春生命留下了多深刻的印记,“米兰·昆德拉”这个名词就有着多神圣而不容侵犯的象征意义。时代在大踏步前进,可我却仍会不时回头,带着对“米兰·昆德拉”的想望。
这是一种“乡愁”,出于对青春的乡愁。米兰·昆德拉已渐成我们这一代人“怀乡”的同义词。
所以当我读完他另一部作品《无知》时,便感到特别的难受,特别的感触。
青春不可回,故乡不可留。了解昆德拉的人都知道,他离开祖国捷克三十几年,祖国离他愈来愈远,人们想象他荣归,就像他想象自己重新用捷克文写作一样虚妄而不现实,而在当年他离开祖国投奔的这个西方国家——法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昆德拉也失去了“流亡者”的“尊贵”身份,尽管他早已奠定文坛大师的地位,但仍然陷于两难的境地,他曾经书写过的捷克已不再熟悉,而面对法国,他又总是一个异乡人,有法国人曾经评论,嫌他的法文又干又冷,因为那毕竟不是滋养他的热情的文字。他的青春已埋葬在布拉格——卡夫卡走过的美丽波西米亚国度。我想,他的《无知》正是想表现这么一种失落、彷徨、顾盼流连的忧伤情绪吧。
而作为他当年曾经的追随者,每每午夜梦回,总会想念起那段叛逆的青春时光,想念起那个记忆中的精神故乡,就像《无知》里的约瑟夫,在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时,青春便成了最好的回想曲和慰灵剂。
因此,他的“遗忘三部曲”之《无知》读来特别让人忧伤,因为理性思维终于洞察当下之虚妄,我们不再罗曼蒂克,我们不再激越昂扬,只剩下淡淡的哀愁,无边无垠······
昆德拉在即不属于故乡也不属于他方的两难异域谱写着他的终极变奏(始自《笑忘书》而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他的青春读者则一天一天衰老,怀抱着关于“伊塔卡”(逝去的年代)的乡愁入睡。
文章评论
青春的沙漏
写的真好,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情愫呢!
欣雨
我出来六天,深有深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乡情,外面的凤景再好也带替不了回家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