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曲高和寡

个人日记

 

一直没有弄清楚“曲高和寡”是褒义还是贬义,所以聊起“曲高和寡”只能是乱弹了。

美展上挂了一幅名为《牛吃草》的油画作品,白色油画布一块。一参观者看不明白,求教其他看此画的参观者,无一人看懂。幸好作者来了。

观者问:“此画可叫《牛吃草》?”

画家答曰:“正是。”

又问:“草呢?”

答:“被牛吃光了。”

“那牛呢?”

“走了!”

“??.....

“是这样,牛吃光了这片草,到别的草地吃草去了。哦,告诉你,这是一头聪明的牛!”

天哪,原来,在这位画家眼中,参观者的智商还不如这头吃草的牛!

“曲高和寡”,不怪曲高,只怪和者智商太低,蠢得不如一头吃草的牛!

 

在青海的时候,听陕西朋友讲了下面的故事。

秦腔剧团下乡慰问演出,唱着唱着,台下的观众都差不多走光了。演员觉得很没面子,自己可是位秦腔名角啊。忽然,听到台下有抽泣声,仔细一看,有一人掩面而泣。演员转忧为喜,感到终遇知音,冲下台去握住那人的手,问道:“老乡,你为什么这样伤心呀?”老乡回答说:“能不伤心吗?听你唱,就想起了我家丢失的那头驴了!唔唔……

类似的情况我也经历过。

那是我们一群大学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的事。为了配合社教,也为了活跃学生和农民的文化生活,学生们自编自演了一些歌舞和地方戏,在场院搭个简陋舞台表演。当地老乡像赶集似的,场面可热闹了。兴许是这种效果惊动了省委领导,也可能他们原来就有计划,省歌舞团也来到我们社教地区巡回演出,纯专业的,但效果及轰动性远不如我们这些学生娃的非专业表演。同学们私下议论,这是不是所谓的“曲高和寡”?

由此想到“对牛弹琴”,牛既然不懂琴,为什么要对他弹呢?最后还要怪牛蠢。

又想到人们常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来批评见风使舵的人。其实,这句俗语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一个意思。曲高者遇到懂阳春白雪的是幸会知音,那就惺惺相惜共赏阳春白雪;碰到只会下里巴人的,何妨放下身段来一曲下里巴人和众人共乐;实在不会何不再放低姿态,来个不耻下问,学一曲下里巴人如何?使“曲高和寡”变成雅俗共赏才是真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吧,不懂就不要勉强去附庸那个风雅,上网百度一下努力学习尽量使自己提高。当然,这些都还不打紧,最要命的是“皇帝的新衣”中那些所谓的聪明人,仅仅因为害怕别人说自己不聪明而故作聪明—装着看清楚了皇帝身上的新衣,那才是害人害己的呢!
 

   后记:经刘林杬润色后,这篇日志方才可以示人了。感谢刘林杬同学!

文章评论

良木

我把此“牛”牵走咯!

良木

据线人报告:老兄还有一头“真牛”藏着、掖着,赶快露峥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