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地重游好咏怀

个人日记

       二0一0年十月三日,余携家人初游蘋岛,适逢洲书院全面修葺,作《岛记游诗一首》(附后)。二0一三年十月,故地重游,书院主体工程修复已接近尾声。洲书院国学讲坛亦隆重登场。联以记之。


金风玉露我重临,拾级上层台,碧瓦飞甍舒眼界;
丽日蓝天心自旷,披襟环洲渚,苍藤落木满山间


春水洲铺浩卷,排闼送江涛,怒涌千堆崩岸雪;
秋风书院缅先贤,兴邦崇教化,恍听五夜诵书声。
  

胜地远尘嚣,循回廊而赏新庭,修葺敢云伦奂美;
熏风香翰墨,拂丹桂还敲修竹,徜徉尤觉寸心幽。
修葺敢云伦奂美:修葺:修补,修缮。伦奂美:即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闻鸟语亦醉花阴,到此游人生雅意;
辟讲坛而研国学,喜今鲁殿有灵光。
鲁殿灵光: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出自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灵光,汉代殿名。
 
 

学有渊源,还须心有灵犀,穷究千卷;
交无贵贱,只要胸无城府,礼让三分。
 
迭上层楼,极目始知天地阔;
宏论大道,虚怀常觉友朋贤。



文章评论

春江

【诗歌】 到此浑然宠辱忘——蘋岛记游诗一首 二0一0年十月十二日 蘋岛,位于零陵城北四千米的潇水、漓水、石期河汇合处,又名蘋洲,浮洲。传说很早以前,这里仅是一个沙洲。每当春雨瓢泼、洪水暴涨之时,沙洲常常被大水吞噬。虞舜南巡之时,娥皇、女英沿河而上苍梧,遇茫茫大水。眼看沙洲即将被洪水淹没,女英急忙抛下碧罗巾一块,随即现出三只金鸭,将沙洲高高拱起。从此,这个小岛便随水浮沉,水涨洲高。永州八景中的“蘋洲春涨”即指此地。这里江面开阔,江上船只,来往如梭。风帆与小洲相映,橹声与鸟语和鸣,极富诗情画意。北宋文人张耒曾游历此地,称蘋岛为“瑶台”。岛上过去设有潇湘祠和供发蒙读书的湘口馆,清光绪年间,湘军将领王德榜等于此创建蘋洲书院。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湖南乡试,蘋洲书院学生有八人考选贡生。自此蘋洲书院之名益盛,逐渐成为永州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蘋洲书院更名为蘋洲学堂。旧时的建筑,大部分正在拆除改建。学堂中心的石板古道,青光锃亮。两边丹桂香樟,虬枝劲茂;修竹芭蕉,交相掩盖。站在洲头,望冈岭起伏,湘江北去,倍觉心旷神怡。十月三日,余携妻女畅游蘋岛,成诗一首。 三江迂回自悠悠,合聚湘江恣肆流。 闻道二妃寻帝舜,罗巾一掷拱芳洲。 每至蘋洲春涨时,涵澹澎湃地欲浮。 我来正值清秋节,千里云舒楚天阔。 遥望洲渚凝翠黛,十二髻鬟倩女结。 移船泊岸拾级上,坐觉空灵四境来。 修竹芭蕉相摇缀,古樟拔地掩瑶台。 桂子团团阅百代,虬枝盘屈厉风霜。 青黄驳色冠金秋,芳气袭人似酒香。 蘋洲书院遗迹在,粉墙碧瓦嵌雕窗。 木叶秋风思往哲,相传薪火遍湖湘。 环岛翛然凭俯仰,江帆明灭橹声酣。 疏叶斑驳筛日影,鸢飞雀跃听谈天。 嗟我频年劳蹙蹙,到此浑然宠辱忘。 安得卜居半亩地,漫学柳子筑愚堂。 闲钓秋江忙种瓜,静研经史动搜肠。

幸福露

[em]e183[/em] 欣赏春江老师佳作,学习!

猪猪侠

[ft=,4,黑体][/ft] “......恍听五夜诵书声......徜徉尤觉寸心幽......”,在清幽古迹,我也常有这般怀想,只是吟不出这样的好句。 问春江好[em]e160[/em] [ft=,4,黑体][/ft]

星星知我心*L

春江老师不愧是文学底蕴很深的人,诗韵协调,朗朗上口,诗中有景亦有情,情景交融,让人浮想联翩。。。。[em]e183[/em]

奔驰雪狼

清朝刘熙载在《艺概》里云:“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大抵文善醒,诗善醉,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春江老师的诗迎新弃旧,让人赏心悦目。

红叶漫天飞

昔日作诗写景较多,今朝赋句感慨颇深。往昔见修竹芭蕉婆娑,古樟瑶台相映,桂子金黄芬芳,江帆明灭掩映。美景尽收眼底,雅境永留心里。今秋故地重游,景仍在,情不同。春江老师好诗!

静月思

很羡慕春江的诗、联。可惜我学不会。

无心

老师我拿回家学习去了。问好春江老师!

糖糖

喜欢春江老师的文字,亦诗亦文情景交融,给读者带来视觉享受与心灵愉悦。读者没有创作诗词的才华,但能感受到春江老师的不凡笔力。拜读![em]e163[/em][em]e179[/em]

紫蝶

欣赏春江老师的气度和胸怀,好联,欣赏,周末愉快![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