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趣一则
个人日记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至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1)公元311年永嘉之乱,晋室东渡,大批汉人迁到江南。 都督扬州军事的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下移兵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并于317年称王,随即在318年即位,是为晋元帝(276年-323年),并开启了东晋154年的历史王朝。
2)南渡前,洛阳为西晋的都城。
3)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东晋第二位皇帝。
4)曾记得初中课本上有《两小儿辩日》一文,是选自《列子/汤问》 。据资料,方知此乃晋人伪撰列子叙此故事,而袭自东汉桓谭《新论》。关于本篇,据唐本《世说新书》编者案,“明帝此对,尔二儿之辩耶也?”桓谭(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字君山,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
5)此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篇》。
注释:1)公元311年永嘉之乱,晋室东渡,大批汉人迁到江南。 都督扬州军事的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下移兵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并于317年称王,随即在318年即位,是为晋元帝(276年-323年),并开启了东晋154年的历史王朝。
2)南渡前,洛阳为西晋的都城。
3)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东晋第二位皇帝。
4)曾记得初中课本上有《两小儿辩日》一文,是选自《列子/汤问》 。据资料,方知此乃晋人伪撰列子叙此故事,而袭自东汉桓谭《新论》。关于本篇,据唐本《世说新书》编者案,“明帝此对,尔二儿之辩耶也?”桓谭(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字君山,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
5)此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