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小议

个人日记

        献文帝皇兴五年(471年)八月丙午,册命太子曰:“昔之禅天下也,皆由其子不肖。若丹珠商均负荷者,岂搜扬仄陋而授之哉?......”(原来尧舜禅让,皆因其子不肖,看来也是情非得已。)
      孝文帝延兴元年(471年)四月癸酉  ,诏沙门不得去寺浮游民间,行者仰以公文。(一千多年前的和尚化缘也要通行证,我们的时代是退步了!)
     
太和元年(477年)冬十月癸酉   ,宴京邑耆老年七十以上于太华殿,赐以衣物。(耆老于皇宫,始作俑者不是康熙?)
     
太和二年,五月诏曰:“婚娉过礼,则嫁娶有失时之弊;厚葬送终,则生者有糜费之苦。圣王知其如此,故申之以礼数,约之以法禁。酒者,民渐奢尚  ;婚葬越轨,致贫富相高,贵贱无别......”   (提倡婚葬节俭,还写入法律,古人 走在了我们前面。)
    
太和七年十二月癸丑,诏曰:“淳风行于上古,礼化用乎近叶。是以不嫌一族之婚,世始绝同姓之娶......”(中华礼制的导师,周礼名不虚传
     太和十三年七月,立孔子庙于。(尊孔的传统,孝文帝学得不错。)
    
太和十三年九月,“出宫人以赐北镇人贫鳏无妻者”(如果推广,那光棍节的设立就没有意义了。)
    
太和二十年二月辛丑,诏畿内七十以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之礼。(关于养老,政府应该跟孝文帝取取经。)
     始光四年(427年)十二月,癸卯,车驾还宫,复所过田租之半。(此举于他们,是惯例;于我们,是特例。)
   
太宗神瑞二年(416年)丙寅,诏曰:“古人有言,百姓足则君有余,未有民富而国贫者......”(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的领导们就是装糊涂。)

注:皇兴五年止于八月,延兴元年也起于八月,故这一年(471年)有两个年号。



      
------------闲来无聊,读《魏书/帝纪》小议  

文章评论